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中,佛教寺院作为物质载体,展现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融合的双重魅力。该文选取安徽滁州琅琊山佛教寺院琅琊寺为研究对象,琅琊寺是安徽地区能够反映传统建筑特点的重要历史遗存,从寺院选址、空间布局、接地方式、平面形制、立面构图、装饰艺术六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在挖掘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琅琊山佛教建筑特征,并探究琅琊寺的建筑之美响应在群山、流水、殿落与亭廊之间,展示了空间组合所赋予的和谐与韵味,研究琅琊寺的建筑特征对于认识地区文化内涵和研究安徽地区历史进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佛教自东汉时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大规模融合,成为中古以来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外来文明之一。以佛教建筑为例,中国佛教在寺院形制、佛塔和寺院景观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以促成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与印度原始佛教迥异的中国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表现形式,西藏佛教建筑更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的典型代表以及物质空间与佛教文化结合的范例。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藏传佛教的发展到达顶峰,同时藏传佛教寺院建筑也逐步成熟,有了自己较成型的建筑形制。可称之为佛教寺庙建筑的繁荣期。选择在此时期对佛教寺院中的殿堂进行空间文化分析,探索佛教文化所赋予西藏佛教建筑空间的内涵性,为西藏地域性建筑创作提供可资借鉴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书院与寺院作为传播儒、释文化的建筑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用于弘法和传道的讲学空间,更是体现了中国古代的精神教育和文化教育。该文以汉传佛教寺院与传统书院的“讲学空间”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空间营造三个方面比较分析。寺院的讲学空间位于建筑群的中后部,强调内外空间界面清晰,建筑形制较高,形成凝重且神秘的宗教氛围。书院的讲学空间在建筑群中心位置,注重内外空间的渗透,尺度适宜,整体空间庄严却不失亲切。两者空间特征的形成是受不同教育形式、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并在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下与自身文化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沈阳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现状调研,选取6个重点寺院进行测绘及历史资料收集,分析这些寺院的环境选址、规划布局、建筑类型、建筑的尺寸比例等要素,并与其他地区典型的汉传佛教寺院进行对比,总结沈阳地区汉传佛教寺院的特征,最后运用Ecotect软件对寺院内风环境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成果可为今后沈阳汉传佛教寺院的保护、修复、重建等工作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婧  任云英 《华中建筑》2020,38(9):125-128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主寺之一,地处多元民族汇聚之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民族迁移等古代交通要道途经之地。寺院营建历时三百余年,见证并承载了青海境内的异质文化交流,形成了具有特殊形制特征的寺院建筑。现有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研究普遍主要关注藏、汉两种主流文化背景下的寺院建筑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多元文化对寺院建筑之影响。该文以建筑文化为切入点,运用文化学、历史地理学研究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建筑形制、建筑构造、装饰技艺四个方面,分析塔尔寺建筑的文化源脉,以及塔尔寺寺院建筑的文化源脉具有多源复合的特征。从文化本源角度,揭示了塔尔寺寺院建筑历史表象之下所蕴含的对多元异质文化的强大包容力。  相似文献   

7.
在以塔/浮图为中心的佛教寺院原型传入中国之后,经过“舍宅为寺”的汉化发展过程,在南北朝的后期进入了形态发展的高峰。以永宁寺和日本法隆寺等几个寺庙作为这一时期形态配置的例证看来,由于对佛像崇拜的宗教需求,金堂的地位日益重要,寺院开始将金堂与塔的位置,作或左右、或前后地并置。这种形态学上的多样发展一直延续到了唐代,在金堂的地位日渐巩固后,才确立了在中轴线上以山门、金堂和法堂为主体建筑的寺庙配置。从初唐开始,塔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配置上开始将塔列入别院;同时,汉化的建筑元素如钟楼和楼阁也配合着中轴线的组成逐渐成为寺院配置的重要组成。这一系列佛寺配置的演变过程,也反映了这段时期各种佛教思想的产生与变迁以及寺院使用模式的本土化,从而导致的建筑形制的改变。   本文试图从形态发展的角度,就中国及东亚的实例与文献记载,包括敦煌壁画、《洛阳伽蓝记》及《法苑珠林》等诸多文献中出现的佛寺描绘,以及近年来永宁寺,青龙寺等考古资料的发现,将文字记载、考古发掘与现存的实例进行图面的排比,作为寺院形态演化的推测。这个图面排比的研究,以时间为主轴探讨从东汉至南北朝一路到晚唐和五代,佛教寺院配置的可能形式发展轨迹;并就金堂、法堂、寺塔与大殿或楼阁等的形制关系,提出一些初步的观察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佛教建筑的选址相地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结果,力求达到自然、环境与宗教需求的统一。本文以汉、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影响佛教寺院选址相地因素方面,对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进行了初步地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广州历代佛教寺院分布及其形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韶颖 《华中建筑》2011,29(2):154-157
佛教寺院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场所,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研究其分布状况及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广州是岭南地区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其寺院的分布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佛教场所具有代表意义.在描述各个历史时期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其分布特征,并探寻影响佛教寺院分布的相关因素,以尝试深入...  相似文献   

10.
杨尘  许砚梅 《城市建筑》2014,(30):298-298
佛教建筑的选址相地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结果,力求达到自然、环境与宗教需求的统一。本文以汉、藏传佛教的寺院建筑为研究对象,从影响佛教寺院选址相地因素方面,对汉、藏传佛教寺院建筑进行了初步地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中国佛教寺庙的演变历程,并以佛殿为中心,分析了哈尔滨极乐寺的空间布局,阐述了山门—佛殿—楼(阁)的形制且其主体建筑四周均无回廊的纵向院落形式,为今后研究中国寺院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塔林”为佛教寺院历代高僧的墓塔集成。潭柘寺塔林历史悠久,形制、雕刻、材料与技术的更迭都映射出时代的建造特征,对研究我国不同时期塔林乃至佛塔特征、塔林建造技术与风格乃至审美历程更迭,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参考价值。本文从墓塔类型着手,系统分析潭柘寺塔林的建造特征,以丰富潭柘寺塔林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以历史上佛教戒律发展与传戒活动为切入点,从"戒坛"与"戒律-律师-律宗-律寺"之间的隐性关系入手,寻找当大乘菩萨戒与小乘具足戒共同作用于汉地佛教思想义理与传戒仪轨之时,律宗寺院典型建筑戒坛在尺度、规模、布局的特征演进,为深入研究戒坛演变、专宗寺院及宗教建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仁寺是陕西省境内现存唯一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的清代皇家寺院。广仁寺作为藏传佛教在内地传播的历史实物见证,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对藏传佛教在内地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在对寺院建筑实地测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史资料,对广仁寺规划布局和殿堂建筑形制方面作一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奕  吴雨桐 《华中建筑》2022,(10):159-163
山林佛寺作为佛教寺院本土化的产物,在形成与发展中深受隐逸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以“基因”的形式植入山林佛寺成为隐境之所。湖北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作为净土宗发祥地,在千年历史沿革中根植隐逸基因并延续至今。笔者基于隐逸基因视角,以鄂州西山古灵泉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寺院选址、建筑布局、空间营造、景观构图四个元素的提取,识别隐逸基因进而对其在山地佛教寺院的表征加以探究,以期为同类山地佛教寺院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法明寺位于昆明市宜良县匡远镇,自唐初建,至今香火延绵不断,虽然目前仅存一殿一塔,但其对云南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研究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本论文在实测调研的基础上,参考法明寺碑文记载及梳理相关史料,结合法明寺的历史发展,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法明寺大殿的建构技艺特征,进一步明晰汉传佛教寺院建筑在云南边疆地区的传播发展与地方建构技术的灵活创新运用。  相似文献   

17.
马皓月 《城市建筑》2022,(2):143-145
本文以空间句法为主要研究手段,通过空间整合度的分析,结合佛教寺院独有的清规管理模式,对浙江省内典型的禅宗寺院建筑空间布局进行解读,为理解寺院建筑中的功能空间与其内在设计逻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沈阳市内最有代表性的"四塔四寺"为例,对沈阳藏传寺院与城市建设的关系、佛寺空间布局、主要建筑和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将"四塔四寺"与沈阳汉传佛教重点寺院及其他地区的藏传佛寺进行比较,寻找沈阳藏传佛教寺院的建筑空间与内外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大量实地调研和文史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拉卡楞寺各类建筑的建筑形制,布局特征,分析了拉卡楞寺的建筑设计思想及其与西藏格鲁派四大寺之间在建筑方面的关联,试图探究藏传佛教寺院的一些建筑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20.
在简要论述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就甘、青、川、滇藏区藏传佛教寺院的地区分布特征,寺院建筑群布局及其相对于西藏地区寺院的变异和发展做了初步探讨,对进一步研究本地区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外部空问特性,主体建筑平面型制特点等相关课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