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216-218
传统理论关注隐喻的修辞学研究,莱考夫和约翰逊则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对其进行了新的解释,主张隐喻是深入人们头脑的思维方式,而非单纯的语言现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探讨了认知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总结了五种翻译过程中隐喻的处理方式,希望能够在认知隐喻的翻译研究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3)
英语作为由民族文化发展形成的语言精华,在翻译其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典故的翻译是翻译过程的重点。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深化下,英语文学作品作为英美文化的财富,从语言内涵到语言的表达色彩上,英语文学作品对典故的运用都是文章韵味的体现,对提高文学作品的趣味性有重要作用。在中外文化具有差异性的前提下,做好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发挥着语言交流的作用,还促进了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11)
初中英语课堂越来越强调情境交际教学法的运用,导致传统翻译练习处于无人问津的境地。鉴于翻译练习对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作用,应当提高对翻译练习的重视。汉译英练习,可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句型,熟练运用语法,步步夯实写作,从而走出"中式英语"困境;英译汉练习,可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15)
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语言符号的集,每个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体。在此基础上,认知语言学家将隐喻简要概述为用一个概念域来表示另一个概念域,用一个象征单位来喻说另一个象征单位。在翻译的过程中,一种语言翻译到另一种语种,不是单纯地将一种符号系统转换为另一种符号系统,而是建立在译者的认知思维上,利用认知中的隐喻将译文转换成一种更适合本国读者接受的语言文字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5)
在汉语的歇后语转换成英语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语言、文化、认知、交际的各种因素来忠实地再现源语表达式的意义。本文详细地从汉语歇后语的定义和分类及歇后语翻译的意义两方面阐述了英汉两种语言翻译的深层内涵,从而为进一步研究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19)
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文本特点并不一样。这主要取决于儿童的心智水平,认知能力,语言习得以及其审美。翻译儿童文学时,作为译者在翻译时有必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在译出源文本的内容的同时语言的表达上要合乎儿童的阅读习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中西儿童在同一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儿童文学翻译对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译者首先必须相当了解儿童,了解儿童文学。本文以儿童文学为主题,从关联理论视角对儿童文学翻译进行探讨。关联理论是由Sperber和Wilson(1986)提出的近年来备受瞩目的认知语用学理论,它从认知的角度揭示了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Gutt(1991)运用关联理论对翻译进行了专门研究,进一步发展了关联理论,提出了一些颇有见解的观点,比如翻译是语言的阐释性运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直接翻译和间接翻译两种翻译方法。这样一来,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指导意义就应运而生了。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进行翻译,总结归纳出采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才能确保目标语言能被受众理解和接受,使得译文达到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翻译是一种复杂的认知活动过程,而翻译过程是个心理认知和信息加工的过程。我们不能忽视翻译过程中译本的操纵者——译者的存在。因此,研究译本,必须研究译者。必须研究译者在翻译时是怎样思考、思考什么、怎样组织安排信息以及怎样解决翻译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借鉴翻译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电影《爱情天梯》字幕翻译中对篇章翻译中词、句的误译现象以及译者翻译时的心理状况。其重点探讨译者在对原语篇章信息的认知加工中是如何产生错误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为避免误译译者必须运用的几种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中英翻译在传达语言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文化间的交流。因此,在理解原来语言与翻译语言时要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作为我们日常生活重要部分的"颜色",受历史习俗、生活习惯和情感差异的影响,在中英文化中代表意义也不尽相同。该文通过对比英语和汉语中一些基本颜色(红色、蓝色、黄色、白色、绿色)的语义和象征意义的异同,以小见大,来提醒英语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应注重文化差异起到的作用,以期对英语学习者起到参考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是人类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在认知语言学中,认知是指与人们学习和运用语言相关的认知。在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则体现在要求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认知,感知,以及观察,来把语言看作是一种认知活动,用来促进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6)
随着社会经济及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人们对外国语言及文化也表现出浓厚兴趣。但是由于各国语言文化差异,翻译在整个交流过程中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却与翻译界对电影翻译的重视程度格格不入。鉴于电影翻译的现状,本文试图运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电影字幕翻译进行研究。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目标语读者对翻译的反应并要求目标语读者与源语读者反映一致。本文旨在探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及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通过对当前中国字幕翻译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三条网络字幕翻译原则:准确,简洁,达到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