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点分析研究合浦盆地低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生源母质类型和成熟度等生烃条件,以及生储盖组合、圈闭类型和油气运移和保存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认为合浦盆地具有形成低熟油气/生物气的有利地质条件,是华南陆块西南缘上具有一定油气勘探远景的沉积盆地。合浦盆地未来油气勘探方向及重点勘探领域,应围绕低熟烃源供给区,主要勘探寻找低熟油气及浅层生物气资源,争取获得油气勘探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松辽盆地北部生物气和低熟气成藏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生物气和低熟气的地质特点,从生物气和低熟气的形成条件研究入手,深入分析源岩、构造、储层等对气藏的控制作用,认为松辽盆地北部具备较好的生物气和低熟气形成条件,生物气和低熟气资源丰富,初步计算资源量约1×1012m3,资源潜力巨大.气藏受气源岩、砂体和断裂3种因素控制;气源岩区控制气藏的宏观分布范围;薄层、砂地比10%~35%储集体控制了气藏的分布,沟通气源岩与砂体的断裂带是气藏聚集的有利地区.具有下生上储的成藏特点,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类型.预测了生物气和低熟气气藏的有利分布地区,为下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洞庭盆地第四系沉积稳定,钻井浅层气显示活跃,具生物气发育潜力。通过钻井取样资料及地震反射波勘探数据2 个方面综合研究,得出第四系地层分布与构造形态。运用岩心沉积微相分析识别出多种成因的有利储集砂体。研究区最有利储层为物性条件好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气源岩为深湖环境的淤泥和黏土层;储层之上的生气层可以成为直接盖层;有利气藏类型为自生自储型的构造-岩性气藏。在扇三角洲沉积相带下倾方向的圈闭极具生物气成藏潜力。  相似文献   

4.
曲靖盆地是区域性走滑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第三纪箕状断陷湖盆残留盆地。研究了构成曲靖盆地生物气系统的气源岩、储集层、盖层等成藏基本要素(尤其是气源岩埋藏史)和该生物气的运聚特点、含气系统在剖面上的特征以及构造演化对成藏的控制作用等,认为由于受构造抬升影响,造成储层、盖层破坏和含气圈闭规模较小,该盆地生物气藏的资源潜力有限,生物气勘探前景并不十分乐观。  相似文献   

5.
���ľ��ص���ϵ�������ص��γ���ģʽ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系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低,盖层质量差,但却形成了高产生物气田,研究其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表明,气田的形成主要具备4个有利地质条件:①在区域上,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使盆地产生西高东低的差异性升降,致使在很短的第四纪中快速沉积了3100m湖、沼相地层,为气田的形成提供了烃源岩和储集层;③烃源岩有机质含量低,但厚度大,且由于快速沉积于寒冷、高盐度的水体中,从而抑制了甲烷菌在浅表层的活动和生物气的早期溢散;③泥岩盖层虽有较大孔隙度和一定渗透性,但由于气层压力低,小于泥岩突破压力泅而仍具封盖性,特别是泥岩盖层富含盐水、粘土矿物易于膨胀本身生气使烃浓度增加等,加大了盖层的突破压力,使之成为有效盖层;④随着印度板块的向北挤压,在第四系中形成了许多同沉积构造,为生物气的富集提供了场所。  相似文献   

6.
柴达木盆地生物气资源潜力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柴达木盆地生物气藏形成的特殊地质条件,以地质类比法为主,辅以圈闭地质分析法和盆地模拟法对柴达木盆地生物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最终以蒙特卡罗法确定出柴达木盆地生物气总资源量为14755×108m3.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分析,利用PASYS盆地评价系统评价盆地及区带(块)的生物气资源潜力,确定出近期盆地生物气勘探的有利领域为北斜坡和中央凹陷,并提出了相应的有利勘探目标。同时,根据目前生物气勘探认识程度,指出今后盆地生物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为寻找潜伏构造圈闭和非构造圈闭气藏。  相似文献   

7.
孟加拉湾东北部上新统的深水沉积砂岩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气资源,已成为该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新目标。为进一步明确该区深水生物气的勘探前景,综合利用钻井、地震和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深水沉积体系平面展布样式和内部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明确了深水重力流沉积体系与油气成藏的密切联系,以及上新统生物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了生物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成藏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孟加拉湾东北部低地温梯度及上新世大规模发育的深水沉积体系为生物气的成藏创造了条件,低地温梯度背景拓宽了生物气生成的深度范围;(2)上新世高速堆积的大型深水沉积体系不仅有利于富含草本植物的有机质远距离搬运,也有利于有机质快速保存,为甲烷菌生存提供了物质基础;(3)厚层泥岩夹局部层段发育砂岩(“泥包砂”)的沉积结构有利于孟加拉扇发育自生自储自封堵的“独立”生物气藏,储盖组合包括水道砂岩储层—水道充填/深海泥岩盖层、天然堤砂岩储层—天然堤/深海泥岩盖层、朵叶体砂岩储层—天然堤/深海泥岩盖层、块体搬运沉积砂岩储层—天然堤/深海泥岩盖层等4种类型;(4)宽缓的背斜构造提高了富砂质结构单元中生物气的聚集程度。结论认为,基于孟加拉扇平缓构造背景,识别...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盆地浅层生物气地化特征及应用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南方第三系小型盆地众多,一般为单旋回的陆相沉积,沉积厚度相对较薄,后期遭受不同程度的抬升剥蚀;盆地烃源岩通常较为发育,有机质类型好,丰度高,但普遍热演化程度低,大部分处于未成熟阶段,部分处于低熟、成熟阶段,其地温梯度、沉积速率及沉积环境都有利于浅层生物气的形成。目前已有多个盆地获浅层气勘探发现,气藏埋深浅于1000m,属于生物成因气。作为绿色环保能源,浅层生物气的综合开发利用将极大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当地工农业生产对煤碳、木材的需求,达到保护当地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新生界生物气聚集及成藏条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松辽盆地新生界地质环境的研究表明,高的地温场、滞留区的缺氧还原环境、第四系和第三系大安组适合的水介质矿化度和pH值以及丰富的腐殖型有机质,有利于生物气的形成.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和良好的区域盖层及后期微弱的构造运动形成平缓的构造起伏有利于生物气聚集成藏.根据盖层、第四系和第三系大安组气源岩的分布特征,预测大庆长垣以西及南部大安、北部林甸一带是形成生物气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浅层气资源分布广泛,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针对长春岭南区块浅层气分布认识不清的问题,以埋藏较浅的泉四段储层为目的层,通过分析成藏条件,明确主控因素,研究沉积微相和断裂对气藏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气源主要来自青山口组青一段烃源岩所生成的原油伴生气;储层为河流相沉积,河道砂体厚度大、物性好,有利于浅层气富集;断裂构造和倾斜的储层砂体为浅层气提供了良好的垂向和横向运移通道;研究区具有背斜形态,被南北、北西和少量北东走向的3组断裂切割,构造圈闭条件较好;青一段烃源岩同时作为区域盖层,厚度大,断层在明水组末期停止活动,保存条件良好。沉积微相和断层是研究区浅层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应重点寻找断层-岩性气藏,研究区东部的背斜隆起带为有利勘探区。研究成果为该区块进一步勘探指明了有利方向。  相似文献   

11.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91,自引:2,他引:91  
聂海宽  唐玄  边瑞康 《石油学报》2009,30(4):484-491
在系统研究美国页岩气成藏理论和成藏条件的基础上,分析了页岩气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前者指页岩本身的因素,包括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矿物组成、厚度、湿度等;后者主要包括深度、温度和压力等。其中,有机质类型和含量、成熟度、裂缝及孔隙度和渗透率是控制页岩气成藏的主要因素。结合主要影响参数,建立了预测页岩含气的种类、比例和页岩气藏发育有利区的参数模型。运用此模型类比研究发现,中国南方古生界海相页岩层中,寒武系和志留系是页岩气发育的最有利层系。寒武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以及渝东、黔北、湘西—江南隆起北缘一线;志留系页岩气藏发育最有利区位于上扬子的四川盆地和米仓山—大巴山前陆和渝东—鄂西一带、中扬子鄂北以及下扬子苏南等地。并对各有利区的泥页岩指标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页岩气早期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东部地区发育大量的中生代中小型断陷盆地,盆地内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厚度大,白垩纪的火山活动加快了区内页岩中所含有机质的成熟,为页岩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为了分析上述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气的成藏潜力,以阜新盆地为例,根据最新的钻井资料、岩心和岩屑测试数据,重点分析并评价了该区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展布、总有机碳含量(TOC)、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成熟度(Ro)、储集能力和可压性等6项成藏要素,进一步结合页岩储层的特征,研究了该区陆相页岩气的成藏潜力并提出了下一步勘探开发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小型断陷盆地陆相页岩具有储层总厚度大、TOC高和热成熟度适中等3项页岩气成藏的有利条件,以及页岩储层厚度横向变化大、储集能力偏低和可改造性偏差等3项不利条件;?陆相页岩TOC高(平均值为5.4%),在中生代火山活动的作用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Ro1.2%),位于生气窗内,页岩气成藏具备优越的物质基础;?海相页岩气开发所采用的水平井多段压裂技术在陆相页岩气开发中的效果值得商榷,应积极探索陆相页岩气直井纵向多层立体开发技术;(4)较之于海相页岩气,陆相页岩气单井产量更低,故需要加强断陷盆地陆相页岩气单井经济产能评价工作。结论认为,我国东部断陷盆地多与阜新盆地类似,具备页岩气成藏的物质基础,是陆相页岩气勘探突破的新方向;下一步勘探的重点是找到高储集能力区、落实易改造层段。  相似文献   

13.
东濮凹陷天然气成藏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濮凹陷是中国少有的几个既富含油又富含气的盆地(凹陷)之一。由于发育古生界和新生界两套烃源岩,今埋深大、热演化程度高;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发育以盐岩为代表的好的盖层;有多种类型砂体,具备良好的储集条件;圈闭类型多、圈闭形成与生烃时间配置好;部分地区发育异常高压;以及“两洼一隆一斜坡”的构造格局有利于天然气的运移聚集。发育煤成气、凝析气和混合气3种气藏类型。区内天然气资源丰富。煤成气藏主要聚集于中央隆起带顶部,凝析气藏主要富集在环洼地区,混合气藏分布于煤成气藏和凝析气藏之间。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近年南盘江盆地勘探发现的两个含烃非烃类气藏的成因地质特征。根据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特征的分析认为,它们的形成条件非常相似,主要由来自壳源的无机成因非烃气与来自沉积地层的有机烃混源成藏。区域地质与成藏因素的分析认为,较强的区域构造变动、火成岩体的发育为非烃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区域地质背景条件和气源,大断裂的通源条件、大型穹状背斜的聚源和控气条件以及埋藏地腹一定深度的良好保存条件是形成这类含烃非烃气藏的主控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藏主要形成、定型于新近纪以来的构造运动   总被引:47,自引:22,他引:25  
中国大多数气田最终形成、定型于新近纪-第四纪,它们广泛地分布于各类含气(油)盆地。因此,晚期、超晚期生烃成藏、定型以及气藏受制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是中国天然气带有普遍性的重要特征。中国气藏形成与新近纪以来构造演化历史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1)在西部,形成的中国式前陆盆地是中国最主要天然气聚集区之一,为形成众多气田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是这些盆地本部气藏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2)在中部,是四川盆地所有气田主要的形成、定型时期;在鄂尔多斯盆地促进了靖边至乌审旗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富集。(3)在东部,为渤海海域晚期成藏创造了有利的地质条件,也促进了其他盆地(坳陷)一些气藏的形成。(4)在近海海域,既促进了有机成因气藏的快速形成,也促进了无机成因非烃气藏以及无机与有机成因天然气的混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6.
氦气具有强化学惰性和低沸点等独有特征,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科研实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氦在地球上以微量组分广泛分布,但从含氦、富氦天然气藏中提取氦气仍是工业制氦的唯一途径。目前全球已发现的氦储量主要分布在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国,上述五国氦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92%。天然气藏中的氦气有3个主要来源:大气源、壳源和幔源。目前主要根据3He/4He值来确定氦的来源,通常大气源的3He/4He值为1.4×10-6、壳源的3He/4He值为2×10-8和幔源的3He/4He值为1.1×10-5。富氦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和成藏特征与常规天然气藏既有共性又有明显的差异,一些有利于形成大型油气藏的高生烃强度地区,反而不利于富氦、高氦气藏的形成。而生烃强度相对低的隆起区则有利于富氦、高氦气藏的形成。全球已发现的氦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晚元古代—古生代地台背景下的沉积盆地,此外在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强烈且具有古老花岗岩的基底区也是富氦气藏发育的有利区带。现有资料表明,中国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东部中新生界含油气盆地中已发现一些富氦气藏。同时非常规天然气领域亦展现出良好的氦资源勘探前景,如渭河盆地水溶气和四川盆地页岩气。中国富氦天然气具有点多、类型多、资源前景较好的特征,但氦气资源整体研究程度很低。  相似文献   

17.
中扬子地区泥页岩发育特征与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扬子地区在震旦系和古生界发育多套海相暗色页岩,在上三叠统—下侏罗统发育了1套高炭泥质煤系地层,在江汉盆地发育2套古近系陆相暗色泥岩。这些泥页岩厚度大、有机碳含量高、成熟度适宜,与美国产页岩气盆地具有很好的对比性。在前人对中扬子地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页岩气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中扬子地区泥页岩的发育特征和页岩气形成条件。通过分析,认为中扬子地区具备形成页岩气藏的良好地质条件,尤其是鄂西渝东、湘鄂西区、江汉盆地南部和鄂东南具备优先勘探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Genetic 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shallow-buried natural gas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reat volumes of shallow-buried (<2,000 m) natural gases which are mainly composed of biogases and low-mature gas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Mesozoic-Cenozoic sedimentary basins in China. Many shallow gas reservoirs in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coexistence of biogas and low-mature gas, so identifying the genetic types of shallow gases is important for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sedimentary basin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gas geochemistry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basins, and classify the shallow gas into two genetic types, biogas and low-mature gas. The biogases are subdivided further into two subtypes by their sources, the source rock-derived biogas and hydrocarbon-derived biogas. Based on the burial history of the source rocks, the source rock-derived biogases are divided into primary and secondary biogas. The former is generated from the source rocks in the primary burial stage, and the latter is from uplifted source rocks or those in a secondary burial stage. In addition, the identifying parameters of each type of shallow gas are giv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ve, the distributions of each type of shallow gas are studied. The primary biogases generated from source rocks are mostly distributed in Quaternary basins or modern deltas. Most of them migrate in watersoluble or diffused mode, and their migration distance is short. Reservoir and caprock assemblag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imary biogas accumulation. The secondary biogases are distributed in a basin with secondary burial history. The oil-degraded biogases are distributed near heavy oil pools. The low-mature gas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hallow-buried reservoirs in the Meso-Cenozoic basin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未来大型生物气藏的勘探方向,通过对全球18个重点生物气藏发育区的基本情况和其中14个早期生物成因的原生型常规生物气藏发育区油气地质条件的统计,分析探讨了原生型生物气藏分布特征及其与成藏要素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大型原生型生物气藏形成的宏观地质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生物气藏储量分布具有储层时代新、埋藏偏浅、深水超深水的残余洋盆地为主的分布特征;②全球超过70%储量的早期生物成因的原生型常规生物气藏分布在具有低地表(海底)温度、低地温梯度条件、与古三角洲河口区和水下扇特别是大型深水扇相关的沉积环境中;③上述地区发育的巨厚砂泥岩具有较高的沉积速率和较低的砂地比,形成了一定丰度的(TOC 0.5%)、以腐殖型有机质为主的烃源岩层系,既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长时间、大厚度范围活动空间和养分,同时对生物气的散失也可以起到抑制作用。结论认为,未来的大型生物气藏的勘探方向应集中在具有低地表(海底)温度的冻土区和深水区、低地温梯度类型的盆地、古三角洲河口区—水下扇相关沉积环境、构造活动强度适中的正向构造带的四要素叠合领域:①具有大型物源基础的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外带深水区,如南大西洋两岸的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刚果扇、亚马逊扇以及一些古三角洲发育区;②具有大型水下扇的残余洋盆地,如孟加拉扇、印度河扇等;③具有深前渊特征前陆盆地的前渊区,如巴布亚盆地东部前渊;④冻土地区的克拉通盆地内坳陷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主要研究方向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的面积约占全国海相沉积区面积的50%.由于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叠加、改造,现今的海相沉积盆地均以残留盆地的面貌存在,空间分布及结构特点复杂多样,横向变化极不均匀.区内有机质演化程度高,油气成藏富集规律复杂.因此,了解中国南方海相沉积盆地油气成藏的基本规律,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深化的过程.从南方古生代沉积盆地及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叠加整体分析,探讨油气生成、运聚、保存的基本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研究原型盆地叠加改造的有效性、烃源岩的有效性、整体保存条件的有效性和含油气系统的有效性.应有重点、有步骤地对有利或潜在的油气远景地区集中力量、发挥优势综合研究,力争突破,以带动油气勘探的扩展.在其它地区应保持适当的研究力量,进一步深入研究油气运聚、保存规律的有效性,作为中、长期勘探的接替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