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袁剑锋 《城乡建设》2006,(10):73-74
随着三峡工程的上马,万州城市格局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总体景观层次目前已初具山水城市格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几个移民新区,凸现了三峡移民新城的独特风情.但由于城市建设发展前期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使一些地段用地开发强度过大,自然资源、人文景观保护措施不力,造成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受损.  相似文献   

2.
周国锋 《建筑设计管理》2011,28(5):48-49,52
通过总结多元文化交融下的万州传统建筑文化特色,并与万州万达广场设计实践相结合,探索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骆锋 《广东建材》2009,32(6):232-234
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沙仅存保留完好的历史街区,规划制定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目标和保护范围,对历史街区的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及院落进行分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完善了街区一期市政基础设施,实现历史街区传统商业的复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市井生活气息的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原真性保护;并探讨历史街区风貌景观整治恢复的设计方法及其可持续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胡燕 《华中建筑》2014,(2):183-186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城市色彩彰显了城市个性。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传统建筑色彩由于受到地域、气候、等级制度等的影响,形成了整体和谐统一,局部丰富多彩的城市色彩。文章对皇家建筑和民居建筑色彩文化进行了深刻解析,皇家建筑色彩艳丽,形成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的基调,民居建筑色彩则采用朴实的青灰色基调。最后提出了北京历史街区的传统色彩保护策略:加强保护法规的制定,建立点线面的色彩保护体系,加强政府规划管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许沺 《门窗》2013,(4):76-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发展,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传统街区的复兴已势在必行。如何解决其保护和发展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发展,为我国历史街区的健康运转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江 《山西建筑》2014,(26):17-18
以太原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通过对以往历史文化街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于太原仅存的两个历史文化街区提出了今后保护发展的原则与策略,以提升太原的文化形象,保持其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研究,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的原则进行了论述,并在分析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现状的基础之上,针对燕赵南大街建筑色彩的保护提出了推荐用色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历史街区保护的误解与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仪三 《规划师》1999,15(4):27-28
在我国许多中小型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还保存有不少的历史街区。这些历史街区记载着城市的历史发展信息,反映出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再加上街区的居民和各种各样的活动,显示了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生命力。但遗憾的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实力不强,缺乏必要的资金对这些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整治,使其处于自然毁损和居民任意改造之中。今天,我们要特别呼吁,要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中仅存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从历史环境保护来说是属于历史地段,它必须具有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出一定历史时期该地区传统风貌特征;历史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物和构…  相似文献   

9.
郭冠颂 《山西建筑》2007,33(24):31-33
对广州沙基涌现状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其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阐述了保护与更新的概念、对象以及手段,并提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原则和措施,以构筑沙基涌一河两岸的城市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山海关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遗存状况,结合历史遗产的建筑风貌特色与历史价值,提炼出了街区保护对象,为实现街区保护规划提供详实的文化背景,保证街区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  相似文献   

11.
三峡库区的街道建设,具有山地城市与移民迁建城市的典型特点。通过分析三峡库区城市街道的演变过程及其建设特点,从影响街道建设的自然地理因素、对外交通联系等方面,对城市迁建前后街道建设的特征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适应水库水位消落变化与山地地形环境的库区城市道路网络建设形态,以及采用高路网密度、低路幅宽度以适应地形变化和节约投资的建设对策;通过总结街道尤其是梯道建设的经验教训,结合库区实际提出了街道演变对移民城市建设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2.
历史滨水区更新中的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曦 《新建筑》2005,(2):72-75
针对城市历史滨水区更新中出现的游憩化趋势,从历史滨水区旅游开发的角度,结合实例研究了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必要性及结合点,提出了旅游开发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开发模式,并剖析了这种模式的总体构思。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滨水区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傅鸣 《南方建筑》2006,110(6):6-9
本文通过对国內外成功的滨水区开发案例进行探讨,分析出国內外滨水区开发均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对国外滨水区开发两种主要模式与国內滨水区开发模式的特点与值得借鉴的地方进行对比。以此得到适合我国滨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4.
李甘 《重庆建筑》2015,(5):8-11
以明溪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介绍明溪建筑文化现状,分析建筑文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明溪建筑文化保护的对策,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现有城市的总体规划,缺少考虑城市与水、水与市民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丧失其原有的生态调节功能。本文通过环湖现状的考察研究,以武汉为例,提出“环湖隔离带”解决方案。以此提高城市滨水景观公共性,创造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16.
滨水区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是我国城镇化运动中,继步行街、城市广场、景观大道等城市热点之后的新热点。本文归纳总结了城镇滨水区护岸设计应遵循的原则、采用的形式,以满足市民和游客之间不同的景观需求和环境感受。  相似文献   

17.
长沙市滨水新城是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以长沙市滨水新城大泽湖核心区城市设计实践为例,从“两型引领、城水共生”两个方面探讨滨水区城市设计特性,以期能够为滨水区的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吴家湾滑坡的地理位置及地质环境条件 ,从滑坡周界、滑坡体与滑带的物质结构特征、滑床、滑坡变形破坏迹象等 ,深入分析了吴家湾滑坡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吴家湾滑坡的形成条件及主要控制性因素。本文归纳的吴家湾滑坡形成四个方面的主要条件及两个方面的主控因素 ,为其后进行稳定性研究及整治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城市滨水区发展为目标,提出由地域景观环境形态决定的四类滨水城市和城市滨水区。提出城市吸引力、生命力、承载力与景观化的概念。并以张家港市暨阳湖生态园区为实例,阐述了景观环境生态优先、景观环境建设的高密度、复合功能与公共使用相结合等以城市滨水区发展的景观化思路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大都市化背景下,城市滨水空间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关键须把握以下三方面关系:滨水上下游间的关系,滨水两岸间的关系,滨水区与城市腹地的关系.以武汉、巴黎等典型滨水城市空间为例,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围绕滨水上下游区域的整合、滨水两岸城市空间的联动和滨水街区的复兴展开系统分析和归纳总结,探讨滨水城市空间形态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