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原始鲸鱼优化算法(WOA)收敛速度慢、全局搜索能力弱、求解精度低且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一种混合策略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LGWOA)。首先将莱维飞行引入鲸鱼全局搜索的公式中,通过莱维飞行加大全局搜索步长,扩大搜索空间、提高全局搜索能力;其次,在鲸鱼螺旋上升阶段,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参数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和求解精度;最后结合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思想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能力,维持种群的多样性,规避陷入局部最优。通过对12个基准测试函数从2个角度进行实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混合策略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在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上均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和自适应调整搜索策略对鲸鱼优化算法(WOA)改进,提出了仿生策略优化的鲸鱼算法(BWOA),实现了对算法的全局优化能力和收敛速度的改进.通过基准测试函数的仿真,BWOA与标准WOA及高效的WOA(EWOA)对比分析,证明了BWOA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的问题,在提升性能的基础上保留WOA的简单性,提出一种改进的WOA。利用分段Logistic混沌映射产生混沌序列对种群位置进行初始化,以维持全局搜索时初始种群的多样性。考虑算法的非线性优化过程和搜索过程中个体状态的差异性,在WOA中引入非线性自适应权重策略,以协调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能力。通过仿真测试比较改进算法和WOA在求解6个典型基准函数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寻优过程中能够保持初始种群多样性,且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优的收敛精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OA)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收敛精度低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该算法通过准反向学习方法来初始化种群,提高种群的多样性;然后将线性收敛因子修改为非线性收敛因子,有利于平衡全局搜索和局部开发能力;另外,通过增加自适应权重改进鲸鱼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提高收敛精度;最后,通过随机差分变异策略及时调整鲸鱼优化算法,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实验选取九个基准函数,所有算法均迭代30次,结果表明:改进的鲸鱼优化与原鲸鱼优化算法以及五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相比,其均值和标准差均优于其他算法,收敛曲线也优于其他大多数算法。说明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收敛精度和算法稳定性最佳,收敛速度较其他大多数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这一典型的非凸、非线性、组合优化问题,提出一种将基于自适应权重更新策略和差分进化的随机变异策略的鲸鱼优化优化算法(ADWOA)相结合。该算法首先在鲸鱼优化算法中引入了自适应权重来提高WOA的搜索能力,使算法能够在早期执行精细的全局搜索,在后期执行精确的局部搜索,加速寻优算法的迭代,同时由于随机变异策略,会再次更新位置。然后从更新的结果中选择最优位置,以加速种群的收敛,并有效防止种群陷入局部最优将适应度较好的个体信息更快地保留用于下一次鲸鱼优化算法的迭代,提高了求最优解的速度和精度。最后,对多个算法在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问题进行了测试,验证了基于自适应权重的的鲸鱼优化算法可以更合理地配置电力系统的经济负荷,能够有效找到可行解,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能实现经济负荷的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网格任务调度问题.针对传统任务调度算法在网格环境下存在不能很好地平衡节点负载和满足用户服务质量需求等缺点,导致网格系统负载极不均衡,调度效果低.为了提高网格任务调度的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网格任务调度方法.将网格任务编码成种群中的个体,网络任务目标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通过遗传算法的强全局搜索及交叉、变异操作,获得最优的任务调度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网格任务调度可以减少系统总执行时间和任务完成时间,提高了资源调度效率,使网格系统负载均衡度更好,在网格任务调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针对于鲸鱼优化算法(WOA)多样性不足、两搜索阶段信息交流效率低、不平衡的问题,这里借用武装部队协同作战机理,提出一种新的WOA用于社区发现。为解决包围捕食阶段多样性不足问题,引入“邻居潜力”学习模型,提高WOA的全局搜索能力和学习广度;为解决两捕食阶段信息交流效率低问题,提出鲸鱼指挥官领导的气泡网捕食,确保搜索信息有效利用;为解决两种捕食机制不平衡的问题,采用改进的学习自动机引导鲸鱼种群向有希望区域移动。同时,考虑到复杂网络社区发现是离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特性的新编码离散演化规则。最后,通过真实数据集测试并与其他算法比较,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相较于对比算法具有更优的寻优能力,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在解决高维复杂问题时存在收敛速度慢、全局搜索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最优最差个体混合反向学习的WOA(M WOA).首先,引入一种自适应惯性权重,用于调节寻优前期的步长和寻优后期的种群多样性;其次,提出一种混合反向学习策略并将其融入WOA,以提高算法的收敛精度;最后,引入一种参数非线性衰减策略...  相似文献   

9.
林之博  刘媛华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1,38(10):3060-3066,3071
针对标准鲸鱼算法(WOA)及部分衍生算法求解某些算例效果不佳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验,证明了WOA"包围"过程存在零点搜索偏好陷阱;而混沌优化算法(COA)不均衡的搜索特性使得部分衍生WOA融合的混沌初始种群与群智能优化过程难以调和.为了改善上述缺陷,选用了两种混沌系统和气泡网捕猎策略,设计了一套融合式优化算法.算法采用基于适应度的基线式自适应振荡群粒划分策略指导群体行为模式,充分发挥混沌系统作用,平衡探索与收敛性能.对通用/改进算例和工程应用案例求解可知,该算法性能相较于对比组算法更优,且不存在搜索偏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基本鲸鱼优化算法(WOA)在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时存在收敛精度低、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利用量子计算与优化思想提出了一种量子鲸鱼优化算法(QWOA),并对其进行了计算复杂度分析、全局收敛性证明及仿真实验。通过对11个作业车间调度问题基准算例的仿真实验发现,与基本鲸鱼优化算法(WOA)、布谷鸟搜索算法(CS)、灰狼优化算法(GWO)相比,QWOA算法在最小值、平均值、寻优成功率等方面具有较优结果。研究表明,量子鲸鱼优化算法在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时,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更好的全局搜索能力,且能够跳出局部最优。  相似文献   

11.
朱诚  潘旭华  张勇 《计算机应用》2022,42(4):1186-1193
针对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HHO算法,即基于趋化校正(CC)的哈里斯鹰优化(CC-HHO)算法。首先,通过计算最优解下降率和变化权重来识别收敛曲线的状态;其次,将细菌觅食优化(BFO)算法的CC机制引入局部搜索阶段来提高寻优的精确性;再次,将生物在运动时的能量消耗规律融入逃逸能量因子和跳跃距离的更新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平衡算法的探索与开发;然后,对最优解和次优解的不同组合进行精英选择来拓展算法全局搜索的广泛性;最后,当搜索陷入局部最优时,通过对逃逸能量施加扰动来实现强制跳出。通过10个基准函数对改进算法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CC-HHO算法对单峰函数的搜索精度比引力搜索算法(GS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鲸优化算法(WOA)以及另外4种改进的HHO算法提升超过10个数量级;对多峰函数也有超过1个数量级的优势;在保证搜索稳定性平均提升超过10%的前提下,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明显优于上述几种优化算法,收敛趋势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表明,CC-HHO算法有效地提高了原算法的搜索效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刘卫宁  高龙 《计算机应用》2013,33(8):2140-2142
负载均衡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基于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提出了一种异构环境下面向集群负载均衡的任务调度策略。在调度策略的设计中,融入了经济学“二八”定律,通过把握用户对集群节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偏好程度并预估任务的负载信息,在保证系统负载尽量均衡的前提下,最小化任务执行时间的同时提高大客户满意度。仿真实验显示,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比未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和基本粒子群算法在收敛速度和跳出局部最优两个方面都有更好的表现。结果表明,改进的自适应变异粒子群算法在保证集群负载均衡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云服务提供商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3.
Energy consumption is a key parameter when highly computational task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a multiprocessor system. In this case, in order to reduc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task scheduling and low-power methodology should be combined in an efficient way. This paper proposes an algorithm for off-line communication-aware task scheduling and voltage selection using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minimizes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an application executing on a homogeneous multiprocessor system. The artificial agents explore the search space based on stochastic decision-making using global heuristic information with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cal heuristic information with interprocessor communication volume. In search space exploration, both voltage selection and the dependencies between tasks are considered. The pheromone trails are updated by normalizing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The pheromone trails represent the global heuristic information in order to utilize all entire energy consumption information from previous evaluated solu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lgorithm outperforms traditional communication-aware task scheduling and task scheduling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 in terms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有截止期的云工作流完成时间与执行成本冲突的问题,提出一种混合自适应粒子群工作流调度优化算法(HAPSO)。首先,基于截止期建立有向无环图(DAG)云工作流调度模型;然后,通过范数理想点与自适应权重的结合,将DAG调度模型转化为权衡DAG完成时间和执行成本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最后,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惯性权重、自适应学习因子、花朵授粉算法的概率切换机制、萤火虫算法(FA)和粒子越界处理方法,从而平衡粒子群的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能力,进而求解DAG完成时间与执行成本的目标优化问题。实验中对比分析了PSO、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WPSO)、蚁群算法(ACO)和HAPSO的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HAPSO在权衡工作流(30~300任务数)完成时间与执行成本的多目标函数值上降低了40.9%~81.1%,HAPSO在工作流截止期约束下有效权衡了完成时间与执行成本。此外,HAPSO在减少完成时间或降低执行成本的单目标上也有较好的效果,验证了HAPSO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兴的智能算法,蝗虫优化算法在作业车间调度问题中的应用符合智能制造的趋势。但由于全局寻优能力不足,基本蝗虫优化算法(GOA)在解决作业车间调度问题(JSP)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收敛精度较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利用量子旋转门操作对其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量子计算思想的混合蝗虫优化算法(HGOA)。此外,对混合蝗虫优化算法进行了计算复杂度分析与全局收敛性证明,并利用11个作业车间标准测试问题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与基本蝗虫优化算法(GOA)、鲸鱼优化算法(WOA)、布谷鸟搜索算法(CS)、灰狼优化算法(GWO)的比较发现,混合蝗虫优化算法在平均值、最小值、寻优成功率及迭代次数方面存在较优结果。研究表明,混合蝗虫优化算法具有更强的全局搜索能力,更好的收敛精度,能够有效跳出局部最优。  相似文献   

16.
针对物流配送实时仓储车辆调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免疫萤火虫车辆动态调度框架。建立了基于配送成本的带约束条件车辆路径问题数学模型,运用免疫萤火虫优化算法求解该模型,免疫萤火虫优化算法将萤火虫优化及免疫克隆技术融合,采用多层进化模式,在低层萤火虫操作中及高层免疫操作中分别引入多态子种群自适应机制和全局极值筛选策略,以提高算法全局收敛效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仓储车辆动态调度框架,将车辆动态调度过程分为车辆调度任务控制和路径优化两个阶段,给出了车辆动态调度任务处理流程。实验仿真表明,该车辆动态调度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大规模动态物流车辆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检测算法中的信息单一化、准确率低、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IWOA-SVM)的外骨骼机器人步态检测算法,即在鲸鱼优化算法(WOA)中引入遗传算法(GA)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进而去优化支持向量机(SVM)的惩罚因子与核参数,再使用参数优化后的SVM建立分类模型,从而扩大算法的搜索范围,减小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首先,使用混合传感技术采集步态数据,即通过足底压力传感器和膝关节、髋关节角度传感器采集外骨骼机器人的运动数据,并作为步态检测系统的输入;然后,使用门限法对步态相位进行划分并标记标签;最后,将足底压力信号与髋关节、膝关节角度信号融合作为输入,使用IWOA-SVM算法完成对步态的检测。对6个标准测试函数进行仿真实验,并与GA、粒子群优化(PSO)算法、WOA进行比较,数值实验表明,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的鲁棒性、寻优精度、收敛速度均优于其他优化算法。通过分析不同穿戴者的步态检测结果发现,准确率可达98.8%,验证了所提算法在新一代外骨骼机器人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与基于遗传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GA-SVM)、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PSO-SVM)、基于鲸鱼优化算法的支持向量机(WOA-SVM)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33%、2.70%、1.44%,能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步态进行有效检测,进而实现外骨骼机器人的精确控制及稳定行走。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准确地建立断路器热脱扣器的脱扣时间预测模型,改善脱扣器的稳定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IWOA)和支持向量回归(SVR)综合建模的方法。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具有易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收敛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三个策略改进,并在10个基本测试函数上进行比较,结果证明改进的鲸鱼优化算法具有更高的收敛精度和更快的收敛速度。建立IWOA-SVR脱扣时间预测模型,并优化断路器的生产过程,进而提高断路器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韩虎  王鹏  程琨  李波 《计算机应用》2017,37(7):1888-1892
合理地分配虚拟计算资源以进行有效的任务调度是云计算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利用虚拟计算资源,高效地完成服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量子谐振子算法(MQHOA)的任务调度算法。首先,该算法将每一个调度方案当成一个采样位置,利用高斯采样的随机性在当前尺度下搜索局部最优解;其次,判断算法是否处于能级稳定状态,如果稳定,则进入能级降低过程,最坏的调度方案将被替换;最后,算法进入尺度下降的过程,算法由全局搜索过渡到局部搜索,迭代多次之后,算法停止并输出找到的最优结果。通过在CloudSim平台上进行仿真实验,与现有的先来先服务(FCFS)算法和粒子群优化(PSO) 算法对比,MQHOA总任务完成时间减少10%以上,负载不均值下降0.4以上。实验结果表明,基于MQHOA的任务调度算法能够快速收敛,有良好的全局收敛性和自适应能力,在云计算任务调度过程中,能够起到减少总任务完成时间和均衡负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最小交叉熵阈值分割法(MCET)采用穷举的搜索形式,存在计算复杂度大、分割效率低的缺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针对最小交叉熵分割法存在的不足,提出采用改进蝙蝠算法(BA)来搜索阈值的最优解。对BA算法中的权重参数做自适应调整,将随着迭代次数变化而变化的时变惯性权重策略应用于BA算法更新公式,给出三种不同的改进策略解决原始BA算法在靠近最优解时收敛速度下降的问题。将改进后的最优BA算法(IBA)应用于最小交叉熵多阈值图像分割中,与基本BA算法、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模糊聚类方法(FC)三种方法进行对比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IBA算法运算速度和分割精度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