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伟 《中国科技博览》2014,(26):309-309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地质找矿事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态势。多种方法也不短涌现到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第~线。因此本文通过以水工环地质研究的发展情况为主要的工作基础,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来对现有的水工环地质勘察手段与方法进行了简略分析,这对于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工作效益和工作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是地质找矿、地质勘查、矿床开采时对矿床自然条件进行综合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工环地质是水文、工程和环境三类地质的总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矿区的评价和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本文主要阐述了矿区勘查工作中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对我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活都离不开水工环。同时水工环中各项工作对于我国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水工环勘查技术有利于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本文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进行简单的分析,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对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得水工环地质工作内容也有了较大的改变,在此进程中,很多污染较大、能耗较多的产业也开始出现,而这对于水工环地质环境有着很大的危害,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必将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环境。作者分析了我国现今的水工地质环境,并分析了工作方法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大力建设国防设施,地质勘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水工环的地质勘查工作作为实时地质勘测的关键环节,它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由于社会经济带来的制约性影响,水工环地质勘测在我国的应用很难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勘测的应用做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随着一些污染度较高、耗能较强的相关产业的出现,导致水工环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长期演变下去,势必会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危害。本文主是立足于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对不良的工作方法加以改进,并提出了未来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提高,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事业的发展,而将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到地质工作中,无疑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本文对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对水工环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遥感技术在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此为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工环是我国地质勘察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地质勘察工作在水工环发展建设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在地质勘察工作中要加强对水工环的研究和分析,加强每一项成果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水工环的优势和作用,有利于促进地质行业的蓬勃发展,还可以避免对我国地质环境的破坏,积极的促进保护我国的地质环境,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现本文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措施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相似文献   

9.
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发展。所谓水工环主要是指水文、工程、环境等地质,这几类地质调查对象并不相同,但是通常联合起来一起研究。本文首先对水工环地质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其次对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设,希望能够为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水工环)是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形成、运动、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工程地质学研究“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区域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则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全球变化、医学环境地质和生态环境地质等方面”。水工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持系统,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不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是他们依据的地学基础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是以“水一土作用”作为纽带紧密相连的。水与土是水工环研究对象,是基础。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众多方面,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使水工环研究工作担负着“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在工程建设中,水工环地质和岩土工程技术与岩土施工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水工环地质和岩土工程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重视。只有将水工环地质和岩土工程理论体系应用到岩土施工建设中,才能够进一步确保施工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本文就水工地质和岩土工程理论体系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其在岩土施工中的应用和发展,为岩土施工建设提供一点建议,促进工程施工建设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工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支持系统,它们是相互关联的整体,虽然它们有各自的不完全相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但是他们依据的地学基础是相同或相近的。它们是以“水一土作用”作为纽带紧密相连的。水与土是水工环研究对象,是基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冰工环)是地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内容上主要包括: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形成、运动、分布规律及其开发利用”,工程地质学研究“岩土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技术方法,区域工程地质和环境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学则研究“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问题、全球变化,医学环境地质和生态环境地质等方面”。水工环研究工作的众多方面,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使水工环研究工作担负着“改造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勘测技术出现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这都要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经过实践证明,勘测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这一技术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水工环地质这一概念在地质勘测中的应用,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各个行业都面临着较大的竞争压力,我国地质事业面临着矿产资源枯竭、地质找矿成果不显著、地质开采不善破坏生态等诸多压力和挑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的科技成果被应用到水工环勘察工作中,显著增加了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效率。本文对水工环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以及勘察工作中应用到的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各项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地质勘察技术也相应的有了一定程度的革新。水工环地质勘查技术以及遥感技术等高新科技也在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对这些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做详细分析。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了水工环的概念以及这种技术的发展现状,第二部分详细论述这一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最后一部分对于遥感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者结合水工环地质研究的发展情况,论述了应用高技术手段对提高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效率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欣  苏锋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534-534
几十年来实践证明,水工环领域遥感应用技术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18.
石成 《硅谷》2014,(16):102-103
当前,国民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人们对各种能源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对各种能源资源开采和应用,造成能源资源日益枯竭,能源危机已成为社会和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为缓解社会中能源资源供需矛盾,人们将新型的技术手段应用到资源的开发利用之中。文章介绍了水工环地质勘查的技术及其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追踪全球环境变化,解决跨界水工环的大区域问题、寻找大的系统规律与特征,开展洲际与跨界水工环小比例尺编图是较好的手段,国家或大的经济区(带)在研究地下水资源和地质环境与人类工程活动和谐发展也同样如此。为了将水工环相互交融的四维信息简捷明了地服务于读者,从多层次、多目标、多因素特点出发,划分了水工环图件的类别,并对有关图件主题与内容形式分析,对小比例尺图件编制方法进行了探索,对于提升重大地质调查成果的集成表现形式,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满达 《中国科技博览》2014,(38):251-251
水工环地质学科与岩土工程两个专业学科的理论体系核心是通过原始的分散型、局部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理论成果革新,然后随着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普遍性,全局性,集中型科技创新与发展,并得到了高度综合与集成而形成的当代水工环地质与岩土工程学科。本文分析了水工环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水工环工作的两点建议,并介绍了水工环研究中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