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b服务与工作流技术的结合有助于提高企业应用系统的可扩展性和互操作能力。该文提出了基于协调策略的面向服务工作流的业务流程管理的思想,介绍了面向服务工作流的分布式事务管理框架的总体结构和设计原理,为面向服务工作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领域知识的需求信息获取方法.相应的MIS开发环境PROMIS已成功地应用于多个领域.  相似文献   

3.
工作流管理平台的设计及其在自助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工作流技术在信息、制造和软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入了工作流引擎和工作流管理平台来管理日常的业务流程.但目前大部分工作流管理平台都有自己的业务背景并且对系统环境、接口有自己特定的要求,在不同企业之间移植会碰见水土不服的情况.本文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账户开户及信息披露的业务特点,基于J2EE和SOA架构,根据WFMC发布的工作流管理平台参考模型,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工作流管理平台,并在上面成功实施相关的自助服务流程.这是工作流技术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开户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应用,它较好的提高了银行间市场自助开户以及信息披露等工作的效率.从性能测试的结果来看,平台的并发性和稳定性也能满足目前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4.
Web services are expected to be the key technology in enabling the next installment of the Web in the form of the Service Web. In this paradigm shift, Web services would be treated as first-class objects that can be manipulated much like data is now manipulated using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Hitherto, Web services have largely been driven by standards. However, there is a strong impetus for defining a solid and integrated foundation that would facilitate the kind of innovations witnessed in other fields, such as databases. This survey focuses on investigating the different research problems, solutions, and directions to deploying Web services that are managed by an integrated Web Service Management System (WSMS). The survey identifies the key features of a WSMS and conduct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ow cur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and projects fit in. This research i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s NLM grant 1-R03-LM008140-01.  相似文献   

5.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对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运行效率以及竞争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现状,主要包括WfMC定义的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实质、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同时分析了目前工作流过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Workflow Automation: Overview and Research Issues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s, a relatively recent technology, are designed to make work more efficient, integrate heterogeneous application systems, and support interorganizational processe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pplications.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the field of workflow automation, the subject of this special issue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rontier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we provide basic definitions and frameworks to aid understanding of workflow management technologies. In the remainder of the paper, we discuss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this field and discuss the other contributions to the special issue.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结合自身开发的多个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经验,探讨了如何采用体系结构搭建可复用性高的系统架构。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选用何种体系结构,以及各层的工作流程。引入了先进的框架的思想,在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架构的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建设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缺少适用于水利工程管理系统建设的标准或规范是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研究给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个部分功能,提出水利工程管理的数据内容、存储要求和共享要求。并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管理流程规范化的要求,提出管理流程要求。在此基础上编制《水利工程管理数据和流程规范》,分别提出工程监控、工程调度、维修养护、安全生产、水政监察等业务系统的功能要求及其数据和流程要求,可作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参考或依据。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社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网络教学管理系统的普及应用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本文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结合自身开发的多个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经验,探讨了如何采用体系结构搭建可复用性高的系统架构。针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选用何种体系结构,以及各层的工作流程。引入了先进的框架的思想,在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架构的可复用性。  相似文献   

10.
工作流模型研究述评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工作流管理系统由于能够对业务过程进行建模和控制而得到广泛采用,工作流模型则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基础.概括了工作流模型的主要研究内容,从建模方法、理论基础等方面对工作流模型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现有工作流模型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工作流模型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在工作流技术研究领域中,基于Web的分布式工作流系统逐步成为研究热点。介绍了一种基于Web服务技术的分布式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并从数据层、业务层、应用层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实现此工作流执行框架所使用的各种技术,研究了这个框架结构中的核心部件——嵌入式工作流引擎的系统设计模型,在该模型中探讨了数据模型和控制模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工作流过程模型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对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研究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运行效率以及竞争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工作流过程模型的现状,主要包括WfMC定义的工作流元模型、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实质、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同时分析了目前工作流过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流过程模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受时间约束的工作流关键路径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作流模型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种关键路径分析法,增加了对工作流常见结构的支持。该法将工作流模型中不同的控制结构转换为相应的顺序结构,并建立它们的约简规则。通过该算法,可以计算工作流完成时间的最大最小值及记录约简过程中的中间结果,从而确定工作流模型的关键路径。在该路径上包含了在整个流程起关键性作用的活动以及相应的时间分布,对于确保工作流计划的高效执行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作流技术在信息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以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项新的工作流技术油然而生。工作流技术应用在银行、教育、医院、保险、制造各个行业之中,而且逐渐成为软件开发的一个基础平台。将工作流技术引进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既是技术趋势,也是业务流程自动处理的需要。工作流技术解决了信息系统管理中存在的业务流程复杂,多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型科学计算领域需要良好的应用开发和管理环境,以提高应用组件可复性为目标,规范应用软件开发过程和计算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6.
KWM: Knowledge-based Workflow Model for Agile Organiz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WFMS) in an agile organization should be highly adaptable to the frequent organizational changes. To increase the adaptability of contemporary WFMSs, a mechanism for managing change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hanges in business rules needs to be reinforced. In this paper, a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for workflow modeling is proposed, in which a workflow is defined as a set of business rules. Knowledge o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special workflow, such as role/actor mappings and complex routing rules, can be explicitly modeled in KWM (Knowledge-based Workflow Model). Using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scheme and dependency management facility, a change propagation mechanism is provided to adapt to the frequent changes 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business rules, and procedures.  相似文献   

17.
基于Agent的Web Services自适应工作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磊  高珏  许华虎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28(8):1914-1916,1919
如何让企业可以灵敏反应外部环境的变动并快速改变企业内部的流程作业,是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面临的最大挑战.提出一种基于Agent的Web Services工作流模型(AW-WFM)来解决这个难题.在这个模型中,基于Agent的技术实现一种工作流协作机制,而Web Services技术为工作流管理系统提供了计算资源.最后,介绍了AW-WFM在上海大学协同办公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19.
电子政务审批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工作流技术以及IBM的工作流管理系统MQ Worknow做了简要介绍,提出了使用MQ Workflow作为工作流建模和执行平台,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网上审批系统,并将Web Senrice技术融合进来,实现了工作流系统对Web服务的调用。  相似文献   

20.
    
Teemu Sirkiä  Lassi Haaranen 《Software》2017,47(11):1657-1676
Modern onlin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LMSs) support a variety of online learning activities, such as animations, exercises, and other interactive learning material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using the same activities in multiple LMSs because content is typically tightly coupled with one protocol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LMS and different LMSs use different protocols for launching activities and receiving grades. This leads to low reusability of learning activities and similar content being developed in multiple places. To overcome these issues, we present Acos, a smart learning content server, which emphasizes the reusability of online learning activities by decoupling the content and existing interoperability protocols. It allows integrating the same learning activities into multiple LMSs using different protocols by providing a uniform interface for learning activities. Adapting this architecture allows instructors to choose activities based on pedagogical goals instead of letting technical restrictions of LMSs dictate the content selection process.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