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在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中,佛教寺院作为物质载体,展现了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与宗教文化相互融合的双重魅力。该文选取安徽滁州琅琊山佛教寺院琅琊寺为研究对象,琅琊寺是安徽地区能够反映传统建筑特点的重要历史遗存,从寺院选址、空间布局、接地方式、平面形制、立面构图、装饰艺术六个方面分别展开研究。在挖掘影响其发展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琅琊山佛教建筑特征,并探究琅琊寺的建筑之美响应在群山、流水、殿落与亭廊之间,展示了空间组合所赋予的和谐与韵味,研究琅琊寺的建筑特征对于认识地区文化内涵和研究安徽地区历史进程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3.
佛教大约在东汉初期由印度传入中国,佛教寺院则是佛教进行宗教活动的建筑。我国的佛寺大都修筑精美,不仅是佛教徒聚会、烧香拜佛的宗教场所,它记载着封建文化发展和佛教盛衰的历史,也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独具一格的艺术珍品。由于统治者的提倡和支持,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寺庙建筑非常辉煌的年代,佛寺建筑遍布全国各地名山大川之间,其中有些已成为留存至今的最古老的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观赏价值。 我国佛寺建筑布局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目前能看到的大都是明清建筑,布局普遍采用纵轴式,整齐对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建筑教育功能的角度出发,以江浙地区寺院的藏书建筑为例,梳理了其自明清至现代的建筑类型、建筑布局,以及建筑形制的演变,以期从这一维度阐释寺院藏书建筑的历史价值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1 信仰活动的空间 小乘佛教寺院,是佛教信徒的活动场所,是教义的产物,它的选址、诞生、规模、发展,无不和小乘佛教的教义、信仰息息相关,同时受当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的影响。它是信仰幻化的空间。 小乘佛教最原本的主张,就是只强调人空(无我),不说法空,持自身解脱的自立独善立场,强调出世间,以出家作为超越苦难之途。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的出发点,产生出以后的从内容上,方法上、最终目标上等各方面和大乘佛教、藏经佛教的差别。反映在寺院上,就自然有许多不同,下面以老挝寺院为例。 老挝的寺院,和大乘佛教的寺院及藏传佛教的寺庙不同,它不但是宗教活动的场所,更是传播佛教文化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其实,静空法师认为,现代佛教的发展,和佛教的原始教义已有很大 相似文献
6.
安徽九华山毗邻古徽州,其寺庙建筑形式与装饰艺术良好地吸收并兼容了徽派建筑的元素与特点,从建筑构件、装饰工艺、装饰题材等方面均表现出宗教文化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古徽州地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符号的相互吸纳与融合,同时彰显出九华山寺庙建筑装饰艺术特色鲜明的地域化特征. 相似文献
7.
8.
9.
古老的寺院建筑往往形神兼具,有自身的地域文化和灵魂的印迹。当人们的生活缺乏正面信仰、心灵备受压力煎熬时,清幽的古寺能带给人平静、抚慰人们的心灵。本文通过分析现代寺院建造的实践与不足,研究我国当前对现代寺院空间的建造模式和设计手法,对如何更好的建设符合现代需求的寺院空间进行了有力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广州历代佛教寺院分布及其形成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寺院作为一种重要的宗教信仰场所,与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密切相关,研究其分布状况及制约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广州是岭南地区佛教传播和发展的中心,其寺院的分布变化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形态中的佛教场所具有代表意义.在描述各个历史时期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状况的基础上,总结其分布特征,并探寻影响佛教寺院分布的相关因素,以尝试深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声景观一直以来在汉传佛教寺院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对佛寺声景进行定性研究,分析声景观的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从时间、场所和内容三个方面总结了声景的特征,然后选择四个典型的汉传寺院作为案例,从声音、人的评价和声场三个角度定量分析佛寺声景观,以期对佛寺声景的设计和保护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17.
佛教自东汉时自印度传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时的大规模融合,成为中古以来影响中国文化的重要外来文明之一。以佛教建筑为例,中国佛教在寺院形制、佛塔和寺院景观三个方面作了调整,以促成佛教在中国的本土化,从而形成了与印度原始佛教迥异的中国佛教建筑。 相似文献
18.
19.
20.
青海省黄南地区藏传佛教建筑(下)覃力,扬昌鸣,张斗,张威三、黄南地区藏传佛寺的建筑布局黄南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在建筑布局处理上,与内地的寺院差异较大,不象汉寺那样有严整的空间序列,而多为自由发展式的布局。象西藏桑那寺那样带有宗教象征意义的格局和象萨迦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