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刊讯2019年1月7日,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综合管廊隧道全线贯通。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综合管廊项目全长7.9 km,除满足延庆赛区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再生水的需求外,也是赛区电力保障、通讯设施和赛事直播的综合输送管廊,同时为赛后冬奥场馆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市政保障,因而被称为"赛区生命线"。  相似文献   

2.
2022年1月4日,由中铁建设承建的北京冬奥公园全部完工亮相.公园内"冬奥之环""冰雪森林""火车乐园"等30多个景观节点以全新姿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 冬奥公园惊艳亮相 北京冬奥公园位于石景山区永定河沿岸,是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近两倍,为目前首都西部最大的城市休闲公园.公园不仅为市民带来更好的生态环境和健身休...  相似文献   

3.
<正>2022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综合管廊隧道日前全线贯通,将为延庆赛区电力、电信及有线电视等硬件接入提供通道。据悉,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将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两个竞赛场馆和延庆冬奥村、山地新闻中心两个非竞赛场馆。综合管廊是延庆赛区的基础性保障工程。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建设指挥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  相似文献   

4.
0 前言 国家速滑馆是2022冬奥会北京主赛区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的冰上项目竞赛场馆.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将承办速度滑冰比赛.冬奥后将向公众开放,成为能够举办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滑、冰球、冰壶等冰上赛事及大众冰上活动的多功能场馆.国家速滑馆以"冰"和"速度"为设计象征,由3360块曲面和平面玻璃组成晶莹剔透的外立面...  相似文献   

5.
截至目前.北京奥运会所需的31个比赛场馆中,除国家体育场外,有27个场馆已全面竣工,有3个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清洁收尾和单项验收。这些造型别致、独具匠心的奥运场馆已成为首都的城市新地标。  相似文献   

6.
对北京冬奥会最具场地和体育挑战性的赛区——延庆赛区的赛区概况、工作模式、核心理念、总体布局、可持续设计、竞赛场馆、非竞赛场馆和基础设施等全方面设计工作进行了综述,着重强调延庆赛区规划、场馆及基础设施设计中可持续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体现出"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核心设计理念,展现了自然与人工互成相生的中国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7.
刘洁 《建筑电气》2022,41(2):3-10
基于奥运竞赛场馆的可靠性、稳定性需求,分析国家速滑馆超大室内空间、1.2万m2冰面的特殊工艺需求;研究常规智能化系统在冬奥场馆的配置特点;响应"科技冬奥"的号召,针对国家速滑馆建筑特点及复杂机电系统的运行难度,提出具体解决方案;探讨智慧场馆在冬奥场馆的应用场景以及后奥运时代场馆全生命周期的运维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北京冬奥村建设项目近日奠基,北京冬奥村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北京冬奥村项目位于奥体文化园,总建筑面积约19.17万平方米,是冬奥会重要非竞赛类场馆之一,赛时为各国运动员与随队官员提供服务,赛后作为人才公租房。北京冬奥会设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将分别建设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冬奥村。北京赛区将承担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所有冰上项  相似文献   

9.
1项目概况 "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高山滑雪是一项将速度与技巧完美结合的雪上运动,也是世界上复杂程度最高、组织难度最大的雪上竞赛项目之一.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遵循可持续理念,采用单一场馆模式、分散式布局,场馆内同时规划竞速、竞技两类场地,设有竞赛雪道及配套的训练雪道、联系雪道和技术雪道 1),是国内第一座按冬奥赛事标准建设的高山滑雪场馆,将进行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高山滑雪所有项目的比赛[1].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北京2022冬奥会延庆赛区特定的地理、气候、建设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其作为最具挑战性的冬奥赛区所必须应对的4个挑战和"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设计理念,并以延庆赛区为例,论述了文化维度下冬奥会场馆设计的4个视角:体育视角、科技视角、环境视角和文化视角。  相似文献   

11.
刘时新 《建筑》2021,(3):F0003-F0003
由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施工总承包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在历经“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制天幕”“丝带挥舞”和“最快的冰”等重要建设阶段后,1月21日,滑冰赛道的首次制冰顺利完成,这标志着“冰丝带”正式具备了迎接测试赛的条件。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是世界上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冬奥速滑场馆。该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环保的制冰技术,碳排放值趋近于零,制冰能效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2.
设计新闻     
奥运倒计时2006年8月8日晚8点,距北京“2008”奥运会开幕还有整整两年的时间。奥运场馆建设进展顺利。北京奥运会计划使用37个比赛场馆和76个训练场馆。15座新建场馆已全部开工,部分主要场馆的主体工程已完工。奥运村等设施建设进展顺利。部分改扩建场馆、临建场馆正在施工。2007年底前,所有改扩建场馆将全部动工。(王欣斌/文,王慧明冯新力燕雨生王欣斌/图)  相似文献   

13.
《建筑》2022,(5):29-31
北京冬奥“冰菱花”—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配套场馆之一,参赛选手进入五棵松体育中心竞赛馆前,都将在这里进行充分的训练热身,然后以最佳的竞技状态驰骋赛场。  相似文献   

14.
一起向未来     
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这是2022年开年最火的一句话。2015年,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城市--北京。这是中国继奥运会、残奥会、青奥会后,首次举办冬奥会及冬残奥会。北京成为全球首个荣获过冬、夏两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共计3个赛区,分别是北京赛区、延庆赛区和张家口赛区。三个赛区合计有25个竞赛、非竞赛场馆,将进行8个大项、15个分项、102个小项的比赛。作为在确立了“双碳”目标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国际体育赛事,北京冬奥组委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本届冬奥会不仅充分利用夏季奥运会场馆,在新建冬奥场馆时也全面满足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技术服务的张家口赛区奥运村项目、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项目以及太子城冰雪小镇会展酒店、文创商街、国宾山庄等配套项目均获得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北京优秀规划建筑方案展"在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开幕。2022年冬奥会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的25个场馆详细规划首次对外公布。北京赛区将新建国家速滑馆和北京奥运村。据悉,2022年冬奥会计划使用的25个场馆,包括12个竞赛场馆、3个训练场馆、3个奥运村、3个颁奖广场、3个媒体中心、1个开闭幕场馆。根据规  相似文献   

16.
《建筑》2022,(5):47-49
2月8日,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举办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的场地,就是中建集团旗下中建装饰参建的首钢园冬奥系列改造项目。冬奥启幕,北京赛区唯一一个雪上竞赛场馆—滑雪大跳台以“飞天”形象在首钢园区惊艳亮相,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在此举办。园区内,化身“冬奥大脑”的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自1月23日开始全天候24小时运行,为各场馆比赛期间运转提供全面保障.  相似文献   

17.
宋莎  郭晓君 《居业》2024,(3):221-223
本文以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崇礼赛区场馆为研究对象,结合现状分析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情况。使用SD法分析使用者对冬奥场馆的空间心理感知,探寻影响场馆赛后利用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提升完善,以期提高场馆赛后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首钢滑雪大跳台及群明湖周边总体规划 首钢工业园区改造是中国北方最具雄心壮志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旨在让这座百年历史的钢厂回归市民生活,使城市与永定河重新连接起来,并恢复自然环境,对城市地区影响范围达10km2.整个项目于2010年左右启动,计划在2030年完成,包括一系列适应性再利用和能源转换项目,以体育、休闲、文化和其他公共项目为引擎.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的场馆分区之一,首钢园区及京能园区包含1个竞赛馆和5个非竞赛场馆[1].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其中唯一的竞赛场馆,它将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单板滑雪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比赛,产生男女共4枚金牌.  相似文献   

19.
1首钢滑雪大跳台及群明湖周边总体规划 首钢工业园区改造是中国北方最具雄心壮志的工业遗产改造项目,旨在让这座百年历史的钢厂回归市民生活,使城市与永定河重新连接起来,并恢复自然环境,对城市地区影响范围达10km2.整个项目于2010年左右启动,计划在2030年完成,包括一系列适应性再利用和能源转换项目,以体育、休闲、文化和其他公共项目为引擎.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北京赛区的场馆分区之一,首钢园区及京能园区包含1个竞赛馆和5个非竞赛场馆[1].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其中唯一的竞赛场馆,它将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单板滑雪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男子、女子)比赛,产生男女共4枚金牌.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东海之滨的临港地区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海绵城市。据了解,目前首期样板工程已全部完工,涉及海绵型小区、海绵型绿地、海绵型道路、水系整治与生态修复等。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临港是全国30个试点城市中最大面积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覆盖临港主城区、临港森林一期、临港国际物流园区和芦潮港社区功能板块,试点面积达79平方公里,共有7个示范区、15个项目包、100余项具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