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高铁闪锌矿的矿物学特点开发的还原浸出-置换沉铜-中和沉铟-水热赤铁矿法沉铁新工艺可实现该矿物中有价元素的高效浸出与回收,并获得环境友好型赤铁矿法沉铁渣.FeSO_4-ZnSO_4-H_2O体系中Fe(Ⅱ)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法沉铁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亚稳态铁矾物相形成和转化的关键因素,升高温度亚稳态铁矾物相的热力学稳定性降低并转变为赤铁矿;增加Zn~(2+)浓度、提高氧分压、添加晶种、增大搅拌转速均会促进Fe(Ⅱ)氧化水热水解为赤铁矿.在反应温度为190℃、锌离子浓度为100 g/L、晶种添加量为20 g/L、反应时间为4 h、氧分压为0.6 MPa、搅拌速度为500 r/min的优化工艺条件下,Fe(Ⅱ)氧化水热水解赤铁矿法沉铁过程中除铁率为95%,获得含铁58.3%大颗粒的纯净沉铁渣.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用晶体生长法制备β型四钼酸铵的方法。其制备分2步进行:首先用酸沉法制备四钼酸铵;再以酸沉法制得的四钼酸铵为原料,氨浸后用晶种法制备β型四钼酸铵,其包含2个相关过程(一是晶核的生成过程,控制pH值为1.2;二是晶核的长大过程,控制pH值为2-3)对2种结晶进行差热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用酸沉法制得的为α型四钼酸铵,用晶种法制得的晶体为β型四钼酸铵。用晶种法制得的晶体形貌与用酸沉法制得结晶的晶体形貌相比,颗粒较大且均匀,对四铵酸铵的结晶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说明结晶反应自发进行的趋势很强,速度也较快。此外,初步探讨了四钼酸铵结晶过程机理和晶型的控制,阐明了晶体生长速度的大小对实际晶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以元素铼替代放射性元素锝,对核废物中Tc(Ⅶ)的还原固定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通过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计算研究了零价纳米铁还原固定土壤中TcO-4的价态以及反应的难易和反应程度.采用尝试法和MATLAB拟合等不同方法对纳米铁还原固定锝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一致,该反应为准一级反应,产物形态为TcO2,可以有效固定TcO-4.纳米铁参与反应时,适当的粒径对反应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铁还原去除饮用水中三氯硝基甲烷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小饮用水在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所带来的危害,采用铁刨花去除饮用水中低质量浓度的三氯硝基甲烷(TCNM),考察了其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对TCNM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其降解机理及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铁刨花对低质量浓度的三氯硝基甲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对于100 mL、质量浓度为5 μg/L的三氯硝基甲烷溶液,当铁刨花的投加量为4 g时,反应180 min后,去除率达到90.15%,随着铁刨花投加量的增加,三氯硝基甲烷的去除率增加,铁刨花投加量对三氯硝基甲烷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在低浓度的三氯硝基甲烷条件下,三氯硝基甲烷初始浓度的变化对去除三氯硝基甲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大.铁刨花还原去除三氯硝基甲烷的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5.
硫酸高水溶液中黄铁矿的氧化按下化学反应进行: FeS_2 14F~(3 ) 8H_2O→15Fe~(2 ) 2SO_4~(2-) 16H~ 研究了两种不同产地的黄铁矿样。发生的反应是动力学控制。在一定的酸浓度下,黄铁矿氧化速度取决于总铁浓度,高铁与亚铁离子浓度比。发现实验的数据对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铁阳极电凝聚方法处理活性红241模拟废水脱色的动力学过程.方法测定电凝聚反应影响因素改变后染料废水吸光度的变化、应用化学反应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结果铁阳极电凝聚法处理活性红241染料废水的脱色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结论电流密度、染料质量浓度、染料废水初始pH值及电解质的种类及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影响显著,而染料废水温度、电解质浓度对一级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明显;脱色速率常数与染料质量浓度之间的指数关系方程为k=0.00605+0.0575exp(-0.01234c),R^2=0.9987.  相似文献   

7.
低共熔酶促反应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低共熔固-固底物体系中的酶促反应的基本原理、应用、主要影响因素、热力学和动力学及控制机理作一简介,并分析该类酶促反应技术的工业放大可能性及主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交联化淀粉/丙烯腈接枝反应动力学研究及机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以硝酸铈铵引发交联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中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淀粉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推导并验证该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方程及反应机理.当引发剂浓度在(1~6)×10-3mol.L-1范围内时,接枝聚合反应表观速率方程为:Rp=K[L STOH]21[Ce4 ]21[M];当引发剂浓度高于8×10-3mol/L时,接枝聚合反应表观速率方程为:Rp=Kkdkt″kpkt.k[i[LM-]S TOkH0[][CeM4] 2].  相似文献   

9.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特性,并对其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该吸附过程表现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44.52kJ/mol,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吸附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为经济高效和无污染提取钯,采用硫酸法从稻草中提取木质素,经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MAC)化学改性后合成季铵型稻草木质素,并利用其从溶液中吸附[PdCl_4]~(2-).利用扫描电镜(SEM)、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热-热重分析(TG-DSC)对木质素及其衍生物进行表征,同时考察pH值、[PdCl_4]~(2-)初始浓度和吸附时间对季铵型稻草木质素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PdCl_4]~(2-)的选择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季铵型稻草木质素为表面多孔且不规则的块状体,在200℃内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1 469 cm~(-1)处出现季铵离子的弯曲振动特征峰.最佳吸附pH值为2,吸附平衡时间为8 h,在[PdCl_4]~(2-)初始浓度为4 mmol·L~(-1)时,季铵型稻草木质素对[PdCl_4]~(2-)的吸附达到饱和,饱和吸附容量为1.120 mmol·g~(-1),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模型与Freundlich方程拟合较好,表明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非均质化学吸附,盐酸浓度低于1 mol·L~(-1)时,季铵型稻草木质素对[PdCl_4]~(2-)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降低盐酸浓度,提高[PdCl_4]~(2-)初始浓度和延长吸附时间均有利于提高季铵型稻草木质素对[PdCl_4]~(2-)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考查氧化剂高锰酸钾吸收气体态元素汞Hg0的行为,在鼓泡反应器中,通过改变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冷原子吸收(CVAA)测汞仪测定了反应器进口和出口的气态汞浓度.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值、汞初始度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参数对气态汞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KMnO4氧化Hg0的反应热力学和传质 反应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猛酸钾初始浓度的增加、强酸或强碱条件均有利于Hg0的去除,H2SO4的存在促进了Hg0在MnO2上的吸附,而强碱水溶液中产生的OH间接氧经了Hg0;反应温度的升高抑止了Hg0的去除,而Hg0初始质量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可忽略;KMnO4氧化Hg0的反应为二级反应,活化能为27.22 kJ/mo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及抗静电性,以月桂酸咪唑啉中间体、氯乙酸钠为原料经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通过考察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其水溶性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并探讨了季铵化反应条件对其抗静电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为物料配比1∶2、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4 h、pH=7.5~8.5、氯乙酸钠的加料方式为滴加、固含量质量分数40%;在最佳的季铵化反应条件下,月桂酸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性最好,比电阻值可达到7.45 MΩ·cm.  相似文献   

13.
以铁泥为反应原料制备柠檬酸铁铵.通过对铁泥的预处理,将其中的铁转化为硫酸铁,硫酸铁与氨水反应得到氢氧化铁后与柠檬酸生成柠檬酸铁,加氨水后制得柠檬酸铁铵.考查氢氧化铁的制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柠檬酸的加入量等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5℃,反应时间为2 h,柠檬酸加入量为16 g.用比色法测定柠檬酸铁铵中铁含量,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柠檬酸铁铵符合国家化学纯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BPs)带来的危害,采用零价铁去除饮用水 中含氮消毒副产物BCAN,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BCAN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其去 除机理及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零价铁对BCAN去除效果较好,当BCAN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0 μg/L时,零价铁投加量为15g/L,经过180min反应后,去除率达到71.8%.随着零价铁投加量的 增加,BCAN去除率明显提高;BCAN去除效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提高;初始浓度对零价铁去除 BCAN效果影响不大.零价铁去除BCAN的反应与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相符合.  相似文献   

15.
高锰酸钾吸收气态汞的传质-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查氧化剂高锰酸钾吸收气体态元素汞Hg0的行为,在鼓泡反应器中,通过改变各种影响因素,采用冷原子吸收(CVAA)测汞仪测定了反应器进口和出口的气态汞浓度.系统地研究了高锰酸钾初始浓度、pH值、汞初始度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参数对气态汞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KMnO4氧化Hg0的反应热力学和传质-反应动力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猛酸钾初始浓度的增加、强酸或强碱条件均有利于Hg0的去除,H2SO4的存在促进了Hg0在MnO2上的吸附,而强碱水溶液中产生的OH间接氧经了Hg0;反应温度的升高抑止了Hg0的去除,而Hg0初始质量浓度对反应的影响可忽略;KMnO4氧化Hg0的反应为二级反应,活化能为27.22 kJ/mol.  相似文献   

16.
纳米铁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批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微乳液法制备出粒径约为80 nm,主要成分为α-Fe的纳米铁粒子。纳米铁具有极高的活性,在无氧环境中,室温、中性条件下与初始质量浓度为30、50、80、120 mg/L的NO3--N振荡反应30 m in,即可获得90%以上的脱硝率。零价纳米铁去除硝酸盐氮的一系列批实验结果表明:硝酸盐与纳米铁反应为非一级动力学反应,硝酸盐氮浓度随时间单调减少,氨氮浓度随时间单调升高,而亚硝酸盐氮的浓度在反应过程中出现极大值,由动力学分析可知其具有连续反应的突出特征,并以此对反应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纳米铁与硝酸盐反应是氧化还原与吸附作用同时存在且主要产物为氨氮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以环烷基减压馏分油为原料,考察了氢分压和反应温度对加氢脱除8种多环芳烃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BaP和BeP空间位阻较大,其脱除率高低直接影响8种多环芳烃脱除率的高低;同时,提高氢分压有利于脱除空间位阻大的多环芳烃;氢分压为中、低压(4~10MPa)时,8种多环芳烃加氢脱除过程由动力学控制向热力学控制转化的极值点位置受氢分压影响较小,而在高压条件下受氢分压影响较为明显,当氢分压达到15 MPa时,8种多环芳烃的加氢脱除过程主要由动力学控制。  相似文献   

18.
在正己烷中应用工业用脂肪酶催化油酸和正十二醇的酯合成反应,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机制,考察了酶和底物浓度对反应初速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反应过程中不存在底物抑制及扩散限制,反应为动力学控制,符合Michaelic-Menton方程.脂肪酶催化动力学符合Ping-PongBiBi机理.  相似文献   

19.
Hill及一些学者认为化学系统中目的产物的最高产率是由热力学预计的平衡产率决定的.动力学只是在热力学预计可能的前提下发挥作用。作者在对烷烃裂解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综合研究中,讨论了复杂反应系统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的综合作用。Campbell,Hol1and对作者的论文给予了评价。本文就此问题,作进一步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络合铁的形态和质量浓度对藻类增殖的影响,以水华鱼腥藻(Anabaena aquae)和四尾栅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分别作为蓝藻、绿藻代表藻种,选取EDTA铁、腐殖酸铁、草酸铁、柠檬酸铁铵4种不同络合态铁设计藻类增长潜力实验(Algal Growth Potential,AGP). 结果表明:铁形态对四尾栅藻的生长影响显著(P≤0.05),铁质量浓度对其影响非常显著(P≤0.01),且铁质量浓度大于铁形态的影响. 水华鱼腥藻对于铁的形态和质量浓度的适应性较强,但过高的铁质量浓度仍会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铁形态对水华鱼腥藻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而铁质量浓度对其影响非常显著(P≤0.01). 对于水华鱼腥藻增殖的影响,铁质量浓度要远远强于铁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