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周子豪 《西部广播电视》2023,(4):180-182+186
长期以来,军旅题材纪录片是社会大众了解人民军队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舆论导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军旅题材纪录片《我用青春护国门》的叙事策略进行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军旅题材纪录片的历史发展总结出不同时期军旅题材纪录片的特点。其次从叙事策略的角度入手,通过多重视角、组合结构、群像刻画三方面来对本片的叙事手法进行重点剖析。最后通过对视听语言手法的分析,从叙事镜头的应用及声音的艺术造型两大方面重点分析本片的艺术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8年的优秀历史纪录片《西南联大》为例,分析了《西南联大》之所以成功的几个原因,首先,叙事元素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日记、口述片段、历史影像资料的合理使用既体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又具有感染力;第二,叙事策略的标新立异,横向叙事与纵向叙事有机结合,宏大叙事与微末叙事的有机结合,使得纪录片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心理特征,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推进,将视角主要聚焦于司法工作者的纪录片在网络平台上的讨论热度逐渐升高。《是这样的,法官》是腾讯视频联合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推出的中国司法题材纪录片,其不仅通过网络化的叙事风格展示了基层司法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真实的案例对观众普及法律知识。本文通过分析该纪录片中内容的创新方式来探究司法题材纪录片的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彭静  杨润忠  杨建安 《电视技术》2021,45(12):20-23
现阶段,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非遗题材纪录片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在叙事过程中体现出了丰富的叙事维度与视听构建艺术,在非遗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传播路径作用.随着地方民间传统文化的日渐衰落,继承、传播非遗文化已经成为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通过传播学角度研究非遗题材纪录片的视听构建艺术,借助视听语言艺术保留、传承非遗文化,成为当前学术领域探讨的重点课题.基于此,以大型系列纪录片《承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德影像录》为例,分析非遗题材纪录片的概念与发展状况,分别从拍摄角度、视听语言等方面剖析新媒体时代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视听构建艺术,以期促进国内非遗题材纪录片在创新发展与传承中国文化内涵中体现出相应的发展性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在故宫修文物》于2016年在央视纪录频道特别呈现,随后在微博等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获得一致好评,该片以日常化的叙事视角,用平实平淡的镜头语言呈现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将稀世珍宝与悠久历史文化融入普通人的情感之中,引发观众共鸣.本文从该纪录片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呈现入手,对其独特的叙事视角以及饱满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间的流逝,特殊的历史伤痛群体也逐年减少,故而针对此特殊历史群体的记录与研究是迫切且必要的。本文以慰安妇这一特殊历史群体为主角的口述历史纪录片《二十二》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内容为《二十二》中的青年导演选取的声画语言以及口述历史访谈方式、文本两个方面。通过分析总结出中国青年纪录片导演影像风格与访谈方式的特点,最终总结出中国青年纪录片导演对于口述历史的访谈方式与影像呈现的两大视角:一是人本主义关怀,二是对历史的再联系与反思。  相似文献   

7.
纪录片《共和国医者》讲述中国医者一生用热血和求知铺就革命、建设、救治之路的感人故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教育意义与主流宣传氛围。本文以纪录片《共和国医者》为研究对象,以叙事学为根基,通过分析其叙事主题、叙事语言、叙事视角及叙事价值,发现该纪录片将宏大的历史叙事融入个人成长中,真实还原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医学界从艰难走向光辉的峥嵘岁月,也为广大观众提供回溯党指引下我国医学百年发展脉络的机会,承担了记录与传承历史的重任,为讲好中国医学故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民俗题材纪录片通过纪录片独特的镜头语言真实记录民间文化,一方面,可以完整保留人类生存生活的遗迹;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文化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民俗题材纪录片的兴盛可以使我国传统文化更有力地抵御外来文化入侵。本文主要以民俗题材纪录片《我要上村晚》为例,从空间的象征性、叙事线索的挖掘、人物的选择、音乐的使用、画面的建构五个维度探讨民俗题材纪录片的叙事特点,以增强纪录片的可视性、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本文以彭辉导演的纪录片《平衡》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影片叙事中呈现出来的、深刻的人文情怀,从创作者角度探究纪录片是如何重构人文精神的,得出纪录片引起观众情感共鸣是需要建立在创作者的人文情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主旋律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平衡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与市场娱乐需求成为主旋律纪录片面临的首要问题。《守护解放西》作为一档警务纪实题材的主旋律纪录片,在题材类型、叙事手法、传播技巧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实现了主流价值传播与市场媒介语态的高度融合,收获了较高的播放量和节目评价,为主旋律题材纪录片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范本。基于此,本文以《守护解放西》为例,分析主旋律纪录片的创新表达和价值传递。  相似文献   

1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纪录片作为文化传播的艺术形式和媒介载体,在传播中国诗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中外合拍的纪录片《伟大诗人杜甫》在叙事方式、视角处理、内容元素方面与以往人物纪录片相比有了创新,尤其是加入了翻译吟诵等新形式,以更加贴近国外观众的话语方式、思维模式等方式展现中国诗歌文化,提高了中国诗歌文化在国外的接受范围和传播力度,也提升了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纪录片《无价之保》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观众广泛好评,并在豆瓣获得9.4分的好成绩,主题重大、紧扣社会热点、以人为切入点、故事真实、情感真实、故事化叙事、契合融媒体传播特点等是纪录片《无价之保》成功的主要原因。基于此,本文结合《无价之保》的具体内容,分析该纪录片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3.
剪纸是最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受和艺术享受。近些年来,随着视频技术的发展,许多创作者采用拍摄纪录片的形式来对剪纸艺术进行保存与记录,剪纸艺术分布的广泛性也使得剪纸艺术纪录片数量众多,已然形成一种影视文化现象,而作为专门拍摄剪纸艺术的纪录片,其所采用的叙事构建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特色。本文主要从叙事线索、叙事空间、叙事结构、叙事视角这几个方面来对剪纸艺术纪录片叙事构建方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我国人文纪录片的创作目的由原先着重讲中国故事转变为着重传播中国故事,以期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这促使人文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很多新的趋向,如叙事多样化、技术先进化及语态年轻化等。人文纪录片创作趋向的改变展现了我国主流价值观在当代的表达,也传达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美学风格。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叙事视角、内容、语态及美学四个方面对新时代人文纪录片的创作趋向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5.
纪录片是对真实的生活景象进行拍摄,纪录片的材料内容亲切可信。这种拍摄模式可以将被拍摄者的生活情景的文化真实和情景真实感带给观众。热门纪录片中《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依托美食制作者的生活中的制作流程将食俗的丰富内容展示给观众。《舌尖上的中国》中讲的食俗就是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讲述纪录片中所传达出的民族特色,并对民族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近年来我国文化传播的重点。纪录片被称为“盒子里的外交大使”,在对外传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柴米油盐之上》于2022年斩获国内外多项大奖。该片以客观平实的纪录方式,讲述了不同职业个体在实现小康道路上的奋斗历程,并且对人文类纪录片如何选取叙事视角、叙事主体和叙事语言以讲好中国故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当下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V摄像机越来越普及,它已经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和新的生活方式. 高考纪录片《中国门》讲述关于高考的"中国式奋斗"的故事,从甘肃会宁、北京、上海三处拍摄,试图以三段不同背景下关于教育的故事,组成一幅当代教育现象集中呈现的现实图景.凭借着自身题材的深刻性,影像叙事手法的艺术性,使得《中国门》在2012年大放异彩,除了获得国内民间影像的最高荣誉外,也入选了2012香港华语纪录片节长纪录片奖的提名,此外该片在国外的影像节中也崭露头角,小有成绩.  相似文献   

18.
美国纪录片导演Joshua Oppenheimer耗时七年完成的作品《杀戮演绎》,入围第86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提名。本片旨在通过主人公对上世纪六十年代亲历的印尼屠杀事件演绎重现,反思人类的暴力历史,揭示人性之恶。与以往历史题材纪录片有所不同,本片采取"参与式"的记录方式,与拍摄对象共同合作,完成了带有实验色彩的场景重现;在镜头表达上,片中影像所蕴含的"暴力美学"投射在"奇观"化的场景和角色中;在叙事上,导演通过刽子手的视角,构建起"犯罪者终将悔悟"的历史迷思,最终引领观者反思人类制造屠杀事件的荒谬行径。  相似文献   

19.
从美术、剪辑、广告拍摄、戏剧……林子路导演曾跨界多个领域,直到2013年,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了《乡行四季》(也叫《美丽乡村》)这个项目,从此与纪录片结下不解之缘.她一直称自己是幸运的人,因为很多人即便拍了10年的纪录片,可能都没有机会与外媒合作,而她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外宣题材并被选送法国戛纳参展,后来成为了在海外最受观众接受的商业类型纪录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专题片创作者在面对贺岁、献礼或重大历史活动等宏大题材时,如何才能举重若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有效的叙事方式,将具体的人物和事件的描述与时代历史文化的思考相结合,使作品脉络齐整而又血肉丰满、不失分量而又不至空洞无神,是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思考与总结的课题。本文试从选题、叙事手法、情感表达等层面入手,结合作者近期纪录片作品的创作心得,探讨以小切口揭示大主题,以小人物展现大时代的宏大主题的小切口驾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