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中轴线承载着历史古城城市文脉的传承和变迁,活化城市中轴线对于解决城市文脉丧失、活力衰退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脉主义理论,结合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失活的实际情况,从撷取文脉基因、移植文脉单元、塑造文脉空间、营造场所精神、传承文化风貌等方面提出了历史古城城市中轴线活化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开封城市中轴线活化实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经济进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城市建设将进入以城市更新为主导的"新常态"。历史街区的更新面临如何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等问题。面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重点研究的课题,该文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以宏观、整体、系统的视角研究城市文化,以高邮盂城驿街区为例,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民生层面提出历史街区的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3.
历史街区是城市文脉的空间载体,但往往因街区结构或功能不适应新需求亟待更新。"城市针灸"作为一种灵活高效的城市更新方法,以尊重环境、系统关联、点式介入、渐进发展为原则,为历史街区更新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基于"城市针灸"理论,以平遥古城县衙街区更新为例,结合参数化手段和定量分析,探索一套以针灸点为核心的历史街区更新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历史文化遗产相关保护理论及观念的完善,加之城市发展进入存量经济时代,对衰败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成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苏州古城保护建筑设计工作营平江历史街区横巷11号项目入围方案,提出空间公共性导向下历史街区传统民居有机更新的几点策略,探讨传统民居有机更新为公共空间,以实现延续文脉、活化建筑并以点带面推动街区整体复兴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漳州古城东宋河街岸更新为例,在不损害片区整体风貌的基础上,引入“城市织补”的理念,采取街区肌理织补、公共空间织补、建筑风貌织补、历史文脉织补等设计策略对东宋河片区进行改造和更新,以实现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活力再生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存量规划"背景下,重新挖掘街坊的活力成为当下苏州古城规划的重要任务。文章选择以苏州古城31、32、33、40、41号街坊为例,将研究目标聚焦于街坊空间的优化上,通过对文脉延续理论的研究与引入,提出整理文脉要素、织补空间肌理、策划主题空间、塑造特色场所的空间优化策略,为苏州古城街坊保护与更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历史地段面临文化流失、文脉破损、发展活力低下等问题,在古城保护整治背景下,实现历史地段街巷的活力再生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古城32号街坊更新案例中的剪金桥巷为例,分析其现状,从文化特质出发,结合功能布局、特色空间、建筑界面的保护更新,探讨街巷活力再生策略,为历史地段街巷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建筑》2017,(3)
历史文脉,既是空间环境形成所涉及的社会、历史、文化、时间上的连续性背景,又是指导、影响建筑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联性依据。在宁波老外滩北段的更新实践过程中,在梳理地段历史发展脉络与文化类型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类型"的形态研究方法,识别街巷、组团、建筑三个层次的空间肌理,通过延续街巷肌理、修复单元肌理、重构立面肌理,实现历史地段的有机更新,避免文脉的错接与断裂。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古城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交汇节点,自古以来是区域贸易桥头堡和伊斯兰文化聚居区。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和POI数据核密度分析,基于历史形态演变历程,分析临夏古城空间结构变化及其作为集核在整体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传统商业格局特征及在城市演变中的发展脉络,尤其是传统特色商业与城市功能、结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古城空间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具体策略,以此提升古城活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传统商业文化与历史文脉,为未来民族特色城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规划是对城市不同空间的功能主体进行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当今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脉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福州"三坊七巷"始建于唐朝,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研究,是对历史文脉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实施,并以此实现城市空间规划和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楚洁 《建筑与文化》2021,(10):101-103
古城是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文脉传承、城市规划建设、文物遗迹保护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恢复老城区的功能和活力是新时期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激活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发展、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关键所在,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有效保护古城,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以泰安古城为例,充分挖掘古城历史文化元素,针对存在问题,深入分析古城的地位和价值,根据古城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探索提出新时期古城保护、城市复兴的策略和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旧城区更新过程中,文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市肌理作为文脉的重要表征方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文通过分析城市肌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肌理在街区层面上的微观表达,指出了城市肌理在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性。结合在武昌旧城解放路商业街的调查研究和更新实践,针对旧城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一种以城市肌理作为指导,用建筑比例和街区尺度等要素为手段的旧城区更新方法,为旧城区更新提供了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论文主要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分析古城的历史、建筑、文化,结合本专业知识,对古城的路网结构、功能分区、产业结构、城市环境、城中村改造等方面做些必要的规划,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借鉴其他古城区的保护经验,以旅游产业为先导带动古城的产业复兴,促进古城健康地进行自我保护与更新,达到保护古城的目的。本论文以调研为基础,以历史为线索,以评价为依据,以策略为指导,以设计为手段。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冯正功  陈婷 《江苏建筑》2021,(4):1-4,10
在大规模"现代化"过程中,古城的历史建筑与记忆景观正在消逝.置身拥有丰富历史文脉的古城中,如何处理现在与过去的关系?如何为未来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这是城市更新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建筑学的执着追求.通过梳理总结以回龙窝为契机的系列设计实践与现代营造,文章探讨了再现重塑城市记忆、挖掘城市历史、链接城市架构的有机更新方式.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因此,发挥古城景观在城市城市建设,文脉延续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城市人文景观建设,突出城市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基于此,针对仙桃市沔城镇莲花湖公园设计研究,是以当地景观可持续发展,景观保护与更新等多个方面为主要内容,对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研究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补充和完善古城景观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及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重庆建筑》2015,(2):1-1
<正>《华中建筑》01/2015旧城更新中城市肌理的微观呈现旧城区更新过程中,文脉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城市肌理作为文脉的重要表征方式,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文通过分析城市肌理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及肌理在街区层面上的微观表达,指出了城市肌理在延续文脉的基础上实现城市有序更新的重要性。结合在武昌旧城解放路商业街的调查研究和更新实践,针对旧城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的矛盾,提出了一种以城市肌理作为指导,用建筑比例和街区尺度等要素为手段的旧城区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说明本设计以"织补"为核心理念,遵循"整体与多样共存""文化与活力相生""生态与动态并置"的原则,运用延续、保护、整治、渗透的方法,搭建"串"-"回"-"缝"-"合"的"织补"策略体系,分别植入形态补丁、街巷补丁、生态补丁、功能补丁、生活补丁、资源补丁、文脉补丁、元素补丁、行为补丁、精神补丁,对南丰古城的格局、场地、文脉、人性进行"织补"。设计"以片带区",以城市设计的手段推动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化整为零",力求探索"织补"策略在古城更新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8.
成都"北改"因条件局限,大面积拆旧建新式的旧城改造方式难有作为,必须探索以城市更新为主导的旧城改造新模式。以驷马桥片区改造策略研究为例,结合史料收集与现状调研,在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精神、建设放心与安全都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等更新理念的指导下,从梳理城市肌理、打造城市轴线,优化空间结构、延续空间形态,撬动更新的经济杠杆,推行微循环改造模式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城市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及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及"人本主义"思想影响下,如何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仍然是当前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武汉市青岛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基于文化生态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民生层面提出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20.
南头古城承载了深圳市17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史,曾是深港澳地区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但在近年来深圳急剧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自身的盲目发展以及被忽视的历史地位等问题导致其呈现出与主城区毫不对等的滞后发展状态,并面临着文脉割裂、空间混乱、生活品质低下等种种发展困境。因此,本文以南头古城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其历史演变脉络、总结古城发展的困境与机遇的基础上,提出"叠合""共享"两大策略,希望能借此激发古城活力,实现社区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