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研究了悬浮铸造对钨合金铸铁凝固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可以使钨合金铸铁组织细化,碳化物分布均匀,冲击韧度提高1.43倍,耐磨性提高17.4%~32.7%。  相似文献   

2.
钛对银铜合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银铜合金中加入1.5%~3.0%的钛,使合金组织的晶粒细化,强度、硬度有很大提高,延伸率激烈下降,材料的耐磨性、抗腐蚀性也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3.
锡对纯铜电车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加入不同锡量的纯铜试样的强度、硬度、导电性和耐磨性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的加入能细化晶粒,提高纯铜电车线的强度、硬度、耐磨性.但降低其导电性。锡的最佳加入量为0.2%。  相似文献   

4.
采用激光对金属间化合物Ni3Al进行表面熔凝处理,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激光熔凝处理后的Ni3Al 试样的金相组织,并通过划痕硬度试验和磨损试验测试了试样经激光熔凝处理后的划痕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金属间化合物Ni3Al经激光熔凝处理后,组织得到了明显细化,划痕硬度和耐磨性较未采用激光熔凝处理的试样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其中划痕硬度最少提高了106.95%,耐磨性最少提高了200%.  相似文献   

5.
王爱琴  谢敬佩  刘忠侠 《铸造技术》2007,28(11):1477-1481
以过共晶Al-21%Si合金为研究时象,分析磷、稀土复合变质时合金组织和磨损性能的影响,并对其磨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复合变质后粗大块状、条状的初晶硅尺寸明显细化,粗大针状的共晶硅变为短杆状或颗粒状。P、RE时初晶硅均有细化作用,P的细化作用较强。当加入0.9%RE+0.08%P时初晶硅细化效果最佳,初晶硅从66.4μm细化到23.3μm;RE对共晶硅的变质作用较显著,稀土含量为0.6%时,共晶硅平均尺寸从8.3μm细化到5.2μm。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合金的耐磨性不仅与初晶硅颗粒尺寸和分布有关,而且受基体中共晶硅形态影响,磷、稀土复合变质剂配比为0.06%P+0.6%RE时,耐磨性最好;其室温润滑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为主;干摩擦高速磨损条件下,主要磨损形式为氧化磨损和粘着磨损。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铁基凸轮烧结材料中添加稀土后,稀土对材料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可以提高烧结密度,促进材料致密化,细化试样晶粒,改善碳化物形状,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冲击韧度,改善试样的耐磨性.当稀土添加量为0.2%时,试样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与未添加稀土试样相比,硬度提高了11%,冲击韧度提高了48%,耐磨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挤压铸造可细化Si合金化ZA43合金的铸态组织、大幅度提高其力学性能。其中:抗拉强度值提高50MPa以上,伸长率提高至4%以上,合金的耐磨性亦有提高。  相似文献   

8.
变质处理对高铬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和法  苏勇 《现代铸铁》1995,(3):25-27,57
研究了变质处理对含Cr12%-13%(Cr≤5)的高铬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稀土、钒、钛、硼元素复合变质处理对细化晶粒,改变碳化物形态,提高冲击韧性和耐磨性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钒对低铬白口铸铁性能及其碳化物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承德钢铁公司生产的含钒生铁为主要原料生产低铬白口铸铁,研究了钒含量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及性能影响。结果表明,低铬白口铸铁加入钒,其硬度、冲击韧度和耐磨性均明显改善,而且钒的加入量在0.2%~0.3%时,耐磨性最好。这是因为钒能够使铸铁组织细化、强化,并且使碳化物的亚结构和宏观形态改善。  相似文献   

10.
稀土对含铅硅青铜铸态组织和某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研究了金属镧和中、重稀土对含铅硅青铜的铸态组织、流动性、耐磨性和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稀土可以细化合金的铸态组织,大大改善合金中铅的偏析。标准螺旋形试样长度增加250~465mm,磨损量减少38%~55%,腐蚀量减少40%~50%。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活性剂引入复合粉粒,旨在改变电弧对其的作用属性,以提高堆焊金属的合金化元素量,从而改善其耐磨性。方法 以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作为填充材料,采用自保护明弧焊法制备系列高铬合金。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及附属电子能谱仪等手段,研究复合粉粒添加CaCO3含量对其堆焊高铬合金的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CaCO3添加量增大,焊缝的碗形熔深随之消除,堆焊合金的粉粒填充量由43.7%提高到47.5%,熔合比由0.281降低至0.140。这使堆焊合金组织由亚共晶变为过共晶结构,初生M7C3相的体积分数随之明显增加,堆焊合金硬度从55.4HRC提高至62.3HRC,磨损质量损失从54.9mg降低至16.7mg,耐磨性净增加2.3倍,合金磨损方式包括微观切削和显微剥落。高速摄影仪所拍电弧影像和电流电压数据显示,复合粉粒添加CaCO3粉,使其堆焊电弧形态从圆锥形转变变为扁平钟罩形,电弧覆盖面积扩展约2倍。结论 复合粉粒引入CaCO3粉,促使电弧扩展,这不仅提高了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深海石油钻采工具的耐磨耐蚀性能,利用等离子转移弧堆焊(PTA)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不同球形碳化钨(WC)含量的镍(Ni)基涂层,并研究了该涂层在饱和硫化氢(H2S)溶液中的耐磨损与腐蚀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方法研究了涂层的表界面形貌和组成结构。利用显微硬度测试仪和摩擦磨损测试仪研究了涂层的耐磨损性能。通过极化曲线和3D光学轮廓仪等方法研究了涂层在H2S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和点蚀分布。结果显示,球形WC粉末的Ni基合金颗粒经过离子转移电弧堆焊在合金钢表面形成的涂层,其主要成分为WC,W2C,Ni和Ni3Fe。但WC的体积分数对于涂层的耐磨耐蚀性能影响较大,当WC的体积分数为60%时(Ni-60%WC),涂层在H2S溶液中的耐磨与耐蚀性能均优于单纯的Ni基涂层和Ni-30%WC涂层。因此,文中研究为深海石油钻采工具的表面防护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选择。  相似文献   

13.
高速电弧喷涂电压电流参数优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电弧喷涂涂层性能的两个主要电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根据涂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等性能指标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参数,电弧电压为34V,喷涂电流为180A时,喷涂涂层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为今后高速电弧喷涂系统工艺参数的选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大风沙地区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表面处理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河 《表面技术》2016,45(3):84-88
目的提高铝合金接触网零部件表面耐磨损性能,以增加其在大风沙地区的使用寿命。方法对接触网零件切割进行试样制备。在硅酸盐体系电解液中,采用20 k W直流脉冲微弧氧化设备对试样表面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电解液为硅酸盐,氧化时间为30 min。同时制备阳极氧化处理的平行试样。通过硬度测试、摩擦磨损试验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分别评价两种表面处理方式的表面硬度、耐磨性能,利用中性盐雾试验来评价其耐腐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察两种膜层的差异。结果通过对铝合金接触网进行阳极氧化和微弧氧化处理能明显提高表面耐磨性。阳极氧化膜层硬度为350.3HV,微弧氧化膜层硬度约为阳极氧化膜硬度的4倍,达到1510.8HV。经过HT-600高温摩擦磨损试验机30 min的磨损试验,铝合金基体质量损失2 mg,阳极氧化膜质量损失0.8 mg,而微弧氧化膜的质量损失只有0.15 mg左右,且微弧氧化膜层表现出了更好的耐腐蚀性能。结论微弧氧化膜层能表现出更加优异的耐磨及耐腐蚀性能,因此微弧氧化更适合大风沙地区铝合金零件的表面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王鲁宁  闻明  张蕊  赵飞  郭俊梅 《贵金属》2019,40(1):75-81, 97
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磨损和腐蚀而导致失效,采用表面改性技术制备涂层来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法。由于金具有低剪切强度、化学稳定性好和自润滑作用等优点,在涂层中引入金可以显著改善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蚀性。综述了含金耐磨耐蚀涂层目前主要的制备方法、金的润滑机理、金提高涂层耐蚀性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等,并对涂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对材料为16Mn钢的连轧机底座的磨损机理进行讨论.在16Mn钢表面进行电弧堆焊1Cr13不锈钢和等离子堆焊铁镍合金粉末,并对堆焊材料进行磨损和抗腐蚀实验.通过分析其磨损量及磨损形貌,得到堆焊层的抗磨损和腐蚀性能,从而寻找出连轧机底座修复的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粉末组分经干混、掺粘结剂湿混、旋转造粒、烧结和筛分等工序制备成10目 ~ 30目的复合粉粒,将之预置于焊道,以H08A实心焊丝为电弧载体,自保护明弧堆焊高铬合金. 借助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填粉率对复合粉粒和实心焊丝堆焊合金组织及耐磨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填粉率由30%提高至45%,该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由亚共晶转变为过共晶结构,主要基体由γ-Fe转变为α-Fe,M7C3相形态由沿晶断续网状或树枝状转变为颗粒状或块状. 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堆焊的高铬合金耐磨性优良,与药芯焊丝堆焊高铬合金相当,制备工艺更为简便且经济,合金磨损机制包括磨粒的微切削和显微剥落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小型车间导卫粘铁、耐磨性差的问题,采用了同弧形导卫设计方法,结果使导卫件的使用寿命提高3倍以上,导卫件的消耗及中间废品率降低3/4,轧机作业率提高2%。  相似文献   

19.
钒对Fe-Cr-C耐磨堆焊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Fe-Cr-C耐磨堆焊合金中加入钒,研究钒对Fe-Cr-C耐磨堆焊合金焊态和焊后热处理态性能的影响.采用埋弧堆焊方法在Q235低碳钢基体上制备了堆焊层,利用光学金相、SEM分析了堆焊合金的显微组织,并进行了硬度和磨料磨损试验.结果表明,焊后加热对Fe-Cr-C耐磨堆焊合金的硬度有较大影响.经过焊后加热,基体组织的硬度降低值都大于22%,降低值最大的是不含钒的Fe-Cr-C耐磨堆焊合金,达到37.7%.焊后加热对初生碳化物M7C3的硬度影响较小,其硬度降低值为1.4%~11.3%.含0.4%V可以有效的提高Fe-Cr-C耐磨堆焊合金高温热处理后的耐磨料磨损性能.以淬火态的45钢为标样,在经过900℃焊后热处理,含0.4%V的Fe-Cr-C耐磨堆焊合金相对耐磨性为1.9,而同样条件下不含钒的试样相对耐磨性只有1.3,两者相比,含0.4%V的合金相对耐磨性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20.
The abrasion wear resistance of stainless steel and composite stainless steel/titanium boride coatings arc sprayed with air and argon was evaluated. Stainless steel coatings arc sprayed with air were found to be slightly more resistant than bulk stainless steel, whereas those sprayed with argon were slightly less resistant. The wear resistance of composite stainless steel/titanium diboride coatings was from two to four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bulk stainless steel, depending on the cored wire constitution and the type of gas used for spraying. Microstructural analysis, microhardness measurements, and optical profilometry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coatings and wear damage. By considering both the wire constitution and the spraying conditions, it was possible to fabricate composite stainless steel coatings that showed a 400 % increase in wear resistance over bulk stainless stee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