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基础隔震减小建筑结构鞭梢效应的原理,阐明产生鞭梢效应的条件及基础隔震对结构地震反应和鞭梢效应的控制作用分析。本文对一容易产生鞭梢效应的多自由度结构系统进行了动力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工程爆破中构造断层的隔震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爆破地震波传播特点,分析断层(或裂隙)的隔震效应机制、地震遇结构面的传播规律以及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抗震方法是房屋上部结构和基础牢牢地连接在一起,地震时,地面运动能量经过基础输入到房屋结构,致使房屋结构发生振动、变形,甚至倒塌。"消能隔震"的基本思想是使基础和上部房屋结构分离,隔离地震能量向建筑物的输入。实现地震时地动而建筑物基本不动,达到保证建筑物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选取若干典型的村镇住宅布置形式进行了隔震设计,对隔震垫不同布置形式的隔震效果、增加隔震垫数目对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更加合理的利用隔震技术改进村镇住宅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烈度区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为研究对象,基于减隔震装置广泛应用于桥梁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工程背景,结合桥址处场地条件,引入摩擦摆减隔震支座对桥梁结构进行减隔震设计。通过非线性时程响应分析,对比研究了在摩擦摆减隔震支座的边界条件下和普通支座边界条件下的桥梁结构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桥梁结构使用减隔震支座后的自振周期是使用普通支座的2.32倍,在设计地震荷载作用下,摩擦摆减隔震支座使桥梁结构达到全桥协同作用,大幅度降低了桥墩墩底弯矩和墩顶位移响应,减震耗能作用明显,优化了桥梁结构的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6.
通过隔震建筑和不隔震建筑的抗震效果比较,表明隔震结构采用橡胶垫隔震支座时具有明显的隔震效果。隔震结构的设计内容包括隔震目标的确定、上部结构设计、隔震层设计、隔震层验算、构造措施、经济性论证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建筑物减震隔震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建筑物减震隔震的研究现状及特点,在论述了基础滑移隔震技术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滑移隔震装置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介绍了我国滑移隔震的应用情况及隔震构造。根据我国滑移隔震技术研究和应用情况,从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表明滑移隔震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结构减震形式。应加大研究和技术开发力度,对技术成熟的滑移隔震装置编制相应的行业规范和标准,以利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铅芯橡胶支座(LRB)滞回特性模型和LRB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为出发点,分析目前LRB隔震桥梁地震响应领域的发展现状.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LRB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领域的研究成果,并针对现阶段LRB隔震桥梁地震响应分析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了当前迫切需要进行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座位移输入的频域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了结构在基础位移输入下的动力反应.首先根据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机理建立了基础处的荷载点矩阵,然后结合频域精细传递矩阵理论建立结构的整体传递矩阵,输入地震位移傅立叶谱,运用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出结构的动力反应.在上述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应的算例分析,所得结果表明方法是有效、可行的.该法具有计算简单,思路清晰,节约内存等优点,可方便、高精度的进行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隔震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基础隔震技术。扬中联合中心学校C区综合楼为砌体结构,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结合隔震技术在综合楼加固工程中的应用,详细介绍了隔震技术的设计原则、计算内容及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指出隔震技术设计合理,隔震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与常规加固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基础隔震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介绍了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与滑动摩擦隔震体系的优点,以及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讨论了隔震建筑的经济评价问题,展望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针对采空区建筑抗震抗沉陷变形能力的不足,在分别分析采空区沉陷变形和地震对建筑作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分析了采空区沉陷变形和地震对建筑耦合作用的影响,指出通过提高建筑物基础的整体性、加强首层梁柱配筋、采用隔震减震设计、设置可升降点式基础、对建筑物进行变形加固处理可以增强建筑抗震抗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基础隔震的概念及其基本原理,介绍了叠层橡胶支座隔震体系与滑动摩擦隔震体系的优点,以及基础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讨论了隔震建筑的经济评价问题,展望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对铅芯橡胶支座双线型力学模型中屈服前刚度与屈服后刚度之比,即屈服比的变化对桥梁减隔震效果引起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地震作用对桥梁上部结构的影响,发现铅芯橡胶支座能够有效的将地震荷载均匀的分配给个墩柱。研究表明,当屈服比取值约为10时,各项抗震指标达到最佳值,减隔震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基础隔震技术国内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涛  张富有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12):118-120
介绍了基础隔震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目前的几种主要型式,回顾了基础隔震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概述了水中墩柱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时考虑动水压力效应的必要性,阐述了水中墩柱结构地震反应的附加水质量和流固耦合两种分析方法,介绍了国内外规范对作用于墩柱结构上的计算动水压力的规定,最后对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腐蚀环境对结构抗力的影响、抗力衰减模型、地震危险性、地震对结构的作用。在描述地震发生的随机性时,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的泊松过程模型。用一个简化的结构抗力衰减模型,忽略了结构抗力变异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根据地震发生的随机性和结构抗力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提出了腐蚀环境下随机烈度和确定烈度地震时结构承载能力可靠度的分析方法。给出了在随机烈度和确定烈度地震作用下,受腐蚀结构承载能力失效的概率计算公式。算例分析表明,当结构处于严重腐蚀环境时,其地震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可靠度有明显的降低。图2,参8。  相似文献   

18.
针对钢筋混凝土框筒夹层结构,运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振型分析,得出了该结构的自振特性;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夹层结构采用钢结构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减震作用,采用钢夹层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高层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9.
并联复合隔震支座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拟静力试验对并联复合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性进行了研究。并联复合隔震支座由夹层橡胶垫和摩擦滑移支座并联复合组成。分别调整橡胶垫和摩擦滑移支座上竖向力的大小,对三种支座的恢复力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并联复合隔震支座充分融合了橡胶垫隔震支座和摩擦滑移隔震支座的优点,改善了采用单一隔震支座的缺点,大大提高了结构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文介绍了胶带机走廊结构常用形式和组成,指出目前常用计算方法-平面模型分析法的局限性,提出空间建模的分析设计方法,并以某胶带机走廊分析计算为例,简单介绍了风荷载计算、振型计算、地震作用反应谱计算和荷载内力组合等建模过程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