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缘起     
《建筑创作》2008,(9):I0002-I0002
《建筑创作》2008年第7期茶座的主题为“让奥运建筑承载历史”,茶座是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办,茶客都是奥运场馆的设计师,列奥运场馆设计进行点评,并总结设计经验,同时展望中国北京建筑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筑创作的良莠取决于建筑设计师。建筑师须本着实事求是、辩证、开放的思想,具备高超的技艺,才能推陈出新、繁荣建筑创作。建筑创作一直是设计行业的老话题,但时代在不断前进,每个建筑在符合“实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前提下,如何体现前进、发展的时代精神,如何表现它的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则需要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有的设计只讲形式新颖,不顾经济适用;有的为求美观而大幅超支;有的甚至牺牲了内部功能,凡此种种皆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宗旨。如今,建筑设计的创新不是多了,而是还很不够。要繁荣创作,必须以提高设计质量为指导思想,实现真正意义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张宇 《建筑创作》2005,(8):34-35
刚拿到这本书时.以为只是布正伟先生四十多年建筑创作生涯文论的汇总的集子.但稍静下来翻阅便发现,呈现给读者的《建筑视界论——现代建筑创作平台建构的理念与实践》为广大建筑师展示的是一幅将文化研析、城市体验、环境设计、职业修养融为一体的建筑创作理论的“风情画”.从而使国人关注的建筑创作的多元化理念得到尽情的阐发。  相似文献   

4.
通过案例分析,挖掘大师设计思想内涵,探讨具现代启示意义的设计方法,推动岭南建筑的创新发展;基于设计学,从体验视角,以现场观察方法、置换植入方式,对北园酒家的地方性体验设计方法深入研究并总结归纳;发现大师作品中蕴含的对广府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创新思想、场所体验设计理念、空间游观表达方法等宝贵经验迄今为止依然具有时代意义,是当代设计师的重要借鉴;空间体验是最直接感受并领悟地方传统建筑文化精神内涵的设计手段,结合现代建筑体验理论探索岭南传统建筑的传承创新之路,契合时代发展趋向和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5.
张骏  李强 《城市建筑》2007,(9):87-89
水文阐述了传统建筑的地域性表现和现代建筑的特质,提出现代建筑应继承传统地域建筑中“适应性”内涵的设计思想,以实现现代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拓硅,并以包头会展中心方案为例,探讨现代建筑创作表征地域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代国明  王川 《山西建筑》2011,37(28):17-19
通过对国内建筑界继承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实践的实地调研与资料分析,从传统建筑空间意境在当代中式建筑创作中的营造出发,研究当代中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并对传统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处理手法以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从而探讨中式建筑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追捧“洋设计”在建筑业成为“时尚”.在城市规划和公共建筑设计方面.更有人不断向洋设计师伸出橄榄枝。从上海的浦东国际机场、东方艺术大剧院,到北京的鸟巢型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央视大厦,再到广州体育馆、国际会展中心等,无一不是国外建筑设计师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传统文化的继承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当代中国建筑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建筑创作上始终找不到一条明确的方向去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通过分析安藤忠雄和王澍两位建筑师的作品,试图从创作源泉、设计手法、传统解读三个方面入手,探寻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继承方式,以求对我们的建筑实践在传统继承方面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系辞)这是中国易学哲理。“道”、“形”、“器”三层内容表征了中国建筑文化架构中的内在联系,即成形规律。“道’嘱于精神文化内涵的范畴,是抽象的理念意象;“形”属于具象载体,能被视觉感观其形体;“器’属子空间的功能效用。老子关于“诞植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瞩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盖与易理之论契机吻含。本人初学中文,后学建筑,知天命之年复研周易之理,方悟出中国建筑文化的哲理盖存于周易文化之中,并将此一文化联系运用于建筑创作之中,取得了一定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自从“洋设计”进入中国,本土设计就开始逐渐“退居二线”。特别是在近几年的一些重大项目的招投标中,本土设计更是成了陪衬,而“洋设计”则出尽了风头。难怪有些本土设计师感叹:在招投标中,我们的地位与“洋设计”的地位太不平等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文西 《世界建筑》2005,(12):14-17
《世界建筑》举办“WA2005建筑创作论坛”;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第3届科技大会;2005年《世界建筑》编委会在深圳召开;第6届巴西圣保罗国际建筑与设计双年展开幕;第9次中德城市与建筑学术研讨会暨第2届中国滨水城市规划国际论坛在宁波举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王艳飞 《建筑》2009,(17):63-65
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在“2005城市可持续发展南宁国际会议”上可以发现,节能、简约、人性化成为人居展最大特色。39个国家的数百名建筑设计师展出的大量设计作品表明,强调中国节能建筑发展的民族性、地域性成为设计师们的共同理念。大家一致认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蕴藏着神奇的节能理念。  相似文献   

13.
代伟 《门窗》2021,(1):7-8
门窗是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建筑门窗不仅注重功能上的创新,更注重艺术修养上的不断升华.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门窗美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从而保护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建筑文脉.本文介绍了传统门窗的类型,并阐述了传统建筑门窗...  相似文献   

14.
连津 《浙江建筑》2007,24(5):7-10
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深层结构中存在的束缚建筑师创作的因素,归纳了中国建筑刨作的几个明显特征,即“民族形式”的建筑即将退场;“现代主义”的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思想已成为建筑设计的基础;“新西洋建筑”也被应用在商业建筑和标志性建筑中;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智能建筑设计已有萌芽,并将成为21世纪建筑的主流。本文同时指出创作中主要存在的两个误区:一是把“借鉴”误认为简单的模仿甚至照搬照抄;二是把“创新”等同于“标新立异”。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创作将更注重人居自然环境、更尊重历史和传统。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意识对于现代建筑设计而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目前中式建筑创作的背景以及创作意义出发,对中国建筑史上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探索以及继承和创新进行重点分析,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师应当如何利用传统建筑将其与现代建筑思想进行融合,希望能够为现代中式建筑的创新提供研究渠道以及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姜传宗教授是一名建筑教育家和一级注册建筑师。在教学与科研之余,他坚持不懈地将精力投入到建筑创作与工程实践之中。本文将首先对姜先生的创作生涯做一简要回顾,进而通过对南安老人活动中心建筑设计的评析,展现姜传宗建筑师在现代建筑的创作实践中对人类传统文化创造性继承的智慧,启迪人们去探寻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地域建筑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日前.湖南大学的岳麓书院平添几分热闹。建筑学术界的泰斗钟训正院士.戴复东院士.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主席潘祖尧先生.以及以设计大师崔恺为代表的一大批中青年设计先锋、全国知名建筑院校和建筑学术杂志的代表在此欢聚一堂.出席“2005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共同讨论中国建筑的现状及未来。本次论坛以“审视当代中国建筑创作十年”为主题.揭示近10年中国建筑创作的成就与问题.关注建筑师主导下的城市设计.探讨跨学科的建筑创作与实践,呼唤具有地域文化的精品建筑.并期望形成有效的建筑评论机制,以促进和繁荣建筑创作。  相似文献   

18.
廖卫东 《四川建筑》1995,15(4):4-6,11
在中国现代建筑的创作中,对于传统的“神似”和“形似”始终是一个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继承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的建筑创作中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中国现代建筑创作中的传统观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而影响最大的四大文明中唯一沿着自己独特脉络发展至今的文明。虽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众多的文化融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但中华文明始终形成了一套涉及社会各个方面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深入了解,人们以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气韵生动”作为中国传统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绘画几千年来的重要审美法则,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审美品评的典型代表,对于当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文中以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气韵生动”的由来和内涵,分析“气韵生动”对当代建筑创作的借鉴意义,并以此为基础,从建筑创作理念、建筑外观设计以及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等三个方面,提出“气韵生动”在当代建筑中的表达与应用,以期为当代建筑设计与传统美学的融合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20年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城市设计发展与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现代化建设同步。一方面它带动了中国城市规划由对前苏联模式的继承转向对欧美思想的吸收;另一方面,其发展又与欧美城市设计有巨大差异。本文论述了中国城市设计20年发展的得失,分析了城市设计的“形式主义”倾向及其成因,指出:社会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的“缺席”是中国城市设计的一大损失,而城市设计思想的“缺失”是造成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实践脱离社会生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