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文章系统阐述了上海曹杨新村社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的规划工作思路、规划目标策略以及更新实施路径;介绍了规划采用多样化的公众参与的工作方法,了解并分析居民对社区发展的需求和居民对社区存在的短板和特色优势的评价。规划在补短板的同时强调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的优势资源,以价值为导向营造社区特色,通过多方协同实现社区高品质更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韦园园 《城市住宅》2021,28(5):156-157
社区是城乡生活最基本的单位,社区生活圈作为一种创新的生活理念逐渐为人们熟知和了解.自上海在国内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以来,近年来,规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了很多城市积极开展的项目.通过分析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及价值,影响15分钟生活圈便利性的主要因素以及15分钟生活圈规划策略,并以柳州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  相似文献   

4.
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是社区服务建设的基本依据。近几年来,上海、济南等城市陆续推出适用于本城的15分钟社区生活区建设导则。宁波作为发展迅速的新一线城市,也积极推广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营造。本文通过图文对照的形式,阐述宁波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的纲要,内容涉及社区居住、出行、服务、公共空间等规划要求,为其他城市实现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营造提供建设和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传统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一凡 《城市规划》2019,43(5):17-22
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提出是我国城市发展进入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从认识层面加深对社区生活圈的理解,是推进相关规划实践的重要前提。研究提出,社区生活圈是日常活动的空间范畴,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应面向生活空间而非抽象的功能地块。社区生活圈是配套服务的共享单元,社区生活圈的规划需要兼顾公共服务设施的可及性和可达性。社区生活圈也是邻里感知的社区领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在改善硬件服务水平的同时,也应关注营造和谐包容的社区感。社区生活圈的提出是城市规划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标志着新时代城市规划理念和方法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6.
程子诺  屈张 《住区》2022,(4):57-65
随着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居住区成为疫情期间防控的基本单元。如何通过设计提升社区体育设施,构建后疫情背景下的“15分钟体育生活圈”,逐渐成为社区微更新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基于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现行政策导向和国内外相关经验,分析社区体育在交通流线、功能利用、空间布局上的特征,并通过对社区样本的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从功能使用、空间形式、经济投入和时空共享四个方面,提出社区体育设施提升与建筑策划研究,促进15分钟体育生活圈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上海2035”总体规划,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内涵,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载体,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社区。上海市新一轮单元规划要求向上承接总体规划,向下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和调整,重点统筹协调生态空间、公益性设施和文化风貌等底线型内容,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选取上海市黄浦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理念,采用步行指数方法,试图揭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可步行性和合理性,以及与城市居住空间结构布局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新一轮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可步行性较高的街坊主要分布在老西门街道和半淞园路街道;单元规划居住用地空间布局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格局具有高度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单元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与优化布局提供参考,并可为其他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评估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以来,构建15分钟生活圈已经成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方向,目前已经在上海、济南等一、二线城市进行了推广。文章从"城市人"理论指导下的生活圈概念入手,分析南昌市提出的以邻里中心为抓手的"1+5+x"生活圈模式,并且以成功实践的南昌市南钢社区为例,分析其在15分钟生活圈模式上的创新与不足,由此为未来15分钟生活圈的深化建设和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人民城市"的治国方略,15分钟生活圈作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抓手,是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将推动我国基层治理单元的不断完善.该文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西安高新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区域层面"自下而上的生活空间单元识别与自上而下的15分钟生活圈划定"相结合的生活圈划定方法,并聚焦解...  相似文献   

10.
吕大伟  周东  邵莉  刘巍  崔晓光 《规划师》2023,(4):139-144
社区生活圈建设是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当前社区生活圈建设存在以下问题:对异质化的人口特征响应不足,其范围规模及要素配置的精准度有待提高;与城市建成环境不相匹配,对生活圈内空间组织形式的引导精细度有待加强;对整体建设统筹实施、市场居民多方参与的开发实施推动不足。因此,济南针对社区生活圈建设,探索建立“目标愿景—核心视角—调控手段—规划维度—行动计划”的整体治理框架,提出从时间、空间、人共享共融的视角出发,强调基于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及需求,划分生活圈单元、精准配置生活圈要素;基于不同建成环境空间特征及时空资源匹配,以多元生活圈要素类型引导、全生命周期实施管理为手段进行管控,有效指导了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11.
“15分钟社区生活圈”是上海未来打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结合2016年《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的研究制定工作,通过开展上海市居民行为特征的实证调查,挖掘现状社区空间供给与居民未来需求之间的差异和问题,作为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提升社区空间品质的切入点.基于实证调查,围绕居住、就业、服务、交通以及休闲五个系统,从开放活力、功能复合、服务精准、步行可达和绿色休闲五个方向提出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思路和对策,为社区层面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曹春霞  辜元 《重庆建筑》2015,(10):17-22
城市社区是构成整个城市及其管理的基础单元,对于展现城市文脉与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思大拆大建的粗放模式造成的城市邻里冷漠、社区环境不协调、社区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城市社区整治与社区规划正逐步成为解决社区建设的关键手段。论文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整治实践为例,从整治管理机制、社区规划编制方法与内容、居民公众参与、整治资金来源渠道方面总结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3.
论以社区为基础的城市小规模改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城市中各种规模改造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城市中以社区为基础的一种小规模的改造途径,以及这一途径带来的效益。但在当前,这一途径又因存在着各种原因而未取得应有的结果,作者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论述,指出,为使城市中的小规模改造成为城市开发建设中的积极因素,必须有相应的对策,以供不同类型的城市在改造活动中借鉴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是影响社区生活品质的关键.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存在对社区异质化人口结构响应不足、与行政管理机制衔接不足以及缺乏与社区生活圈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开发建设机制等问题.广州市在2017年开展社区生活圈专项规划工作,对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规划路径进行了重点探索,提出应首先建立从规划、管理到实际使用的全链条统一的社区生活圈空间划分.其次,兼顾公平与异质化需求,构建"标准表单式"设施配置模式,并结合需求提出差异化引导.最后,优化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设施开发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整理并分析了目前生活圈 理念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实践情况,对生活圈 的形状进行了研究。然后从范围的角度对两 类生活圈的形态进行了研究:适老性社区生 活圈和高步行友好性生活圈。针对生活圈的 形状及两类社区生活圈的范围,本文提出以 下四个观点:一、我国当前实践中生活圈的形 状会对生活圈的运转产生负面影响;二、真实 生活圈的形状一般近似为一个对角线与道路 重合的四边形;三、当前社区生活圈的范围 标准在适老性和促进步行活动的方面存在 一定的不足;四、针对适老性生活圈,建议以 700 m作为范围标准;针对高步行友好性生 活圈,建议以800 m作为范围标准。  相似文献   

16.
朱镱妮  李翅 《中国园林》2024,40(7):97-103
社区生活圈休闲空间配置效率关乎休闲空间能否满 足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提出 “生活圈居住区”到《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提出“社区 生活圈”,社区生活圈以公共绿地为主的休闲空间规划相关规 定日趋完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明确了公共绿地配 套规模和复合利用,《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拓展了休闲 空间范畴、复合利用范围,《城市绿地规划标准》等标准规范 从指标整合、设施设置两方面进行有效补充;但系列标准规定 对休闲空间系统挖潜整合不深入、利用范围规定不完善、功能 实现措施不到位,导致根据标准规范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配置效率不高。选取3个城市近期编制的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进行分析,印证生活圈有关绿地标准规 范解读结果。基于此,提出研究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中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高质量运用策略的思路,将休 闲空间纳入公园体系,对规模、布局和功能进行系统性整合, 并以岳阳为例进行实践,总结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整理资 源构建完整系统、复合利用提升效率品质、精准供给保障规模 覆盖、规划指引控规精准继承”四大社区生活圈规划理念运用 策略,保障休闲空间服务要素高效配置,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 规划中社区生活圈理念应用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支持,而伴随着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老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在新的背景条件下,村庄布局规划作为指导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方法理论上也需要进行重新认识。既往的村庄布局规划大多是从城镇需求出发,解读村庄布局规划,导致村庄在后续建设推进中出现重重问题。本文摆脱传统的规划视角,以构建满足农村居民需求的生活圈为核心,借助于泰森多边形村庄选址模型与村庄发展潜力评价等成熟的技术手段进行村庄布局规划,提出基于生活圈理论的村庄布局规划方法,并在泗洪县村庄布局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安全事件中,社区作为城乡基层生活单元显现出公共服务与治理能力方面的诸多不足。通过研究快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社区特征的演变及近期国内从住区向社区生活圈转变的规划实践趋势,归纳系统性、便捷性、包容性、成长性与参与性等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新特征。结合正在编制的《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从韧性提升角度探讨生活圈规划的应对策略,提出推进公共资源下沉、落实差异管控思路、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加强社区治理效能等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19.
"新常态"的经济发展态势,对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影响,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文章对比西方国家早期城市更新建设经验,提出以社区为主导的渐进式更新策略。以北京南池子试点改造为例,指出其改造的长处和短处,并试对社区渐进式更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