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宾仕初 《中华建设》2014,(11):106-10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水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水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出台实施,对自来水供水水质规定更严。许多供水企业已对制水、净水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对设备进行更新,提高了出厂水水质,但疏于对管网水水质管理,使管网水水质与出厂水相比明显下降。由于供水管网分布广、环境复杂,影响水质因素不但多,而且隐蔽。管网水直接到用户,水质质量如何,用户直接感受到,是衡量供水服务质量的主要指标。因此加强供水管网水质管理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供水工作的首要任务保障水质安全,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是人工监测管网水水质情况,属于事后监督,结合供水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对水质自动在线监测设备的应用,提出人工与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系统联动模式,建立了管网水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体系。实践证明,通过数字化监测平台建设,可以实时监测水质变化情况,为应对水质突发事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国光 《给水排水》2020,46(8):11-14
介绍了上海加强管网水质管理情况,多年来水厂出厂水平均浊度0.08NTU,管网水平均浊度保持0.11NTU,仅增加0.03NTU,采取管网补氯等措施降低出厂水余氯,使管网余氯更稳定平均,改善供水口感。开展管网综合指标检测,科学评价管网水质,确保管网水质。对上海二次供水改造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上海市城市管网水质研究表明:上海市供水管网水质基本稳定,现有管网对管网水质影响不大,全市屋顶水箱水质与管网水质基本没有差别,但需进一步改善水箱密封性能及水箱材质,同时有关部门应立法加强对屋顶水箱管理。居民住宅或街坊目前使用的镀锌钢管需尽快有计划地进行改造;要进一步明确二次供水职责,提高管网水质的稳定性。科学合理的管网设计也是提高水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人民珠江》2008,(2):F0004
深圳市水质检测中心是隶属于深圳市水务局的独立法人事业单位,1998年10月成立,目前主要负责深圳全市的二次供水、水库和东部供水工程原水、自来水厂进出厂外和管网水、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以及主要河流的水质监督检测,是深圳市政府对全市的外源和供水行业实行水质监管的主要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6.
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上海监测站将向媒体提供上海市中心城区自来水水质公报。这一措施可促进供水行业强化管理 ,不断提高服务和监测水平 ,增加市民对本市供水水质情况的知情权。上海供水水质公告每周二公布前一周供水水质情况 ,每月第一周公布上月供水水质情况。公布的内容为自来水的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四项指标自来水水质公告将可通过媒体了解@旗帜  相似文献   

7.
在线水质仪表为水厂精细化管理、稳定出水提供了科学依据,使供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上海通过近20年的努力,实现了原水、制水、供水全过程在线水质仪表动态化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介绍了上海在线水质仪表在水源地、水厂、管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监测供水管网的水质状况,提高供水水质的安全性是一个复杂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在基于污染预警监测的优化监测点布置中,加入节点水龄数据集约束,将两个目标综合优化,实现了常规监测意义下的污染灾害预警监控.通过小规模管网实际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沈阳市54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断面布设,,河流断面水质类别评价采用单因子等评价法,对水质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水质监测结论,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功能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供水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亟需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对供水全过程监管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文章从用户、功能、数据和性能等方面需求分析入手,形成了城市供水与节水全过程控制一体化管理架构。以信息安全和规范化流程为基本出发点,开发了包含设备感知层、数据管理层、传输控制层和应用层的城市供水安全与节水全过程监控管理平台。平台集成了水源水厂、供水管网、居民用水、家庭节水和处理回用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水源井泵站、自来水厂管网、家庭用水户、污水处理厂及水质监测点等全过程在线监测,对取水、供水、用水、排水等的一体化动态管理,以及供水管网爆管与漏损、生活用水异常与渗漏等智能化风险管控,并在中卫市沙坡头区得到了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杭州管网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许阳  祝建平 《给水排水》2002,28(2):91-93
介绍了杭州市管网水质实时监测系统 ,并对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管网水质实时监测系统对加强管网水质管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城市水源的污染,不少供水企业努力采取措施提高出厂水的水质,但有一种情况一直被不少供水企业所忽视:合格甚至优质的出厂水输送到用户终端时,水质往往已经恶化.根据对国内50个城市的调研可知,管网水浊度比出厂水增加0.38NTU、色度增加0.45度,铁增加0.04mg/L、锰增加0.02mg/L、细菌增加18个/mL、管网末端余氯下降到0.015mg/L、大肠菌增加0.4个/L.现对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影响管网水质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如何构建城市供水管网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及其相应的通讯网络结构,控制方式,系统特点及其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再谈水质稳定、管网改造及运行管理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维华 《给水排水》2004,30(12):21-25
针对当前在改善管网水质上,偏重于管道的更新改造,忽略水质稳定及管网运行管理的问题,从腐蚀、结垢机理、水质稳定性等方面,论述了影响管网水质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制定供水企业出厂水稳定性要求,加强管网技术改造及管网运行管理科学化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状况,有效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困难和供水水质达标率低的问题,根据省水行政主管部门部署,由具备水质监测"国家计量认证资质"的单位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达标状况调查与评价。调查范围是全省84个县(区)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各县(区)调查不少于2个工程,分别检测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3个样品;共调查181个工程,检测370个水样,调查评价结论为水质达标率62.7%,主要超标项目为总大肠菌群、硫酸盐、菌落总数、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等。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地保护、健全管理运行体制、提高水厂处理工艺等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城乡统筹供水模式下乡镇供水管网的特点,构建了以合格水百分比和加氯总量为优化目标的供水管网二次加氯优化模型,采用NSGA-Ⅱ算法实现该优化问题的求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均匀系数实现对管网中余氯均匀度的量化评价,并以苏州北部某城乡统筹供水管网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加氯相比,二次加氯能显著提高管网中合格水的百分比和水质均匀度,从整体上改善管网水质。  相似文献   

17.
课题针对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共性问题,以饮用水安全保障为目标,对基于水质保障的供水管网仿真建模与水质模拟分析、水质多因子评估与综合优化改造、多水源切换供水条件下的优化运行等技术进行了研究。研发了"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平台"、"城市供水优化运行系统"及"基于智能化遗传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改造设计系统",建立了黄河下游地区供水管网水质保障体系。通过在济南示范区管网的应用与示范,为我国城市供水管网的科学管理、运行及水质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供水水质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原水水质保障、根据原水特点选择合理净水工艺、水厂供水水质保障、输配过程的水质保障、二次供水水质保障,需要对供水全过程实现动态水质管理和全过程水质管理,才能确保供水水质,使连续供水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环境及供水源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突发性水源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为减少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镇居民的用水安全,有必要进行水质在线实时监测研究,实时了解城市供水水质状态,为进行供水安全监控预警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从而减少或避免某些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保障城市供水系统的安全运行。水质在线监测水质在线监测信息是城市供水水质信息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实验室化验数据相比,水质在线监测数据虽然监测指标较少,但为全自动监测,无需人工干预,能大幅简化城市水质监测的工作度。此外,由于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水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来水的生产过程是经过一定的处理工艺,使出厂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国家饮用水水质标准,然后经过配送管网输送至用户。二次加压供水是现阶段国内主要供水形式,通过这种形式的供水方式充分解决了管道压力不足的状况。本文针对二次加压供水中提高供水水质,结合当前无人值守情况下如何保障水质安全,应用应急消毒设备达到对二次供水泵站稳定运行的可靠支持,提升二次供水泵站应对水质突发情况的处理能力,提高末端水质的余氯值和水质安全,切实保障居民的用水安全等几方面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二次供水用水安全的措施,形成系统的二次供水末端水质应急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