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优化油茶饼粕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超声波提取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波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并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油茶饼粕多糖最佳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温度58℃,超声波处理时间20 min,超声波功率440 W,料液比选用单因素试验得到的最佳水平220∶1(m L/g),此时得到的平均提取率为10.31%。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油茶饼粕多糖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建立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油茶饼粕多糖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70(g/mL),微波处理时间126 s,微波功率610 W,此时得到的平均提取率为8.78%。  相似文献   

3.
陈艳伟  王承明 《食品科学》2012,33(22):44-47
为优化菜籽饼粕多糖的水酶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以及加酶量为自变量,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SAS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水酶法提取多糖最佳条件为加酶量256U/g、pH6.7、温度62℃、时间79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到9.01%。  相似文献   

4.
超声协同酶法对油茶饼粕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油茶饼粕多糖提取工艺,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湖南常德地方油茶品种(饼粕)为试材,进行了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10个单因素实验,采用主成分分析选取影响多糖提取得率的4个主要单因素,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果:得出油茶饼粕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3.0 h酶反应时间、1∶30(g/m L)料液比、2.0 h超声提取时间、85℃提取温度;结合其余六个较优单因素实验条件(6个月贮藏期、90目油茶饼粕粉末、3.0%酶浓度、1000 W超声功率、提取3次、75%乙醇沉淀)进行5次平行验证实验,得到油茶饼粕多糖的实际提取得率为7.12%±0.20%。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便捷快速、效率和提取得率高,为今后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效的参考标准,为广泛开发油茶饼粕中多糖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合理利用油茶饼粕资源,采用复合菌固态发酵油茶饼粕生产单细胞蛋白,探讨了培养基水分含量与初始pH、接种量、发酵温度、时间等发酵条件对产物粗蛋白质含量的影响,通过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出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培养基水分含量53%、初始pH9.0、发酵温度32℃、时间72h、接种量22%;并得到产物粗蛋白质含量与各因素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通过实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实验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0.70%,说明模型可靠性高,能较好反映各参数对产物粗蛋白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芝麻饼粕为原料酶法制备具有降血压活性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酶解条件的响应面优化,结果显示芝麻饼粕ACE抑制肽酶法制备的最优条件为p H 8.88,酶解温度46℃,底物质量浓度85 mg/m L,酶解时间24 min。高效液相色谱测得ACE抑制肽的IC50值3.03 mg/m L,进一步经过膜分离,发现经过碱性蛋白酶酶解后,芝麻多肽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8 949.62降低到1 721.90,其中酶解液中相对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 000的物质仅占1.65%,小于2 000的物质占73.83%,为进一步研究芝麻饼粕ACE抑制肽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分析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茶叶籽作为茶叶生产副产物,富含油脂及茶皂素等成分.试验采用中性蛋白酶进行水酶法提取茶叶籽油工艺研究,单因素试验探索酶量、作用温度、作用时间、料液比等对油得率影响,并对副产物茶皂素得率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心组合试验,进行响应面分析对油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为:Y=-65.950+3.011X1+1.522X2+10.167X3+5.685X4+0.167X1X3-0.108X1X4+0.0433X2X4-0.300X3X4-0.166X12-0.0157X22-1.059X32-0.797X42,最佳提取条件为酶量10.83 mL、酶解温度53℃、料液比1∶5.19、酶解时间3.30 h,验证试验油得率为26.053%,为茶叶籽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油茶饼粕茶皂素与多糖综合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茶脱脂饼粕为原料,对其茶皂素和多糖的综合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先提取茶皂素,再提取多糖,并分别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其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提取油茶饼粕皂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9(g/mL)、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茶皂素提取率为8.98%;提取油茶饼粕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5.88%。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利用油茶饼粕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溶剂法提取油茶饼粕中的植物蛋白。运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介质pH及超声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建立各工艺因素与蛋白提取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确定出最优油茶饼粕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48℃、介质pH10、超声功率350W,模型预测提取率为72.4%。在该条件下实验获得的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为71.97%,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仅为0.6%,说明回归数学模型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了高效利用油茶饼粕资源,采用超声波辅助复合溶剂法提取油茶饼粕中的植物蛋白。运用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法,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介质pH及超声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影响均为极显著(p<0.01)。通过建立各工艺因素与蛋白提取率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确定出最优油茶饼粕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48℃、介质pH10、超声功率350W,模型预测提取率为72.4%。在该条件下实验获得的油茶饼粕蛋白提取率为71.97%,与理论预测值的误差仅为0.6%,说明回归数学模型准确可靠,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响应面法对水酶法从冷榨油茶籽饼中提取油和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酶添加量、温度、pH值、时间为影响因素,油和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拟合得到的方程显著,可以用以预测不同条件下油与蛋白质的提取率。水酶法提取冷榨油茶籽饼中的油及蛋白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酶添加量1.6%、pH 8、温度60℃、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油脂及蛋白质提取率分别为81.42%、79.36%。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牡丹籽油的水酶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料液比1∶5.4、酶解温度52℃、酶解pH 10.3、加酶量550 U/g为较优工艺参数,该条件下牡丹籽出油率为23.25%。牡丹籽油主要含亚麻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4种脂肪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8.16%、24.05%、12.33%和3.56%。  相似文献   

13.
杨端 《中国油脂》2020,45(7):31-34
以奇亚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奇亚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性蛋白酶作为酶解用酶,酶解温度45℃,液料比8. 47∶1,pH 10,酶添加量5. 17%,酶解时间2. 16 h。在最佳条件下,奇亚籽油提取率为89. 53%。  相似文献   

14.
以优化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多糖的工艺条件为目的,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定料液比1∶30、p H5.5、果胶酶与纤维素酶配比1∶3,进一步设计3因素3水平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以研究复合酶量、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黄秋葵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法提取黄秋葵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73min、提取温度62℃、复合酶用量0.56%,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6.72%,验证值为6.41%,与预测的最大响应值的相对偏差为4.61%。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莲子多糖的提取工艺,以热水浸提方法,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料比三因素对莲子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响应面法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对莲子多糖热水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莲子多糖热水浸提的最佳提取条件:浸提温度为83℃、浸提时间为3 h、液料比为30∶1 m L/g,莲子多糖得率为8.13%±0.04%,与理论预测值基本一致(相差百分比小于1%),响应面法能较好地应用在莲子多糖热水浸提工艺中。采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浸提前后莲子粉末的微观形态,结果显示:经热水浸提,莲子细胞完整性被破坏,粉末呈大小不一的片状,且表面粗糙,呈不规则裂痕及沟壑状纹路,浸提前后莲子粉末微观结构差异明显。可见,所采用的热水浸提工艺能较好地将莲子细胞及细胞壁中可溶性多糖浸提出来。   相似文献   

16.
《粮食与油脂》2017,(10):30-32
为充分利用猫屎瓜特色资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水酶法提取猫屎瓜籽油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胰酶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进行了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性良好,在胰酶量1.2 g、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49℃的条件下,验证优化工艺得到猫屎瓜籽油提取率为18.42%,与预测值18.06%相近。  相似文献   

17.
以灵芝子实体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了不同种类酶对灵芝多糖的提取效果,筛选出能够提高灵芝多糖提取率的四种酶,即木瓜蛋白酶、破壁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了四种酶的复配方案和最佳酶用量,即木瓜蛋白酶1.6%、破壁酶2.1%、纤维素酶1.6%、果胶酶2.3%,在此基础上,以酶法提取过程中的四个重要参数温度、时间、p H和液固比为自变量,灵芝粗多糖得率为因变量,采用响应面优化设计的方法,研究了各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获得了最佳的酶解条件为:温度60℃,时间118 min,p H4.6,液固比16∶1,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4.41%,与传统水提法粗多糖得率3.12%相比,提高了41.3%。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麻疯树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酶法提取麻疯树籽油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RSM),对影响麻疯树籽出油率关键因素进行优化探讨。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具有较好酶解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1%、酶解温度43℃、料液比1∶5(g/mL)、酶解时间3 h,麻疯树籽油得率可达80.71%,较无酶条件下得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19.
以裂壶藻干藻粉为原料,以清油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两步酶解法提取油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对清油得率影响较大的碱性蛋白酶的作用条件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依据回归分析确定碱性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条件。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裂壶藻油的最适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7,中性蛋白酶添加量7%,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 h,酶解p H 6.5;碱性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68℃,酶解时间6 h,酶解p H 9.4。在最适工艺条件下,裂壶藻清油得率可以达到(91.37±0.14)%。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裂壶藻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7.43%,其中DHA含量为35.09%。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水酶法提取薏米糠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薏米糠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法对水酶法提取薏米糠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回归方程模型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酶解p H 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3 h,酶用量0.8%(α-淀粉酶0.8%+中性蛋白酶0.8%)。经3次平行验证性试验,薏米糠游离油得率均值为76.61%。测得薏米糠游离油含有9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