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焦化芳烃中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影响化工利用的现状,通过分析不同焦化芳烃精制方法的特点,表明可综合利用噻吩和芳烃的吸附精制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分子筛、π络合吸附剂、活性炭、金属氧化物等吸附剂的表面修饰、骨架引入杂原子等多种改性方法与改性后选择性、硫容等吸附性能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综述,采用易吸附、脱附的π络合吸附剂和再生效果好的活性炭是提高吸附分离噻吩类含硫化合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技术主要用于分离沸点接近但是被吸附能力不同的混合物,生产高纯度产品。液相模拟移动床每个吸附剂床层均设置物料进、出管线。物料进、出管线的数量和位置,是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确定了物料进、出管线的数量,以及各股物料在管线中的排列位置和进、出料顺序,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生产高纯度产品的液相模拟移动床物料进、出管线冲洗工艺。  相似文献   

3.
采用吸附法分离了液蜡油中的芳烃,探讨了改性多孔炭、分子筛、硅胶以及聚苯乙烯树脂等不同吸附剂对芳烃的吸附性能。并对改性后的多孔炭吸附剂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条件下的多孔炭材料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对芳烃的吸附量可达37.025 mg/g,吸附性能远大于分子筛、硅胶、聚苯乙烯树脂等未改性吸附剂,聚苯乙烯树脂对芳烃的吸附性能最差,吸附量16.025 mg/g。  相似文献   

4.
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小型模拟移动床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齐鲁石化和扬子石化吸附分离装置混合二甲苯为原料、对二乙苯为解吸剂,对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进行3.2L小型模拟移动床评价实验。通过调整装置区域回流比,优化操作工艺参数,考察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和各区回流比操作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100%进料负荷下,以齐鲁石化高乙苯含量的混合C8芳烃为原料时,对二甲苯产品的纯度大于等于99.6%,收率大于92%;以扬子石化混合C8芳烃为原料时,对二甲苯产品的纯度大于等于99.7%,收率大于97%。国产RAX-2000A型对二甲苯吸附剂的性能能够满足工业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5.
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装置工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轴向扩散模型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C_8芳烃过程的各个操作变量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计算得到了各操作变量对吸附过程影响程度的大小,并提出了其适宜的操作范围,可供实际生产过程工艺改进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33(4):14-14
吸附分离制取PX吸附剂项目通过鉴定  由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燕山石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吸附分离制取PX吸附剂项目近日该通过了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的技术鉴定。中试研制的RAX 2 0 0 0吸附剂 ,实验室气相吸附及液相脉冲试验结果表明 ,其吸附容量、选择性、液相分离系数和机械强度等指标均与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参比剂相当 ;小型模拟移动床评价结果表明 ,RAX 2 0 0 0Ⅱ具有良好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选择性 ,吸附床层液相组成分布图与国外参比剂基本相当 ,吸附剂结构保持完好。RAX吸附剂生产过程中无特殊三废。该技术已申…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研究了吸附塔各功能区床层数比例、床层间空体积比例及床层总数对过程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吸附区和脱附区与提纯区床层数的适宜比例分别为0.5~0.7和0.4~0.5;缓冲区占总床层数的适宜比例为8.5%~13%;吸附剂床层总数的增加及床层间空体积的降低,可以提高过程的分离效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改进工艺的方案为16(3-7-4-2)床层;该方案在基本保持过程性能前提下减少了吸附剂床层和吸附塔数量。  相似文献   

8.
变压吸附工艺是国内小规模CO_2驱产出气处置的常用手段,而吸附剂是吸附分离的基础。选用6种沸石类吸附剂,测试了CO_2/CH4单组分吸附平衡等温线,分析了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优选了两种材料进行了CO_2-CH4混合气体竞争吸附实验,重点分析了温度、压力、气体组分、CO_2含量等因素对吸附剂吸附分离效果的影响,评价了油、水含量对吸附剂的损伤。实验结果表明:吸附剂的分离系数与混合气体中CO_2含量无明显相关性,但吸附体系压力的变化对混合气体分离效果影响较大。在初始气体CO_2摩尔分数50%、温度20℃、压力2.5MPa条件下,优选的吸附剂13X对混合气体的分离系数为25。油水的存在会对吸附剂的分离性能产生较大影响,在温度20℃、压力2.5 MPa、13X吸附剂含水摩尔分数10%及含油摩尔分数10%条件下,吸附总量分别下降32%和78%,分离系数分别下降48%和78%。  相似文献   

9.
二乙苯分离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目前分离二乙苯的几种主要方法,重点评述了吸附分离法。指出高效、节能的分子筛吸附分离法是分离二乙苯的最佳选择,简要介绍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工艺及设备。  相似文献   

10.
考虑吸附剂床层内和床层之间空体积内液相的轴向扩散,基于实验得到的吸附平衡参数和传质系数,建立了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过程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工业装置数据吻合较好。研究了预饱和组分、操作参数等对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对二甲苯开工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降低预饱和组分中乙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含量有利于缩短开工周期;对于工业装置预饱和吸附原料和解吸剂的开工过程,提高吸附进料量和提纯区循环流量有利于缩短开工周期。  相似文献   

11.
吸附法脱除异戊烷中的3-甲基丁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了AgY和AgMOR分子筛吸附剂,在固定床中考察了分子筛吸附剂种类及吸附温度、床层高度、原料气流量等条件对脱除异戊烷中的3-甲基丁烯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gY和AgMOR分子筛保持原有的骨架结构;AgY分子筛可作为脱除异戊烷中3-甲基丁烯的吸附剂;在20℃、0.1MPa、原料气流量为40mL/min时,经过两次离子交换的AgY(2)分子筛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为115mg/g;在固定床中,不可利用床层高度(LUB)与原料气流量有关,与床层高度无关,但只有当床层高度超过LUB时,才有吸附效果;AgY分子筛吸附剂可脱附再生18次。  相似文献   

12.
为了优化对二甲苯(PX)吸附分离工艺的冲洗方式,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在吸附温度为180 ℃、吸附压力为0.8 MPa条件下不同浓度的C8芳烃异构体在PX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并采用动态穿透曲线法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各个组分在吸附剂上的传质系数;以所得参数为基础,建立了PX吸附分离工艺计算模型,考察床层管线死体积、冲洗流量、冲洗液组成等变量对吸附剂的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计算出较优的冲洗配置为:解吸剂进料和抽出液出料之间的管线用解吸剂冲洗,抽出液出料和原料进料之间的管线用抽出液冲洗,原料进料和抽余液出料之间的管线用原料冲洗。  相似文献   

13.
车用燃料油吸附法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25,自引:8,他引:17  
综述了车用燃料油吸附法深度脱硫的技术及吸附机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脱硫、化学吸附脱硫、络合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等。物理吸附是极性吸附,吸附剂对硫化物的选择性差,难以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化学吸附能对燃料油进行深度脱硫,但吸附温度和吸附剂再生温度较高;络合吸附和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操作条件温和、投资和操作费用低,能深度脱硫,可生产硫含量小于50μg/g的低硫车用燃料油,但目前吸附剂对含硫芳烃的选择性和容硫量还较低,不能满足工业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吸附甲苯过程中,吸附剂的选择是关键。在本论文中,合成了微介孔碳材料并进行了表征。在合成过程中,MCM-41为模板,蔗糖和糠醇分别做为碳源。分别考察了在不同甲苯初始浓度、温度和床层高度下,制备的碳材料的吸附性能。为了进一步提高碳材料吸附性能,利用硝酸对碳材料进行改性,并研究了改性碳材料的吸附性能。所制备的碳材料是典型的IV型等温线,孔径分布集中在微孔和介孔。与MCM-41相比,制备的碳材料具有高的吸附能力。改性以后,碳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含氧官能团都增大,使得碳材料吸附量从改性前的185.3 mg/g增大到514.7mg/g。碳材料的表面积和表面化学特性决定了其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C8 芳烃在无粘结剂疏水硅沸石吸附剂S -Ⅰ上液相吸附的相平衡。对二甲苯对乙苯与邻二甲苯的选择吸附分离系数分别为 7 95和 10 4。筛选出六种与吸附剂相匹配的脱附剂 :苯、甲苯、丁苯、一氯苯、对二乙苯、对二氯苯。C8芳烃与脱附剂单组份液相吸附等温线均呈典型的Langmuir吸附 ,由此测得了它们的饱和吸附量。对多组份溶液的竞争吸附行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甲苯和C8芳烃异构体在KBaX吸附剂、NaY吸附剂上的吸附性能,采用静态吸附平衡试验测定C8芳烃异构体在吸附剂上吸附平衡参数,包括吸附剂对各芳烃组分的饱和吸附量与相对选择性系数,分析了饱和吸附量和相对选择性系数随温度和组分组成的变化;同时,采用动态穿透试验测定各组分的穿透曲线,借助Aspen软件拟合穿透试验数据,计算得到传质系数;进而,通过脉冲试验验证获得吸附过程性能参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试验测定的吸附性能参数与模拟拟合结果吻合,说明试验测定的吸附性能参数可靠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Linear alkyl benzenes (LABs) are the main materials for detergent production. The presence of aromatic compounds in this material can decrease the qua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and enhance the deactivation rate of catalysts. In this research we used zeolite NaX for de-aromatization of the recycled paraffin from the alkylation unit of an LAB production complex.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adsorbent was studied and optimized. To study the re-usability of the adsorbent, the breakthrough curves were obtained by using a fixed bed column filled with the adsorb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adsorbent capacity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three regeneration cycles. The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adsorption models were applied to describe the equilibrium isotherm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angmuir model agreed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calculate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dsorption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process was spontaneous and exothermic. The reaction rate was estimated by the pseudo-second order kinetic model.  相似文献   

18.
用固相混捏法制备了耦合芳构化功能的反应吸附脱硫催化剂,研究了该催化剂对FCC汽油的改质性能。采用XRD和Py-IR表征了吸附剂的晶体结构和酸性特征,在高压微反装置上对其进行了活性评价,研究了吸附剂组成与工艺条件对FCC汽油改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吸附剂的活性组分由结晶良好的ZnO和ZSM-5分子筛及Ni活性组分构成。随着吸附剂中HZSM-5含量的增加,吸附剂酸性增强,芳构化反应功能提高。工艺条件对FCC汽油改质影响的研究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芳构化反应的进行,但会加速催化剂的结焦失活,影响吸附剂的脱硫效果;增加压力可以使反应中的氢分压升高,减缓吸附剂的失活,有利于反应吸附脱硫,但不利于芳构化反应;增加氢油比可以抑制生焦,保持吸附剂活性,有利于反应吸附脱硫和芳构化反应,但会造成氢耗增加和烯烃饱和;空速增加可提高处理量,但由于原料与吸附剂的接触时间减少,导致反应物分子不能充分与吸附剂上的活性位反应,不利于芳构化和反应吸附脱硫反应的进行。采用研制的芳构化增强的反应吸附脱硫工艺及其吸附剂处理胜华FCC汽油的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25℃,反应压力为1.0 MPa,氢油比为200∶1,反应空速为6 h-1条件下,达到产物硫质量分数10μg/g以下时,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明显提高,可以较好的保持汽油辛烷值。  相似文献   

19.
FCC汽油临氢吸附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定床吸附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对比了三种吸附剂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吸附温度、空速、氢气流量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吸附脱硫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20 ℃,空速2.0 h-1,氢气流量60~140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剂的硫容量为4.02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