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双域状态分类的音乐信号差错隐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频差错隐藏是一种差错掩盖技术,针对重叠变换编码系统中长帧(>40 ms)音乐信号的差错,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残留信息的状态分类差错隐藏方法,以较低的处理延迟解决了长帧差错掩盖问题.提供了一种参考ITU-R BS.1534标准的主观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结果显示提供的新方法在音乐信号的长帧差错掩盖中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较低的处理延迟.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语音和音频质量的主要评价方法——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基于两种方法的ITU-T和ITU-R音频质量评价标准,并对不同的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对音频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刘颖  张萍  丁庆生 《现代电子技术》2006,29(10):126-128
依据BS.1387客观测试标准,针对现有3种常用的音频编解码算法(MPEG2,AAC,AC3)进行客观测试,并对测试结果做了分析和对比。BS.1387标准是于2000年ITU针对音频感知音质提出的客观测试方法,简称PEAQ(The ITUStandard for Objective Measurement of Perceived Audio Quality)。针对该标准,对其测试方法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Matlab软件中得以实现。通过与主观测试的对比,揭示了该算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音频质量感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扬声器声音质量评价方法分为主客观两类,但目前二者的相关度不高。国际电信联盟提出了音频质量感知评估方法(PEAQ).模拟人耳感知特性并融合多个输出变量产生一个评价参数。不同于现有的常规客观音质测量方法.探讨了采用PEAQ对扬声器主观音质进行客观测量的可行性。以消声室录制扬声器的放音片段作为测试信号,分别对4组扬声器进行PEAQ及主观听音评价,实验结果显示PEAQ评价和主观听音评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压缩域音频质量客观评价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音频质量客观评价变得越来越重要。以AAC音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压缩域音频质量客观评价算法进行研究,发现比特率和尺度因子是影响音频质量的两大因素;提出一种基于压缩域的音频质量客观评价算法AQC,依据这2个参数对音频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实验结果表明,AQC评分与国际上公认的全参考音频质量客观评价方法PEAQ所得评分有很高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6.
9 测试结果 从1994年11月提交第一个AAC建议起,就设计进行了许多核心实验以选出最好的功能模块来组成AAC RM.1996年9月,以ITU-R BS.1116规范为标准,在五声道、全带宽的配置下,对最后的MPEG-2 AAC系统与MPEG-2 BC层2进行了对比测试[30].BBC(英国)和NKH(日本)进行了正式的主观测试.一些可靠的专业试听员1)(BBC有23人,NHK有16人)参加了试听测试.按照ITU-R BS.1116的规定,测试采用ITU-R五级损伤标准(见表6),以三点刺激/参考隐藏/遮蔽双眼的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立体电视视频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立体电视视频质量主观评价的标准化进展与相关的研究情况,着重对ITU-R BT.2021号标准进行了解读,从素材选择、评价要素、评价方法、观看条件、评价人员、数据处理等六个方面介绍了立体视频质量主观评价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DRA多声道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编码算法,由于采用了瞬态局部化的MDCT(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消除预回声和基于统计特性的量化指数熵编码码书选择等创新方法,DRA多声道数字音频信号压缩编码算法在较低的算法复杂度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的压缩效率。依据ITU-R BS.1116标准进行的主观听音测试结果表明其达到了标准中定义的"透明音频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怀畅 《电声技术》2014,38(12):67-72
WMA流媒体是一种目前电台及多媒体网站使用最为广泛的音频直播、点播及下载的主要音频传输格式,通过对不同码率WMA音频的主观评价,并针对波形统计、光谱图对比及频谱分析三种客观数据对比,对主观评价与客观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述,并对WMA流媒体的应用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晓明  鲍长春 《信号处理》2013,29(10):1274-1282
为有效解决现有单一模型编码器无法在中低速率对语音和音频信号进行高质量通用编码的问题,本文借助语音与音频信号的谐波特性,建立了一种对语音和音频信号统一编码的方法。首先,本文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提取输入信号的谐波成分;其次,利用感知匹配追踪算法,并结合正弦参数建模对谐波成分进行参数提取与量化;第三,对于量化谐波后的残差进行抖动格型矢量量化,以提升重建音频的主观听觉质量,并最终实现一套包含24kbps和32kbps码率的宽带语音与音频通用编码器;最后,对所提算法进行了客观PESQ/PEAQ和主观A/B测试,并与ITU-T G.722.1和G.722.2编码器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编码器对语音和音频信号的编码质量均优于参考编码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