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实现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安装,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本文从工程实际出发,分析了常规二次装置及屏柜结构,调研了目前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方案及应用现状,并进行梳理总结,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制舱及舱内二次装置、屏柜结构优化方案,提出了预制舱内屏柜布置方案,并给出了预制舱方案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二次预制舱是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实现工厂化预制、现场装配式安装,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从工程实际出发,提出了预制舱规格尺寸及舱内二次装置、屏柜结构优化方案,提出了预制舱内屏柜布置方案,并给出了预制舱二次设备"即插即用"方案设计。随着国网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的推进,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3.
研究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配置方案模块化集成能更好地推进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基于工程设计实践经验,从设计角度总结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研究110 kV模块化智能变电站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配置方案及模块化集成,优化方案可显著减少变电站二次设备及屏柜数量,减轻现场施工及调试工作量。  相似文献   

4.
陈盼 《电工技术》2017,(11):49-51
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是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重要方向,预制舱内设备标准化接线对于提升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质量至关重要。针对目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预制舱内接线混乱、配合工作量大、现场返工频繁等问题提出预制舱标准化接线方案,对设备接口的定义和型式进行标准化设计,使设备接口简化、布置集中、功能明确,实现预制舱内设备"即插即用"式对接,减少了厂商与设计院间配合工作量,提升了预制舱内接线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标准化、模块化是智能变电站建设发展的总趋势,预制舱布线是模块化智能变电站施工、维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基于现阶段预制舱双列式屏柜布局,研究了预制舱内外光电缆优化布线方案,并在舱体定位、舱外电缆沟对接和舱外进线口位置等方面提出与土建专业配合的建议,可为智能变电站的模块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并分析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舱内部配线方案,并指出其中的不足,提出了二次设备舱机架式结构的框架模式。该模式摒弃以屏柜为设备单元的传统思路,在预制舱内以设备功能为基础形成不同的模块,并给出了各类型模块的配置原则,介绍了模块内、外部标准接口。该机架式结构提高了现场接线的效率,实现了机架式二次设备预制舱的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主干光缆全部采用MPO预制光缆的智能变电站光纤连接方案。方案在集中接线柜采用了接线形式简洁的MPO光端子实现舱内外光缆转接,并将MPO-LC转接盒分散布置在各设备柜内。较全面地解决了缆线通道拥挤、运行检修不便、集中接线柜凌乱的问题,同时可将集中接线柜设计成微型柜体有效提升了预制舱的空间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基于"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理念,针对现在变电站建设的问题,提出了预制式二级组合设备的方案。根据二次设备功能和间隔将二次设备模块化,优化了舱内屏柜尺寸,规范了舱内接线以及利用预制光/电缆的即插即用特性,减少了现场工作量。研究结果表明:预制式二次组合设备模块化方案解决了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的现场施工量大、施工周期长、二次接线工作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周文  李杰 《电气技术》2014,(4):88-91
配送式智能变电站是一种新兴的变电站建设方案。本文主要介绍预制舱式智能变电站,文章从预制舱结构及电气接口上探讨了预制舱式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几项关键技术,着重分析了预制舱的结构、屏柜布局以及预制舱的配置方案,并对预制舱式变电站的电气接口形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变电工程建设模块化水平,针对目前模块化技术在变电工程二次侧建设中的应用情况,分析现阶段二次设备模块化技术在实际工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二次模块化划分的原则,在典型案例基础上对预制舱组合设备及预制式智能控制柜设计中,研究诸如预制舱屏位布置、舱体设计、装置安装及布线、一二次设备接口标准化、预制智能柜布置等模块化关键技术,提出预制舱组合设备及预制式智能控制柜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与典型方案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后设计方案在设备集成化及标准化中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