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扇贝裙边、豆粕、麸皮、小麦为原料,采用多菌种混合制曲,低盐固态发酵酿造扇贝裙边酱油.通过试验得出制曲最佳配料比为扇贝裙边200g、豆粕400g、麸皮400g、水700mL、小麦400g.发酵条件为盐度12%、曲水比11,前10d发酵温度为50℃,后20d发酵温度为45℃.扇贝裙边酱油与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相比,海鲜风味浓郁,氨基酸态氮、全氮、牛磺酸、氨基多糖含量分别达到0.83/100mL、1.70g/100mL、7.82×10-5g/100mL、3.51×10-5g/100mL.  相似文献   

2.
赤豆酱油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态低盐发酵技术生产赤豆酱油,以氨基酸态氮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赤豆与大豆比为3∶5(g/g)、食盐水浓度为12°Bé、酱醅含水量60%、发酵温度50℃时,可获得营养丰富、酱香浓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的新型酱油——赤豆酱油。该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得率为0.7275g/100mL。   相似文献   

3.
以黄豆、面粉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和接种米曲霉的方法制作黄豆酱,在加入盐水时,接种组分别加入高浓度盐水(15%)和低浓度盐水(10%),研究各组豆酱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制曲60 h时,自然发酵的豆酱的蛋白酶活力为1215 U/g,接种米曲霉组的酶活力为1813 U/g,是自然发酵组的1.5倍。在发酵过程中,接种发酵豆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始终高于自然发酵豆酱,低盐黄豆酱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始终高于高盐黄豆酱,在发酵第14天时,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差值达到最大,自然发酵组氨基酸态氮含量仅为0.34 g/100 g,高盐豆酱为1.11 g/100 g,低盐豆酱为1.22 g/100 g。  相似文献   

4.
张雁凌  任保国  王大为 《食品科学》2011,32(18):348-351
以玉米蛋白粉为主,豆粕为辅,采用固态低盐发酵工艺生产酱油,以氨基酸态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工艺条件。当玉米蛋白粉与豆粕的质量比为4:2(g/g)、食盐水浓度为12°Bén、酱醅含水量60%、发酵温度50℃时,酿制的酱油(头油)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8375g/100mL,酱油收率326%,酱香浓郁、风味独特、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5.
鱼酱油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值鱼、豆粕、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菌种制曲,低盐固态发酵酿造鱼酱油.以中性蛋白酶酶活和发酵后鱼酱油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确定最佳制曲工艺条件为豆粕40 g、小麦10 g、麸皮30 g,鱼40 g,接菌量1%,制曲时间50 h;发酵条件为盐水量13%(w/w),发酵温度50 ℃,发酵时间30 d.  相似文献   

6.
顾立众 《食品科学》2009,30(9):180-183
对酱油曲固态低盐发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参数的变化范围,运用Box-behnken设计原理对酱醅含水量、酱醅含盐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四因素进行设计、试验,并以氨基酸态氮得率作为响应值,通过方差分析和响应面分析,明确了各因素的一次项、二次项及交互项的影响,优化后的酱醅低盐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酱醅含水量60%、酱醅含盐量11%、发酵温度45℃、发酵时间18d,该条件下氨基酸态氮得率为0.8685g/100ml。  相似文献   

7.
施思  徐雪姣  施林 《中国酿造》2023,(10):172-176
该研究以天然晒露法酿造工艺为基础制备酱油,并采用乙醇代盐法对酱油进行降盐处理,分别考察在不同乙醇和氯化钠配比条件下,酱醪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总酸、pH值的动态变化,并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DA)法对生酱油进行感官评价,确定减盐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制备酱油的盐水中氯化钠含量为10%,乙醇含量为7%时,酱油品质较佳,其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97±0.03)g/100 m L,总酸含量为(2.34±0.03)g/100 m L,p H值为4.81,Na Cl含量为(7.74±0.04)%。QDA感官评价数据表明,该样品的鲜味评分为2.8分,咸味评分为2.6分,甜味评分为1.4分,酱香评分为2.9分,酯香评分为0.9分,综合复杂性评分为1.9分。  相似文献   

8.
以米曲霉1228为发酵菌种,豆粕和麸皮为原料制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曲工艺条件;采用低盐固态发酵工艺,进行酱油酿造试验。结果表明:豆粕与麸皮以6:4配比,采用90%加水量和0.5%接种量制曲32 h,成曲的中性蛋白酶酶活为1473 U/g;发酵20 d后,测得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为6.90 mg/mL,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为163.60 mg/mL,酱油色泽棕红,酱香浓郁。  相似文献   

9.
以裙带菜茎、粮食副产物为原料,采用低盐固态发酵酿造裙带菜酱油。结果表明,裙带菜酱油发酵最佳条件为盐水质量浓度13%,盐水量比例(g/mL)1∶1.2,前17天发酵温度40℃,后13天发酵温度45℃。采用裙带菜茎与粮食副产物混合制曲工艺制得的裙带菜酱油符合国家标准,海鲜风味浓郁,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11%(对照组),9%,7%,5%不同盐添加量对油腐乳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盐发酵过程中,油腐乳的水分、总酸、氨基酸态氮、水溶性蛋白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随着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9%低盐发酵的油腐乳在发酵90天时水分含量为59.44g/100g,总酸含量为2.15g/100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94g/100g,水溶性蛋白含量为4.42g/100g,盐含量为9.30g/100g,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26898.17μg/kg;7%低盐发酵的油腐乳在发酵90天时指标分别为60.74,2.35,0.99,4.41,7.17g/100g和34899.71μg/kg;5%低盐发酵的油腐乳在发酵90天时指标分别为61.04,2.33,1.06,4.69,5.24g/100g和33548.01μg/kg。与对照组的油腐乳相比,低盐发酵能够提高油腐乳的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综合油腐乳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挥发性风味物质,7%和9%盐添加量可用于油腐乳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从发酵罐和发酵池中选取发酵过程中的酱油进行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pH值、总酸含量、有机酸含量、还原糖含量、淀粉酶活力和食盐含量的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池式发酵酱油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氨基酸总量、有机酸总量、淀粉酶活力、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和pH值都高于罐式发酵酱油;食盐含量则是罐式酱油更多;其中鲜味氨基酸在发酵12 d后池式酱油的含量就高于罐式酱油的含量,尤其是池式酱油的谷氨酸在发酵45 d时已达到10.42 g/kg,而罐式酱油的谷氨酸含量仅7.91 g/kg;两种方式发酵的酱油都能检测出7种有机酸,且含量较高的两种有机酸分别是乳酸和乙酸;在发酵结束时池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比罐式酱油的还原糖含量高1.01 g/100 g;池式酱油的食盐含量比罐式酱油的食盐含量低0.90 g/100 g,说明在关键呈味物质上池式发酵酱油优于罐式发酵酱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降低酱油中氯化钠的含量,采用氯化钾(K组)与乙醇(乙组)替代酱油中的氯化钠,对比研究两种低盐酱油的品质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高盐稀态一贯型发酵酿造高品质低盐酱油,测定了不同氯化钾(K组)与乙醇(乙组)低盐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总酸,食盐,呈香物质等指标。结果 与CK组相比,氯化钾与氯化钠比例为4∶6,5∶5和6∶4时能显著增加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乙醇和氯化钠的浓度比例分别为3∶20,4∶19,5∶18和6∶17时会降低酱油中总酸的含量。K组和乙组成品酱油中的食盐含量均随替代比例的增大而显著降低,且乙组降低更为显著。另外,氯化钾与氯化钠比例为4∶6的酱油成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最多;乙醇和氯化钠比例为5∶18的酱油成品挥发性香气物质的种类最多且含量最高。结论 适量的氯化钾和乙醇替代氯化钠进行高盐稀态发酵可以获得高品质的低盐酱油,从安全性角度则是适量氯化钾优于乙醇,本研究为低盐酱油的酿造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不同电渗析条件下酱油主要风味组分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渗析法对酱油进行脱盐处理时,可回收大量具有特殊风味的盐液。该实验研究了不同电渗析条件下脱盐对酱油各组分迁移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盐液的风味物质构成。结果表明,电渗析电压的变化对酱油中氯化钠(NaCl)迁移效率的影响远大于氨基酸态氮及总酸。在电渗析电压13 V、处理时间30 min条件下,酱油的氨基酸态氮(AAN)及总酸(TA)的损失率较低,且NaCl脱除率达41.97%,盐液中NaCl、AAN、TA含量分别为6.60 g/100 mL、0.135 g/100 mL、0.208 g/100 mL。盐液中含有以丙氨酸、亮氨酸及赖氨酸为主的15种游离氨基酸(FAA),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0.31%。其中鲜味氨基酸的迁移率较低,甜味及苦味氨基酸的迁移率较高。盐液中初步检测到17种风味物质,其中包含苯乙醇、3-甲硫基丙醇、3-甲基-1-丁醇、糠醇、4-乙基愈创木酚等多种酱油特征性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4.
摘要:HNSS01是从阳江豆豉中分离得到的1株枯草芽孢杆菌,用其作为发酵菌种,以大豆为原料,结合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的某些特点进行酿制酱油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2倍体积的水进行发酵得到的头油氨基态氮含量为0.991g/100mL的酱油,头油总酸含量为1.425g/100mL,还原糖含量为2.283mg/mL,可溶性固形物为39.394.g/100mL,全氮含量为1.045g/100mL。色泽呈棕黄色,具有酱油的浓郁香气.  相似文献   

15.
以大豆、面粉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发酵技术,并在发酵初期添加柑橘皮渣以生产柑橘酱油。以氨基酸态氮、总黄酮及总多酚含量为主要考察指标确定最优生产条件。研究表明,添加柑橘皮渣20%,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为1.01 g/100 mL,总黄酮含量为58.87 mg/100 mL,总多酚含量为418.83 mg/100 mL,且增加了21种风味物质。该酱油不仅具有柑橘皮和酱油的营养特性,具有保健功效,还充分利用柑橘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提高柑橘皮渣的附加值。  相似文献   

16.
以豆粕、小麦及牡蛎酶解液为原料,采用高盐稀态发酵工艺,研发具有甜香风味的功能性牡蛎酱油,并将其与对照酱油的感官品质、氨基酸含量及风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牡蛎酶解液添加量为25%时,牡蛎酱油的氨基态氮含量达1.2 g/100 mL。牡蛎酱油较对照酱油在海鲜风味方面更为突出,同时在鲜度、香气方面以及整体评价也更佳。牡蛎酱油和对照酱油均鉴定出6种鲜味氨基酸,但牡蛎酱油的鲜味氨基酸含量(41.8%)高于对照酱油(40.5%);牡蛎酱油中牛磺酸含量高达36.7 mg/100 g,约为对照酱油的13.6倍。牡蛎酱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醇类、呋喃类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59.5%、20.7%,从而赋予其香浓而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以黑豆为原料,采用原池浇淋工艺制备黑豆酱油,并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豆酱油呈黑褐色、酱香浓郁、味道鲜美,其可溶性无盐固形物(16.62 g/100 mL)、全氮(1.53 g/100 mL)、氨基酸态氮(0.85 g/100 mL)含量均高于黄豆酱油,原花青素含量为24.2 mg/100 g,大豆异黄酮含量为6.82 mg/100 g,并可满足相关国标特级酱油要求。黑豆酱油中共鉴定出75种风味化合物,以醇类(740.54 μg/kg)、醛类(230.90 μg/kg)、酯类(121.01 μg/kg)为主;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含7种必需氨基酸),总含量为37 749.61 μ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6 793.43 μg/mL)。该工艺制备黑豆酱油生产周期短、产品风味丰满,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功效及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氨基酸分析仪对市售的13种原酿本味酱油的挥发性物质、氨基酸组成进行解析,同时结合感官评价,对应分析评判不同产品风味物质组成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受原料和发酵工艺的影响,我国酱油产品品质差异较大。由理化指标分析可知,不同产品乙醇和总糖含量变化最为明显。乙醇、氮氧化合物及无机硫化物是造成酱油风味差异的主要物质基础。酱油游离氨基酸组成不仅对酱油鲜味特征有显著影响,同时直接或间接与糖、酸、全氮等共同影响酱油鲜、咸、甜、酸等滋味特征。综合比较认为:当样品的氨基酸态氮≥1.00 g/100 mL,全氮≥1.80 g/100 mL,糖含量≥6.0 g/100 mL,糖/酸比值在3.40~5.80,游离氨基酸含量≥60 mg/mL时,酱油风味品质最佳。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酱油风味物质图谱、指导建立酱油品质优劣评判标准,还可以用于追溯评估生产工艺技术条件及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发酵温度(35、25℃、自然)对高盐稀态酱油原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盐稀态酱油在25℃下发酵品质最好,发酵60d后总氮含量为1.23g/100mL,氨基酸态氮为0.74g/100mL,总酸和还原糖分别为2.03、3.37g/100mL,pH为4.60。25℃下发酵酱油的氨态氮含量与35℃和自然发酵的酱油相比,分别高出了11.68%和8.55%,而且25℃发酵的酱油其游离氨基酸总量也最高,为55.67mg/mL,其中必需氨基酸占43.97%,鲜味氨基酸占29.20%,甜味氨基酸占22.06%,均高于35℃和自然发酵的酱油。25℃发酵酱油的赖氨酸含量为3.91mg/mL,分别比35℃和自然发酵酱油高出16.37%和15.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