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为研究溜井矿石运移及井壁破坏特征,以金山店矿垂直主溜井为例,根据工程特点和相似理论,构建了由井口卸矿模拟装置、井筒适配装置、底部放矿适配装置、高速摄影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等部分组成的溜井溜放矿相似试验平台。以运动学理论为基础,在试验平台上进行溜矿段溜矿相似试验,得到了溜矿段矿石的运动轨迹,试验的井壁冲击破坏部位按相似比还原后与理论分析和矿山井壁冲击破坏检测结果相近;以椭球体放矿理论为基础,在试验平台上进行贮矿段放矿相似试验,得到了贮矿段井壁磨损分区范围,试验的井壁磨损破坏区域按相似比还原后与理论分析、PFC2D放矿数值模拟以及矿山井壁磨损检测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溜井溜放矿相似试验平台及其溜放矿相似试验适用于溜井的矿石运移及井壁破坏特征研究,试验结果为金山店矿现服役主溜井的井壁加固方案优化和新设计的采区溜井支护方案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溜井内矿石的运移特征,是制定溜井结构优化、井壁检修和生产管理方案的重要依据。而通过溜井现场溜放矿试验获得溜井内矿石的运移特征因制约因素多而难以实现,为此,研发了集溜放矿模拟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于一体的溜井溜放矿相似试验平台,实现溜放矿全过程的模拟和数据的高效处理与分析。以该试验平台进行溜放矿相似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与实测数据一致。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平台适用于溜放矿相似试验研究,为研究溜井内矿石运移特征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攀钢表外钒钛磁铁矿中钛的可选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勇  孙亚明 《金属矿山》2011,40(10):154-157
以回收利用攀钢钒钛磁铁矿表外矿中的钛资源为出发点,将表外矿与表内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对比,并综合分析了表外矿的选钛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表外矿中的钛铁矿矿物含量与表内矿相当,且表外矿的选钛性能较好,无论是实验室试验还是工业试验都可以获得TiO2含量在47%以上的高品质钛精矿,因此这些表外矿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大厂铜坑矿放矿过程中矿石贫化的问题,开展放矿方式的物理试验模拟研究。利用大型物理放矿模型,分别进行平面放矿和斜面放矿两种不同放矿试验,然后以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为检测指标,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大厂铜坑矿推行斜面放矿方式是可行的,推荐采用斜面放矿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铜坑矿放矿过程中矿石贫化的问题,开展了放矿方式的物理试验模拟研究。并利用大型物理放矿模型,分别进行了平面放矿和斜面放矿两种不同放矿试验;然后以矿石回收率和贫化率为检测指标,对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在铜坑矿推行斜面放矿方式是可行的,并推荐采用斜面放矿方案。  相似文献   

6.
金山店铁矿粉矿放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张传信 《金属矿山》1993,(7):19-23,35
本文通过实验室模拟放矿和现场放矿,试验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压实度条件下粉矿的放矿规律和特点.从而提出了“先上盘后下盘”、“先粉后块”、“先优先出矿口出矿后退采出矿”的放矿顺序,使试验矿块取得了较好的损失贫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某低品位金矿粉矿进行制粒-堆浸试验,考察了固化剂、固化剂用量、水耗、固化时间等对粉矿制粒的影响,并对制粒矿进行堆浸试验,探索制粒金矿粉矿的浸出性能。试验得到金矿粉矿制粒的较佳条件为:水泥用量7kg/t,水耗为30L/t,成球粒径2.36~20mm,固化水分为10%,固化时间大于24h。粉矿经制粒后渗透性大大提高,柱浸试验尾渣金品位低于0.07g/t,堆浸试验尾渣金品位低于0.089g/t,浸出效果良好。为低品位金矿粉矿的处理提供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根据近几年来几处矿山进行的振动放矿留矿法和振动放矿 V、C、R 法的工业试验,以及为这些工业试验在室内进行的模拟试验和几位研究生对振动放矿理论进行研究所完成的室内试验等所得到的一些成果,就振动放矿采矿法中供设计工业试验矿块提出了如下参数:振动放矿静止角和振动波有效作用的高度;振动台板的合理宽度和埋设深度;振动出矿机的眉线高度、眉线角和安装  相似文献   

9.
酒钢镜铁山矿在其桦树沟矿区V矿体实行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试验。为预测低贫化放矿矿石的回收效果并指导矿山现场试验,对V矿体低贫化组合放矿方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V矿体进行低贫化放矿,其矿石回收率可以满足矿山现行回收指标的要求,但2 940分段采用定量放矿的放矿方式,可能造成了大量崩落矿石滞留在采场不能及时回收而且形成矿岩混杂层,并且整体岩石混入率高于矿山设计要求8%。因此,需要对目前的低贫化组合放矿方案进行必要改进,改善矿石回收效果,实现试验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试验了三种不同矿石:炭质矿Ⅰ,炭质矿Ⅱ和氧化矿。两种碳质矿都是极难处理的矿石,其所含炭对金的吸附能力很强。为了研究次氯酸钠浓度、温度和流率变化的影响,确立了一些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11.
细菌浸铀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19矿、753矿和703矿不同类型矿石,进行细菌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753矿和719矿矿石中U^4 /U^6 和Fe^2 /Fe^3 比值较大,且含有黄铁矿,用细菌浸出能提高金属浸出率2%~8%,可降低酸耗5%~10%。其中,753矿矿石柱浸试验细菌浸出效果最明显;719矿矿石浸出性能较好,在低酸条件和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该新工艺由长沙矿山研究院研究试验成功,解决了低品位氧化粉矿资源和尾矿回收难题。在龙王山金矿进行了100吨级工业性试验,入矿物料为12毫米以下粉矿、表土矿、黑土矿及尾渣,含金3.6克/吨、银  相似文献   

13.
放矿工作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核心工作,其直接决定着最终的矿石回采率及贫化率指标。以河南祁雨沟金矿为工程实例,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进路布置及出矿量问题,通过单体试验揭示其放矿椭球体形态,同时开展立体放矿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进路上下交错布置的回采及贫化综合指标显著优于进路上下对齐布置的指标;同时,出矿量为爆破量100%的回采及贫化指标优于出矿量115%的指标。据此指导矿山生产,在325m以下各分段将上下分段进路呈交错布置,同时严格放矿管理,控制超量出矿。  相似文献   

14.
王莉萌 《现代矿业》2013,29(4):79-82
赞比亚某氧化铜矿的原矿分为硬岩矿和软岩矿,针对硬岩矿和软岩矿的矿石性质,进行了硬岩矿的柱浸、软岩矿加温和常温搅拌浸出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经分析比较,确定采用堆浸-加温搅拌浸出联合工艺,并与全部加温搅拌浸出工艺方案进行经济比较,比较结果表明,堆浸-加温搅拌浸出联合工艺不仅在技术上可靠,而且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矿岩的爆破块度取决于许多因素,特别是与崩矿方案的关系最大。在生产条件下进行了崩矿方案的试验研究。矿体为黄铁矿型多金属矿和重晶石型多金属矿,倾角75°~90°,基本上是完整、致密、块状和稳固的,矿石硬度系数f=12~18。进行了顺序式崩矿、棋盘式崩矿、掏槽式崩矿和顺序阶梯式崩矿四种方案的试验。各方案的崩矿参数列于表1。  相似文献   

16.
白云鄂博西矿氧化矿选矿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白云鄂博西矿原选矿工艺。对白云鄂博西矿两种类型氧化矿进行了新工艺小型试验研究, 提出了白云鄂博西矿氧化矿进一步实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崩落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崩落矿岩散体物理力学性质出发,对矿岩散体流动规律进行了理论分析,把矿岩散体流动规律研究分为两个过程:整体流动和细小颗粒渗透流动。通过试验探明了放出体形和大小受矿石块度组成的影响情况;同时,采用不同矿石颗粒和废石颗粒组成,对覆盖岩层下放矿进行室内试验,分析了废石层细小颗粒渗透的过程和机理,以及细小颗粒渗透作用对放矿贫化的影响,为放矿贫化研究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余正方 《现代矿业》2014,30(2):14-16
放矿工作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核心工作,为保证大红山铁矿一、二期生产的正常衔接及大参数回采需要,开展大参数放矿试验,通过单体及立体放矿试验,得到各参数组合条件下的回贫指标,从而确定最佳放矿步距及进路参数,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多年来一直是矿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通过实验室模拟放矿研究,结合镜铁山矿V矿体低贫化放矿工业试验研究,形成低贫化放矿工艺技术标准,试验综合回采率指标达到了85.67%,贫化率达到8%左右;探索总结了截止品位向低贫化放矿方式转换的工艺技术,在桦树沟全矿区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根据实验室和半工业试验的研究成果和基建进展的实际情况,就玉龙铜矿总体开发的思路,处理氧化矿采用全堆浸工艺、半堆半浸,硫化矿处理采用浮选工艺的产品方案,早日实现氧化矿和硫化矿共同开采以及强化玉龙铜矿试验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