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波束形成的原理、系统组成和实现方法,针对本多工作模式下的数字波束形成项目,提出用DSP芯片和FPGA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多工作模式下的数字波束形成及模式切换时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2.
高速实时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实现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进  傅有光  王峰 《现代雷达》2005,27(12):45-48
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结构的高速并行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模块。该模块利用FPGA的结构特点,对通道间加权的复乘采用并行处理的方式,而多波束形成则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该系统模块具有实时宽带多波束形成以及通道校正功能。  相似文献   

3.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是新一代相控阵雷达的核心技术,该文讨论了ADBF的工程实现算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通讯、FPGA和DSP平台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模块,该DBF模块具有高速数字波束形成、通道校正、自适应干扰置零功能,通道和波束数可扩展功能.此模块已在某三坐标雷达和无源雷达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志宇 《今日电子》2003,49(4):11-12
在宽带CDMA WLL的环境中,使用波束形成模块(BFM)设计智能天线系统,并分析了其性能。波束形成模块是由DSP(TMS320C6701)电板实现的。首先,给出计算机仿真的结果,这些结果通过由基带信号处理设备组成的测试平台系统产生的模拟接收(RX)信号获得,包括模拟接收(RX)信号生成的PC、计算最优化加权矢量的BFM及接口模块。然后,用基站测试平台系统去评估实际信号的自适应波束形成功能。测试平台包括多用户、RF模块,以及其他相关设备。  相似文献   

5.
数字波束形成(DBF)一直是相控阵雷达的关键技术,讨论了DBF的数学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并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和DSP结构的数字多波束形成系统模块,该DBF模块具有高速数字波束形成、通道校正、自适应于扰置零功能。  相似文献   

6.
邓冉  高俊  屈晓旭 《通信技术》2015,48(10):1129-1133
相控阵短波发信系统通过波束合成手段能够实现通信的实时性和按需可控,并且提高通信的稳定性和抗毁性,满足各种条件下的通信要求。提出了相控阵短波发信系统相位校正方案,并且将整个校正过程分为相位控制和交换两个模块。通过对相位控制模块中AD采样、下变频和相位计算的具体设计以及交换模块中DSP和FPGA的具体设计实现了系统的相位校正。最后对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本相位校正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相控阵雷达中的数字波束形成系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通用加权系数计算模块,以满足波束赋形、快速波束响应、同时多波束等的设计需求。该模块采用参数化的设计方法,能够根据设计需求与控制命令参数实时计算加权系数,具备灵活、可靠、硬件资源消耗低等优点,且能同时兼顾线阵和平面阵的阵列形式。硬件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在控制命令下正确产生相应的加权系数,满足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适于FPGA实现的圆阵数字自适应波束形成系统结构,系统采用FIR架构及延迟最小均方算法(DLMS),其中复数乘加模块采用循环移位乘加算法,自适应模块采用并行乘法器及时更新权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FP-GA芯片实现数字自适应波束形成(DABF)具有实时性好,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陈杰  尹应增 《微波学报》2011,27(4):26-31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平面天线阵的数控微波相移波束形成和数字波束形成的联合结构与算法,并对其进行仿真、测试。这种结构由微波硬件、数字控制硬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组成,其中数控微波相移系统采用了开关控制移相设计,射频信号通过微波移相系统完成俯仰面微波波束合成,经过下变频后在中频数字化,然后采用基于FPGA和DSP的数字波束形成自适应算法进行来波的方位角估计和水平波束合成。讨论了联合结构、数学模型、测向原理和波束形成。通过具体的设计和仿真验证结构和算法。仿真和测试表明移相误差小于0.7°,副瓣电平低于-14dB。  相似文献   

10.
横向LMS算法是实现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的基本方法之一.提出了一种用Matab/Simulink中DSP Builder模块库设计算法模型,然后应用FPGA设计软件Modelsim、QuartusⅡ分析自适应滤波器时钟速度和消耗逻辑单元数的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易于实现、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11.
基于DSP和CAN的高精度光电转换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为了满足光纤液位测量系统的高精度和分布式控制需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局域网控制器(CAN)的高精度光电转换器核心电路模块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实现。从A/D数据采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及CAN总线通信三方面阐述了光电转换器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软件处理流程。实验表明,该转换器简化了系统设计,具有精度高、数据传输稳定等特点,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基于FPGA和DSP的瞬态测量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实现短暂时间的瞬态测量和信号存贮处理,为此专门设计了包含高速A/D、FPGA和DSP的瞬态测量系统,FPGA实现对瞬态信号测量控制和采集,DSP实现数据处理和传输,针对系统工作环境的干扰问题,提出了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性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感应线圈设计、电磁屏蔽、滤波技术、接地设计以及PCB设计.通过试验表明,在有干扰的情况下,该检测系统完全能够实现瞬态信号的全程检测.  相似文献   

13.
陈晓屹  王英民 《电声技术》2011,35(1):60-62,71
采用大规模的TigerSHARC DSP高速并行信号处理板对吊放声呐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设计与研究.该处理板共有8片ADSP-TS101芯片,整板采用共享外部总线和分布式并行处理相结合的网络互联结构,大大增强了DSP芯片之间的I/O吞吐量和处理速度,在设计中充分利用了ADSP-TS101芯片强大的Link口扩展功能,使各模...  相似文献   

14.
基于VME总线多ADSP21160芯片的通用信号处理模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菁  黄银河  陈涛 《现代雷达》2004,26(6):41-43
利用通用信号处理模块构建信号处理系统的硬件平台已经成为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发展方向 ,介绍了一种通用信号处理模块 ,该模块基于AD公司高性能浮点DSP芯片 ADSP2 1160 ,采用可靠性高、开放性好、通用性强的VME总线作为外部接口。分析了该模块的结构、性能、接口 ,总结了DSP开发、设计、应用中的经验 ,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该模块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ADSP Tiger SHARC 101S数字处理器是美国Analog Device公司最新推出的定/浮点信号处理器,该处理器对大的信号处理任务和通信结构进行了专门的优化,能够方便实现多片并行处理系统扩展。介绍了Tiger SHARC DSP芯片的主要特点,并用多片Tiger SHARC DSP芯片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通用雷达信号处理系统,估计了系统的运算量,讨论了DSP复位波形的要求以及与CPLD配置芯片的关系,说明了DSP的电源供电和功耗的计算方法。该系统具有结构灵活、可编程性好、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已有光谱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功能测试,设计了基于CS8900A的光谱数据传输系统,采用DSP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实现,核心器件选用TI C2000系列TMS320LF2407A和Cirrus Logic公司以太网控制器CS8900A。详述了系统方案设计及软硬件实现过程,测试结果显示系统可以实时、可靠地传输光谱数据,完成对光谱信号处理模块的测试工作,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基于DSP的视频监控解决方案。系统设计加入FPGA模块,使得设计方便、灵活,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交通系统和数字视频展台等领域。该系统主要由电源、视频信号处理、FPGA和外围接口等4个功能模块组成.主要介绍这4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该设计方案已成功应用于数字视频展台产品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文章针对微小型四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TI公司的高性能DSPTMS320F28335为控制器进行了模块化设计,系统各模块主要为控制器模块、传感测量模块、无刷直流电机调速驱动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文中分别对各模块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谐波功率测量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以及一种基于DSP技术的多功能电参量测量仪的系统设计。采用DSP和MPU及A/D等集成电路构成系统实现了电流和电压的平均值、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等电力参数的测量及波形显示。本系统还可以通过通信模块进行远程测量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20.
基于DSP的无线宽带通信接收机信号同步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电子设计工程》2014,(4):173-175,178
基于目前无线通信领域飞速发展,为促进嵌入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应用,DSP是目前应用最热门的嵌入式处理器之一,在无线通信领域应用很广.本文采用DSP嵌入式处理器,通过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结合软件设计与验证试验,得出无线宽带通信接收机信号同步模块的设计方案.本文重点是从信号同步原理和信号同步实现两方面入手研究了利用DSP实现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信号同步模块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