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建筑师》2017,(3)
本文以王澍建筑中的本土建筑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王澍建成建筑作品中本土建筑元素的呈现,结合王澍所著文章中对自己的建筑和建筑理念的阐释,总结出王澍在处于悬欠状态的建造理想、建造观念与建造方法的影响下,建筑作品中单一本土建筑元素以"反复"的方式呈现。而对于由单一本土建筑元素组成的"秩序"、"复杂"、"循环"和"体系"四个方面的多本土建筑元素以"叠加"的方式呈现。  相似文献   

2.
回归传统、力求本土——解读王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长瑾  李浩 《安徽建筑》2012,19(3):18-19,24
文章从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2012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入手,通过对王澍的代表性建筑作品进行解读,试图寻找出设计师对建筑与文化的独特理解与看法,以此引发我们对本土建筑师发展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王澍是中国当代最活跃的年轻建筑师之一,他的建筑文本一直保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个人经验的探索,建筑作品带有明显的个人印记。文章通过对王澍早期和近期作品的比较分析,从设计观念、空间形式、建造技术以及建成效果等方面,对其建筑历程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总结和梳理,试图探讨王澍在当代中国建筑发展整体上呈现"模糊"的状况下,力求突破的价值与现实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Evan  Chakroff  陈治国译 《建筑师》2013,(1):98-103
业余建筑工作室的王澍,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和形式策略,强调行人尺度的都市主义,通过回收材料和重新诠释地方形式来响应历史文脉,倡导了一种乐观的可持续性。业余建筑的作品承载了历史,再生中国的建筑遗产;同时又指向未来,在当代中国创造了一种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建筑学和都市主义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对王澍建筑作品策略方面的剖析,以三个方面阐述王澍建筑中"活"的体现:以旧材料的循环建造体现"活化"的建筑;以低成本科技的节能环保体现"活力"的建筑;以传统工艺与现代做法结合产生的随机性体现"活泼"的建筑。该文同时从这三个方面解读了王澍建筑的技术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王澍从来就是一个传奇,他的所有成就都与"非典型性"联系在了一起。这或许是善于思辨的天性使然。如今,王澍作为"重建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艺术学"的领军人物,他的使命就是如何让后辈从他的诸多"非典型性"中学会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把中国的建筑新文化复兴继续下去。非典型性国际大奖中国得主  相似文献   

7.
富春山馆建筑群是业余建筑工作室近期完成的最完整的一组建筑作品。文章分析了王澍在富春山馆的设计理念中关于园林及山水画论的相关思考与论述,指出富春山馆建筑群作为一种建筑宣言,验证了王澍所倡导的"另一种建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8.
《室内设计与装修》2014,(7):138-138
<正>书名:宅在故宫边:九方宅建造手记作者:张清帆张波出版: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3年07月文字:405千字开本:889 mm×1194 mm 1/24册数:2定价:$69.00元本书的作者张清帆,建筑师、画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硕士、在造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张波,先后在非常建筑、都市实践等建筑事务所工作,在造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俩人是"夫妻档",以自由职业的身份从事着建筑的工作。九方宅是两人成立工作室后的第一个建筑作品。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9.
正不得不说,中国当下建筑取得了非常巨大的进步,这些进步是基于巨大建筑垃圾上面出现的。张永和1990年代中期成立"非常建筑"从事建筑设计看作中国实验性建筑——有别于国有设计院所和大商业设计事务所的、有研究形式的设计思路——诞生的标志。本土建筑师崔恺、王澍、刘家琨三个人现代主义个性化,海归建筑师张雷和都市实践的孟岩、刘晓都等同样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王澍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校舍设计中,尝试把传统园林、民居建筑和当代建筑环境结合,其中一个特点是大量使用了废弃的旧瓦来作为建材,并在空间上借鉴中国江南园林式  相似文献   

10.
亦方亦圆     
2010年王澍以"衰变的弯顶",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特别荣誉奖,这是以简洁的木料构筑成的一个大弯顶。之初,王澍的建筑实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当代建筑中,是建筑学对于传统的创造性传承。2011年在台北,王澍延续可快速搭建与拆卸,且对建筑环境负担的思维,以同样简洁的木料做模具构筑,坚持消耗资源少,技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访谈初识"、"亲述感悟"、"游历象山"、"解读文字"这4个步骤,对中国文人建筑师王澍的设计作品与思想进行一次全面的解读。其中着重分析了王澍在创作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设计时的灵感来源和思想方法。同时通过对王澍所撰写文章的理解来挖掘王澍的文人特质和其所想表达的建筑哲学。  相似文献   

12.
问答王澍 AW: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本次获奖对您个人和对整个中国建筑的意义是什么?您对当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持什么样的看法?对未来中国建筑的发展有何建议?  相似文献   

13.
Roan Ching-Yueh is a prolific author, architect and curator, and a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 of Art and Design at Yuan-Ze University in Taiwan. Here he describes two projects that he curated in and around Taipei, which explore the fast-changing nature of the city and the fluidity of the urban context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installations that extend and heighten it. ‘7-Eleven as a City’ was set up as a workshop and exhibition in 2007 and the ‘Illegal Architecture’ show of 2012 invited architects Wang Shu and Hsieh Ying-chun to specially create ‘guerilla’ structures around the theme.  相似文献   

14.
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中国建筑界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作为和王澍近8年的同窗好友,对他表示祝贺!也为中国建筑界感到骄傲!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解说王澍获奖的原因:"讨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演化成能够植根于历史并能面向未来、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杜娟 《华中建筑》2012,(8):28-30
当代建筑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建筑界逐渐被商业化侵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造型奇特的建筑而忽略了建筑本该具有的特质。然而,文人出身的王澍却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特的创作之路。王澍称自己的建筑是“业余的建筑”。该文将从空间场所的营造、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以及传统造园手法的运用三方面对王澍建筑作品进行解读分析,试图深入理解其所谓的“业余建筑”,进而探讨这种“彻底的”建筑观带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熏陶着中华民族,已渗透进民族的骨子里。它具有融合冲突、化解矛盾、弘扬个性、创造新生的特征。建筑设计目的在于反映建筑与环境、人的关系,实现建筑、环境、人的相互融合。通过对王澍建筑作品的研究分析与深入解读,从建筑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人文聚落、人社会的环境关系四个角度,探讨了其作品中对“和合”文化的反映与思考,进而研究“和合文化”对其建筑思想和设计手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次跨越不同文化背景中的深度对谈,对象是新近投入使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园山南二期的建筑群。对谈者们认为,王澍的建筑反映出一种倾向——重新关注民间的建造经验,从日常现象的直接关系中寻求建造方法,设计可能来自于一种“手边关系”:建筑的空间形式和基础语言都源自直接的、生活化的、基本的存在体验,这恰恰是今天学院化的建筑学和教育活动正在遗忘的。  相似文献   

18.
刘海玮  亓俊华  张百平 《建筑》2012,(19):17-18
中国建筑学会于2012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甲级建筑设计院建筑创作方向工作会议上宣布了"开展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和百名建筑师宣传推介活动"的决定。2012年6月,在天津召开了评审委员会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国百家名院和百名建筑师。近期,中国建筑学会将举行一系列的宣传推介活动:出版中英文版的《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图册和《中国百名建筑师》系列丛书;在业界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并组办入选建筑师专题访谈节目;组织入选建筑师参加亚洲建筑师大会进行国际交流;在2012中国建筑学会年会上举办入选建筑师和百家名院的展览等活动并举行隆重的颁证仪式。  相似文献   

19.
The 2012 Pritzker Prize winner, Wang Shu, often builds in stone with a sensitivity to site and context –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not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marginal or cutting edge. Architectural authors and researchers Edward Denison and Guangyu Ren explain how in China, where ‘mainstream mediocrity’ has become the norm, Wang Shu has set himself apart as an advocate for meaningful innovation and original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