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村落是在乡村文化振兴中需要大力保护和发展的对象,在挖掘村落文化及提升村落品质的过程中,村落公共空间能够起到显而易见的效果.在分析公共空间层次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从点、线、面层级来进行村落公共空间的营建的方法,从而达到改善村落的环境质量、凸显文化氛围的目的,以此增强村民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典型的内蒙古中部传统村落凉城县园子沟村作为研究目标,研究其空间形态的适应性与演变机制.依据该村落区位、地貌及气候等,对其整体空间形态、道路空间形态、公共活动空间形态进行分析,获取其扩张和失调阶段、空心和蜕变阶段的空间形态及交替演变的轨迹.通过空间形态区位条件的更改、思想观念的转变、交通方式的变化等演变机制,创建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发展的目标体系,进而构建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村落.  相似文献   

3.
戴宏杰  吴越 《城市建筑》2024,(5):124-127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传统村落逐渐出现人口流失、空心化问题,进而导致村落空间日渐荒废,成为消极空间。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消极空间的改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村落空间品质。研究以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墨戎苗寨作为案例,从活化文化资源、扩展服务空间、重塑休闲空间、修补景观空间四个方面提出传统村落消极空间改造策略,旨在为后续村落空间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33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结合GIS10.7对渭南地区的高程、河流水系、坡向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渭南市国家级传统村落较高分布密度的区域分别位于县级韩城市和合阳县,在其余空间则分布较为分散;海拔250~750 m处传统村落分布最多,共有28个;与河湖水系之间的距离是传统村落选址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涺水河、徐水沟等支流下游传统村落分布多达9个;向阳性明显是渭南传统村落的一个重要特征,向阳村落合计占全部村落的39.4%。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沟壑区作为我国地形、地貌独特的区域,保存着大量传统村落,村落空间格局与地貌都颇具特色.本文采用空间句法对黄土高原沟壑区的10个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进行研究,试图从10个传统村落中找寻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特色基因,进而提出保护策略,为黄土高原沟壑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传统城市安全防卫体系营建在城镇体系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蕴涵丰富的城市规划与营建智慧,是中国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有机构成。笔者认为城镇防卫活动的关键在于有效耗敌、疲敌、杀敌,提高敌方的攻击成本,从而解除城镇的安全威胁,达到防卫的根本目的。论文试图从空间视阈,考查攻击与防卫武力在空间的运动特点,提出攻击武力和防卫武力空间成本的计算模型,研究攻击和防卫活动的一般理性空间规律。并进一步以北宋东京城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蒋明凯 《住宅科技》2021,(2):45-47,62
桂林漓江流域分布着一批独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村落,通过实地走访调研,选取四个传统村落,采用空间句法对村落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探究空间形态间的差异性,为地域性传统村落的分析研究提供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更新与重构——以番禺大岭村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健 《华中建筑》2012,(7):144-148
该文以主要影响村落空间形态和村民生活形态的村落公共空间为研究范围,选取番禺大岭村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岭村村落公共空间形态的深入剖析,揭示大岭村公共空间的形成原因和在村落空间中的作用与意义。并针对大岭村在由传统乡村聚落向城市社区演变的过程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保护、改造、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田艾柠  李凌 《城市建筑》2023,(2):138-140
传统村落作为区域内重要的文化和历史载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通过研究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与演变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传统村落的形成、发展和传承。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联合村为例,建立量化研究模型,对传统村落参数进行空间解析。以联合村空间结构的可视化表达和自组织发展规律,依据科学性数据分析对未来村落空间结构进行合理化设计研究、理性开发与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村落的原有肌理特征,为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载 体,在我国星罗云布的乡村聚落中无疑是最 耀眼的,过往的保护研究与工作多集中在它 们身上,而忽略了数量更多的非传统村落。 本文聚焦于非典型传统村落,以咸阳市泾阳 县岳家坡村为例,采用轴线和线段的句法模 型定量分析岳家坡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深 度解析岳家坡村“一大三小”的空间结构,并 将规划前后的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分析,以此 得出岳家坡村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路:保护方 面,应保留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继承原有 的空间序列和生活秩序;利用层面,应依托 现有的空间结构进行适应性开发,而非为了 旅游发展去改变村落格局。  相似文献   

11.
郝孟奇  张云 《重庆建筑》2021,20(8):10-13
我国各民族村落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受不同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村落空间形态,这些形态又反作用于村落的发展.该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的怒族村落老姆登村为研究对象,建立空间句法模型,并通过分析深度、整合度、可理解度等参数,得出村落物质空间形态特点.针对村内物质空间存在的问题,该文结合非物质要素提出三点优化策略,为今后老姆登村与相似类型村落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的方法,通过对山西榆次后沟村落的实地调查,在界定该文所研究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归纳出传统村落民俗活动空间的类型及其存在状况,进而针对榆次后沟村的现状提出适合本地民俗活动空间的传承模式建议,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呈现出细致化、量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将GIS空间分析方法引入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本研究选取广州增城地区传统村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增城地区19个传统村落的形态属性数据库。将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数据库的数据以数字地图的方式表达出来,绘制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图。综合googleearth航拍图、历史文献资料以及现状调研,对增城地区传统村落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结论。本研究是一种以新方法研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尝试,研究结论对于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从区域层面保护传统村落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古旧村落的形态、功能、空间和面貌等,在一定程度上能较完整地反映该村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其中包含了生态、历史、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古旧村落在保护和发展方面有了显著的成效,但部分古旧村落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仍未得到有效的改善。目前针对地区性古旧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仍有不足。文章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昆仑古村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古村进行轴线模型分析,通过对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选择度、可理解度等参数数据的定量分析,找出村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以期为其他古旧村落的规划和空间优化提供借经验。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运用空间句法理论,以邯郸市涉县冶陶村为例,用Depthmap软件对村落空间进行数字化模拟,计算空间句法整合度、深度、选择度等指标,并结合调研对传统村落空间的形成与演变进行分析。分析得出传统空间的形成与现代空间的演变与人的行为活动存在某种关联。根据数据分析进一步从步行空间构形、街道空间功能、村落整体活力多个方面研究村落空间形态的规律与成因。  相似文献   

16.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规划行为开始深度介入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开始转向精细的数字化研究阶段。文章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既有成果的系统梳理与分门评述,厘清相关重要概念,总结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方向与研究中所遇到的关键问题、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趋势,以期为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的少数民族村落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旅游已成为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更新的主要驱动力,开展相关研究对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三个旅游型侗族传统村落为例,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对旅游介入前后的公共空间结构进行拓扑分析,从整体形态和组构关系两方面解读其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三个村落呈现相同公共空间结构整体形态演变特征,空间集聚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8.
宋绍杭  张扬  徐鑫 《规划师》2011,27(5):32-36
浙江省青街畲族自治乡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采用建筑与空间系统、功能的适应性分析路径,建立了满足原住民与其他人群空间需求的多元功能目标系统,即浙南畲乡生活村落、水绕山环风景村落、民风淳朴人文村落和传统风貌旅游村落;通过有机更新,保护、延续了传统风貌和景观空间,突出了村落的人文特色;增强了公共空间活力;保护和改善了传统风貌和...  相似文献   

19.
街巷是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通过对辛庄村的村落概况、街巷格局和街巷空间的类型、界面组成以及空间尺度进行分析,寻找辛庄传统街巷空间构成的规律,对其他古村落的街巷空间研究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也为村庄的风貌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是传统村落社会交往、文化展示和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具有丰富的内涵.本文以湘乡市壶天村为例,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分析古村落和现状村落公共空间的量化特征,对壶天村的公共空间演化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同时探求不同时间维度下村民活动与公共空间需求的关系,并对壶天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