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现代开采活动深入实施,对于开采工艺技术提出较高要求。复杂裂缝压裂技术在致密气开采作业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当致密气储层最大、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值处在3 MPa范围内,可以形成复杂裂缝。合理掌握和运用致密气藏复杂裂缝压裂技术手段,能够保障开采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开采水平。本文提出了复杂裂缝压裂技术的应用价值,并细致阐述了复杂裂缝压裂工艺技术的要点和应用条件,包含确保储层具备脆性,存在人工裂缝干扰,以及优化压裂施工参数,由此能够得到复杂裂缝。  相似文献   

2.
局域网微地震理论在测深层地下裂缝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安棚碱矿主要采用对井连通生产工艺,过去只是在地下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大致方向上确定井位,有很大的盲目性,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平均在18.25个月)来完成一对井的连通工作。若使用局域网微地震理论,先钻打一口井,并进行单井吞吐生产,然后利用该理论可以有效地监测出地下裂缝的方位,在测出的裂缝上钻打对应的生产井,可以很快实现对井连通(平均在5.5个月),并实现高产能生产,提高了矿床的开采速度,从而明显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验表明,三维应力作用下可以使得煤层渗透性降低。本文通过分析媒体基质岩块,了解裂缝的渗透物流性规律,从而得出以上结论。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验理论、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分析,阐述了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中存在不足,该技术仅仅适用于坚硬的裂缝性储层煤层气开采,从而研究出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4.
石油井的深度和开采的难易程度有很大的联系,深井在开采中具有较大的复杂性,且开采的繁琐性较大。在深井的石油开采中经常会出现地层的裂缝,而这种裂缝一般所处的位置较深,所以很难具体的确定裂缝的位置,这样会导致石油井的控制难度极大提升,这给石油井的钻取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并使得深井的开发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对于提高深井的开采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的合理设置能使开采石油的效率大大提高,进一步的推动了油田工程的进度。笔者运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将开采石油的产量作为目标函数,对影响石油产量的因素--裂缝参数包括裂缝间的距离、裂缝长短、裂缝条数等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大型块状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非均质强、剩余油分布复杂、调整井位部署难、采出程度低。为了解决此类油田的开采问题,分析了底水油藏的产水特征。研究发现:在大裂缝发育部位,底水活动主要表现出"水窜"特征;在裂缝不发育部位,底水活动表现出"水侵"特征。针对大型块状生物礁灰岩底水裂缝型油藏剩余油较富集且分布复杂的特点,调研了国内外油田的开采措施,提出了2种开采技术对策:1注气开采技术;2控锥技术:包括化学堵水措施和采水消锥工艺进行。  相似文献   

7.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是我国的一类主要油藏,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大,对这类油藏的开采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对这类油藏的定义、特性以及开采难度进行了简要介绍,然后对不稳定性注水技术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采中的应用原理、相关参数选择以及能够提升油藏采收率的原因进行了讨论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胡尖山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埋藏深,地层闭合应力高,储层裂缝发育,砂体厚度大,层间发育隔层。缝内转向压裂改造技术是针对新井的油层较好,但在压裂后,油井的试油情况与地层预计产量不符的情况下,提出的一个重复改造压裂技术;同时也是针对开采较长时间的老井提出的一项在老裂缝中的造新缝技术。采用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可以改善裂缝剖面,沟通地层微裂缝,改变地层中孔隙压力的分布规律,提高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原油的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9.
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气藏为裂缝-溶洞型碳酸盐岩有水气藏,碳酸盐岩基质极其致密,裂缝溶洞空间分布及其气水关系具有高度非均质性。本文通过对庙高寺气田寺5缝洞系统开发动态及开发效果的分析,阐明了裂缝系统在裂缝-溶洞型碳酸盐岩有水气藏开采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寺5缝洞系统开采的成功经验,对四川盆地下二叠统茅口组其他类似生产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低渗~特低渗透储层油水相渗曲线影响因素复杂,相对渗透率并不是饱和度的唯一函数,其形态还会受岩石物性、流体物性、润湿性、流体饱和顺序以及实验条件(温度和驱替压力)等的影响。本文采用带裂缝岩心衰竭式开采,带裂缝岩心水驱开采两种方式进行试验,研究储层中裂缝对相渗曲线的影响,同时提出对于低渗~特低渗透油藏合理的开采方案。  相似文献   

11.
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为人们带来宝贵的清洁能源,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在油气生产过程的诸多环节中,钻井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废弃泥浆是最大的污染源。作者对比了常用钻井废水处理方法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钻井废水处理方法,利用存在于内燃机尾气中的大量富余热量,实现废水的瞬时干燥。通过理论计算,该工艺运行费用低,设备简单,尤其适用于海上平台及钻井液处理运输不便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提出采用原地钻孔浸铜技术开采大冶铜山口难采、选氧化铜矿的设想。设计了两种原地钻孔浸铜方案,通过“钻孔布液、钻孔收液”及“钻孔布液、巷道收液”两种溶浸开拓方案的采场投资经济比较,认为前者更有经济优势。根据矿岩地质特征、水文条件及矿石特性分析了IV矿体铜原地钻孔浸出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认为对其施实原地钻孔浸铜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于深井、超深井以及地层复杂、井壁稳定性差等条件下,轻钻井液的实际应用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而采取提高钻井液密度方法来预防井壁坍塌,将严重制约钻井速度,且容易导致井漏等安全风险。为有效提高深井和超深井钻井效率,通过采用具有较强封堵能力和抑制性的聚合物-KCl轻钻井液体系,从而良好的解决上述制约钻井效率和安全性的问题。现场实践应用表明,优质轻钻井液体系不仅能充分发挥PDC钻头的特性,还能提高固井质量和起到保护保护油气层的目的,对高效钻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钻井液体系的应用,为提高机械钻速提供了有利平台。  相似文献   

14.
袁继平 《云南化工》2019,(5):135-136
石油钻探设备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磨损现象,需要做好维护措施,才能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石油钻探设备运行的高效、稳定与安全。这样企业生产效率才能实现提升,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有力保证了工程质量。分析了石油钻探设备磨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油气钻井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百光  杨波 《广东化工》2009,36(12):102-103
文章介绍了现代石油化工中的钻井技术,油气勘探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当代几种重要技术的特点: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高压高温钻井技术,特殊工艺钻井技术,三维可控与可视化技术。针对这些关键钻井技术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贵州开磷集团用沙坝矿急倾斜破碎矿体属于难采矿体.根据该类矿体的赋存条件,通过对适用的6种采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决定采用分段凿岩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详细介绍了该采矿工艺的结构参数、采准工程、回采工艺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对6种常用钻井泥浆处理剂与泥浆COD值的关系进行了模拟研究,6种处理剂对钻井泥浆COD值的影响顺序为磺化酚醛树脂(SMP)>铵盐(NH4-HPAN)>无荧光防塌剂(GLA)>硅稳定剂(SSA)>复合离子型聚丙烯酸盐(PAC-141)>水解聚丙烯腈钾盐(FPK). 利用得到的回归方程式对冀东油田的3种主要钻井泥浆体系废水的COD值进行了估算,考虑稀释倍数之后的估算结果与实测值基本符合,证明泥浆处理剂是钻井废水COD的主要来源. 对利用实际废水配制的各种处理剂模拟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实验证明,当混合体系Zeta电位大于-50 mV时,混凝后残留TOC值高于预测值;相反当混合体系的Zeta电位小于-50 mV时,混凝后残留TOC值低于预测值,Zeta电位越小,TOC去除率越高. 6种处理剂中,SMP的Zeta电位值最高,因此其TOC去除效果也最差.  相似文献   

18.
延长气田二叠系山1段为主力储层之一,分布广泛,但由于其储层致密,产量不理想,为了提高该地层产气能力,决定对老井眼进行套管开窗侧钻,使直井变为水平井.小井眼开窗侧钻水平井技术是在定向井、水平井和小井眼钻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钻井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钻井工艺的发展水平.利用该项技术可以使低产井达到“死井复活”,充分利用老井上部井眼以及老井场和地面设施,大幅度降低钻井钻井作业费,降低综合开发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延172侧1井的成功钻探不仅为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而且为今后钻探小井眼裸眼井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1].  相似文献   

19.
水溶性纤维素类钻井液处理剂制备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改性天然材料钻井液处理剂中,水溶纤维素类产品是应用最早、应用面最广和用量最大的钻井液处理剂之一。水溶性纤维素产品主要以羧甲基纤维素为主,根据其聚合度和粘度的不同,在钻井液中分别起到增粘、提高泥浆的悬浮性,降低滤失量和改善泥饼质量等作用,可以用于淡水、盐水、海水和无粘土相钻井液。此外.水溶性纤维素还有聚阴离子纤维素、羟乙(丙)基纤维素和接枝改性纤维素,其中,聚阴离子纤维素是在羧甲基纤维素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工艺而制得的取代度均匀的水溶性纤维索产品,在泥浆中具有更好的增粘、降滤失和防塌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高新刚 《河北化工》2014,(6):106-108,111
通过在首采C0202工作面开展打钻抽采精细化创新,实现了“钻到位、管到底、孔封严、水放通”,成孔率大大提高,孔口负压达到20kPa以上,单孔抽采浓度普遍达到40%以上,部分钻孔浓度达到90%以上,抽采量提高到原来的2.3倍,抽采效果显著提高。杜绝了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了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