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针对大吨位吊钩体整体锻造中的困难,在分析吊钩体焊缝在极限工况下强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吨位吊钩体的分段制造技术.分段制造技术通过分别锻造钩身和钩体两段,然后将钩身和钩尖通过焊接技术连接为一体,实现大吨位吊钩体的制造.  相似文献   

2.
叠片式吊钩的曲梁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铸造起重机用叠片式吊钩的外形通常由几个危险截面的强度计算确定,但危险截面附近的过渡形状的确定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文中基于曲梁理论分析钩口危险截面附近截面许用应力计算,使板钩形状设计更准确、合理。  相似文献   

3.
按照悬浮力的产生方式将轴向磁力轴承分为主动型、被动型和混合型,主动型的优点是能够产生可控电磁力,被动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混合型兼顾了主动型和被动型的特点。在研究同心单环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具备冗余性的同心多环冗余结构及叠片式冗余结构,从电磁力角度看,整体式同心双环结构优于同心三环结构,叠片式六环结构优于叠片式四环结构和叠片式八环结构。最后,对轴向磁力轴承在结构、控制及工业应用方面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轴向磁力轴承的结构应当朝着更具备冗余性和重构能力的方向优化。  相似文献   

4.
由于车身结构的限制,在布置汽车排气系统的吊钩悬挂时,其吊钩结构和强度对于整车的NVH有很大影响。因此,使用Hypermesh和Nastran软件对排气系统进行了有限元建模、系统模态分析和吊钩模态的分析,并采用试验验证的方法验证排气系统吊钩的模态。此研究对汽车排气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起重量20t的起重机吊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 2012建立吊钩的三维模型,运用SolidWorks软件中的Simulation插件对三维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吊钩结构的应力、位移和应变云图,进而得出吊钩的最大应力和位移值,找到其最大受力和变形位置,得到满足强度要求的吊钩模型,为吊钩的三维设计和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给水泵齿套式联轴器拆卸过程中遇到的联轴器"抱死"现象,指出了造成齿套式联轴器"抱死"的几种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同时阐述了齿套式联轴器与叠片式联轴器的优缺点,通过对叠片式联轴器的使用厂家进行调研,最后确定了滨海热电给水泵联轴器的改型方案,并对改型后的叠片式联轴器安全性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改型后叠片式联轴器的使用状况,并对叠片式联轴器的运行及维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10MN液压精锻机锻造箱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FEM解析对10 MN四锤头液压精锻机的主要零部件锻造箱进行结构强度有限元分析,并以减小锻造箱处应力为目标对锻造箱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以锻造箱各尺寸参数作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断裂处单元应力最小为优化目标,编制锻造箱优化设计程序ODPST,对锻造箱进行结构的优化.通过优化使锻造箱危险点应力减小约15.5%,锻造箱的强度提高效果明显,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8.
吊钩是起重机的重要承重部件,它的安全性对整个起重机的安全性能有重要的影响。文中以大型综合软件NX 8.5为工具,对某型号吊钩进行三维建模和有限元静力学分析,得出吊钩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分布云图,根据分析结果,找出其最大应力位置,为吊钩设计校核强度提供理论依据。用以核对吊钩设计的可靠性,同时对吊钩结构进行局部优化给出了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传热及综合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小兵  江楠  梁帅 《压力容器》2012,29(10):7-11
探讨一种铝叠片和弓形折流板相结合的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对其传热及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热交换量较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平均提高52.5%,单位压降热交换量较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平均提高24.1%.在整体结构方面,其单位体积换热面积为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的2.84倍,而材料总重量仅为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的60.7%,说明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具有体积小、换热面积大、重量轻的优点;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新型叠片式油冷却器相比螺纹管弓形折流板油冷却器更加节省耗材成本,体现了新型换热器的高效性、紧凑性和节能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完善的前后处理功能,在LS-DYDA高度非线性瞬态动力分析模块中,采用刚体与弹性体单面自动接触方式,对一种铁水罐倾翻吊钩的钩孔,耳孔作非线性受力分析。分别输出了应力和应变情况,验证了“曲梁理论”对吊钩危险截面计算的正确性,并补充了传统静强度理论对吊钩受力分析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陈增玉  张隆海  王平  张益平 《衡器》2013,(11):20-29
本文主要介绍了行车电子秤常用的秤体结构形式,定滑轮下面安装鱼背桥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行车电子秤技改方案,本文着重分析了西宁特钢160t铁水包主付钩天车技改电子秤的设计——采用超薄型板式称重传感器的设计解决常规行车电子秤改造方案无法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工字型吊钩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吊钩在不同载荷角下吊起1000t重物的过程,并计算了吊钩内部的应力分布,确定了最大应力位置和最危险工况。在保证原有形状尺寸的基础上,将吊钩截面改为工字型,并在腹板增加圆孔。利用有限元优化模块对工字型截面和孔径进行多参数优化,在满足强度要求下使吊钩的重量最小化。  相似文献   

13.
The effect of iron content on the strength and trib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ntered tin-iron bronzes has been studied.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orosity has been reduced and the hardness monotonically increas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iron content of the material. The strength dependence of the iron content is nonmonotonic, and the maximum strength increase took place at the iron content of 5%. The minimum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the temperature in the friction zone and wear rate have been observed at iron content of 5–10%. In this case, the micropores and microlacunes have been formed on the friction surfaces that provide better lubricate conditions for the friction surfaces.  相似文献   

14.
基于ANSYS的起重机吊钩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主要工作平台,建立了桥式起重机起重吊钩的三维模型,根据实际工况对其约束与载荷作了有效的处理,并对其强度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吊钩应力和位移的分布规律,揭示了吊钩工作的危险截面。并在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在保证吊钩安全的前提下,对吊钩的厚度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前后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优化后吊钩的尺寸更加合理,并达到了减轻吊钩重量的目的。分析和优化结果对起重机吊钩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基于ANSYS的铁水罐倾翻吊钩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NSYS自带的/OPT优化模块及ANSYS提供的零阶优化方法,对一种铁水罐倾翻吊钩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根据吊钩的使用要求,将吊钩的厚度和圆孔半径作为优化变量,以吊钩自重为目标函数,达到减轻吊钩自重的目的,并对优化后的吊钩作出结构上的安全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利用冲天炉铁水,通过包底孕育蠕化处理,成功地浇铸出蠕墨铸铁材料。金相观察表明:用2.0%稀土钙铝硅铁合金及2.0%稀土镁铝锌硅铁含金蠕化处理的铸铁,其石墨呈细小、均匀分布的蠕虫状。蠕墨铸铁冲击断口显示,基体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且具有较高的冲击功。用蠕墨铸铁制成的机车闸瓦具有比普通灰铸铁闸瓦高得多的压断强度,是制造机车闸瓦的理想材料,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高炉铁水含硅量的动态神经网络多步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实现高炉铁水含硅量多步预报。本方法将经主成分分析法处理后的高炉数据样本作为改进型Elman网络的输入,减少变量个数,简化网络结构;同时采用动态递归算法进行高炉铁水含硅量多步预报,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采用该方法对宝钢某高炉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预报实验,以±0.05作为预报误差,预报命中率达到89.12%。  相似文献   

18.
覆膜铁是金属包装领域的新型复合材料。成品覆膜铁的界面结合强度和水透性取决于覆膜过程中高聚物薄膜熔融层的厚度和流动铺展行为。但覆膜过程复杂而迅速,且受钢板表面微观形貌影响,熔融层膜厚及其流动铺展行为难以精细调控。针对此,基于分形理论表征与重构基板带钢表面微观形貌;基于广义Maxwell模型试验建立聚合物膜的黏弹性本构关系;建立了考虑基板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覆膜过程有限元仿真模型,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表明,熔融层膜厚主要受基板带钢初始预热温度影响,界面填充率则主要受覆膜辊压力影响。高聚物膜熔融层厚度和界面填充率随基板带钢粗糙度降低以及基板带钢和覆膜辊初始预热温度增加而增加,且辊压力增加也导致界面填充率增加。这些规律被定量化描述,为精细化调控熔融层膜厚及其流动铺展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