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提高栀子果中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对后期栀子黄色素的精制及应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研究旨在建立一种从栀子果实中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有效经济方法。通过超声辅助法研究栀子果实中粒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浓度及液料比对栀子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基于单因素实验结果,采用五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结果显示,栀子黄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62℃、液料比25∶1、乙醇浓度48%、粒度80目。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栀子黄色素实际平均提取率为18.36%,与响应预测值18.38%相差0.02%,误差为0.19%,误差较小,说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可靠性。与单因素实验相比,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率从15.15%提高到18.36%,故优化后的工艺有利于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脱壳栀子果实为原料,采用X-5大孔树脂分离制备栀子黄色素,测定了纯化前后栀子黄色素色价及抗氧化活性,并探讨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以及pH值对纯化前后栀子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样质量浓度为2.00 mg/mL、上样流速为1.50 mL/min、乙醇体积分数为80%、洗脱流速为3.00 mL/min条件下,栀子黄色素的色价由48.51增加到243.43,提高了4.07倍。DPPH自由基、铁离子还原、ABTS阳离子自由基抗氧化能力分别提高了12.77、6.73、21.66倍。此外,与纯化前栀子黄色素相比较,纯化后栀子黄色素具有更高的稳定性。纯化前后栀子黄色素对高温、紫外光、Fe3+、强酸强碱环境均呈现较差的稳定性。该研究可为栀子黄色素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保健食品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精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60%、温度为45℃、提取时间20min。同时,本文对几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精制条件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3520、D140树脂的精制效果较好,适合制备高色价的栀子黄色素。经D140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达到401,得率为1.80%;经D3520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达到434,得率为1.33%。二者比较,D3520精制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略高,OD比值略低,而D140树脂的吸附容量更大。  相似文献   

4.
栀子黄色素提取与精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栀子黄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色素需求量日益增多,本文对栀子黄色素的性质、质量劣变、提取精制方法作了论述,着重阐述栀子黄色素的提取与精制方法,以期能为高品质栀子黄色素的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栀子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栀子黄色素是从栀子果实中分离出的活性成分,属于天然水溶性类胡萝卜素。研究表明,栀子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抗炎以及降血糖降血压等多种活性功能。因此,在食品及医药等领域极具开发潜力。但目前有关栀子黄色素药理活性的研究还不够系统,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分析与总结。本文简要综述了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精制方法,如传统溶剂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柱层析法和膜分离法等,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栀子黄色素的药理活性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总结了其治疗疾病的机制,以期为栀子黄色素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及精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超声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60%、温度为45 ℃、提取时间20 min.同时,对几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的精制条件和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3520、D140树脂的精制效果较好,适合制备高色价的栀子黄色素.经D140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达到401,得率为1.80%;经D3520树脂精制后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达到434,得率为1.33%.二者比较,D3520精制的栀子黄色素的色价略高,OD比值略低,而D140树脂的吸附容量更大.  相似文献   

7.
栀子色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汤兴俊  卢林海 《食品科学》2005,26(12):254-256
栀子中含有的栀了黄色素是优良的天然黄色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并且从栀子中的栀子甙可制备出栀了蓝和栀子红色素。本文对栀子黄色素的提取、分离方法和栀子黄色素产生绿变原因等进行了简要综述,并简要介绍了栀子蓝和栀子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大孔树脂YWD09A5精制栀子黄色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降低栀子黄色素中栀子苷的含量,以提高栀子黄色素稳定性,本文考察了YWD09A5、H103等11种大孔树脂对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苷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YWD09A5大孔树脂选择性吸附藏花素的能力较强。且得到了YWD09A5吸附树脂精制栀子黄色素的适宜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得到色价〉560、OD值〈0.20的高品质栀子黄色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Box-Benhnken响应面方法优化栀子黄色素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包合条件为:饱和β-环糊精溶液10 m L,栀子黄色素335 mg,温度50.0℃,搅拌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包合率为68.44%。采用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对栀子黄色素和β-环糊精及其包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包合物的结构与主客体的结构明显不同,包合后形成新的固体相。在黑暗、室外曝光、室内光照及不同的p H值条件下,比较栀子黄色素-β-环糊精包合物及未被包合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结果包合物的光稳定性高于未被包合的栀子黄色素的稳定性。两者具有相近的酸碱稳定性,并且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远高于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栀子黄色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栀子黄色素的研究成果,着重探讨了栀子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栀子黄色素的分离纯化,评价栀子黄色素质量的指标,影响栀子黄色素的稳定因素,及其栀子黄色素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栀子是药食两用的茜草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栀子果中富含栀子黄色素、栀子苷、栀子油、有机酸、黄酮类及微量元素等有效成分,具有保肝利胆、保护神经和心脏、抗癌及抗氧化等功效。因此,栀子果加工技术对其充分利用意义重大。该文简要综述了栀子果的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功能作用,并阐述栀子果的干燥技术,为栀子果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栀子蓝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栀子蓝色素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和pH值稳定性,并就食品中常见的几种金属离子:Fe3+、Fe2+、K+、Na+、Zn2+、Mg2+、Cu2+、Al3+和常用添加剂对蓝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色素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栀子作为一种大宗的中药材,含油率在12%以上,栀子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很好的营养物质。对栀子油的化学成分、提取工艺以及功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旨在为栀子油功能产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栀子果的功能性成分及其功效以及栀子果食品的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5.
林樱  刘玉萍  吴祥庭 《食品工业科技》2019,40(3):159-164,172
以栀子粉末为原料,运用微波辅助提取栀子中的皂甙,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微波时间、浸提时间、液固比和乙醇浓度为因素,皂甙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并以抗坏血酸为对照,用铁氰化钾还原法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考察栀子皂甙的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栀子皂甙微波辅助提取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450 W、微波时间40 s、浸提时间9.6 min、浸提温度50 ℃、液固比21:1 (mL/g)、乙醇浓度80%,所得最佳得率为13.92%±0.04%,与模型预测皂甙得率相对误差仅为2.05%。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皂甙简便、提取得率高,回归模型合理可靠,可用于实际预测。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栀子皂甙对羟基自由基的还原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较好,但其总体抗氧化性低于抗坏血酸。  相似文献   

16.
膜分离技术纯化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媛媛  高彦祥 《食品科学》2006,27(6):113-117
以栀子黄色素萃取液为原料,研究陶瓷膜微滤过程中不同膜孔径、不同操作压力对渗透通量和色素液品质的影响,确定孔径200nm的陶瓷膜、0.125MPa压力下微滤为栀子黄色素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栀子黄微滤渗透液再经聚酰胺膜纳滤,1.5MPa压力下浓缩倍数达到3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栀子果实的品种品质,以山栀子和水栀子果实为原料,测定果重、果皮厚度、果高、果直径、壳仁比、出籽率、出油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及粗蛋白、粗脂肪、膳食纤维、可溶性总糖等营养成分和总环烯醚萜类、总藏红花素、总胡萝卜素和总黄酮等功能成分含量。同时对栀子果油的理化性质、脂肪酸和不皂化物组成及主要有益因子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水栀子果在单果重量、果实直径等经济指标上显著高于山栀子果,而总环烯醚萜含量显著较低,其余主要营养功能成分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栀子果的油脂含量相近(约25 %),理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主要脂肪酸均为亚油酸,含量高于48 %。栀子果油的不皂化物主要有甾醇类、三萜醇类、烃类和维生素E类,其中以甾醇类含量最高。山栀子果油中的甾醇、维生素E及角鲨烯等主要有益因子含量高于水栀子。综合分析,水栀子从果实产量及产油量上优于山栀子,但总环烯醚萜含量及油中主要有益因子含量较低。两者从栀子果及果油的营养、功能方面评价各有千秋,故在食用特别是栀子果油的利用方面两者可混用。实验结果为栀子果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生长指数、绿原酸类物质含量和每升培养基中绿原酸的产量为评价标准,研究了培养基种类、碳源、蔗糖浓度、光照条件及水解酪蛋白(CH)浓度对黄栀子愈伤组织的生长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绿原酸类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生产绿原酸类物质提供依据。研究显示,培养条件对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状况和绿原酸类物质积累有显著影响,适合生长的培养条件与适合绿原酸类物质积累的条件并不一致;适合黄栀子愈伤组织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以MS为基础培养基,麦芽糖+蔗糖为碳源、糖浓度为3%、半光照条件下鲜重增长指数最大,达到47.11%。适合绿原酸类物质积累使得总产量达到最大的最佳培养条件为:MS培养基、蔗糖为碳源、蔗糖浓度为5%、不添加水解酪蛋白、半光照条件下培养,最高产量达每升培养基含35.55 mg绿原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Must has many metallic cations which greatly affect wine fermentation, stability and quality.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influence of clarification of viura must by static sedimentation study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four macroelements (potassium, calcium, magnesium and sodium) and of four oligoelements (iron, copper, zinc and manganese). This treatment eliminated potassium (11%), calcium (25%), and a greater proportion of iron (46%). The evolution of cations during fermentation was similar in the clarified sample and in the control. Both young and stablised wines had similar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相似文献   

20.
A simple, rapid and specific HPLC method was carried out for the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 constituents in 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Zhizi), namely iridoids, caffeoyl qui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crocins. The separation was successfully obtained using a C18 column by gradient elution with mixtures of methanol and water as mobile phases; detection wavelength was set at 240 nm for iridoid glycosides, 315 nm for quinic acid derivatives and 438 nm for croci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