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认知无线电网络具有学习和认知能力,能够与外部环境进行信息交互,并最大程度地限制和降低主、次用户碰撞的发生,从而实现空间内可用频谱的感知和利用。文章分析认知无线电网络的蜂窝架构和对等架构,介绍认知无线电网络OSI(开放系统互连)和TCP/IP参考模型中各层的功能,描述认知无线电网络跨层设计的产生背景和必要性,列举认知无线电网络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研究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复杂网络现象。  相似文献   

2.
认知无线电网络架构与协议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无线电网络具有动态、灵活、智能地使用频谱资源,提高频谱利用率的特点,其网络结构和协议体系的设计是实现上述网络功能的关键。现有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网络架构主要有美国的CORVUS系统,基于IEEE 802.22的无线局域网(WRAN)和支持多信道多接口的无线Mesh网络;协议体系有CORVUS协议体系,军用的XG系统协议及WRAN协议等。  相似文献   

3.
软件无线电技术对实现不同通信系统间的互操作提供了灵活的解决方案。支持多种通信制式和通信协议的软件无线电网络将是未来战术通信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探讨了软件网关中协议转换和资源动态配置的实现,并对基于软件网关组建自组织通信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喷泉码能有效抵抗认知无线电网络中来自主用户的突发干扰,且无需反馈重传,从而为认知无线电网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信道编码方案。首先简介了数字喷泉码以及认知无线电网络基础知识,然后综述了数字喷泉码在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链路建立、认知通信以及在资源分配中的应用现状,最后指出了在这一研究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使得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提高了,然而有限频谱资源的紧缺及其利用率低的情况,又降低了通信设备的通信能力。因此急待找出一种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通过对认知无线电的简单介绍,结合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特点和通信的高要求,设计出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电台体系架构,并简要分析了其组成部分及功能。  相似文献   

6.
杜红  富爽  许杰  初洪娜 《电视技术》2015,39(20):31-34
物联网是当今研究的一个热门技术,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中,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农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认知无线电是一类智能无线通信技术,能够通过对周边环境的感知而发现空闲的可用频谱资源,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将农业物联网与认知无线电技术相结合,能够缓解农业物联网所面临的频谱资源紧张问题。分析了物联网频谱研究涉及的方面和频谱管理的现状,将认知无线电频谱感知技术应用到农业物联网环境中,研究基于认知的农业物联网的网络架构,提出了认知无线电技术在农业物联网中应用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滑楠  曹志刚 《电子学报》2010,38(4):910-0918
 在对近期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邻居节点发现、“耳聋”、邻居节点消失、路由发现和跨层设计等5个方面,对认知无线电网络路由研究面临的重要挑战进行了分析;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对路由研究中对公共控制信道的依赖、路径延时,以及需要考虑的技术指标进行了讨论。最后,从介质、信道、节点和网络等4个方面,对路由研究场景设计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从路由优化方案和路由拓扑算法协议两个方面,对主要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金红军 《通信技术》2014,(9):1021-1026
针对未来战术通信向高速、宽带、移动和网络化方向发展,提出了利用LTE技术构建宽带战术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和设计思想。通过高速传输技术、高效多天线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以及频率下移、综合集成技术,建立了一套一体化车载式基站系统,描述了网络架构、实体和基本设计策略,给出了系统主要设计指标。通过实例验证:通信距离可达20 km,通信距离显著提高,此时数据吞吐量可达47 Mbit/s,比现役提升近百倍,证明了系统架构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真正实现了战术通信系统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动态频谱接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接入技术,并对其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以及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动态频谱接入网络中采用跨层协议设计方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分配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新型无线业务的不断发展,频谱供需矛盾日益明显.认知无线电网络被认为是实现动态频谱共享、缓解频谱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相关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频谱分配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论文首先介绍了认知无线电网络的技术背景,分析了认知无线电网络中频谱分配的关键问题和算法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主流频谱分配模型的设计思想与技术特点,并详细描述了各模型经典分配算法的实现机制.最后,对频谱分配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刘先锋  刘勤 《无线通信技术》2008,17(4):17-19,24
认知无线电作为一种智能无线电技术,可赋予无线通信系统以电磁环境感知能力,有效解决频谱利用率和管理的问题.软件通信体系结构(简称SCA)已被软件无线电论坛采纳为嵌入式系统的标准通信软件结构.SCA提供了一种支持通信软件和硬件可移植、可配置、可扩充和可重用的软件平台.本文首先论述了认知无线电的概念、功能,接着结合开源认知无线电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SCA的认知无线电台的新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赵峰  任清华  褚振勇  郑博 《通信技术》2007,40(11):267-269
文中针对未来的蜂窝通信服务提出了一种具体的基于传感器网络的认知蜂窝网模型,并对网络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深入分析.该模型能充分的利用现有蜂窝网的基础设施并发挥认知无线电解决频谱资源紧张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CA中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 Connectivity。HAL-C)的概念及其实现方法。对DSP、FPGA硬件抽象层的实现方案进行了讨论。基于硬件抽象层设计的软件模块将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能有效缩短系统开发周期。提高系统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4.
    
Networking cognitive radios and nodes from primary system (PS) results in a heterogeneous coexisting multi‐radio wireless network, so that significant network throughput gain can be achieved. However, by investigating cognitive radio network (CRN) architecture, the links in CRNs are unlikely to support complete security check due to link dynamics, opportunistic availability, and uni‐directional in available time window. We therefore introduce trusted cognitive radio networking (TCRN) concept to facilitate network functions such as association in dynamic spectrum access and routing. First of all, we explore the mathematical framework for trust in CRNs. We then show successful association of node to CRN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structure of trust from statistical decision theory. Furthermore, we modify the machine‐learning algorithm to update the trust measure for each node, and develop rules of thumbs to facilitate TCRN with learning capability,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s. Trusted CRN can greatly alleviate heterogeneous challenge for CRN operation.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认知无线电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线用户的数量急剧增加,使得频谱资源变得越来越紧张,如何充分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率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认知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其核心思想就是使无线通信设备具有发现“频谱空洞”并合理利用所发现的“空洞”的能力。虽然认知无线电技术能以更为灵活的方式来管理有限的频谱资源,但要真正将其应用于实际通信系统还需解决包括频谱检测、自适应频谱资源分配和无线频谱管理等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认知无线电是在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能够自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无线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的网络结构有3种类型:集中式,分布式和集中 分布式。它通过频谱自适应技术来实现动态频谱分配,相关技术包括频谱检测技术,信道估计与预测技术、数据传输技术和多天线通信技术。随着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各国际标准组织和行业联盟纷纷开展相关的研究,并着手制定认知无线电的标准和协议。目前,认知无线电的推广仍面临着政策问题,但其市场需求日益扩大。总而言之,此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认知无线电思想的基础上,定义了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侦察分析的概念,设计了一种基于认知无线电的无线通信侦察分析的体系结构,为无线通信侦察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Cognitive radio is a promising technology aiming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radio 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A cognitive radio device uses general purpose computer processors that run radio applications software to perform signal processing. The use of this software enables the device to sense and understand its environment and actively change its mode of operation based on its observations. Unfortunately, this solution entails new security challenges. Our objective in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security issues of the main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rchitectures of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We present vulnerabilities inherent to those systems, identify novel types of abuse, classify attacks, and analyze their impact on the operation of cognitive radio‐based systems. Moreover, we discuss and propose security solutions to mitigate such threat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关注异构蜂窝网络和认知无线网络的发展,分别总结了认知异构蜂窝网络、认知家庭基站和认知WiFi 2.0网络的概念和相应研究,凝练了认知融合网络的概念。针对认知融合网络中宏站与多小站共存于相同频段,必然导致严重的干扰问题,提出了认知资源管理和认知干扰管理环路框架,实现资源和干扰的高效管理,有效提升端到端的用户体验质量。最后展望了认知融合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