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5)
<正>大学英语教学需要不断普及欧美文化教育,需要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育,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学生拥有良好素质,使学生与他人交往时可以畅通无碍。《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由夏颖著,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在2014年出版发行。本书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7)
<正>语言是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文化为语言提供了生存发展空间,两者密不可分、高度统一。英语作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通用语言,跨文化交际功能愈发突出,客观上要求高校英语教育重视文化教学,消除英语语言"工具性"与英语文化"人文性"的割裂现象。《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及教学模式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版)一书由王珊、马玉红著写,作者以高校英语教育实施者与研究者的身份,对于如何在大学英语教育中展开跨文化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全面探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的挑战,也仍存在着费时、低效等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对大学英语教学做了相关分析,探讨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和满足跨文化传播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Z1)
<正>语言和文化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文化的积淀和发扬,语言可以变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表达力;通过语言水平的提高,文化可以得到不断地传承和发展。由此可见,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兼具一定的能力,英语教育过程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可或缺。由李莉文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一书便立足于文化和语言的密切关系,将大学英语与跨文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4)
<正>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是我国近年来重视的课题之一,大学教育在承担教书育人的传统任务时,还向国家输送各类优秀人才。但随着国际竞争加剧,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大学如何在这一背景下迎接挑战,对大学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目前大学与有关教育部门需认真探讨的重要内容。《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困境与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6)
胡适曾经说过,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采取一箭双雕的方法,既要教授语言知识,同时更要加强外国文化的思想教育,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然而,从实践中来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把英语当做应付四六级考试的工具,很少关注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当前,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维,使其具备适应,交流和文化沟通的能力,以此在大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合跨文化能力与英语教学行动。基于此,下文重点探讨和分析融合跨文化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行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提供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3):136-137
跨文化语用失误研究是语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侧重于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交际者在言语会话中所出现的交际问题,涉及到文化、认知等领域。分析跨文化语用失误相关研究,把研究成果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能让跨文化语用失误产生积极影响,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和文化、认知以及语用等要素联系在一起,推动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2)
学生在接受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中,不但要尊重和接纳他国的优秀文化,还要保存和传承本国的本土文化。基于此理念,大学英语教育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英语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目前大学英语的实际教学情况,重点考虑教学、文化、语言三者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跨文化教育理念的理解,设计出语言与文化同时存在的课程内容,实现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新时代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12)
<正>在高校教育中引导学生通过跨文化的视角探寻英语背后的文化内涵,对于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跨文化的教学方式是新颖的,也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潮流的。在进行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跨文化教学和文化培训的概念也需要明晰。《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及教学模式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18年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3)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任何语言的学习都需要具有跨文化意识,英语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十分重要。文章针对现代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如何在大学英语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