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武甲 《辽宁丝绸》2004,(1):31-33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模式。中国企业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在建设相关企业制度的同时,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的建立和优化将影响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优化的过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和准绳,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具有优势的企业文化,以适应各自企业的发展需要。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当前企业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的误区,阐述了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凝聚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具有吸引人才、组织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地处武汉的中小企业的文化特质,认真探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诉求和文化价值取向,提出了从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规范公平的企业工资制度,改善福利待遇,赋予员工文化归属感等方面营造企业凝聚力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弓和平 《西南造纸》2001,30(4):34-34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它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力量,成为企业的潜在资源。企业文化是企业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它既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又是企业素质水平和两个文明建设成果的综合体现。加强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是企业文化理论最为根本的两个基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作为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理论观点的确立,标志着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重要突破,标志着管理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我们要高举“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两面旗帜,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不断拓展企业文化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郑慧 《丝绸》2012,(2):62-64,68
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丝绸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无论是发扬民族特色文化,还是打造丝绸强国与凝聚人心需要,丝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势在必行。丝绸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做到精神层面、行为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等多方面的协调统一,还要依据丝绸企业的实际,重视大众化与执行性,真正采取得力措施,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丝绸企业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创办企业内刊能鼓励知识型员工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刊物本属媒体的范畴。企业办媒体表面是创建企业文化的一种形式,深层次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手段之一。我们知道,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有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准确把握以人为本内涵,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理念指导;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注重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三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优秀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发展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把企业做大做强,是每一个企业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而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的基础和有效方法,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烟草行业的发展同样需要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企业,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以人为本、统筹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先进文化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承担着相当的社会职能与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他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5S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正是具有提高和增加企业竞争力的较为适用我国企业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经济文化,与其他群体文化迥然不同,它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机结合的一种最为积极活跃的群体文化。可以这样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谋求生存发展,而推出的“以人为本”的凸显人文关怀的经济管理模式,既是对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管理经济理念的变革,也是对单纯地以经济为手段管理经济的超越。为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不断提高和增加竞争力。5S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正是具有提高和增加企业竞争力的较为适用我国企业的一种文化。  相似文献   

12.
《造纸信息》2009,(9):32-33
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及日常经营管理行为的规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如何实施人本管理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企业不能只是一个雇佣劳动力的组织,应该重视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尊重和肯定员工的个人价值,时刻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使企业成为一个以人为本的大家庭。在现代社会中,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赢利性经济组织,同时还是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寻求精神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文化机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国有设计院面临的形势,回顾了我国企业对人才从“砖头”到“资源”的认识过程。据此,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措施,并指出:通过企业文化实现“认同原则”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中国私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私营企业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修课。江西汪氏蜜蜂园有限公司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变革过程中。实业报国,做国家利益的维护者;奋发图强,做与时俱进的创业者;崇尚科学,做自主创新的引领者;依法经营,做诚实守信的垂范者;以人为本,做以德治企的促进者;回报社会。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汪氏以荣辱观教育为重点的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广大私营企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雨 《酿酒科技》2011,(10):103-105
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拥有60年酿酒历史和发展历程的内蒙古骆驼酒业,坚持把"以人为本、合舟共济,质量第一、诚信是德"作为企业的灵魂;把"质量至上、顾客至尊,品牌为根、服务为本"作为企业的质量方针;把"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安全消费、放心消费"作为始终坚守的社会责任。以企业文化促进生产质量的提升,以产品质量推动企业文化的进步,竭尽全力把品牌做大做响,在市场的风云浩荡中,始终把本土企业的品牌牢牢地树立在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相似文献   

17.
思齐 《餐饮世界》2014,(1):112-115
女神大酒店把建设学习型企业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将酒店的经营理念、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融进了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凝聚了一批专业、敬业的优秀管理人才;以企业文化凝聚人气,形成企业的向心力。女神大酒店的定位为经济型餐厅,向全国餐饮发展趋势靠近。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企业发展之根本已成共识,但企业对应"以什么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还却缺乏深刻认识与把握,在这些问题认识上的缺失,导致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为突出代表的坑害顾客事件以及损害企业职工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定企业科学发展之"势",铸企业科学发展之"魂",增企业科学发展之"力,才能有效避免坑害顾客利益、损害职工权益事件的发生,才能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相似文献   

19.
周秒炼 《餐饮世界》2012,(8):102-105
文化建设始终是企业软实力建设中的首要环节,餐饮服务的创新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外在体现。在"海底捞学不学得会"的探讨中,人们大多认为海底捞难以模仿的是它富有创造力的人性化服务,敏捷的动作、细节的关怀、温暖的言语、真诚的微笑,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服务层面的实际表现。而本文中,笔者更加关注的是海底捞对内部员工文化情感的传递与建立。只有让员工有归属感、尊重感,他们才会对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主动性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人才才是唯一的可变资本,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中国十大文化名酒企业茅台、泸州老窑、剑南春等因正确实施人才战略而得以蓬勃发展。这些企业成功的人才战略表现在:采取“借脑工程”、“换脑工程”,以优厚的待遇引进高层高学历人才,用情感、事业、待遇留住人才,实行人才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来推动和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