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化素质教育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要求。本从创新教育目标出发,就如何在高校教育及课堂理论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Z1)
<正>地方高校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培养地方人才的场所,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双创"时代的到来,高校开始尝试转变教育形式、体制和理念,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地方高校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收获了不小的成果,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毕业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19)
目前党和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成为新的就业方式。大学生是具有丰富创新意识和思维,最具活力的社会群体,高校则是强化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场所,以思政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逐渐成为融合教育模式的新途径。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并观察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思政教育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途径,希望能够为高校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因此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实施创新教育。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学,更是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创新人才的重任,推行创新教育责无旁贷。那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本文将作出探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1):1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因此,深度优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前提。针对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目标不明确、课程结构不完善、师资队伍不健全、实践基地缺失等问题,高校应该采取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背景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其自身教育改革深化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内在要求。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应当要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完善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此来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创新创新人才。为此,本文主要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0)
在知识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要增强国家实力,必须依靠创新。大学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本文着重将心理健康教育引用到创新教育中,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的现实作用,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的这个载体对创新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2)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称为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要实现"双创"战略,实现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必须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探索社区教育与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新模式,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核心,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有利于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成长,能促进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健全,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其创新创业,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4)
进入21世纪,国家高度重视高校知识型人才培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高校主要工作和任务就是培育出综合型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基于"三创教育"理念,从"创造、创新、创业"三个方面对高校知识型人才的培养要素进行分析,构建基于"三创教育"的高校知识型人才培养机制模型,并提出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创新、考试方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升高校知识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创新创业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机构,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大学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