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多元化和经济利益多样化造成了实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局限和寻求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的困境。未来社会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则要求人们形成更健全的道德价值观念。为此,除了不放弃道德行上学与重视制度和信仰的作用以外,当代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选择合宜的道德教育内容与恰当的教育方式,利用大众传媒、公共文化条件和其他道德资源,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普遍存在道德荣誉的淡化现象,并且日趋严重,对此问题,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道德荣誉与道德义务和良心联系紧密,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义务和良心只有表现为某种荣誉,它们的社会价值才能得到肯定的确认。道德荣誉淡化会使道德活动主体失去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阻碍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因此,治理道德荣誉淡化已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我国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本文就此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一、注重道德社会价值的整合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荣誉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一定社会和…  相似文献   

3.
公民道德建设的双重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建设或一般而言的道德建设 ,应该通过双重路径进行 ,即公民道德本身的建设和治理、改善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由于过去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只注重道德本身的建设 ,而对道德建设社会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 ,因而致使道德建设往往成为一种孤立的、封闭的活动 ,似乎公民道德建设与特定的社会环境无关。这种道德建设的现实 ,效果往往微乎其微。(一 )就道德建设本身而言 ,道德建设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必须从多层面展开。这些层面主要包括道德理论的构建、道德原则的确定、道德规范的制定、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道德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系统的道德影响,培养个人品德,使其行为合于德性并参与到社会的良性运行中去;另方面是各社会成员同心协力地构筑一个道德环境,使社会风气和煦飘香。个人品德与道德环境是有联系的,但又有区别,因为品德与个人的留去共存亡,而环境却是人类的遗产,它会成为人类代际更替和发展的财富。道德环境的建设也就是道德场的建设,是指舆论导向、行为影响和闲暇生活诸多因  相似文献   

5.
《铸造纵横》2004,(12):8-9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向来被世人称为礼仪之邦。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且最成熟的部分。然而,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转型,改革井放的深入,西方文化的冲击,道德文化也出现了新的态势。作为一定政治经济关系反映的我国现实的道德,一方面表现出整体的进化、升华,促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诸如“道德冷漠症”的负面效应。因此,深入研究和矫正道德冷漠症,是新时期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道德冷漠症是非道德主义的一种表现,它反对任何道德约束,主张随心所欲,放任自流,用自由主义来对待社…  相似文献   

7.
古人做事不违道德,以道德为准,所以道德得以传承。而现今的有些人遇事却不以道德标准去衡量。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其一,不知何为道德,故而遇事不知如何做;其二,心知肚明,明知故犯。第一种原因,是教育的缺失造成的。你没教他,他不知道德为何物。第二种原因,知道道德,但因为有诱惑,当利益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利益为先了,故违背道德,是故意为之。这不可原谅。出现这两种情况怎么办呢?无非是对  相似文献   

8.
道德内化的心理过程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内化,是个体道德社会化的关键之所在。个体能否实现道德内化,不仅依赖于客观的社会道德环境,而且与个体自身的主观条件、心理状况有关。本文着重于从个体主观的角度,考察实现道德内化的主要心理过程。一、由外在到内在的“搬家”如果个体没有经过系统的道德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大学的“道德责任”职能一方面来自大学内部的责任诉求,另一方面来自大学外部的共同愿景。相对于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职能来说,这是大学的第四职能。它包括大学自身的“社会良心”的定位和对社会的道德教化。大学“道德责任”的职能的主要途径就是批判。对于社会来说,大学的这种职能从来就没有缺失过,它一直是健全社会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用建设,从契约经济角度来看,它是一个企业建立在安全、信赖基础上,其他经营者乐于与其从事相互间的交易,并无需立即偿付即可获取资金、物资和服务的能力。企业信用建设是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对企业信用资源进行管理和企业信用交易进行服务监管的一整套机制。从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运行情况来看,企业信用建设无不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维护着市场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着国家经济安全,促进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相对于传统社会的“臣民道德”来说 ,是一种新的道德范型 ,因为它反映了公民社会生活的实质 :个人权利的法律保障和人格上的人人平等。“公民” (citizen)这一概念来源于古希腊的城邦制国家 ,其原意就是“市民”。在古希腊 ,公民就是住在城邦中的自由民 ,他们着重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来界定公民权利。对古希腊人而言 ,权利就是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和公共管理的资格 ,公民权利主要是政治权利 ,它是公民社会的根本。而在古罗马时期的公民 ,则强调法律对公民个人和公民团体利益的保障 ,特别看重个人私有权或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12.
大众传播的道德效应中南工业大学刘继虎大众传播,是指社会组织通过报刊、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以文字、声音、图像等符号形式,向不特定的社会大众传递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以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递迅速的优势,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生活,产生着深刻...  相似文献   

13.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对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诸多批评。在卢梭眼里,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其试图培养的绅士本质上是一个追逐私人利益、实现自我保存的布尔乔亚。为此,卢梭不得不将洛克视为理论对手,并撰写《爱弥儿》来回应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有道德的人。深入分析卢梭与洛克之间出现思想分歧的原因,需要重新思考卢梭当时写作《爱弥儿》所面临的社会背景以及相应的问题意识。就社会背景而言,卢梭撰写《爱弥儿》是因为他觉察到18世纪法国社会民情和道德风尚的整体败坏及其布尔乔亚根源;就问题意识而言,《爱弥儿》作为卢梭心目中的人性拯救方案,旨在应对现代人的布尔乔亚化,以及发现和培养可以组建道德社会的道德人。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道德生活中的"知行脱节"现象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其道德生活应该是知行统一的。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知而不愿行”、“知而不能行”、“高知低行”等“知行脱节”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现象,既有道德学习的动机不纯、盲目的媚俗心态、残缺的心理素养等主观的因素,也有道德教育失真、道德宣传与道德传播失导、道德环境的污染等客观的原因。要实现知行统一,就必须化道德他律为道德自律、净化道德环境、加强师德建设,形成道德示范体系。  相似文献   

15.
现今大学道德教育在相当程度是以道德单向灌输和对受教育者道德境界他律规定为特征的威权教育模式,其主要努力在于建设和维护受教育者心中的道德堤防,希望以此来抵御现实社会汹涌多变的价值浪潮的冲击。而这必然导致对受教育者主体人格的漠视,加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及彼此间的疏远和缺乏信任,形成了当今大学道德教育处境窘迫之局面。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的预测功能中南工业大学李建华(一)道德是以“实践一精神”的特殊方式来把握现实世界的,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人自身。道德的创造性本质是道德作为人类三大价值追求之一恒古常新的源泉。它既表现为对现有社会道德关系的能动反映和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7.
激发工科学生的道德勇气,促进其修德立身以承担社会责任是工程伦理教育的目标之一。研究借助英雄之旅叙事模式,探究俄罗斯电影《危楼愚夫》男主角尼基丁道德勇气的生成过程,建构基于积极认知—情感互促、强劲道德意志驱动和向善道德良心护佑之上的道德勇气生成机制,并据此开展道德勇气培养教学实践:课前勤于学,提升认知;课中善于思,铸情炼意;课后敏于行,规范行为。这对于激励工科学生将道德勇气内化于心,进而自觉地践行伦理规范,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明 《铸造纵横》2006,(3):37-37
社会价值观的变迁使得“利益相关者”这一概念对于现代企业集团来说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对股东、员工、顾客、供应商与销售商、社会团体等各方面负有多重责任。这使得集团公司的管理任务变成一种非常困难的平衡活动。股东的利益必须和员工的利益达成平衡,集团的利益必须和顾客的满意达成一致,集团发展战略必须迎合地区发展战略,同时要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等等。其中,任何一方对自身利益的过分要求,都可能会对集团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无论如何,集团公司必须在平衡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在资产重组和业务整合的同时,进行企业文化的整合,营造一种氛围、一种状态、一种能够充分提高效率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便逐步完成了从伦理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市场经济一方面通过功利意识遮蔽着真实的教育伦理生活,另一方面通过道德的领域分化和公私分离使个体将良知封存于内心.无论是功利意识还是道德分化都导向了教育生活中排他性的自我关注.然而,伦理之为伦理就在于它总是超越自我利益而表达出对他者的尊重和重视.教育生活的自我关注不可避免的阻碍了自我对他人伦理要求的实现,同时也自然的放弃了自我对他人的伦理责任,教育伦理生活也在排他性利益的追求中走向了去伦理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我国社会现实需求出发,确定我国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道德型领导。在此基础上,以Trevino道德型领导模型为基础,以教育的可行性为标准,从道德人和道德型经理两个雏度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的目的分解为提高伦理决策能力和伦理领导能力两个目标。进而从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个层次上将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分解为可衡量、易评价的子目标。目的、目标、子目标共同构建三层次的MBA商业伦理教育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