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流压下油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理论上指出,美国广义IPR方法仅适用于流压较高的情况。文中根据油气层渗流理论,结合本油田实际,导出了低流压下油井产能预测新公式。经大庆油田40井次系统试井验证,新公式不仅适用于流压较低情况,也适用于流压较高情况,平均相对误差5.64%。根据该公式预测,当流压低于某值时,产量将随之降低。这一结论,对油田高含水后期提高排液量稳产试验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 ,普遍采用的产能预测方法是在沃格尔方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油气水三相产能预测方法———广义 (或综合 )IPR曲线法。IPR方法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包括 :油层静压、饱和压力、体积含水、某一产液量及所对应的井底流压值。但是 ,多数井缺乏油层静压和井底流压数据。本文在广义IPR曲线方法的基础上 ,演变出几种广义IPR曲线的计算方法 ,解决了产能预测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1 广义IPR曲线的原形Petrobras在Vogel方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计算三相流动IPR曲线的方法。(1)产液指数计算。当时Pwftest≥Pb 时Jt =qttestPr-Pwftest(…  相似文献   

3.
为能够在试油之前利用各种资料对油井产能进行较准确的预测,从分析大庆油田外围低渗储层特点入手,应用渗流力学原理提出了单相流、两相流产能预测方法.该方法可为试油工作制度的合理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越来越多的油井靠抽汲方式进行生产,对抽汲井不同流压下产能进行预测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建立定流压抽汲井数学模型基础上,分别就不同的最大抽汲流压计算了抽汲井日产量.对日产量数据拟合分析后得出了不同流压的月平均日产量和年平均日产量IPR曲线;对日产量数据回归分析得到了同一流压的幂函数模型,可以预测抽汲井未来日产量.从研究结果看,建立的预测模型反映抽汲井产能是随着地层能量衰竭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
针对低渗透油田,提出了求解油井合理流压的具体方法。该方法不但考虑了油、气、水三相流,而且考虑了启动压力梯度、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确定不同地层压力,不同含水阶段的合理流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根据采油工程基本原理,在目前现场常用的油井堵水效果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两层模型理论预测堵水效果,并给出了应用实例。这对高含水后期保持油田继续稳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含水后期油井堵水原则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在综合考虑油井堵水对油田可采储量和产量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因素分析,研究提出了一套油井堵水原则界限和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深层气井和中浅层气井的井底积液问题并结合井况特点,介绍了两种低流压、低液量气井排液工艺。对于深井,通过从普通油管与连续油管环空定期注入压缩氮气,从而将井底积液从连续油管内举升出来;而中浅层气井为了降低成本,采用水力喷射泵将井底积液举升到地面。与其他举升工艺相比,该工艺能够更有效地减少液柱对产层的压力,因此即使产层压力很低时,产层气体也能够顺利进入井筒,较好地解决了其他排液工艺因井底低流压导致的停产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储层的有效开采时间。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元复合驱油井生产的特点,考虑了地层中流体流变参数和渗透率的变化,建立了三元复合体系在地层中渗流的基本微分方程,结合初边界条件进行求解,得到了稳定流条件油井流入动态方程.针对三元复合驱油井的实际生产特点,又进一步对方程进行了改进,得到油井产能预测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以防砂前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为基础,考虑各种防砂措施在井底附近造成的附加阻力表皮,建立一套基于IPR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利用防砂前IPR曲线资料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将防砂前油井总流动表皮折算为零时的折算等效渗透率,然后计算防砂措施造成的附加层流和紊流表皮,再用产能基本公式预测防砂井的产能。借助IPR曲线避开了实际地层渗透率的获取和大量表皮系数的计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配合皮带抽油机应用连续抽油杆和耐高温高压深井泵,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实现有泵抽油系统在深井的应用。试验表明连续抽油杆现场操作方便,可连续起下作业,缩短作用时间,由于无接箍和丝扣,重量轻,下泵深,杆管磨损少,工人可靠性大大增强,配合皮带抽油机生产能提高深抽油井产量和延长油井免修期,消除了普通抽油杆接箍的活塞效应,增油节能效果非常显著,具有良好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二连油田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压裂后产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二连油田A区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解释结论低而压裂试油高产的现象,经过岩石孔隙分析,对于与压裂后产液量有关的参数进行精选、简化,最终确定了由次生孔隙度、孔隙结构系数、总孔隙度等重要储层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及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产能预测,归纳出适合A区的压裂后产能预测方程;首次对该类储层进行储层压裂后产液量预测,在二连油田应用中见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间歇试采井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现场试采井工作制度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以及储层供液能力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段塞流理论进行间歇试采井产能预测的方法,通过3口实际间歇试采井的检测,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根据储层物性条件制定合理的间歇试采井工作制度,搞清油井生产能力,为下一步部署开发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储层产能预测是一种对储层产油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技术,也是测井界的一项技术难题,本文着重在水淹机理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确定了在动态开发情况下变化的饱和度指数(n)和胶结指数(m)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动态地质资料建立适应油田不同开发期的产能预测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技术提高了产能预测的解释精度,建立了包括岩性,物性,混合水电阻率等参数的解释模型。利用FMT测井资料解决了地层压力的计算并进行储层产能的评价和预测。  相似文献   

15.
湍流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及简单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6.
随着低渗透油藏大量投入开发 ,对其特殊渗流规律的研究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低渗透油藏 ,实验研究表明 ,渗透率随孔隙压力变化而变化 ,在低速渗流条件下 ,流体粘度也随孔隙压力变化而变化 ,由实验数据的拟合分析表明 ,二者随孔隙压力呈指数关系变化。即 :k(P) =kiexp -αk(pi- p) ,μ(P) =μiexp -αμ(p \-i- p)式中 :ki———压力为Pi 时的渗透率 ,μm2 ;μi———压力为Pi 时的粘度 ,mPa·s;αk———渗透率变异系数 ,1/MPa;αμ———粘度变异系数 ,1/MPa,0≤αk ,μ≤ 1。人们对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渗透率变异的低渗透油藏的油…  相似文献   

17.
合理井底流压是充分发挥油井产能、提高油田开发效益的保证,但现在缺乏一种合理的综合性判定方法。在分析生产气油比、产层出砂、应力敏感和层间干扰等4个因素对合理井底流压影响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模糊变换原理建立了油井合理井底流压综合判定数学模型。利用该数学模型,可定量计算考虑不同因素、不同因素权值影响下的合理井底流压。实例计算表明,所建立的油井合理井底流压综合判定数学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为油井设计合理流压、配产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实例的数据分析了合理井底流压对渗透率变异系数、生产气油比、泊松比等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渗透率变异系数越大,为维持储层的渗流能力,需要保持越高的井底流压;生产气油比越高,为确保抽油泵泵效,需要保持越高的井底流压;对于泊松比较大的疏松砂岩储层,为防止地层出砂,需要保持较高的井底流压。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影响压裂后产能的各种参数,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的朝阳沟油田进行了压裂后产能预测。对压裂后产能影响较大的参数有地层有效渗透率、有效厚度、井底流压等。确定了该区产能级别划分标准,提出2种预测方法:方程法和神经网络法。建立了朝阳沟油田预测压裂后产能的无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稳态流方程,并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应用方程法对11口井的压裂后产能进行预测,判别单层测试产油级别符合率为73%。应用神经网络法,选取研究区13口井进行训练和验证,单层测试产油级别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19.
油井未来向井流动态关系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对未来不同开发时期IPR曲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考虑地层压力采用物质平衡方程得到;通过应力敏感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地层渗透率随地层压力变化关系,以相渗曲线为基础得到产液含水率随采出程度的变化关系,进而确定出不同开采时间的产液含水率,在已知地层压力、采液指数、含水率条件下采用Petrobras综合IPR方法确定油井的IPR。  相似文献   

20.
高含水期井网压裂产能研究对高含水期井网压裂优化及开发调整意义重大。由于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导致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不均。依据五点法压裂井网及其流线分布特征,将五点法注采单元划分为4个注采区域,每个注采区域再细分为多个计算单元;在考虑剩余油分布不均的基础上,运用流线积分法、物质平衡原理及稳定状态逐次替换法,推导出各计算单元的产能计算方法,合并各计算单元产能,获得高含水期五点法压裂井网产能。新建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际动态生产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相对误差小于5%,可满足现场需求。通过分析储层系数、储层非均质性、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裂缝穿透比和压裂初期剩余油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可知:储层系数越大,压裂初期剩余油饱和度越高,产能越高,裂缝直接控制区域的储层系数和剩余油饱和度对压裂初期产能影响较大;产能随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和穿透比的增大而增大,但裂缝无因次导流能力对产能的影响随其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