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Zoeppritz方程模型正演,AVO油气检测需要提供准确的储集层物性参数,这些参数在野外不可能精确获得,而实验室对岩心模拟测试可弥补此不足,本研究利用实验区钻孔取心岩样,在模拟地下真实温压条件下测试其弹性参数,并用精确的测试参数经Zoeppirtz方程做模型正演,以获取储集层有否响应机制,再进行有针对性的AVO特殊处理,经准噶盆地西部地区实际资料检测,效果明显,此项工作可作为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碳氢 相似文献
3.
在应用射线追踪模拟确定潜在油气储层的AVO响应时,局部转换横波通常被忽略。这在一次反射模拟中最为常见。然而,局部转换横波对地震响应具有一阶影响,似乎没有被广泛关注,其意义也未为我们所理解。 一次反射全佐普里兹模拟容易使人误解。随着岩层厚度减少,转换波和从岩层底反射的初次波之间的相互干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由此产生的地震记录,与一次反射全佐普里兹假设下,得到的记录完全不同。对仅模拟薄层一次波来讲,采用经济的线性近似佐普里兹方程计算的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比用精确的佐普里兹反射系数计算的结果更为精确。 奥多赫茨-安斯蒂效应说明,一次反射传播损失不应包括在人工合成记录中,也不包含在短周期混响中。同样,若不考虑局部转换横波,则在构成人工合成地震记录时,不应采用全佐普里兹方程。 相似文献
4.
5.
直接利用叠前地震资料进行烃类检测在海洋深水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AVO方法在烃类检测中应用广泛,但在薄层、高孔隙度含水砂岩、低含气饱和度等情况下存在多解性和不确定性。实际上,地震波在油气储层中传播会产生较强的频散和能量衰减,这种变化在叠前地震资料振幅和频率上均存在响应。因此把分频技术与AVO技术结合起来是解决烃类检测多解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针对传统AVO方法和分频技术进行烃类检测存在不足,通过模型正演、AVO技术和分频技术以及它们的有效结合应用,集成了地震分频AVO烃类检测方法,在孟加拉湾海域深水沉积储层烃类检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验证了该方法在海洋深水沉积储层烃类检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了储层烃类检测的可靠性,有效地降低了烃类检测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6.
在 AVO处理中 ,振幅补偿是关键的一步。可以用合成 CDP道集 (亦可称之为 AVO正演模型 )作为依据 ,使振幅补偿更为合理。此外 ,还可根据 AVO正演模型确定气层的 AVO异常类型 ,为 AVO解释提供依据。文中介绍了 Promax二维地震资料交互处理系统 AVO正演模型的处理流程 ,并给出了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海上油气勘探的准确性,有必要利用更有效的油气预测方法来降低勘探风险,从而提高勘探成功率。传统的亮点、暗点烃类指示方法对低信噪比资料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AVO方法也因其苛刻的使用条件而使其油气预测效果并不很好。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联合利用地震频率信息和振幅信息的Proni吸收滤波技术与AVO技术的方法来进行地层的含油气性检测,利用碳氢指示、属性交会等技术方法探测烃类异常,最后通过在南海西部某区域的烃类检测中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证明了联合利用地震频率吸收属性和AVO效应可以更好地进行油气预测。 相似文献
8.
AVO技术在孟加拉湾含气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加拉湾研究区砂体比较发育,主要为海洋深水沉积水道和朵叶体,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振幅的亮点特征,横向变化快,但并非都含油气,因此开展油气检测在该地区尤为重要。本文利用Zoeppritz方程的Aki&Richards近似式和Shuey近似式反演了一系列叠前AVO属性体,如:P波速度、S波速度、P波阻抗、S波阻抗、截距(P)、梯度(G)、P×G、近道叠加数据和远道叠加数据、流体因子、泊松比等等。结合钻井资料进行正演模拟、流体替换及岩石物理分析,确定了相应的地震振幅响应特征,并计算了相应的AVO属性,为直接利用地震资料进行AVO油气检测奠定了基础。研究表明,如果储层含气,振幅随炮检距的增大而增大,此外,P波速度、P波阻抗、λρ和泊松比变化较大,属于Ⅲ类AVO异常;如果储层含水,这些属性仅有微小的变化。本文优选了P×G、流体因子、泊松比、P波阻抗和λρ进行分析,在研究区发现了多个含气目标。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Z地区上古生界下二叠统山西组(P1sx)含气砂岩主要属湖相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是一种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常规的处理解释技术很难对其进行有效地识别。开展了AVO技术预测该区有利含气砂岩的研究:先对地震叠前道集进行了精细预处理,并根据测井资料进行了AVO正演模型分析和井旁地震AVO特征分析,发现煤层对含气砂岩的AVO效应有明显的减弱或抵消效应,增加了识别气层的难度;计算了地震资料AV0属性,并且进行了有利含气砂岩的预测,其结果与已知钻井结果符合较好,预测的有利区域与地质认识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含气砂岩AVO正演的半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是影响地震AVO响应的重要因素。采用AVO正演方法模拟不同储、盖层组合、不同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时的地震反射,基于Zoeppritz方程的Shuey两参数近似式和Castagna砂岩分类方案,利用AVO截距和斜率属性的变化规律对储层含气性进行尝试性的定量分析。AVO正演模拟结果表明,含气砂岩顶面的AVO响应变化是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综合响应,且在孔隙度增大时以截距下降为主,在含气饱和度增大时以斜率下降为主;且当含气饱和度大于20%后,AVO响应变化减弱。当盖层阻抗低于储层骨架阻抗时,随孔隙度和含气饱和度的增大AVO响应类型由Ⅱ类过渡为Ⅲ类;当储、盖层骨架阻抗相当时,其类型由Ⅲ类过渡为Ⅳ类;当盖层阻抗高于储层骨架阻抗时,AVO响应主要为Ⅳ类。 相似文献
11.
岩石弹性波速度模拟及在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25口井600块岩样资料为依据,模拟地下状态,对岩石在饱含油、饱含水条件下进行了纵、横波速度测定。找出了影响速度的因素及其在不同因素下纵、横波速变化的规律性,并将速度资料及由此导出的信息用于测井曲线校验、油气的预测及油气水检测。 相似文献
12.
准噶尔盆地主要烃源岩生烃模拟实验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准噶尔盆地五大生烃岩系八套生烃层组的主要烃源岩进行了室内的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产烃率的变化取决于有机质类型和生源环境, 富氢源岩具有较高的产油率, 但产气率有别;强还原环境的富氢源岩可提前进入生烃门限, 生成低熟油;另外, 模拟产物液态烃和气态烃及干酪根随模拟温度的升高均发生不同的热分馏效应;模拟实验还再现了干酪根元素和各官能团的演化规律, 从而揭示了不同类型源岩的成烃机理。在此基础上, 提出除了在盆地范围内继续寻找与石炭—二叠系烃源岩有关的原生或次生油气藏和在盆地南缘寻找与三叠—侏罗系烃源岩有关的次生油气藏外, 南缘山前凹陷西侧下白垩统和下第三系具有生成低熟油气的地质地化条件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自塔东北地区英吉苏凹陷华英参1井和维马1井的煤系生油岩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煤在Ro为0.65%之后,液态烃产率急剧增加,1.5%之后,迅速降低,其生油高峰约在Ro为1.0%时,每吨有机碳的最大产烃量约为150kg;碳质泥岩与煤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液态烃产率受有机显微组分的影响;灰色泥岩的生排油率很低,以生成天然气为主,当Ro接近2.5%时,产烃量接近200kg.根据煤系烃源岩生排烃模拟实验结果,可以建立演化阶段划分标准,另外,煤岩中显微组分的生烃能力还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依据烃类微渗漏理论,综合采用遥感、化探、微磁、放射性及地温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塔里木盆地进行了油气藏烃类的地表检测试验及特征分析。检测 结果显示,油气藏上方存在着较强的烃类微渗漏及其蚀变效应,表现为地表高浓度烃类异常,微磁及放射性的边缘异常、高地温异常及地物波谱曲线异常。 相似文献
15.
崖南凹陷烃源岩生烃及碳同位素动力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天然气系统勘探存在的地球化学问题,采用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生烃动力学及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方法,以崖城组烃源岩干酪根热解生烃实验获得的气体产率和碳同位素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生烃动力学和碳同位素动力学模型,初步圈定崖13-1气田天然气主要来自崖南凹陷斜坡带崖城组含煤地层,烃源岩埋深在4300~6000 m之间,目前正处在主生气阶段;崖城组热解气碳同位素动力学研究表明,崖13-1气田天然气成藏时间较晚,属于“累积”集气成藏,成熟度在1.5%~2.3%之间,显然为烃源岩气窗阶段充注,因此有利于气藏形成与保存。 相似文献
16.
纵,横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比及弹性模量与岩石所含流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对准噶尔盆地西部井下岩心进行的实验室模拟测试,饱和水的岩心样品,其纵横波速度比(vp/vs)、泊松比(σ)、杨氏模量(E)、和拉梅常数(λ),均大于饱和油的岩样,而其体积模量(K)和剪切模量(μ),则小于饱和油的岩样。岩石的弹性模量还与孔隙度有关,孔隙度增大则模量降低,孔隙度减小则模量提高。当实验压力提高时,则弹性模量增大,实验压力降低时,弹性模量减小。岩石的上述特性是有规律的,这为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检测油、气、水在岩石中的分布,提供了依据和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