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高速电路的发展,信号工作频率不断提高,在PCB设计中对信号完整性的分析尤为重要.本文对影响信号完整性的因素,传输线特性、信号的反射及串扰、差分走线及阻抗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并通过PCB板层堆叠与阻抗匹配、信号线阻抗匹配和PCB布局方案等手段,获得了满意的仿真和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高速视频处理系统的信号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速视频处理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存在于反射、串扰和延时等三个方面。通过传输线模型分析确定了系统电路板的阻抗特性,根据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负载阻抗相匹配的原则,提出了采用端接匹配电阻来减少高速总线反射与串扰的方法。在端接电阻前后分别对高速总线部分的信号波形的反射和串扰进行了仿真,而且利用IBIS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延时分析,结果表明端接电阻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有效减少信号反射和串扰带来的影响,还能够满足系统的时序要求。根据系统信号完整性的仿真结果设计了相应的布线规则,并确定了系统电路板的最终设计方案。布线后仿真和电路板实测结果均可以满足各项信号完整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速数字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AISC、片上系统SOC和超高速混合信号处理电路ADC、DAC等集成电路数字端口的数据率提升,被测集成电路的电参数测试过程中常受到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影响,导致实测电参数结果与其实际性能有较大差异。为了更真实的反映被测器件(DUT)的电性能,提出了通过仿真和结合良好的PCB设计来解决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问题的方法,分析并解决了测试系统信号完整性仿真中模型不完善的相关问题。通过对一款DUT测试系统的信号完整性设计和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和建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高速互连中信号完整性测试单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高速互连中的信号完整性故障,主要探讨了由NMOS和PMOS管组成的内建高速互连检测单元,该单元用于对高速互连中的信号完整性故障进行测试。主要对已提出的2种故障检测单元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它们在信号完整性故障测试方面的不同特点,并用Hspice在有无噪声情况下进行了仿真,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方面显示了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中,常常会遇到CPU与SDRAM或者CPU与Flash之间的高速并行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接口设计,为了解决信号完整性问题,可以利用Cadence Allegro软件中的SigXplorer工具,加载人芯片厂商的元器件IBIS模型后,对高速并行总线进行信号特性的仿真观测和分析,继而为电路设计提供依据.设计时运用多种传输线终端匹配策略来抑制和消除信号线上的传输反射.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总线终端电阻端接方式有利于抑制传输线信号反射,利用仿真软件来选择合理的端接方案和元件参数,对总线以及信号完整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的高速计算机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速度的显著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已经成为高速计算机设计中的关键。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新的信号完整性分析技术,通过集成泰克公司逻辑分析仪和数字荧光示波器,将物理层模拟信号,数据层数字信号时间相关的联合观测,可以有效定位,分析高速计算机系统中出现的故障问题,排除由于信号完整性问题导致的计算机系统错误。最后结合MC68340的处理器和高速总线,给出了高速信号完整性分析实例。  相似文献   

7.
在高速系统设计中,随着数字电路工作频率的提高,信号完整性问题变得无处不在,对电路稳定性影响很大.针对高速电路发展带来的信号完整性问题,借助Hyperlynx软件和IBIS模型对基于FPGA的400MHz高速DAC系统进行了信号完整性方面的仿真和分析,并且针对信号的反射和串扰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采取合适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减小信号的反射和串扰,并且仿真的结果能给实际电路设计实现提供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差分对信号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差分对传输线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质量。应用Cadence软件与IBIS模型对三星S3C6410硬件印制电路板(PCB)中的移动DDRSDRAM进行了差分时钟信号完整性(SD及“眼图”仿真设计。以布线前仿真为指导寻找较优的阻抗控制布线策略,用布线后仿真来验证实际布线的信号质量。仿真结果表明:合适的阻抗控制有利于差分对信号质量的改善。该设计方法对差分对及sI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研究高速信号传输设备和系统在电子冷却液环境中信号传输受到的影响、对信号完整性的影响以及应用于此类环境中高速连接器的研发、设计变化。  相似文献   

10.
多路高速同步数据采集是实现阵列式传感测量系统的关键。文中针对大规模传感器阵列的测量需求,设计了一种具有数据缓存功能的多路高速同步数据采集系统。该采集系统基于菊花链结构,通过FPGA和背板网络协议,实现了信号流和数据流的双向通信。通过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对系统结构、网络布局、硬件设计进行优化。设计了相应的控制逻辑和通信协议,实现了384通道、50KSPS的高速同步数据采集。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能够实现多路同步测量并达到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11.
从检测装置,调制解调器,通信管理及通信规约等方面提出了一个构成经济型分布式计算机监测系统的方案,构成的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可靠地完成远距离多路通信和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自动化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概述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历程之后,提出一种新的分布式通信控制系统。整个系统由若干通信子系统通过以太网构成,除具备常规通信管理功能外,还具有元件级自诊断、远方诊断、网络管理、电压无功控制(VQC)、双机热备用等功能。采用多主网络结构,各通信子系统相对独立,避免了硬件的重复设置。以较低造价实现多32位CPU并行高速运行,远优于单CPU,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对文献[1]中提出的分布式配电管理系统(DDMS)潮流分布式异步迭代算法在局域网上的模 拟实现进行了探讨,并以实际算例对所提潮流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分布式配电管理系统(DDMS)潮流分布式异步迭代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及运行方式的特点,在给出分布式配电管理系统(DDMS)计算机体系结构模型基础上,考虑DDMS数据信息通信延迟的不可预测性,提出并构造了DDMS潮流分布式异步迭代算法。  相似文献   

15.
小波分析应用于在线监测中信噪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继东 《电网技术》1999,23(11):54-57
文章利用小波分析可进行时域与频域同时局部分析的特点,将小波分析应用于电力系统在线监测一类具有较大干扰背景情况下的信号处理,对混有噪声的信号进行小波分解,以实现信号与噪声的分离。并对信噪分离作了仿真计算,讨论了小波分析在线监测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分布式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库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分布式结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硬件结构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分布式结构变电站和电力调度监控系统的新型数据库结构——面向对象(设备间隔单元)的数据库结构,它与RTU模式变电站监控系统数据库结构比较,表明其数据操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快速性,并讨论了其对调度监控系统的影响及对远动协议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着重介绍了基于UNIX操作系统RISC工作站的新一代EMS系统——RD-800/B分布式能 量管理系统的高级应用子系统,给出了其硬件和软件结构以及高级应用的主要功 能,并结合实际应用分析了系统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电网动态监测系统中的通信网关。针对监控系统具有多种通信介质、互联不方便的情况,提出开发数字通信网关。首先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详细讨论了数字通信网关的研发方案。硬件设计采用高性能的CPU、高速以太网控制芯片,以太网光接口和电接口,高速光串行接口;软件设计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为驱动程序开发,以太网接口驱动针对所采用的以太网控制芯片开发,光串行接口链路层驱动采用了高级数据链接控制(HDLC)协议;第2部分应用程序开发,主要介绍了以太网接口的应用程序的开发思路。最后从网络组成模式、软件设计、通信协议的角度详细讨论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综合阻尼系数的概念,就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加速功率信号输入的附加励磁控制系统参数动态特性,在不同运行工况下进行了研究,设计了PSS最佳参数,为工程设计和现场调试提供了方便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建模和仿真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36  
为了研究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相互作用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用于小干扰稳定分析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应用该建模方法对风电场接入无穷大系统和接入三机系统的两种情况进行了计算,研究了风电场接入系统后影响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因素.算例分析表明,与风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有着很好的阻尼;与电力系统相连时,风电场对与大系统中其它同步发电机强相关的振荡模式影响很小.该建模方法为包含风电场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