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SiCp/202Al复合材料的超塑性能及断口形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熔铸法(IM)制备的SiC颗粒(14μm)增强2024Al复合材料经轧制成材后,在490、510、520和530℃,初始应变速率在1.67 ̄10^-4 ̄1.67×10^-3s^-1的范围内进行了超塑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520℃、初始变速速率为8.33×10^-4s^-1,超塑延伸率最大,为290%,m值约为0.49。同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断口形貌,分析了变形机理。  相似文献   

2.
对温轧态2618A铝合金在不同度温(470-550℃)和应变速率为10^-^3-10s^0^-^1范围内的塑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超塑性变形规范:在500-53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为2.8×10^-^1s^-^1的条件,可获得大于230%。的延伸率,表明该合金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冷轧态SiCp/LY12复合材料超塑性及变形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冷轧态SiC颗粒(dp=10μm)增强LY12复合材料(SiCp/LY12)的超塑性,着重探讨了变形机制。研究表明:(1)在温度T=803K(比熔点高26K),初始应变速度ε0=4.8×10^-4s^-1时,应变速度敏感系数m值为0.49,延伸率达240%;(2)超塑性变形后的晶粒尺寸约为10μm;(3)该事材料超塑性变形的主要机制是晶界液相和基体中动态回复调节的但却受界面液相和界面扩散流释  相似文献   

4.
温轧态2618A铝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轧态2618A铝合金在不同温度(470~550℃)和应变速率为10 ̄(-3)~10 ̄(0)s ̄(-1)范围内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超塑性变形规范:在500~53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为2.8×10 ̄(-1)s ̄(-1)的条件下,可获得大于230%的延伸率,表明该合金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用超塑性拉伸试验方法,研究了加入晶粒化剂Zr的冷变形Cu-22.67%Zn-4.59%al形状记忆合金的短暂超塑性变形。在600℃,以初始应变速率ε=5.55×10^-4s^-1进行拉伸试验可获得优良的超塑性性能,延伸率δ460%。超塑性变形过程中激活能为74.4KJ/mol,与铜沿晶自扩散激活能值接近,从而认为该合的超塑性变形机制为晶界的滑移和迁移过程,这上结论与金相观察及断口分析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铝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EI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新型的喷雾沉积法制备了10vol%SiCp/LY12铝基复合材料,并进行超塑性变形研究。结果表明:喷雾沉积法制备的铝基复合材料晶粒细小、组织均匀、致密,所以微观结构较好;该材料经热等静压和等温热正挤压后,具有良好的超塑性;该复合材料超塑性变形时的最佳条件是变形温度为480℃和初始应变速率为1.0×10-3s-1此时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为0.53,最大延伸率为345%。  相似文献   

7.
MB26合金超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洪涛  杨蕴林 《材料工程》1998,(9):11-13,17
研究了新型高强度镁合金MB26超塑性拉伸、压缩的变形行为。结果表明,热挤压态MB26合金不经过任何预处理即具有很好的超塑性。超塑性拉抻时,在400℃、ε0=1.17×10^-2s^-1的变形条件下δ=1450%,σ=8.7MPa,m值为0.6;超塑性压缩时,在400℃、ε0=8.3×10^3s^-1变形条件下,压缩真应变ε高达2.18以上,σ=18MPa,m值在0.4以上。  相似文献   

8.
宽量程弱光照度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远生 《实用测试技术》1996,22(1):19-21,14
本文介绍了用大面积硅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两种光探测器作测光探头的宽量程弱光照度计。详细介绍了两种探测器的V(λ)修正以及标定结果。照度测量范围为2000lx ̄1×10^-6lx最低可分辨10^-7lx,测量不确定度为±3.2%。  相似文献   

9.
孙坚  傅拥峰  吴建生 《材料工程》1999,(9):13-15,23
研究了双相组织TiAl合金在温度淡950-1075℃,应变速度为2×10^-4-8×10^51/s的超塑性行为。结果表明,该合金在上述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超塑性,拉伸延伸率最高达到467%。在温度高于1025℃及应变速度不大于7×10^51/s时,应变速率敏感指匀高于0.5,最大值为0.8以上。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论述了高线性度锯齿波的产生以及把锯齿波不失真地放大到足够幅度的方法。在输出电压为250V的情况下,非线性误差在10Hz时小于5×10^-4,100Hz时小于1.0×10^-3,100Hz时小于2.7×10^-3。  相似文献   

11.
喷雾沉积法制造的铝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喷雾沉积法制造的SiCP/LY12复合材料经热压和热正挤压后,晶粒得以细化,SiCP分布的均匀性大大改善.超塑性拉伸试验结果表明:SiCP/LY12复合材料具有超塑性;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对极限延伸率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m值均有较大的影响.在变形温度为500℃和初始应变速率为1.0×10-3s-1时,获得的极限延伸率为345%.   相似文献   

12.
《Composites》1992,23(1):54-58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has been studied in two SiC particulate-reinforced aluminium-matrix composites with differing matrix alloys and composite heat treatment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atigue crack propagation rate (FCPR) of aged SiC/LY12 Al composite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volume fraction (Vf) of SiC particles; for composites containing 15 volume % SiC particles in an LY12 Al matrix the FCPR is independent of heat treatment (ageing or annealing). Annealed SiC/5083 Al composite has a higher FCPR than annealed SiC/LY12 AI. The influence of SiC particles on crack path is brief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复合材料对LY12CZ铝合金C-环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铝合金C-环试样应力腐蚀试验方法,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l2CZ铝合金相互偶接,研究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LYl2CZ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利用SEM方法对裂纹断口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与LYl2CZ铝合金的电偶腐蚀作用,促进了LYl2CZ铝合金C-环应力腐蚀裂纹形成与扩展,电偶作用使晶粒表面的点蚀减少,晶界腐蚀的溶解速率明显加快,晶界的二次裂纹大大增加,而与铝合金偶接的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基本无变化。  相似文献   

14.
碳化硅增强LY12铝基复合材料的超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以搅拌铸造法生产的碳化硅颗粒增强LY12铝基复合材料(SiCp/LY12)的超塑性预处理工艺及超塑性变形条件。经均匀化退火—热反挤压—温轧—再结晶预处理后,SiCp/LY12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超塑性。在T=793K、ε0=6.4×10-4S-1的变形条件下,其最高延伸率达293%。并探讨了碳化硅颗粒在超塑性预处理及超塑性变形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电化学测试、腐蚀失重测量和SEM表面微观分析等试验方法,研究了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由于腐蚀介质的存在和作用,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同时对偶接了LY12CZ铝合金的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也进行了腐蚀浸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在3.5%NaCl腐蚀介质中,由于氧扩散的作用,开路电位需要近10h才能达到平衡,其腐蚀电位较正,树脂及树脂与纤维界面对腐蚀介质的吸湿,导致复合材料本身腐蚀增重.浸泡1464h后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表面微观形貌变化不大;在同样的浸泡条件下,偶接了LY12CZ铝合金对炭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腐蚀行为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学报》2009,26(5):167-172
基于MSC.Marc软件平台,建立了含SiCP体积分数为12%的SiCP/2024Al复合材料热挤压轴对称刚-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复合材料的热挤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热挤压过程中的载荷-行程曲线和材料流动状态,讨论了模具温度及挤压速度对挤压载荷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该坯料在挤压比为30∶1、挤压温度为400~450℃、挤压速度为0.1~1.0 mm/s、挤压载荷为4.0 ×106~5.0 ×106N之间能够顺利挤出表面无缺陷的复合材料棒材。最后通过在 700 t水压机上采用相同工艺挤出高质量的复合材料棒材验证该工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包套热挤压工艺制备了不同体积分数SiC颗粒增强的6066铝基复合材料,结合其断口形貌及微观组织,分析了材料的断裂机制及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SiC增强颗粒体积分数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材料的断裂机制为颗粒与基体间的界面脱粘以及SiC团聚体的脆性开裂.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小于12%时,随着SiC颗粒增强相的增加,SiCp/6066铝基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增加.当SiC颗粒的体积分数大于12%时,材料的强度增加减缓或略有下降,其主要强化机制是位错强化和弥散强化.  相似文献   

18.
基于Deform 2D有限元模拟优化挤压工艺参数,在挤压速率2mm/s,挤压温度470℃下对铝镁双金属进行复合挤压实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显微硬度测试以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对复合挤压件界面结合层进行微观组织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在铝镁合金接触区反应生成了界面层,层内新的物相为靠近AZ31镁基体一侧的Al_(12)Mg_(17)以及靠近铝基体一侧的Al_3Mg_2。Al_3Mg_2相显微硬度值最高,平均值约为210HV,Al_(12)Mg_(17)相平均硬度约为170HV,因而界面区硬度高于两侧基体母材,形成典型的脆硬结合层,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显示,Al_(12)Mg_(17)相的平均晶粒尺寸为30μm,Al_3Mg_2相的平均晶粒尺寸约为20μm,复合界面结合层区域晶粒取向各异,晶粒尺寸大小也不均匀,而复合外层纯铝基体取向区域均匀,新生成相在晶界上有部分再结晶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热压合和轧制的方法研制了金属多层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超塑性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高塑性材料对低塑性材料存在”牵动效应”。并对复合材料和各组元的流变应力、应变速率 敏感性指数m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该文采用挤压棒直接挤压的方法对LY12CZ铝合金进行孔挤压试验,测试了在不同过盈量、不同润滑条件下挤压时挤压力和孔边应变变化曲线。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挤压过程开展了数值模拟。结合试验和模拟结果,揭示了挤压过程中孔边应力应变的演化和分布规律;挤压力的变化特征以及摩擦系数和过盈量对挤压力的影响;孔的深度方向切向应力在挤压过程中的分布及孔边残余压应力的来源与演变。模拟值与试验测量值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