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牵引梁是25型铁路客车中传递纵向力的关键部件,此结构通常采用槽钢拼接结构,制造工艺复杂,焊接变形大。引进折弯型牵引梁结构,从设计结构、工艺流程两个方面与传统结构对比分析,突出改进后结构的优点。并应用有限元方法从计算模型、载荷工况、应力分布和应力云图四个方面对比分析改进前后结构的强度,论述了改进折弯型牵引梁结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张晓  程里 《中国重型装备》2008,(4):25-26,30
F牵引梁为薄壁、内空箱体整体铸造构件,铸件容易出现搓扭和弯曲无规律性变形.由于机械加工精度要求高,在没有三坐标划线仪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三点定基准的方法保证面加工的平面度和垂直度,用3个基准和3个钻模板保证孔的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3.
在以往的设计中,门座起重机大车运行机构中大平衡梁往往设计为一整体(见图1),设计思路要求大平衡梁中的销轴孔进行整体镗孔(见图2),保证孔与孔之间的平行度,达到装配要求。这种设计思路对于特大型企业来说,因具备大型落地镗床而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对于一般企业来说,其不具备这种加工能力,反而造成生产周期和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汤洪  颜景平 《机械制造》1989,27(7):13-15
前些时候作者参观了某活塞环厂。根据该厂介绍,其活塞环产品出厂前经“漏光”检验,合格率达98%左右。但又介绍说,用户反映:新活塞环刚装入汽缸,工作性能不良,须经使用一段时间后,才感到满意。我们研究了该厂的制造工艺,发现存在问题,这一发现能很好地解释上述发生的情况。我们调查后得知,  相似文献   

5.
郭萍 《哈尔滨轴承》2004,25(3):27-28
针对铁路提速客车轴承的特殊性.将原有的磨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成品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徐丽红 《工具技术》2006,40(9):60-61
锉刀是五金工具中使用面最广、使用量最大的常用工具之一.锉刀材料一般选用T12,对锉刀的使用性能(如耐磨性、寿命等)均有一定要求,而锉刀的加工工艺对其使用性能有着直接影响.无锡某工具厂对扁平锉刀的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和改进,总结出了控制加工缺陷、保证使用性能的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的一种铸造牵引销结构复杂,铸件存在多处孤立热节且要求超声波探伤及磁粉探伤检查,探伤等级高,铸造难度大,本文分析并设计了牵引销铸造生产工艺,通过对生产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改进,保证了铸件质量,通过智能辅助制造,探索智能制造应用技术在基础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工具技术》2017,(11):96-98
通过对典型梁类零件超细长钛合金梁的加工实践,得到了一系列针对该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法。试验表明,加工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设定,定位方法、装夹方式、加工方式等都是零件成功加工的关键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1.概述铝合金动车枕梁与牵引梁三角补强板焊缝是铝合金车体最关键的焊缝,为了保证焊缝质量,需经过VT、PT和RT三步检测,该焊缝焊接气孔是其常出现的焊接缺陷。气孔产生原因有多个方面:①焊接环境的影响,如焊接区周围的空气侵入和焊接材料吸潮。②工件及焊丝表面不纯物的作用。③焊接设备如果状态不良,可能导致保护气体效果不佳。④母材合金中含有的杂质越多,气孔越容易形成。⑤焊接参  相似文献   

10.
徐玉龙 《机械制造》2001,39(2):32-33
如图 1所示的 SWZ型传动接轴轴承座,形状为多边形,材料 40CrNiMoA,软氮化处理至 36~ 48HRC,如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不合理,不仅会增加时间和成本,而且尺寸精度难以保证,给装配带来很大的困难。 [1]原加工工艺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加工工艺是单件加工、机械加工工艺路线:锻造退火处理划六面轮廓线粗铣各表面和 45°斜面粗车轴承孔调质处理精铣各表面精车轴承孔钻孔车外圆弧和内止口圆弧软氮化处理精磨凸键精磨轴承孔。 由于毛坯锻造成单件,形状为 420× 325× 190(mm)长方体,每个外表面都粗、精铣加工…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通用铁路客车车体钢结构的特点,基于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用参数化程序设计语言APDL对铁路客车车体进行参数化建模,并采用TCL/TK语言为界面二次开发语言,实现ANSYS内部参数与对话框输入参数间的相互传递,更好地适应了人机交互。通过对话框调整车体结构相应参数,便可自动生成车体钢结构几何模型,大大缩短了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为后续快速进行有限元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青藏铁路客车新风的节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青藏铁路(格拉段)沿线地区的气象条件以国家标准对铁道客车车厢内的二氧化碳允许浓度的相应规定,人体的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活动状态的关系,铁道客车的新风量的确定及其对于电加热器耗能的影响。考虑到空气的密度随海拔高度和气温而变化,而且人体的二氧化碳排出率和活动状态有关,设计了按照车厢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海拔高度、车内外气温和乘客的活动状态来自动地调节新风量和电加热器的功率的方案,该方案可大大地节约电加热器的能耗。  相似文献   

13.
重载货车弹簧摩擦式缓冲器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重载货车弹簧摩擦式缓冲器的工作原理,采用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搭建了弹簧摩擦式缓冲器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缓冲器的初压力、弹簧刚度、斜面角度、摩擦副间的摩擦因数以及摩擦力对缓冲器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初压力和弹簧刚度增大,缓冲器的冲击行程将变小;楔块与中心楔块以及固定斜板与楔块间的角度增大,缓冲器的行程减小,阻抗力增加,且变化趋势呈现非线性.在选定的合理结构参数的基础上进行了冲击试验的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仿真和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在铁路货车的整体结构中,车辆制动装置是不允许存在质量问题的,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因为连接失效,导致基础制动装置产生脱落的情况,这对于行车安全是巨大威胁.所以,铁路货车的连接就显得很关键.而在铁路货车连接中,拉铆销技术应用,可以将拉铆技术和圆销结构相结合,是目前铁路货车制动装置连接中的一种新技术.在具体的拉铆销组装中,...  相似文献   

15.
铁路货车制造中柔性工艺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分析当前工装系统不足的基础上,对货车工装系统柔性化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工装柔性化的若干关键技术,提出了可自由调整的基础工作平台结构,对夹紧单元的柔性化和标准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柔性工装的设计要点。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端墙柔性工装系统,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良好,可实现不同车型间的快速转产,并有效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铁路客车车体冲击大变形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车辆轻量化的过程中,车体承载结构的轻量化显得尤为重要。车体承载结构的轻量化,要保证车体的耐碰撞性不降低,从而实现车辆结构自身被动安全保护的目的。本文利用ANSYS/LS DYNA软件建立了25K硬卧客车车体轻量化前后的动态显式有限元模型,分别在5. 89m/s和11. 8m/s的速度下碰撞刚性墙,得到了车体的相对位移、加速度和能量的变化过程,并作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密封器加工是杭州杭氧振兴机械厂的一个技术难关,由于加工技术不成熟,此类产品业务以前一直没承接.通过对0275-003A密封器加工工艺的分析,改进加工工艺,实践证明,现已解决了这一技术难关,并对同一类型多种型号的密封器生产加工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的采用物理模型或样车进行人机工效验证的方式存在成本高、修改不便、设计周期长等缺点,结合企业需求,研究并开发了各主要部分能够调节位置的人机设计验证台架系统。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确定了需要覆盖的目标车型范围,明确了利用该台架能够验证的人机工效内容,并确定了主要的功能和结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总体的设计开发思路、需要考虑的定位基准系统以及各部分空间和各主要的自由度位置及行程进行了概念设计。根据经过反复论证的概念方案,参考各种型材和机构的行业标准,设计了台架的总体结构和各部分调节机构,并对结构和机构进行了强度、刚度和运动分析。与第三方制造商合作完成了整个台架系统的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过程。试运行的结果证明,该台架能够很好地模拟和呈现设计目标所规定的车型,并能方便地对汽车使用中的各种人机工效进行评价、修改和再评价。  相似文献   

19.
用CCD代替人眼对轴承表面缺陷进行图像采集,采用卷积滤波与开、闭运算相结合的图像处理方法,有效去除了缺陷周围边缘点的干扰。在提取传统特征基础上增加了压缩度、线度、距离极值比、NMI特征和不变矩等特征量,增强了缺陷分类的依据;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矩阵和归一化方法的改进,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记忆能力及识别速度;通过试验对缺陷分类系统识别结果进行检测,确定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接触式全液体润滑机械密封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这些机械密封的端面结构及其密封性能.研究表明:端面具有润滑腔和泵送槽的机械密封,能同时解决非接触和零泄漏两大难题.介绍了多种有泵送槽或凹腔结构的加工方法,其中激光加工技术不但可以较好地保证加工精度,而且还能优化金属材料的性能.特别是本文提出的“单脉冲同点间隔多次”激光加工工艺方法,能同时加工微观的润滑腔和宏观的泵送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