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发酵条件对荔枝酒中高级醇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影响荔枝酒中高级醇含量的酿造工艺.通过极差分析表明,正交试验4因素中发酵液的α-氨基氮含量对荔枝酒酿造过程中高级醇生成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接种量、发酵温度,影响最小的因子是发酵液的初始pH值.荔枝酒发酵中高级醇生成量较少的工艺条件为:α-氨基氮含量为190mg/L,接种量为150 mg/L,发酵温度为15℃,发酵液的初始pH值为3.5.  相似文献   

2.
优化米香型白酒的发酵工艺。通过对单因素试验考察酵母接种量、糖化时间、发酵液料比以及发酵温度4个主要因素对米香型白酒的杂醇油含量和出酒率的影响。以杂醇油含量和出酒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和优化,建立米香型白酒发酵工艺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接种量0.42%,糖化时间2 d,发酵液料比1.5︰1(m L/g),发酵温度24℃。在此条件下,米香型白酒的出酒率为60.14%,杂醇油含量为1.40 g·L-1,与模型预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3.
李家飚  肖冬光  韩涛 《酿酒》2004,31(4):56-58
通过研究α-氨基氮总量及不同氨基酸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得出亮氨酸的影响最为显著。用4株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与出发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比较,杂醇油生成量比出发菌株减少了20%以上。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麦汁中的游离α-氨基氮含量190mg/L时,杂醇油生成量最低,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杂醇油的生成。当麦汁中游离α-氨基氮含量为140mg/L时,出发菌株SC-4的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48.93%,突变株的杂醇油生成量仅增加了7.66%;当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为240mg/L时,出发菌株SC-4的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35.95%.突变株的杂醇油生成量仅增加了4.40%。  相似文献   

4.
发酵枣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枣酒发酵过程中甲醇和杂醇油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半密闭式发酵时杂醇油含量最低;果胶酶添加量为0.15 g/L时,甲醇和杂醇油含量可控制在最低水平;用葡萄酒酵母菌发酵红枣汁效果较好,生成的甲醇和杂醇油少;主发酵温度越高,甲醇和杂醇油生成量越多,最适发酵温度为21~25℃;发酵时间对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几乎无任何影响;适宜接种量为3%~5%.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红枣白兰地原料酒中杂醇油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生产红枣白兰地原料酒发酵过程中酵母种类、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发酵醪液初始p H值对杂醇油生成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安琪葡萄酒、果酒专用酵母发酵的红枣白兰地原料酒杂醇油含量较低;控制酵母接种量、降低发酵醪液p H值可减少杂醇油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6.
α-氨基氮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涛  肖冬光  李家飚 《酿酒》2003,30(6):55-57
探讨了α-氨基氮总量及缬氨酸、亮氨酸含量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试验表明,当麦汁中α-氨基氮总量为180~200mg/L时,杂醇油的生成量最低。在α-氨基氮总量为l90mg/L的麦汁中,分别添加50mg/L的缬氨酸和亮氨酸,结果表明,添加缬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24mg/L,而添加亮氨酸的啤酒发酵液杂醇油增加了51mg/L,此结果说明由亮氨酸形成异戊醇的途径是影响啤酒中杂醇油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以乳清粉作为试验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菌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蔗糖添加量对乳清梨酒发酵的影响,并且借助响应面设计,对乳清梨酒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乳清梨酒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79 h。在此最佳条件下,乳清梨酒酒精度为8.10%vol,酸度17.72 g/L。乳清梨酒呈淡黄绿色,酒香清雅,酒体醇厚,酸甜爽口。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高浓啤酒发酵中高级醇的生成量,研究18°Bx麦汁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加糖浆方式、酵母接种量和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对啤酒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8°Bx麦汁发酵高级醇生成量显著高于12°Bx麦汁;分两次加入制备18°Bx麦汁所需的糖浆量、控制18°Bx麦汁的酵母细胞接种量为3×107个/mL以及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为230mg/L麦汁时,均有利于降低18°Bx高浓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9.
张龙  马辉  邓娜娜  王行  严蕊  马永昆 《中国酿造》2012,31(4):182-185
以黑莓为原料,研究黑莓白兰地原料酒发酵工艺。从4种酵母中筛选出AWRI 796酵母作为黑莓白兰地原料酒发酵用酵母,其起酵时间短,发酵平稳、彻底且产酒率高,原料酒香气协调,黑莓酒发酵香气典型。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发酵工艺参数,当发酵温度为14℃,酵母接种量为0.40g/L,发酵液中(NH4)2HPO4添加量为0.5g/L时黑莓白兰地原料酒中甲醇和杂醇油含量最低,分别为422.62mg/L,130.54mg/L。  相似文献   

10.
啤酒生产过程中高级醇形成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醇是啤酒生产发酵过程形成的,目前可检出的高级醇有30多种.啤酒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α-酮酸途径和糖类物质合成高级醇途径.高级醇的生成与麦汁发酵过程的pH值、α-氨基氮含量、麦汁充氧量、麦汁浓度、发酵强度、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等因素有关,控制麦汁α-氨基氮含量、可发酵性糖、麦汁充氧量、发酵工艺条件、乙醛含量、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可有效控制啤酒中的高级醇含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条件对洋槐蜜黑啤酒高级醇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洋槐蜜黑啤酒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发酵压力为0.02 MPa,酵母接种量1.8×107个/m L、α-氨基氮含量170 mg/L,麦汁溶解氧为6 mg/L,发酵温度8℃时, 14oP黑啤酒高级醇含量为75.76 mg/L,相比优化前(90.37 mg/L)下降了16.17%,醇酯比为5.58。  相似文献   

12.
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以乳清粉和黑枸杞为原料的黑枸杞乳清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黑枸杞乳清酒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表明,黑枸杞乳清酒最佳发酵工艺为黑枸杞汁∶乳清液1∶3(V/V)、酵母接种量1.1%、发酵温度28 ℃、发酵时间115 h,此条件下所得黑枸杞乳清酒的感官评分为90.2分。在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以酯类物质为主,占全部挥发性风味物质的72.42%,主要成分是癸酸乙酯和辛酸乙酯,其次是醇类物质,占检出总量的24.76%,主要成分是异戊醇和2-甲基丁醇,其他成分如酸类、醛类、烃类和酚类物质等检出含量很少,总占比只有2.82%。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奶酪生产副产物乳清的资源化利用,采用两段式发酵工艺及响应面优化确定了一种发酵型牦牛乳清酒制备工艺。以醪液酒精度为响应值,发酵温度、总接种量、发酵时间及初始pH为因素采用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检测成品酒中各理化指标及氨基酸、有机酸含量并进行品评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接种乳酸克鲁维酵母后接种酿酒酵母工艺,乳酸克鲁维酵母发酵54 h后,醪液中乳糖含量为0.8%,利用率达到92.7%;酿酒酵母在发酵温度30 ℃、总接种量8%(乳酸克鲁维酵母4%)、发酵时间70 h、初始pH5.5条件下,可获得酒精度为14.1%Vol的牦牛乳清酒;酒液各项理化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及有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0.7、1.1、0.8倍,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奶酒。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乳清雪菊酒的加工技术,以新疆干酪副产物乳清与雪菊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乳清雪菊酒的发酵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乳清雪菊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为:马克思克鲁维酵母菌∶酿酒酵母菌∶干酪乳杆菌的接种比例6%∶6%∶2%,发酵时间102 h,发酵温度30 ℃。在此条件下,乳清雪菊酒的酒精度可达5.93%vol,总酸为6.48 g/L,乳清雪菊酒呈淡橘黄色,拥有乳清与雪菊混合的芳香气味,乳香与花香协调,酒体柔和。  相似文献   

15.
以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指标,研究白地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菜籽粕生产多肽的工艺条件。采用Plackett-Berman实验得出影响多肽含量的显著因素有是否灭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预测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的数学模型为:Y=154.90+7.64X4-1.10X5+4.75X3-1.52X4X5-5.84X42-11.56X52-5.42X32,X3为发酵时间(d),X4为发酵温度(℃),X5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多肽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得出多肽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68℃,接种量18.68%,发酵时间4.25d,此时所得发酵产品中多肽含量为157.79mg/g。   相似文献   

16.
混菌发酵菜籽粕制备多肽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为指标,研究白地霉和枯草芽孢杆菌混菌发酵菜籽粕生产多肽的工艺条件。采用Plackett-Berman实验得出影响多肽含量的显著因素有是否灭菌、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得到预测发酵产物中多肽含量的数学模型为:Y=154.90+7.64X4-1.10X5+4.75X3-1.52X4X5-5.84X42-11.56X52-5.42X32,X3为发酵时间(d),X4为发酵温度(℃),X5为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接种量对多肽含量的影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研究得出多肽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68℃,接种量18.68%,发酵时间4.25d,此时所得发酵产品中多肽含量为157.79mg/g。  相似文献   

17.
以异常汉逊酵母为菌种,汾酒大曲为原料进行乙酸乙酯调味酒单菌株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乙酸乙酯调味酒的发酵工艺条件。选取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和装液量为自变量,以乙酸乙酯含量为响应值,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建立二次回归方程的数学模型,得出乙酸乙酯调味酒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接种量10%、装液量24%、发酵温度27℃、发酵时间10天,可获得乙酸乙酯产量为3.32g/L。调味酒中乙酸乙酯含量较高,清香浓郁,可用于基础酒勾兑生产成品汾酒。研究为优质乙酸乙酯调味酒的生产及汾酒扩大生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浅析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产生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宝忠  申华 《酿酒》2003,30(3):66-67
通过对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形成因素的分析,针对在不同酵母菌株、不同麦汁充氧量、不同麦汁α--氨基氮含量及不同发酵温度的情况下,测定了啤酒中高级醇含量,得出了一些控制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桑椹白兰地原料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含量为研究对象和指标,以酵母菌种类别、酵母添加量、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探明了发酵条件对杂醇油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酵母菌种类别对发酵酒中杂醇油含量的影响最大,酵母添加量次之,发酵温度最小。  相似文献   

20.
啤酒酿造过程高级醇形成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高级醇是构成啤酒酒体的重要物质 ,淡爽型啤酒中的含量一般控制在50~90mg/L,含量过高 ,则使啤酒产生风味病害。影响高级醇含量的因素有酵母菌种及接种量、麦汁成分和发酵工艺(如发酵温度、发酵方法、发酵度等)。控制方法主要有 :选择高级醇生成量较低的菌种 ,接种量控制在(1.3~1.5)×107个/ml;麦汁中α -氨基氮控制在165~185mg/L,pH在5.2~5.6,溶解氧在8~10mg/L;主酵温度控制在12℃以下 ,控制适当的发酵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