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至今,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博士点;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工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工程4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2.
《通信学报》2006,27(8):F0003-F0003
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的网络通信和软硬件开发训练以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能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  相似文献   

3.
《通信学报》2006,27(1):F0004-F0004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03年获准建立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网络工程、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5个本科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等3个研究生专业和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  相似文献   

4.
《通信学报》2006,27(6):F0004-F0004
常熟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始建于1993年,1999年成立计算机系,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2个本科专业,并承担全校公共计算机教学拥有7000平方米的实验大楼,建立了网络结构、信息安全、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等专业实验室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科学  相似文献   

5.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从1958年开始计算机科学研究工作,1960年设立计算机专业,1981年成立计算机系,2001年成立了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展至今,计算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1个博士点;有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3个工学硕士点和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工程、  相似文献   

6.
《通信学报》2008,29(4):F0004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软件工程六个本科专业,下设计算机科学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相似文献   

7.
《通信学报》2008,29(7)
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网络工程四个本科专业;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硕士点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设有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机技术不断推广的情况下,受到社会环境、教育观念、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本文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探讨,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中问题的对策,以培养满足各行业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信学报》2008,29(11)
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龚俭教授简介 龚俭教授1982年7月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获理学士学位;1995年博士毕业于东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任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专家委员会委员,CERNET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主任;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矿业大学和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相似文献   

10.
《通信学报》2008,29(7)
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始建于1979年。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思想活跃、综合素质好的优秀学术队伍,现有教职员工97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教授21人,副教授31人。拥有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5个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体系结构、生物医学工程;  相似文献   

11.
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5年5月,是由原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科学系为主体整合而成。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971年设立,计算机科学系于1981年成立。电子科学系是在原物理学系设立于1958年的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和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基础上于1992年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通信学报》2006,27(5):I0004-I0004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作为信息产业技术的基础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本专业着重研究计算机用于各个领域所涉及的原理、方法与技术,它是计算机产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主要培养从事各类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现代优化理论与设计、软件可靠性工程、信息系统理论与设计、计算机检测与控制技术、信息系统安全、智能仪器仪表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新通信》2009,(15):F0003-F0003
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96年,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团结、奋斗、高效、求实”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风,“奋发向上、朝气蓬勃、踏实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工作作风。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系、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系、计算中心、实验教学部等5个系部,电子信息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计算机网络研究所等3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网络与通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建有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电子线路、UNIX多用户。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程控交换技术等十多个不同层次的实验室,计算机800多台套,多媒体设备100多台套,我院实验设备先进,具有从事教学和科研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通信》2009,(13):F0004-F0004
湖北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创建于1996年,同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团结、奋斗、高效、求实”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风。“奋发向上、朝气蓬勃、踏实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工作作风。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2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及应用专科专业。计算机应用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校级品牌专业。  相似文献   

15.
《通信学报》2007,28(10):F0003-F0003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创立于1985年,现有本科生1700余人,硕士研究生538人,工程硕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20余人。 计算机学院有信息安全博士点1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息安全4个硕士点,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和软件工程3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16.
《通信学报》2005,26(11):I0002-I0002
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原郑州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与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组建而成。学院现设计算机科学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与控制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实验中心、电子信息实验中心、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心、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和粮食信息学研究所;三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四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学院现有在校生3200余名,其中研究生、本科生18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钱焕延,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网络中心主任。197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曾任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总支副书记、学校计算中心主任、网络中心主任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下设计算中心、网络中心和多媒体中心)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近几年新兴的并发展迅速的一个依靠计算机电脑以及网络的一项专业技术要求相当严格的科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迅速发展与人们日益依靠网络工作生活并进入网络时代有着重要的关系,近几年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越来越多,传统的教学理念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开始逐渐透露出许多弊端。文章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改革详细的描述来给讲解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课程与实训教学方法所必须做到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毕业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达到专业培训目标的重要一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和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法。实践表明所提出毕业设计的改革和探索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网络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学问,它对全世界、全人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并对如何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希望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科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