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低电阻率油层表现为电阻率接近甚至低于邻近水层,使得油层在电性特征上难以与水层进行区分,给测井解释带来较大困难.鄂尔多斯盆地东仁沟地区三叠系长21油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相关性较差,为中孔、中渗到低孔、低渗储集层.利用测井、试油、水性分析、扫描电镜、岩心分析等资料,对长21油层的低电阻率特征的成因进行研究.分析了束缚水含量、含水饱和度、地层水矿化度及黏土矿物阳离子附加导电性等4种因素对长21油层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影响,其中高束缚水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和高地层水矿化度是长21油层低电阻率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利用重叠图和交会图技术对研究区内低电阻率油层进行了分步骤的识别,分析结果证明两种方法配合使用准确度较高,与油层的试油结果匹配度好.  相似文献   

2.
红河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低孔低渗致密碎屑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储层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导致电阻率测井对流体的辨识能力较弱,低阻油层、水层误判现象频出。针对研究区致密碎屑岩储层特点,立足测井资料,综合运用测试、地质分析等资料,采用视地层水电阻率比值法、可动水分析法、核磁共振差谱法等方法开展了碎屑岩致密储层测井流体识别及适用性分析综合研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马场南中-上三叠统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马场南地区中-上三叠统储集层的压汞、铸体、扫描电镜、孔渗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克拉玛依组储集层的孔隙度较高,渗透率较低;其孔隙较小、喉道连通性较好、喉道分选较差、毛管压力曲线无明显平台;孔隙结构总体较好,储集层共分为四类,即高孔-中高渗-中粗喉型、中孔-低渗-中细喉型、中孔-特低渗-细喉型、低孔-特低孔-特低渗-细微喉型,以中孔-低渗-中细喉型储集层为主;影响孔隙结构的因素主要是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和溶蚀作用等。  相似文献   

4.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一直是低孔、低渗泥质砂岩油藏测井解释的难点之一.引入地球化学场理论,从导致大庆西部古龙油田地层水矿化度差异的成因出发,将目的层在纵向上分为两段,分别建立与深度相关的地层水电阻率计算模型.对比计算值与地层水电阻率真值的绝对误差平均为0.05Ω·m,相对误差为9.8%,符合率较高.该方法对确定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地层水电阻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新疆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低孔、低渗储集层特点,采用常规压汞、地层上覆压力下单向水平压汞、铸体薄片及图象分析等技术,对该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将有效储集层划分为中孔中细喉、中孔细喉、小孔微细喉、小孔微喉等四类孔喉模式。孔隙结构具有喉道正偏态粗歪度、孔隙负偏态细歪度、高孔喉比、喉道分选中等偏差、孔隙分选较好的特点。上覆地层压力对渗透率及孔隙结构特征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6.
侏罗系煤系地层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低渗透砂岩储集层是其主要的储集层类型.作者以新疆三塘湖盆地中侏罗统西山窑组为例,分析了煤系地层低渗透砂岩储集层的成因机理及储集特征,并对有利储集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表明,煤系地层砂体的原始储集层质量较高,但强烈的压实作用和高岭石胶结作用降低了砂岩储集层的孔渗性.煤岩对砂体孔隙演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在早成岩期促进孔隙的破坏,而在晚成岩期有利于次生溶孔的形成.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原生粒间孔、粒间溶孔、晶间微孔和裂缝;喉道类型主要为缩颈型喉道、窄片状喉道、细管状喉道和管束状喉道;具有两种基本孔隙结构类型,即大孔细喉型(属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和小孔微喉型(属中孔特低渗和低孔特低渗储层).煤系地层有利储集带主要分布于烃源岩厚度大的深埋藏区、粗相带区及不整合面以下的淡水淋滤区.  相似文献   

7.
低孔低渗储集层的物性受物源、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应力等多种因素控制。通过对松辽盆地白垩系、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三叠系和准噶尔盆地侏罗系3个代表性地区储集层物源、沉积环境、沉积相带和成岩作用的对比,总结了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成因,分析了其成因的不同、储集层物性与孔隙类型的差异及控制因素。据此,将低孔低渗储集层分为3类:远源型次生粒间溶孔为主的岩屑砂岩低孔低渗储集层、成岩型次生孔+原生孔的长石砂岩低孔低渗储集层、近源型粒间孔为主的岩屑砂岩低孔低渗储集层。针对不同类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层提出了测井评价对策,应用效果表明,根据这些对策形成的基于储集层分类的测井评价方法可使低孔低渗储集层的测井解释符合率提高10%~20%。图8表3参25  相似文献   

8.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RRSR识别方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Y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测井、录井、岩心及试油等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其低电阻率油层成因主要是由于岩性较细、泥质含量较高,导致储集层的微孔隙发育从而导致束缚水饱和度较高,另外低孔、低渗以及成水钻井液侵入也是重要原因。Y油田的低电阻率油层可分为以下类型:①低孔、低渗造成的;②微孔隙发育造成的;③成水钻井液侵入造成的。通过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深探测电阻率和自然电位曲线自动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法(水层的RRSR值为0,油层、低电阻率油层的RRSR值大于0)。该方法在Y油田的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图3参8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电测井解释方法,概括介绍了近十年中国石油集团针对低幅度油藏—低电阻油层与前白垩系特低渗透砂岩油层电性质研究及电法测井解释方法的进展,包括中浅层泥质砂岩黏土附加导电、钻井液侵入油、水层双侧向与双感应测井的响应研究、复杂孔隙类型的特低渗透砂岩电性质研究以及各类油藏的测井饱和度-电阻率分布规律研究进展等。这些研究和进展表明近十年中国石油勘探中电测井评价油层(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资料油气识别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青海乌南油田上油砂山组(N22)和下油砂山组(N21)储集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3.0%和13.6%,平均渗透分别为3.88×103μm2和2.93×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油田。在低孔、低渗储层,由于油气储层中测井资料受储层岩性、地层水性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较大,造成含油气储层测井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单一应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困难。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乌南油田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利用测井信息的丰富性和高分辨率的优势与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的直观准确性互相结合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气识别。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东濮凹陷深层测井和油层物性分析资料,研究了测井资料与孔隙度、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和含油饱和度解释方法,结合地层测试和试油资料,用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和电阻率4个参数建立了深层测井解释标准。应用该方法对濮深8井进行了测井解释,解释结果与试油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是安岳气田的主要产气层段。由于该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高含束缚水饱和度储层,加之受到构造、岩性的影响,气水分异程度差,气层、气水同层,水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差异不明显,致使储层流体性质识别难度大,试气成功率较低。针对这一现状,利用测井、试气等资料,结合须家河组储层特点,系统地分析了储层气水测井响应特征;采用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侧向-感应电阻率比值法、纵横波速度比法,从不同角度反映储层物性和气、水、干层之间的差异,综合判别安岳气田须二段的储层性质。通过对2011-2012年的新井跟踪对比分析,最终优选出以饱和度重叠法、电阻率-孔隙度交会法为主的流体性质判别技术,在对该区46层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中,测井解释符合率由60%提高到了83%,试气成功率也明显提高。该套技术适用性强,具可操作性,对川中地区其他区块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四川盆地包-界地区须家河组和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8段低渗透砂岩油气层测井响应特征的深入分析,结合试油、分析测试和岩心薄片鉴定资料,提出了广义的低对比度油气层的概念。在低渗透砂岩储层中,低对比度油气层包括4种类型:油气层和水层电阻率差异小的低对比度油气层;有自然产能的油气层和干层的孔隙度及电阻率差异小的低对比度油气层;压裂后具工业产能的油气层和干层孔、渗差异小的低对比度油气层;高产油气层和低产油气层的孔隙度和电阻率差异小的低对比度油气层。通过对低对比度油气层岩心NMR和薄片鉴定结果的深入分析表明,导致低渗透砂岩储层中产生上述4种低对比度油气层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复杂的孔隙结构引起的高束缚水饱和度和成岩相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红河油田延长组长9段储层的岩石薄片、孔喉测试、油水相渗、启动压力梯度测试等岩心实验以及录井、测井等资料,研究了高孔渗储层特征。结果表明,高孔渗储层岩屑含量略高,云母及黏土含量低,压汞分析的孔喉结构明显优于低孔渗段,相渗曲线等渗点相对渗透率值明显高于低孔渗储层,相同含水饱和度条件下油相渗透率均较高,产水率则低10%以上;微观喉道半径大于1.2μm,启动压力梯度小于0.06 MPa/m。高孔渗储层主要成因是成岩中后期发生了较大规模的溶蚀作用,改善了长9段局部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高孔渗储层分布在长912储层的中下部,含油性明显要好于低孔渗段。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低孔低渗砂岩油气层的指标判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孔低渗储层成因复杂,孔隙类型多样,连通性差,导致部分测井信息对地层的反映失真,干扰了储层与干层的划分和油气层的识别.为此提出了识别油层和气层的指标判别法.首先基于常规测井曲线提取各类判别指标--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提取储层的判别指标,利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提取产层的判别指标,综合电阻率和声波测井曲线提取油层的判别指标,通过三孔隙度测井曲线提取气层的判别指标;然后基于这些判别指标提出了识别油层和气层的综合指标,该综合指标能够突出储层流体的测井响应.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分油层和气层.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油田西部区块长81油层电阻率明显小于东部区块,且局部存在低电阻率油层,使得西部区块的油、水层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基于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压汞、测井解释等数据分析,对镇北油田长81油层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油层电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矿物对镇北油田西部区块低电阻率油层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黏土矿物的附加导电作用,阳离子交换能力较强的伊利石和绿泥石含量高,其附加导电作用较强;二是黏土矿物对水分子的吸附作用,水分子吸附能力强的绿泥石含量高,容易形成水膜而增加导电能力;三是较高含量的黏土矿物使储集层孔隙结构更为复杂化,以致束缚水饱和度增高。对于此类高黏土矿物含量类型的低电阻率油层,通过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建立储集层黏土矿物含量的计算模型,结合生产情况拟合低电阻率油层的产水率,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的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17.
大庆油田含钙薄互储层水淹层判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刚  刘江  王德强 《测井技术》2007,31(5):448-451
大庆长垣西部萨尔图、高台子油层含钙薄互储层具有岩性复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单层厚度小的固有特性,致使储层四性关系混乱,测井响应有效信号减弱,注水开发后地层水电阻率难于确定.从原始油藏入手,以多元回归分析为手段,建立起水淹前实测纯油层、纯水层电阻率与测量环境、储层岩性及物性参数的内在关系.通过水淹后当前地层电阻率与纯油、纯水电阻率对应比较,找出水淹与未淹情况下油、水层电阻率的差异,在未知地层水电阻率情况下实现水淹层识别.经5口生产井19个水淹层检验,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到89.4%.  相似文献   

18.
腰英台油田中孔隙低渗透型储层测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英台油田青山口组为中等—薄层状、致密、中孔隙低渗透储层,孔隙结构复杂。油藏圈闭幅度小,油水分异差,油水关系复杂。在测井响应中,相对低电阻率油水同层,相对高电阻率水层与一般电阻率意义上的油、水层共存,影响了对油、水层的识别。对测井响应特征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之间关系的分析结果表明,岩性、粒度、孔隙度、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多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储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复杂性。在常规分析基础上,应用反映储层物性特征的组合参数与电阻率编制交会图,可以快速有效地识别油、水层。  相似文献   

19.
淡水钻井液侵入低幅度-低电阻率油层评价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长庆油田A区块三叠系长2油层组发育古地貌控制的低幅度-低电阻率油藏,含油面积较大,可形成规模低电阻率油藏。经岩石物理成因机理研究发现,该区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在于低幅度油藏背景造成其含油饱和度较低及淡水钻井液侵入对油层、水层双感应测井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淡水钻井液条件下分步骤的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常规测井交会、基于侵入原理的侵入因子分析、多井对比等3个步骤对油、水层进行识别,提高了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层的能力;通过淡水钻井液侵入影响正演建模、地质和油藏工程参数等约束的反演解释、定量评价结果检验等3个步骤开展油层定量评价,提高了低幅度油藏背景下低电阻率油层测井识别与定量评价的精度和可信度。此测井解释模式对低电阻率油气层勘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图9表2参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