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毫秒延时爆破段延时间隔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娄建武  龙源  卢云 《爆破器材》2006,35(1):26-29
文章对在微风化的花岗岩石场地采集的毫秒延时爆破地震信号进行了分析,其爆破地震波各段间的振动波形在近距离时,波形分开,而在中远距离处,各段装药激励的爆破地震子波开始叠加.试验数据分析表明,在该试验场地的毫秒延时爆破段延时间隔可以选择在25~50ms间.采用多分辨分析技术对试验中的多段微差爆破地震信号进行了4个尺度的分解,各尺度下的细节分量比较分析表明,毫秒延时爆破的多段延时特征在尺度j=2,3的细节分量中得到了清晰的表示,尤其是在j=2的尺度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进而控制地表振速,以厦门抽水蓄能电站的进场通风兼安全洞的延时爆破为背景,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理论公式分析了不同延时时间对地表振动叠加效应的影响。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隧道掘进中毫秒延时爆破和半秒延时爆破地表振动波形的叠加效应,可知非电雷管的误差导致毫秒延时爆破中不同段的地表振动波形形成叠加;而半秒雷管虽有误差,但延时时间较大,不同段的振速波形之间相互独立。利用理论计算探讨了本工程中第1段掏槽孔和第2段掏槽孔在不同延时时间下的振动波形叠加情况,给出了叠加振速放大、叠加振速减小和无叠加产生的几种情况。依据理论和实测振速波形的叠加效应,分别提出适合本工程的毫秒延时非电雷管和电子雷管的合理延时时间,可为类似的隧道延时爆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小间距地下在建构筑物爆破施工对既有地下结构的影响,以米仓山竖井及隧道工程为例,从竖井掏槽孔延时爆破的角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针对既有隧道的降振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多个掏槽孔同时起爆时,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易受传播介质及传播距离的影响,且爆破地震波具有明显的主振段;延时爆破可实现多个爆破波不同程度的叠加消能情况;当延时时间为2 ms,即为主振周期的一半时,既有隧道降振效果十分显著;延时时间大于主振周期时,降振效果同样明显,但主振区持时也相应拉长,可能会为隧道带来长持时的塑性破坏;此外,竖井掏槽时间的确定应结合结构的破岩效果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4.
郑欣  王伟杰 《工程爆破》2021,27(6):59-64,79
为了探究小间距地下在建构筑物爆破施工对既有地下结构的影响,以米仓山竖井及隧道工程为例,从竖井掏槽孔延时爆破的角度,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针对既有隧道的降振效果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多个掏槽孔同时起爆时,爆破地震波的传播易受传播介质及传播距离的影响,且爆破地震波具有明显的主振段;延时...  相似文献   

5.
精确延时条件下的爆破振动响应特性是当前工程爆破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基于岩质边坡爆破振动响应的理论分析,结合溪洛渡水电站边坡开挖爆破振动的数值模拟,研究了精确延时条件下的岩质边坡爆破振动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边坡的爆源近区,质点峰值振动速度及第一主应力的变化随延时时间的不同具有明显的低峰值,而在爆源远区,则难以确定明确的变化规律。在爆源的近区,合理的延时时间可以降低甚至避免振动效应叠加,该延时时间的最小值约为爆破振动的主周期;爆源的远区,虽然振动峰值降低,但是难以避免爆破振动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6.
毫秒延时控制爆破技术在工程爆破界被普遍采用,目前对毫秒延时爆破在介质内部所产生的物理力学现象还没有相当准确的研究成果,毫秒延时间隔时间的计算也比较多地偏向于获取更好的爆破效果。本文从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叠加干扰降振的原理出发,研究了毫秒延时爆破波形叠加干扰降振时延时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小波变换能量法识别雷管实际延时时间的方法,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为工程中应用毫秒延时爆破控制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毫秒延时爆破干扰降振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秒延时控制爆破技术在工程爆破界被普遍采用,目前对毫秒延时爆破在介质内部所产生的物理力学现象还没有相当准确的研究成果,毫秒延时间隔时间的计算也比较多地偏向于获取更好的爆破效果。本文从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叠加干扰降振的原理出发,研究了毫秒延时爆破波形叠加干扰降振时延时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利用小波变换能量法识别雷管实际延时时间的方法,验证了所得结论的正确性。为工程中应用毫秒延时爆破控制振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隧道爆破开挖引起的围岩损伤对隧道的安全施工和支护成本有重要影响,为研究隧道周边孔毫秒延时爆破对围岩损伤的影响,以重庆北大道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Hypermesh软件建立隧道34个周边孔三维数值计算模型,利用LS-DYNA软件计算得到不同爆破参数的围岩损伤,分析研究爆破损伤与孔间延时、药量和围岩岩性的关系规律。结果表明:孔间延时的取值对损伤范围有较大影响,孔间延时在一定范围内,损伤范围随着延时的增大而减小,当孔间延时继续增大时损伤范围趋于稳定值;损伤范围随着药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孔间延时增大时,不同药量的损伤范围差值逐渐减小。花岗岩的周边孔爆破损伤范围小于砂岩,不同延时下花岗岩周边孔爆破损伤范围变化较小,而砂岩的损伤范围变化较大。根据数值计算结果确定了现场周边孔爆破参数,隧道轮廓成型平整,较好地控制了爆破围岩损伤。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爆破拆除塌落振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铁  刘立雷  刘伟 《爆破》2010,27(4):74-77
结合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探讨了降低建筑物爆破拆除塌落振动的措施.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程序ANSYS/LS-DYNA,建立了框架结构建筑物爆破拆除塌落振动数值分析模型.对不同拆除方案下的地面质点的振动速度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爆破缺口和起爆时差可以显著降低倒塌过程中塌落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讨论双孔微差爆破及柱状药包爆破振动新特性,通过在空腔内壁施加等效爆源荷载方法,建立药包爆破振动LS-dyna数值模拟模型,分别对双孔微差爆破和长柱状药包爆破振动进行分析。通过控制加载时间模拟不同延时间隔下的微差爆破过程,同时建立不同长度的加载组元来表示柱状装药的药包长度,进而研究药包长度对爆破振动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相应的理论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微差爆破质点峰值速度与距离整体呈现负相关,但在衰减过程中出现局部的增大现象,增大的幅值和区间与延时间隔有关,间隔时间越长,局部放大效应距离爆源越远,放大幅值越小。对长柱药包的模拟结果则表明:对于介质中某一点,当药包长度达到特定值后,质点峰值速度将不随着药包长度的增长而增大,这表明传统的通过药量来衡量爆破振动幅值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局限性。这些成果对爆破振动预测及爆破施工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工程爆破》2022,(3):12-16
迄今 ,由于缺乏对冰介质爆破特性的了解 ,黄河防凌爆破仍停留在局部经验阶段。本文对冰介质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并测定了部分力学特性。结果表明 ,在爆炸载荷作用下 ,冰介质呈现明显的脆性变形 ,并且其抗压强度是抗拉强度的 3~ 6倍。通过 -2 5℃气温条件下冰介质中标准爆破漏斗试验 ,求得炸药单耗为 83 0 g/m3,与爆破中软岩石的炸药单耗相当。  相似文献   

12.
井巷掘进微差爆破合理间隔时间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颖  刘积铭 《工程爆破》1996,2(3):14-18
根据相似原理和LivingstonCW爆破漏斗理论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出最佳爆破参数,以此参数为条件进行5种不同延迟间隔时间的模型试验,求得破碎效果最佳的微差间隔时间为40~70ms,并为现场工业试验所验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似原理和LivingstonCW爆破漏斗理论进行实验室模拟试验得出最佳爆破参数,以此参数为条件进行5种不同延迟间隔时间的模型试验,求得破碎效果最佳的微差间隔时间为40~70ms,并为现场工业试验所验证。  相似文献   

14.
微差间隔时间、药量分布及测距对爆破震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爆破震动影响因素入手,介绍了点爆源爆破震动的特点,分析了微差间隔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药量分布等爆破参数对爆破震动的影响,用实测爆破震动波形论证了多段微差爆破时,爆破震动强度由微差间隔时间、测点距爆区距离、各段药量分布等爆破参数联合作用决定。当这三种参数达到最佳"匹配"时,就能达到最佳降震效果。  相似文献   

15.
含空孔直眼掏槽微差起爆时间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奇  杨永琦  王树仁 《工程爆破》1998,4(3):17-21,25
提出了岩石爆破破碎过程的分形理论,并将其应用于确定微差爆破起爆时间,从而建立了微差延期时间优化的新思路、新方法。本文以平巷含空孔直眼掏槽微差起爆时间为例进行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6.
《工程爆破》2022,(3):58-61
在舟山长白岛1#、2#船坞围堰拆除中,根据围堰不同结构,采用不同的爆破方法和相应的爆破参数,获得较好的爆破效果。尤其是所提出的超深水平孔的钻孔方法和装药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改善破碎效果和降振两方面对国内外露天台阶爆破毫秒延时间隔时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基于改善破碎效果的研究,国外学者得出多个计算公式,但参数不同,给使用者带来困惑;国内学者多基于工程实践给出经验值。基于降振的研究,国外学者提出不同计算方法,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内多基于工程实践给出最佳取值范围。同时展望了未来露天台阶爆破间隔时间的研究方向,可供爆破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的讨论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杨享衢 《工程爆破》2003,9(3):58-61
从微差间隔时间、微差起爆网路等方面分析了设置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应当考虑的因素 ,指出了目前生产的非电毫秒雷管在使用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提出了对现行非电毫秒雷管名义延期时间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