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结构化CAN系统中数据严格按照规律分布的特点,将系统坐标空间与聚类数据空间重叠,使相邻数据存储在同一(或相邻)节点上并设计了层次聚类SOC(Structure Overlay Cluster),使CAN系统数据聚类达到与集中式聚类算法相同的结果。通过分析SOC算法的聚类过程得到在数据维数一定的情况下,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N),即与节点数量成正比,并通过仿真实验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规划K-均值聚类算法的电梯交通流模式识别新方法,以该系统前7 d的交通流数据为样本,采用免疫k-均值算法对其进行聚类分析,产生的类别对应交通流模式,将实时采样数据划分到交通流模式对应的类中,能够识别25种交通流模式;实验表明该方法识别电梯交通流模式正确率高,可以指导系统优化派梯策略,算法的收敛速度较快,能够满足群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彦伟  王沁  邝俊  何杰 《自动化学报》2012,38(6):1051-1059
为了解决空间数据流中任意形状簇的聚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密度的空间数据流在线聚类算法(On-line density-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spatial datastream,OLDStream),该算法在先前聚类结果上聚类增量空间数据,仅对新增空间点及其满足核心点条件的邻域数据做局部聚类更新,降低聚类更新的时间复杂度,实现对空间数据流的在线聚类.OLDStream算法具有快速处理大规模空间数据流、实时获取全局任意形状的聚类簇结果、对数据流的输入顺序不敏感、并能发现孤立点数据等优势.在真实数据和合成数据上的综合实验验证了算法的聚类效果、高效率性和较高的可伸缩性,同时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仅有4%的空间点消耗最坏运行时间,对每个空间点的平均聚类时间约为0.033 ms.  相似文献   

4.
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CBDT聚类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类分析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方法之一.Delaunay三角网具有良好的空间邻近特性,应用于空间聚类分析具有独特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聚类算法--CBDT算法,该算法采用了将Delaunay三角剖分得到的三角形划分为小三角形、狭长三角形和大三角形的聚类模型,通过一定规则分别以小三角形、狭长三角形为基准进行扩展从而实现聚类.CBDT算法相对于AUTOCLUST算法能识别密度渐变的簇,而且计算量要比AUTOCLUST小得多.经实验验证,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高效的层次聚类分析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帆  李石君 《计算机工程》2004,30(9):70-71,81
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类重要的聚类分析方法。传统的层次聚类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很大,这使得聚类分析在大型数据集上的应用受到限制。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重叠区的3阶段改进算法,该算法将大大减少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聚类算法中,谱聚类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图聚类算法,由于其对复杂数据分布的适应性强、聚类效果好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其高计算时间复杂度难以应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为提高谱聚类算法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可用性,提出关键节点选择的快速图聚类算法.该算法包含三个重要步骤:第一,提出一种充分考虑抱团性和分离性的快速节点重要性评价方法;第二,选择关键节点代替原数据集构建二分图,通过奇异值分解获得数据的近似特征向量;第三,集成多次的近似特征向量,提高近似谱聚类结果的鲁棒性.该算法将时间复杂度由谱聚类原有的O(n3)降低到O(t(n+2n2)),增强了其在大规模数据集上的可用性.通过该算法与其他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谱聚类算法在五个Benchmark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分析,比较结果展示了该算法相比其他算法能够更加高效地识别数据中的复杂类结构.  相似文献   

7.
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空间聚类是聚类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研究热点,用于解决高维聚类分析面临的数据稀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k最相似聚类的子空间聚类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种聚类间相似度度量方法保留k最相似聚类,在不同子空间上采用不同局部密度阈值,通过k最相似聚类确定子空间搜索方向。将处理的数据类型扩展到连续型和分类型,可以有效处理高维数据聚类问题。实验结果证明,与CLIQUE和SUBCLU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聚类效果。  相似文献   

8.
9.
针对现有聚类算法计算复杂度普遍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位的方法。该算法采用空间定位的方法将数据对象映射到特征空间中,并利用空间立方体的某些特殊顶点定位任一数据点;通过计算数据点与空间立方体顶点群的距离差异,完成聚类过程。在电信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算法的时间复杂度降至O(N)级别。  相似文献   

10.
朱林  雷景生  毕忠勤  杨杰 《软件学报》2013,24(11):2610-2627
针对高维数据的聚类研究表明,样本在不同数据簇往往与某些特定的数据特征子集相对应.因此,子空间聚类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然而,现有的软子空间聚类算法都是基于批处理技术的聚类算法,不能很好地应用于高维数据流或大规模数据的聚类研究中.为此,利用模糊可扩展聚类框架,与熵加权软子空间聚类算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有效的熵加权流数据软子空间聚类算法——EWSSC(entropy-weighting streaming subspace clustering).该算法不仅保留了传统软子空间聚类算法的特性,而且利用了模糊可扩展聚类策略,将软子空间聚类算法应用于流数据的聚类分析中.实验结果表明,EWSSC 算法对于高维数据流可以得到与批处理软子空间聚类方法近似一致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