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汪宏年  常明澈 《测井技术》1998,22(1):28-31,41
应用混合法给出了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快速正演算法,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各向异性介质中侧向电阻率测井的响应主要受横向电阻率影响,且响应的振幅完全由横向电阻率的大小确定。同时研究了薄交互层的响应与各向异性介质响应的等价性问题,对于砂、泥岩薄交互储层,当组成薄交互层的各个单层的厚度小于0.1m时,薄交互层的响应与等效的各向异性介质的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很难从其电阻率的响应中了解到实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混合法给出了水平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快速正演算法。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证明,各向异性介质中电阻率测井的响应主要受横向电阻率影响,且响应的振幅完全由横向电阻率的大小确定。文中还研究了薄互层的响应与各向异性介质响应的等价性问题,对于砂,泥岩薄互储层,当组成薄互层的各个单层的厚度明显小于电极系的纵向分辨率时,薄互层的响应与等效的各向异性介质的响应基本上是一致的,很难从其电阻率的响应中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各单层模型的叠加速度调查了这些模型反射时距曲线的特征。这些模型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维层状层,二维分层水平倾斜层,二维均匀弯曲层。通过数值试验说明,如果忽略了分层的影响,则高分层介质会使层的厚度估算出现很大的误差。而当介质趋于椭圆各向异性介质时,则误差可以部分减少。对于均匀且弯曲层的情况,随着反射分界面的曲率和垂直入射点局部分界面的倾角增加,常规叠加速度分析所给的速度偏差增加。如果这个偏差不被校正,则一般的 Dix 速度估算技术会导致深度估算出现很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声波测井能以极小的间距对地层进行采样.两个采样点之间的变化经常是很大的。分层的精细程度可与测井采样相同甚至更好.对于地震波传播,薄层介质可用等效均匀横向各向同性 TI 介适当质当平均值来表示,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假设声波测井每个数据点所反映的是各向同性地层。这个假设往往在一个区域中因有很多薄泥岩层而不能成立,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在等效介质中得到准确的纵波和横波时差值.在变化剧烈的剖面中.在高分辨声波和密度测井曲线旁边,我们显示了计算出的长波的纵波和横波时差以及各向异性估算值,水平、垂直应力和声波偏移曲线,即从平均时差减去累计声波时差就得到了传播时差.纵波偏移值为正,上限值为1.5μs/ft,横波上限值为2.5μs/ft,当有比测井采样间距更薄的层或有一些明显的层内各向异性存在时(例如泥岩),以均匀介质为等效介质的各向异性将导致对实际各向异性情况的低估.由多分量多偏移距 VSP 测量得到的数据将提供非垂直资料,该资料是建立与声测井和地震观测最相吻合的缓慢变化的等效 TI 介质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5.
横向各向同性介质是地下各向异性介质的最常见形式,它可由五个弹性常数来描述。在这种介质中,其对称轴和垂直对称轴附近的慢度面近似为椭圆面。根据这个特点,我们提出了用VSP和跨孔走时联合反演横向各赂异性的弹性常数,且不同求妥线性代文方法,可估计多层TI介质中任意各向异性的弹性常数,且不用求解线性代数方程组,也不用计算准SV波的正常时差速度。  相似文献   

6.
上覆薄反射层标量波的AVO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覆薄层对目的层反射响应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生速度各向异性以及散射衰减引起的传播的损失。在进行反射层成像和反射系数反演时,必须考虑这些影响。用等效介质理论来描述一套薄导中标量波的传播可得出一个简单的一般O‘Doherth-Anstet公式。  相似文献   

7.
我们根据广义虎克定律导向Z轴对称的各向异性介质的程函方程。基于Huygens原理和类似于各向同性介质的有限差分法,用波前扩展示求解各向异性介质的程函方程,克服了Vidal方法中有违背因果律的不足。理论计算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方法的快速,灵活,方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个井源距VSP初至反演的井旁速度模型不能用于同一口井多个不同井源距VSP数据的偏移成像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Walkaway VSP的初至旅行时反演井旁各向异性模型的层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的方法。该方法根据声波测井速度的变化趋势对井旁一维速度模型进行分层,以零井源距VSP初至时间反演的速度作为初始速度模型,用一种接近沉积岩特性的多层各向异性介质模型描述和定义井旁速度模型的各向异性参数,利用不同井源距VSP的多条VSP初至时距曲线反演井旁水平层状各向异性速度模型的层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得到Walkaway VSP偏移成像的井旁各向异性速度模型。把该模型用于Walkaway VSP实际数据的偏移成像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佳欣  杨春  王赟 《石油物探》2021,(2):224-237
在长波长假设下,薄互层是一种典型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长波长各向异性假设使得薄互层复杂结构反演成为可能.通过综述长波长假设下薄互层等效各向异性的理论发展、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发现该理论的适用条件较为严苛:对于韵律型薄互层,波长与互层单元厚度的比值需大于等于10;对于随机型薄互层,需满足等效的平均长度远大于单层厚度,且远小...  相似文献   

10.
VTI介质P波反射时差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常规动校正处理方法提供的叠加速度及层速度精度不能满足钻前压力预测的需要。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方法假定地震波在各向同性层状介质中传播 ,而实际地层却表现为各向异性特征。因此本文以 VTI介质为地下岩层模型 ,采用纵波 (P波 )正演模拟 ,论述了 Alkhalifah方法、含有效各向异性参数的四阶时差分析方法和平移双曲线时差分析技术 ,分别校正了 P波非双曲线反射时差 ;同时与基于各向同性介质模型的四阶时差校正和平移双曲线时差校正结果进行了比较 ;并采用 Thom en(1986 )提供的实际岩样的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对实际资料进行了校正。结果表明 :VTI介质的时差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各向同性介质 ,并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地震速度 ;利用 VTI介质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也可以描述各向同性水平层状介质 ;当取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0 .1时 ,可以较好地反映弱各向异性层的特征 ,在中、近炮检距附近道的校正误差仅为一个采样间隔。本文最后给出两种求取有效动校正速度和有效各向异性参数 η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与纯模式处理相比,转换波处理对与岩石速度有关的物理假定的依赖性更大,因为成像点的时差和移距都取决于介质的物理参数。因此,介质均匀性和各向同性的不真实假字比波的纯模式传播影响也就更大(在后一种情况下,成像点偏移距是用几何方法而不是物理方法确定的(。在层状各向异性介质中,转换点的偏移主要受有效速度比γ=γ2^2/γ0(式中γ0=Vp/Vs为平均垂向速率比;γ2是相应的短排列时差速度比)控制。如果在相应  相似文献   

12.
对倾斜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下面的构造进行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be.  WV 张翠兰 《国外油气勘探》2000,12(5):618-626,632
倾斜页岩的地震各向异性会使下伏构造的成像和归位出现问题。我们开发了一种适合于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P波地震资料的各向异性深度偏移方法,这种横向各向同油介质具有垂直于地层的倾斜对称轴。我们在深度成像速度模型中加入了各向异性及倾角参数,并使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道集以一种诊断方式来修改各向异性速度模型。用各向异性偏移和各向同性偏移得到的倾斜各向异性介质下面的构造的视位置差别很大。用修改后的2-D叠前基尔霍夫深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层状横向各向性介质中两个数据模拟方案(一个有井,一个无井)所得结果的比较,研究了震源井对井间数据中波型的影响,运用边界元方法实现了井中模拟方案。用这一方法,只在流体/地层界面处出现离散化。波在流体和层状横向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是通过格林函数来模拟的。这样,就能在不要求大型计算机的情况下实现精确而实际的井模拟。比较结果表明:井有两种主要影响,即管波转换和辐射模式,文中我们通过两个实例说明这  相似文献   

14.
微地震监测在非常规油气开发中起重要作用,其关键技术之一是震源定位,准确定位是地质及工程解释的前提。目前震源定位常采用各向同性速度模型、时差定位方法,这种处理结果与实际介质情况误差较大。本文首先探讨了一种水平层状椭圆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准确、快速的射线追踪方法,可以快速精确地计算初至时间,用于提高震源定位精度。椭圆各向异性介质的速度主要包括纵向速度和横向速度,相比强各向异性介质更易建模。纵向速度可从声波测井获得,横向速度可从测井、射孔或导爆索信号反演获得。最后采用经典Geiger定位方法进行理论试算,同时对比了强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各向同性模型近似和椭圆各向异性模型近似的定位精度。试算结果表明,强各向异性介质情况下的椭圆各向异性模型近似,能够获得比各向同性介质近似更精确的定位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短排列叠另速度一般不同于均方根垂直速度,即使有P波和S波两种波。由于各向异性的影响,不可能对短排列,共中心点(CMP)道集进行双曲时差分析求得垂直速度(或反射面深度)。  相似文献   

16.
在斜页岩中,地震各向异性引起下覆构造成像定位问题,我们为相对层面法向具有倾斜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TI)P波地震数据开发了一种各向生深度偏移方法。对深度成像速度模型输入各向异笥和倾角参数,并用叠前深度偏移成像道验证拾取的各向异性速度模型。倾斜各向 性覆盖层以下的构造在和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偏移中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对TI介质倾斜对称加旅行时的计算,2D叠前基尔霍夫深度偏移射线追踪地得到修正。各  相似文献   

17.
Tsva.  ID 张青伟 《国外油气勘探》1997,9(4):504-513,517
常规的速度分析和时深转换方法都是为各向同性介质设计的,而对于各向异性地层,可能产生相当大的误差。本文讨论一些速度分析和深度估计算法向最常见的各向异性模型-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模型的推广。在水平层状介质中,由于各向异性的影响,使我们无法在短排列共中心点(CMP)道集上用双曲线型时差分析的方法提取垂向速度(或反射面埋深),即使同时记录到P波和S波也是如此。一种求解反演问题的普通方法是  相似文献   

18.
技术动态     
横向各向同性层状介质的广义Dix公式标准Dix公式用法向入射的走时、均方根速度或NMO速度由PP反射波来估算均匀各向同性水平地层的厚度和层速度。对于VTI介质,qPqP波和qPqSV波的走时由4个参数和层厚度决定。如果vp/vs 很大(等效于S波速度为零),那么qPqP波的走时可以仅由3个参数和层厚度确定。1983年Blyas根据走时的Taylor展开式用反射qPqP波和qPqSV波求出了VTI介质的层参数。Ursin和Stovas在2005 年第6期Geophysics上发表文章指出可以由反射qPqP波求出3个走时参数,由qPqSV波求出2个走时参数,这样可以得到5个走时参数和5个未知的层参数。他们采用的方法是用Thomsen参数来表示反射  相似文献   

19.
各向异性介质中的AVO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阴可  杨慧珠 《石油物探》1997,36(4):28-37
本文分析了包括横向各向同性和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成因,以及它们广义的和各自的本构关系。由此讨论了弹性波在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并提出了表征各向异性程度的广义各向异性参数,这些参数既可表征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的各向异性,也可表征方位各向异性介质的各向异性。本文特点讨论了两种各向异性介质中存在水平界面的反射系数,并将Dely等人推导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反射系数公式推广到方位各向异性主轴上。根据算例  相似文献   

20.
VTI介质中弹性参数地震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地震波在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VTI)介质中的运动学特征,应用传播时间反演方法,进行了水平层状VTI介质的地层弹性参数反演方法研究。在VTI介质中,P-P波的传播时间曲线不再是双曲线,尤其在长排列情况下,已不能用二项泰勒展式精确地反演P-P波的传播时间,用三项泰勒展式则可以达到更高精度;P-SV波的传播时间也可用三项泰勒展式表达,在中等及短排列长度时可达到一定精神。对P-P波、P-SV波的传播时间进行三项泰勒展开时,它们的系数中包含了地震波的各向异性信息及垂直速度信息,中以为地震波的弹性参数反演提供提供基础,模试验分析及江苏油田某地区的二维多波资料实际反演结果表明,在最大炮间距为1.5倍地层埋深时,可以很精确地得到三项泰勒展式的系数,应用这些系数能精确反演地层弹性参数,包括P波、S波的垂直速度和各向异性参数。图4表1参5(杜丽英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