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湖南水利水电》2006,(4):50-50
厄尔尼诺是指发生在赤道东太平洋,特别是冷水域中,秘鲁洋流水温异常增高,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因为这种现象一般出现于圣诞节(圣子耶稣诞辰)的前后,而厄尔尼诺在西班牙文中为圣子之意,所以称这种现象为厄尔尼诺现象,也有称“圣婴”的。厄尔尼诺对湖南气候的影响:湖南属亚热  相似文献   

2.
对近47年以来出现的14次ENSO事件分析,发现1991年~1997年厄尔尼诺赤道增暖首先出现位置和增暖开始的时间,与一般认为的“上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海温正距平具有自东向西传播的特征,而下半年发生的厄尔尼诺,海温正距平具有自西向东传播的特征”不一致;并分析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对应初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位置偏南,与我省夏季降雨多、夏旱轻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厄尔尼诺与气候异常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厄尔尼诺是西班牙语的音译,是“圣婴”的意思,指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的海水温度异常增高的现象,其持续时间可达1~2年。 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中心区的海温可比正常情况高出3~4℃(1982年月12月~1983年1月,南美沿岸曾高出正常情况9℃)。增温区山南美沿岸沿赤道向西达到或越过日界线。根据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二类:第一类  相似文献   

4.
1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气候的原因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海洋中的现象,其显著特征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出现异常的增温现象。由于在热带海洋地区比其他区域接收更多的太阳辐射,因此海水温度也相应较高。热带太平洋海域由于受赤道偏东信风的牵引,赤道洋流队东太平洋流向西太平洋,使高温暖水不断在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堆积,成为全球海水温度最高的海域(暖池),其海表温度达29℃以上。相反,在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的温度却较低,一般为23~24℃,最高不超过26oC。由于海温场的这种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使热带酉太平洋呈现出气流上升,气压…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了东亚冬、夏季风不同长度的年代际振荡特点及其对夏季百太平洋副高和贵州降水的影响。分析表明:冬季风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存在着大体一致的约30年左右年代际振荡,70年代末发生突变;夏季风与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存在着大体一致的约20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60年代末和80年代末发生突变。由于冬、夏季风不同长度的年代际振荡,它们同位相增阶段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容易偏北,贵州降水偏少;它们同位相减弱阶段夏季西太平洋副高易偏南,贵州降水偏多;但它们反位相组合时夏季西太平洋副高位置偏北、偏南的机会及贵州降水偏少、偏多几乎均等。  相似文献   

6.
该文利用龙岩市7个测站1961-2016年汛期(3-9月)降水量资料,分析厄尔尼诺事件当年、开始年、结束年龙岩地区汛期降水与常年降水的差异状况。结果表明,厄尔尼诺事件对龙岩地区汛期降水旱涝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厄尔尼诺事件开始年旱年明显多于涝年,厄尔尼诺事件结束年涝年明显多于旱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年,龙岩地区汛期降水偏多明显。该结论可用于预测厄尔尼诺发生年份龙岩地区汛期降水趋势和旱涝趋势,对全年降水趋势预测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黄河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自然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产生的未来气候变化对黄河区域水情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区域气候模式如厄尔尼诺(其概念采用Trenberth的定义,即“在Nino3和4区域海平面气温在6个月或更长时间内的5个月的滑动平均异常升高值为0.4℃”)、拉尼娜(热带太平洋海域变冷,是厄尔尼诺的对立事件)及南方涛动等来研究自然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通过观测数据和Arc GIS地理统计分析工具获得的径流、降水和温度的关系,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情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人类活动是导致过去50年中黄河流域水资源危机的首要因子;②除了人类活动,气候变化也是黄河流域径流减少的主要因子;③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显示了与厄尔尼诺或拉尼娜气候变化的有显著的响应,同时该响应也具有空间上的差异;④运用41年的观测资料建立了降水-径流-气温的关系,结果显示径流对降水和气温同样具有敏感性;⑤在研究基于观测资料的气候变化对区域水情的影响中,ArcGIS地理统计分析软件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8.
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正好相反),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对我国气候影响:北方在拉尼娜现象影响下,赤道东太平洋水温偏低,东亚经向环流异常,而东南暖湿气流  相似文献   

9.
为持续改善永定河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流域生态功能,永定河引黄生态补水措施必不可少。研究永定河降水及官厅水库以上来水量演变规律,可以为生态补水、水旱灾害防御提供技术支撑。从大气环流形势、降水时空分布、水资源演变“空天地”3个方面分析永定河官厅以上水文气象长期规律,结果显示:汛期降水呈现全部多雨或者少雨分布特征,从上游至下游呈现“少—多—少”的分布态势,汛期降水与副热带高压位置及低空偏南风异常有直接关系,与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有明显的遥相关关系,官厅水库来水量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和趋势性,2011年以来来水水量有止跌回升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官厅水库来水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明显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知识窗     
“拉尼那”紧追“厄尔尼诺”科学家认为,同一海域表面海水温度相对平均温度的降低,是修正气候失衡的一种自然方式。美国大气科学家们预言,在打乱世界气候模式的厄尔尼诺现象刚刚过去之后,人们又将经历与之相反的拉尼那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太平洋东赤道海域表面海水温度升高而引起,而拉尼那现象则是由于同一海域表面海水的温度低于平均温度所造成的。沿赤道近5000km长的一带海域表面海水温度,从5月初到6月初的仅一个月时间就下降了8.3℃,温度降低速度之快是过去所从未见过的。美国科学家麦克法登说,通常厄尔尼诺现象过去之后就…  相似文献   

11.
陈产贤 《治淮》1998,(6):33-34
70年代后,厄尔尼诺越来越被各国气象工作者重视。它的出现会造成全球天气的异常变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发生干旱、洪涝、风沙、冷夏等灾害。1982年至1983年发生的强厄尔尼诺,造成世界各地的损失达200亿美元。90年代两次异常强的厄尔尼诺,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厄尔尼诺是赤道东太平洋地域洋面水温异常偏高的海洋现象。海水温度的升高,破坏了大气原有的热力场结构,引起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全球天气和气候的不规律变化。各种因气象原因出现的自然灾害就发生在这种  相似文献   

12.
厄尔尼诺是一种周期性的自然现象,是影响我国降水分布的重要事件,也是影响四川电网来水的重要事件。通过分析四川电网主要流域的水电分布情况及流域来水特点,确定了厄尔尼诺发展年中的四川电网来水计算模型,分析了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四川电网来水特点。在厄尔尼诺发展年中,四川电网来水无明显的规律性,但高原上流域偏枯的概率更大且累计厄尔尼诺发展年中的四川电网来水整体偏枯。  相似文献   

13.
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各地降水资料的实际出发,利用48个测站尽可能长年代的降水资料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厄尔尼诺事件和反厄尔尼诺事件,分析了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厄尔尼诺不同位相时,相同月份降水的分布情况不同;在同一位相下,每个月的降水分布也存在很大差异;各个月与整个夏季降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厄尔尼诺主要通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我国降水,但厄尔尼诺现象并不是决定我国夏季降水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在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下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将有助于为泥石流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基础指导。根据统计数据,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事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年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暴发频率在时间上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拉尼娜年发生频次多于厄尔尼诺年;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年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暴发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藏东南山区、横断山区、滇东北、贵州西部、贵州西南部、滇西北、大渡河及雅砻江流域等地区;厄尔尼诺-拉尼娜年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点的降雨量总体上大于多年平均降雨量。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事件与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存在明显的关联性,研究两者关系特征,将有助于对西南山区泥石流灾害进行多方位、准确合理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15.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吉林省防汛办公室主任会议上了解到:连续五年干旱少雨的吉林省,根据今年1—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气候特点,气象、水文和防汛专家结合北半球大气环流及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场和太阳黑子相对数迅速下降等综合分析,提出:2004年吉林省出现气候异常的可能性较大.发生较大洪水、大早急转大涝的机率正在增加,因此,  相似文献   

16.
《山东水利》2008,(2):28-28
世界气象组织研究拉尼娜现象的专家考利(Rupa Kumar Kolli)11日表示,中国最近遭遇的罕见雪灾与拉尼娜现象有关。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这种现象会造成全球气候异常。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多尺度不同量级极端降水发生率非平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1951—2014年728个气象站点日降水数据,采用核估计技术、Cox回归模型、泊松回归和广义可加模型(GAMLSS)等全面分析了不同阈值条件下基于超阈值(POT)抽样的中国极端降水发生率非平稳性特征。研究表明:(1)西北部极端降水发生率在年际上分布最不均匀,阈值的增加导致不均匀程度和范围加深和扩展。西北部和东南部年际尺度极端降水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洪涝灾害;中部和东北部则相反,极端降水频率趋于减弱;(2)基于Cox回归模型的分析表明,厄尔尼诺/南方涛动(SOI)、北大西洋涛动(NAO)、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等气候指标均为影响不同区域年内尺度极端降水发生率的显著气候因子,年内尺度极端降水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指标的变化,呈现出非平稳性特征;(3)除西北部外,其他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年发生次数没有展现过于离散的特征,然而阈值的增加导致出现过于离散特征的倾向愈益明显。当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SOI)处于正相位且越大时,中国西部和中部年极端降水发生次数将随之增加,东北部则相反。气候指标与850 hPa的回归关系表明风向及携带的水汽量则可能是气候指标影响极端降水频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河南省1956—2008年的降水量资料及NEEP的500 hPa高度场和850 hPa风场资料,分析了河南省春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同时从短期气候预测角度对春季干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河南省春季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及年代际变化,降水量随年代呈减少趋势,4月份的减少趋势最为明显;②前期太平洋海温与之后的河南省春季降水量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别是秋、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下年河南省春季的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③旱年不利于暖湿气流北上,中高纬度少冷空气活动;④在旱年,我国东南部为弱的偏北气流,在涝年,南海海面有明显的东风距平,蒙古低压加强了副高西北侧的西南气流,极易形成降水。  相似文献   

19.
“厄尔尼诺”现象对山西省旱涝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厄尔尼诺”现象及其成因,“厄尔尼诺”现象对山西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1997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对山西气候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厄尔尼诺现象是指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秘鲁、厄瓜多尔沿海一带冷水区域海温反常升高(一般比常年海水温度升高3~6°),导致海洋浮游生物、鱼群和鸟类大量死亡的一种异常现象。冷水区域海温的异常变化,通常会使大气的气压场和风场偏离平均状况,致使全球范围出现异常气候。根据资料统计,厄尔尼诺现象通常每隔2~7年出现一次。正常年份,南美赤道东太平洋沿岸国家降水量较少;而西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印度尼西亚、新几内亚,以及澳大利亚的一些地区降水量较多。可是,在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年份,通常南美赤道太平洋沿岸地区暴雨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