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小波变换和分形属性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波变换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时频特性,利用小波变换可以很方便地将地震记录分解成不同的频道,分解后的各频道存在内在的分形规律。本文研究表明,其各频道的地震包络具有很好的分形自相似性,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利用已有的频率通道就可外推高频,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2.
时频域有色谱校正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夏洪瑞  周开明  陈德刚  刘新强 《石油物探》2002,41(3):304-308,311
振幅谱校正是消除地震资料中非一致性的一种方法。实际生产中的几种振幅谱校正技术在应用中都存在着局限性,以致使校正过的记录不能恢复到最理想的形态。时频域有色谱校正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其数学原理为:采用以直代曲的办法,将窄频带中振幅谱取为一常数,这样,在时域振幅谱为一冲激函数,频域的振幅谱校正可以在时域中简单实现。利用模型道法、互相关注及已知波形法给出期望的有色谱,为校正提供依据;利用小波变换的正交性来克服傅氏变换引起的频泄现象。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很好地消除地震记录中振幅非一致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易碧金 《石油仪器》1994,8(2):114-118
前言在今后的十年,油气勘探将面临的问题是,对地震数据进行记录处理和分析时将受到频谱和瞬时动态范围的限制。这是因为地震勘探的有声特性采集系统还不能真实地放大滤波;数字化及记录这些真正的信号。大振幅低频信号源产生的信号,大振幅文化噪声的相干结果以及和高压线频率有关的信号,都使常规的数据采集技术在耗资巨大的勘探过程中分辨地质情注时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按照历史的观点,三维勘探方法作为适应勘探目的一种折中方法,在提取地下低振幅高频率地震反向信息以及低频率大振幅地震噪声上受到局限;而且排列部署时费时,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小波变化参数在苏里格气田的实际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小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频方法,提取高频振幅和低频振幅比作为地震特征参数,并利用其在苏里格气田进行油气检测,效果显著,说明提取的小波参数是较好的地震特征参数。  相似文献   

5.
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   总被引:29,自引:15,他引:14  
高军  凌云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31(6):856-866,905
根据地震波振幅衰减随不同的频率成分有不同的吸收衰减特点,本文基于小波变换理论,提出了时频域球面发散和吸收补偿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振幅衰减的物理机制,将吸收因子分解为地表一致性吸收项和大地吸收项。  相似文献   

6.
地震资料的小波压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讨论了利用紧支集的Daubechies小波实现数据压缩的方法,并针对数据压缩时存在的问题,提出时频域多级舍弃误差小波压缩方法。该法可以成功地压缩地震数据,较一般小波压缩方法有两个优点,其一,可保留大旅行时小振幅波的频率成分;其二,有害的离有效频率中心的频率成分得到了压制。最后给出实际地震资料的压缩实例。  相似文献   

7.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在薄地层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地震记录中,由于不同的地质界面对地震波具有不同的反射能力,所以振幅的强弱不同,这与图像中像素灰度变化很类似。因此,对不同反射界面的识别也就与图像中边缘检测非常类似。由于多尺度小波变换具有较强的分辨力,所以本文基于多尺度小波边缘检测方法,对薄地层的识别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多尺度小波边缘检测方法能较好地实现薄地层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多种震源联合激发地震数据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理多种震源联合激发地震资料时,首先要解决不同种震源地震记录子波的相位差异和振幅差异。消除地层记录子波的相位差异是通过优化模型道和对反褶积前的地震记录子波做最小相位化来实现的。消除振幅差异则通过优化频率范围,地表一致性反褶积以及谱均衡来解决。  相似文献   

9.
多道小波波阻抗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地震数据中不同的频段有不同的信噪比,以及相邻地震道的反射波有效成分在波形和能量上有较强的相关性,作者结合小波变换的特点,运用多道记录同时进行波阻抗反演,即在迭代过程中将实际地震记录与模型合成记录的残差道进行小波分解,形成残差道分频小波剖面,然后利用K-L变换提取分频剖面中的相干部分用于波阻抗变化量的计算,从而避免了噪声参与波阻抗变化量的计算。本文展示了理论模型与实际应用的例子,说明这种反演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地震记录中的同一CDP道集内,有效波与干扰波在视速度、频率和振幅方面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相邻地震记录道的相似性及振幅级别的变化。因此,应该设法选择相关性最好、振幅差值最小及振幅平均值适中的地震记录道进行叠前同相叠加,以消除地震叠加剖面中存在的局部干扰,减少非相干记录道对有效信号的干涉,使叠加效应最佳;同时计算某一时刻记录的振幅平均值,并根据其大小对CDP道集中记录道的野值进行剔除,从而提高地震剖面  相似文献   

11.
����������ȡ�����λ�Ӳ��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提取方法。相同振幅谱、不同相位谱的地震子波分别对应不同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分量。在复赛谱域,遵照一定的规则,子波振幅谱可以分割为两部分,其分别对应于子波的最大和最小相位分量,分割比例的不同决定了子波不同的相位,由此可以得到最大相位子波、最小相位子波、零相位子波和一系列混合相位子波。根据地震记录信噪比谱的情况,设定地震记录的希望输出子波,对地震记录进行确定性子波反褶积。依据反褶积后地震记录方差模大小和分辨率情况,最终从一系列相同振幅谱不同相位谱子谱集合中确定理想的混合相位子波,通过确定性子波反褶积达到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目标。对理论合成地震记录和实际地震记录进行了子波提取实验,并利用提取的地震子波对地震资料进行了提高分辨率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Deconvolution is widely used to increase the resolution of seismic data. To compare the resolution ability of conventional spectrum whitening deconvolution to thin layers with that of welldriven deconvolution, a complex sedimentary geological model was designed, and then the simulated seismic data were processed respectively by each of the two methods. The amplitude spectrum of seismic data was almost white after spectrum whitening, but the wavelet resolution was low. The amplitude spectrum after well-driven deconvolution deviated from white spectrum, but the wavelet resolution was high.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if an actual reflectivity series could not well satisfy the hypothesis of white spectrum, spectrum whitening deconvolution had a potential risk of wavelet distortion, which might lead to a pitfall in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velet after well- driven deconvolution had higher resolution both in the time and frequency domains. It is favorable for high resolution seismic interpretation and reservoir prediction.  相似文献   

13.
提高地面地震数据分辨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从VSP数据中提取反褶积算子并将其应用于地面地震数据,然而,传统的VSP子波反褶积方法通常是在不考虑地震子波时变特性的情况下,提取固定反褶积算子,且由于地震子波是时变的,从VSP中提取一个子波反褶积算子应用于地面地震记录是不准确的,由此提出一种利用VSP数据提取时变子波反褶积算子的方法。该方法将零偏移距VSP数据的下行直达波作为单程VSP地震子波,利用地下介质的衰减函数将单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转换为双程地震子波的振幅谱,在最小相位的假设下,从时变子波振幅谱中获得时变反褶积算子,然后将算子应用于叠后地面地震数据。理论合成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补偿振幅能量并可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混合相位地震子波估计方法,往往假设地层反射系数序列是服从非高斯分布的统计独立的随机过程而不是高斯白噪声分布,因此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提出的方法首先运用地震道高阶统计量的三谱相位信息重建地震子波的相位谱,并通过地震道的自相关得到子波的振幅谱,从而提取出混合相位的地震子波;然后通过改进的柯西约束最大后验反褶积方法实现地震道的反褶积。通过仿真试验和对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表明最大后验反褶积可以在不降低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前提下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叠后地震资料,本文提出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进行提高分辨率的处理方法。由傅里叶尺度变换的性质可知,地震子波在时间域的压缩等于在频率域内频谱向高频端移动,反之亦然。因此,可利用傅里叶尺度变换性质对估算出的地震子波进行变换,得到更高频率的地震子波,再利用反演得到的滤波因子实现对地震资料的提高分辨率处理。该方法假设地震资料的反射系数序列是含白噪随机序列,地震子波具有零相位特性,且根据地震数据的信噪比估算合适尺度变换因子,再做拓频处理。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应用的结果均证实本文方法可有效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尤其适用于薄互层类储层的反演和预测,是一种简便实用的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一般认为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是一对难以协调的矛盾,为此,本文给出一种在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的同时又不过分地降低地震资料的分辨率的方法,此法的基本思路,首先利用f-x域中的地震记录在x及f方向都具有可预测性的特点,选择f方向上信噪比相对较高的中频段,通过预测外推求得信噪比相对较低的低频段和高频段;在每外推一步进均需作一次x方向的预测去噪,然后将双向预测结果的振幅谱校正到某  相似文献   

17.
地震子波的提取对于地震资料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震子波由振幅谱与相位谱表征,因此估计地震子波的振幅谱是关键步骤。常用的地震子波振幅谱提取方法对反射系数类型以及地震子波形态都有一定限制,导致这些方法无法广泛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处理。为了准确获取地震子波振幅谱,提出一种融入先验信息的深度学习方法。首先,基于地震子波谱具有光滑性这一先验信息,对观测地震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将平滑后的地震记录振幅谱输入一个12层的深度神经网络,得到地震子波振幅谱。与传统的谱模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反射系数假设,不仅能够对单峰和非单峰地震子波振幅谱进行很好的估计,还可避免各种多项式拟合方法中的参数估计以及有效频段估计带来的计算误差,具有较好的抗噪性。模型算例和实际数据的测试结果都证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阶谱的高分辨率处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信号累积量的角度出发给出了一种基于地震信号双谱的高分辨率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双谱的性质,首先从含有地震子波相位信息的地震记录双谱中精确地提取地震子波,然后进行子波处理,从而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理论计算表明,对不同性质的地震子波,均可从理论地震记录的双谱中重构子波。实际资料处理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地震资料的分辨率是制约勘探精度的重要因素,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的目的是合理恢复地震记录的高频和低频信息,有效拓宽频宽,常用的技术有3类:反褶积技术以褶积模型为基础,对地震子波、反射系数、地层介质产状和激发接收方式等进行各种假设;吸收补偿技术以吸收衰减模型为基础,对大地滤波引起的振幅衰减和相位畸变进行补偿和校正,补偿效果较依赖于Q值精度和资料与模型的匹配度;基于时频谱的频率恢复技术,关键在于对非稳态地震子波的振幅和相位进行合理的估计。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本质是拓宽频宽,对地震剖面有2方面影响:多数同相轴变细、增多,子波长度压缩;部分同相轴能量变弱甚至消失,子波旁瓣压缩。相对于高频信息,低频信息对增强剖面层次感、提高反演精度的作用更重要,恢复难度也更大,在今后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处理中,应更注重低频信息的保护和恢复。  相似文献   

20.
研究地震反射波垂向分辨率与地层结构及入射子波的频率关系和砂层组中砂岩百分比与地震反射波振幅、波阻抗之间的关系。制作了2 种地质模型: 一种是不同厚度的砂泥岩地层组合模型; 另一种是不同砂泥岩百分比的砂泥岩地层模型组合。研究表明, 地震反射波振幅、波阻抗与砂泥岩百分比具有线性正比关系。地震反射波垂向分辨率与入射到目的层的子波频率有关,与地层沉积韵律及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