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在草原覆盖区寻找隐伏铅锌银矿床,对内蒙古哈达特陶勒盖矿区开展了地电化学法找矿研究。首先对铅锌银矿石进行电化学溶解能力和在已知矿体上的地电化学法找矿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Zn-Pb-Ag矿可产生很强的电化学溶解;已知矿体上方同步出现zn、Pb、Ag异常,异常值大小为Zn〉Pb〉Ag。在工作区开展了找矿预测研究:圈出zn异常12个、Ph异常8个、舷异常17个,依(WB)Ph(7.5~15)×10^-6、Zn(7~14)×10^-6、Ag(0.008~0.016)×10^-6划分出异常外带,依Ph(15~30)×10^-6、zn(14~28)×10^-6、Ag(0.016-0.038)×10^-6划分出异常中带,依Pb〉130×10^-6、Zn≥28×10、Ag≥0.038×10^-6划分出异常内带;确定综合异常区4个;结合地质背景,划分出A、B、c三类异常靶区各一个,其中A类靶区为找矿最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干旱荒漠区的深部找矿问题和探索地电化学法在干旱荒漠区寻找隐伏金属矿床的可行性,在甘肃白银银硐沟勘查区运用地电提取、土壤离子电导率等多种找矿方法来找寻隐伏的矿体。以9×10^-6、18×10^-6、36×10^-6三级浓度分带划分,圈出22个地电提取cu异常;以7.25×10^-6、14.5×10^-6、29×10^-6三级浓度分带划分,圈出32个地电提取Zn异常;以100、200、400uS/cm三级异常强度分带划分,圈出11个电导率异常。按照异常的规模、大小、强弱、变化、吻合程度、异常出现的地质部位等因素,将测区内的综合异常划分为两类5个综合异常靶区,其中1类靶区2个,Ⅱ类靶区3个。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金厂矿区深部金矿的找矿问题,在矿区南部邢家沟地段开展了地电提取测量法深部找矿预测研究。在15号环形影像内及北部布置了4条测线;按浓度值(W(Au))分别为4×10^-9、8×10^-9、16×10^-9作为外、中、内三级浓度带的下限圈定异常,获得8个金异常带;结合地质情况及已知找矿工程揭露情况,圈定了2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4.
地电化学找矿法在浙江遂昌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知矿体上方进行的找矿实践表明,地电提取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找矿法寻找遂昌金矿厚层火山岩覆盖区隐伏矿体是可行的;同时在未知区采用上述地电化学找矿法都得到了明显高出背景的清晰异常,并圈出3类地电化学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5.
在兴安金石金矿外围 4号分散流异常区 ,通过地电化学提取测量法 ,查明测区存在 5个走向规模小于 50m的金异常区 ,w (Au)最大值为 72 4× 1 0 - 9,高出背景值十几倍 ,并籍助于吸附相态Hg测量 ,高精度磁测和多参数激化法等多种物化探方法确定这些异常区的地质、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 ,提出金矿成矿的有利部位在金的地电提取高异常区 ,高汞量异常区 ,高磁性异常区 ,低视电阻率异常区和中等视极化率异常区的“三高一低一中”的找矿模式。测定测区的北北东角一带具备形成金矿的有利成矿条件  相似文献   

6.
针对市场上出现的稀少黄褐色宝石级硅铍石,利用常规宝石学检测、电子探针、激光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和红外光谱仪,对其宝石学特征、化学成分及红外光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电子探针分析硅铍石的化学成分,w(SiO2)约为54.73%,w(BeO)约为45.62%(修正值),接近其理想值;LA-ICP-MS测试得到硅铍石的微量元素总含量及稀土元素含量均较低,其中Ti和Fe含量约为338×10-6及11.46×10-6,综合推测该硅铍石为人工辐照致色。红外光谱分析硅铍石的谱学特征并对特征吸收谱带进行归属,有2个位于600~800 cm-1和850~1 100 cm-1的振动带。利用常规宝石学测试可将硅铍石与外观相似的宝石相区分。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贵州织金铅锌矿区寻找隐伏矿体的问题,在该矿区进行了以地电化学法为主的找矿预测研究,并对地电提取的Zn、Pb、Ag、As、Sb、Hg等14种元素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Zn、Pb与多种元素相关系数较高,确定Zn-Pb-Ag-Cd-As-Sb-Pd为最佳找矿指示元素组合。根据地电化学测量结果(w):以Zn>711.4×10-6,Pb>235.9×106划分内带;以Zn(612.3~711.4)×10-6,Pb( 202.4~235.9)×10-6划分中带;以Zn(513.2~612.3)×10-6,Pb(168.9~202.4)×10-6划分外带;结合元素组合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该区构造线走向,圈定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5处,其中Ⅰ-1异常靶区经钻孔验证已见到铅锌矿体。  相似文献   

8.
地球电化学方法在秦岭柳梢沟金矿找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秦岭柳梢沟矿区深部找矿问题,在柳梢沟金矿区开展了电化学找矿研究,利用衬度异常法等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地电提取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3个不同矿区的已知矿体上方集中出现了明显的地电提取的主成矿元素异常及衬度累加异常,说明地球电化学勘查找矿方法是有效的。结合矿区地质特征和主成矿元素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秦岭柳梢沟隐伏金矿地电化学理想找矿模型,并在已知矿体外围开展隐伏矿预测工作,圈出了4处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9.
仁差火山盆地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差盆地内构造发育,其中盖层火山岩内的裂隙带、破碎带及基底凹槽与成矿关系密切,矿化产于红色蚀变带和暗色蚀变带中.火山岩富硅偏碱贫钙镁、K2O>Na2O,为铝过饱和的酸性火山岩;岩石含铀量较高,背景值为(21~51)×10-6,平均为38×10-6,高于克拉克值约10倍,Th/U=3.5,评价参数为26.26,对成矿比较有利.区域内各时代岩浆岩含铀量在(5.9~16.8)×10-6,前泥盆系变质砂页岩的铜、银丰度值分别为30.32×10-6、0.04×10-6,这些富含多种金属成矿元素的原始地层在发生原地重熔时,能为多金属矿床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该盆地多金属成矿条件优越,是寻找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的远景区,特别是盆地的东部和南部边缘地区及基底是未来优先的工作重点区.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金厂外围区找矿问题,应用地电提取测量法在黑瞎子沟及邢家沟之间开展找矿预测研究,并在研究金厂矿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应用SPSS软件对所测 Au、Ag、Cu、Pb、Zn等10种元素进行R型聚类和R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接触带及断裂构造为该区重要控矿因素,西部的成矿深度相对于其他部位较深,北部受热液改造的程度比中部要强烈。结合地电提取各元素、因子得分异常特征,综合地质条件分析,在研究区内共圈定出具有找矿前景的异常靶区6处,其中一异常靶区经山地工程验证见到金矿体。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金相显微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测量技术研究1种重载车轮钢的显微组织,采用电化学方法探讨它的氢渗透特性.研究表明,实验用重载车轮钢的显微组织由质量分数分别为95.7%的层片状珠光体和4.3%的先共析铁素体组成,20℃时氢在实验钢中的扩散系数D0为1.96×10-6 cm2·s-1,该钢产生氢鼓泡的临界氢质量分数为3.64×10-6.  相似文献   

12.
吲哚拉辛是一种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基于吲哚拉辛对Na2SO3和酸性KMnO4的弱化学发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建立了一种快速、灵敏、低成本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检测吲哚拉辛,探讨了发光反应机理。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吲哚拉辛的浓度在3.0×10-7~4.5×10-6mol/L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检测限为8.0×10-8mol/L(3σ),平均测定5.0×10-7mol/L吲哚拉辛11次的相对偏差为2.3%。  相似文献   

13.
通过水热法制备出5种钒氧多酸簇合物,[K6(H2O)10][V10O28](1),[Na2A4(H2O)10][V10O28][A=K(2),Cs(3)],[K2B2(H2O)16][V10O28][B=Co(4),Ni(5)],X射线衍射分析显示,它们均由[V10O28]6-簇阴离子和过渡/碱金属水合阳离子所组成,通过金属-氧键的相互作用,阴离子和阳离子构建了化合物1~3的三维立体框架结构和化合物4,5的二维层状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涂覆法制备多壁碳纳米管(MWCNT)-离子液体([BMIM]PF6)修饰电极,研究Cu2+在该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考察了实验条件对Cu2+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Cu2+在修饰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溶出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Cu2+在1.0×10-6~1.0×10-5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4,检出限为9.0×10-8mol/L。该修饰电极制备简单,重现性好,用于微量铜的检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钇(Y3+)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司帕沙星的相互作用,发现司帕沙星能同Y3+形成稳定的络合物,SDS对络合物有较强的增敏作用,据此建立了用稀土Y3+作为荧光探针检测微量司帕沙星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8.2的醋酸铵-氨水缓冲溶液中,Y3+浓度为1.0×10-5mol·L^-1、SDS浓度为3.0×10-4mol·L^-1时,司帕沙星的浓度在0.2×10-6~6.0×10-6mol·L^-1和0.6×10-5~2.5×10-5mol·L^-1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增敏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2和0.995 8,检出限为4.16×10-8mol·L^-1。应用于司帕沙星片剂中司帕沙星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利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Ni[S2P(OCH2CH2Ph)2]2与α,α-联吡啶的加合反应。研究发现Ni[S2P(OCH2CH2Ph)2]2与α,α-联吡啶形成1∶1型加合物,在25℃的苯溶剂中,加合物的离解度α=0.07,稳定常数K稳^θ=2.1×10^6。  相似文献   

17.
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电沉积了一层稳定的甲苯胺蓝聚合物膜,以此作为电子传递介体,结合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CHIT)、葡萄糖氧化酶(GOD)混合包埋制备出一种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显示,用此法制备的传感器对葡萄特的线性响应范周为5.0×10^-6~2.0×10^-2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69。检测限为1×10^-6,响应时间为3.2S,并具有抗尿酸、抗坏血酸等干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了图们江中游表层沉积物中As、Cd、Cr、Co、Cu、Ni、Pb、Zn的含量,并对其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的浓度在0.48~241.81 mg/kg之间,平均浓度的高低顺序为As、Pb、Zn、Cu、Ni、Cr、Co、Cd; 8个采样点中,白龙(T5)、日光(T6)、图们公园(T7)3处采样点的污染较为严重; 地积累指数(Igeo)评价结果显示,污染程度的高低顺序为Pb、Cd、Cu、As、Ni、Co、Zn、Cr  相似文献   

19.
乙酰胺-尿素-NaBr熔体中电沉积Tb-Mg-Ni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53?K的乙酰胺-尿素 NaBr熔体中,Ni(Ⅱ)一步不可逆还原为金属Ni,测得在Pt电极上α为0.21和D0为1.15×10-8?cm2•s-1;Cu电极上α为0.18和D0为1.44×10-6?cm2•s-1.Tb(Ⅲ)和Mg(Ⅱ)不能单独还原为Tb和Mg,但是可以被Ni(Ⅱ)诱导共沉积.由恒电位电解法得到非晶态的Tb Mg Ni 合金膜.合金中Tb的含量随着阴极电势的负移先增大而后减小,随Tb(Ⅲ)/ Ni(Ⅱ)摩尔比增大而增大,Tb的最大含量可达87.88%;Mg的含量随着阴极电势的负移而增大,最大可达12.78%,在Tb(Ⅲ)/Ni(Ⅱ))摩尔比为3.4/1,Mg(Ⅱ)/Ni(Ⅱ)摩尔比为8/1时,Mg/Ni原子比为2/1,符合Mg2Ni储氢合金的组成.  相似文献   

20.
使用单辊旋淬技术制备非晶态Al88Ce6TM6(Fe,Co,Ni)薄带,并研究了非晶态铝合金Al88Ce6TM6(Fe,Co,Ni)在中性NaCl溶液的电化学腐蚀行为.采用XRD和TEM对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直流和交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非晶态合金在中性0.6M 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并与纯Al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使用单辊旋淬技术制备的铝基合金Al88Ce6TM6(Fe,Co,Ni)为完全非晶结构,铝基非晶合金在阳极活化过程中均发生了明显的钝化现象,在中性NaCl溶液中铝基非晶合金Al88Ce6TM6(Fe,Co,Ni)均发生点蚀.与纯Al相比,3种非晶合金有更高的抗腐蚀能力和抗点蚀能力.3种铝基非晶合金中Al88Ce6Fe6的耐蚀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