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焱 《重庆建筑》2011,10(5):7-10
文章选择有区域代表性的生态因子,借助于GIS矢量叠加功能,采用加权叠加法,以金佛山风景名胜区为例,对其生态敏感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加强了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
梁发  姚崇怀  刘洁 《中国园林》2012,28(1):113-117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被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生境的调查、植被的调查、植被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区生境条件和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群落—物种的一体化规划策略和方法,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功能分区是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归纳、分析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特点的基础上,以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为例,重点分析特大型分散式风景名胜区的功能分区特征和划分方式,提出功能分区与保护区相衔接的思想,使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更加合理科学和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构成,结合三晋地域文化视角下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特征,以山西太原崛围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探讨了地域文化资源特色在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的实践应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华芳  孙凯旋 《城市规划》2015,(Z1):91-96
在《风景名胜区条例》明确了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背景下,本文针对山岳型景区资源游赏度低、游线单一、游赏利用需求日益突出等的特征与现实存在的保护与游赏难题,提出并探讨了山岳型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具体从保护景区、引导利用、实施管理的角度,着重从"深入展开风景资源价值与发展目标的分析与判断;全面引入多层次景源调查分析的景点挖掘与重塑;深入落实系统分析基础的整体保护与设施完善相结合的用地规划;全面开展体系完善与便于操作的景区图则控制体系"4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穿越、侵占风景名胜区的情况越来越多,急需对项目建设影响评价进行研究.结合成兰铁路穿越黄龙风景名胜区的案例,探讨适合于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项目评价框架和方法.通过传统调查途径、影像判读与GIS技术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从政策法规和项目建设影响2个层面进行识别评价.重点介绍影响评价中的生态影响、景观影响和视觉影响的评价方法,并提出当前风景名胜区重大建设项目影响评价的诸多问题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陶一舟  严国泰 《华中建筑》2012,30(6):133-135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风景名胜区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城市化的问题。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其实质是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突出矛盾。面对风景名胜区城市化现象这一棘手的问题,规划师不应该回避问题,一味地抱怨法律制度和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因此该文以安徽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研究在现有管理体制、规划制度下,如何更好地解决风景名胜区城市化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风景名胜区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区位关系为切入点,并以江苏三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例,阐述了在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如何提高揭示问题的针对性、规划策略的有效性与空间布局的前瞻性等问题。本文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需要协调发展的基本认知是确保城市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策略可行性的必要条件,并期望以此为出发点的规划策略能为我国其它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综合型风景名胜区兼具自然和人文景源,并且包含较为复杂的居民社会系统以及一定的旅游服务设施,它们是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规划研究内容来说,因其涉及面广、难度大,而更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从风景资源保护、风景游赏特色挖掘、旅游设施布局、居民社会调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林虑山(红旗渠)风景名胜区规划实践为例,对综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认识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重要意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找到合适位置,并确立保护框架。进而重点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提出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5个方面的项目的分类方法,能更为准确地表述保护对象。提出采取硬性的控制性保护措施与弹性的引导性保护措施,两者相结合,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具有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盘山风景名胜区在天津市蓟县城西12km处,地处京、津、唐、承四大城市腹地,铁路、公路在其西、南部通过,交通便捷。典型的中生代花岗岩地质构造使盘山峰奇石怪,多悬崖峭壁,山势雄伟壮观。古往今来,盘山以其三盘之胜(上盘松胜、中盘石胜、下盘水胜)闻名遐尔。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及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背景下,科学实效的景观影响评价成为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管理的制度性工作。以科学、技术和应用3个层面建构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景观影响评价的逻辑体系:首先,明确景观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内涵及边界;其次,建立景观影响评价的技术流程,多约束条件下划定景观类型区与评价单元,识别景观特征,提取评价要素;第三,以景观格局指数的景观优势度排序判定景观扰动风险度;最后,综合提出敏感性、扰动性、价值性和美学性四方面的建设项目影响评价体系,并结合青岛崂山风景名胜区薛家岛景区某建设项目的景观影响评价来实现场景应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建筑行业中BIM的应用情况,结合规划本身的需求和特点,将BIM应用于风景名胜区规划业务内容之中,以风景区规划范围的科学决策为实践的切入点和重点,探讨其应用方法和发展前景.通过初步构建风景名胜区规划数据库,以信息化技术手段对地形地貌、地表覆被、人文因子等各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综合、叠加,进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建议,为风景名胜区的范围划定和用地适宜性分区划定提供依据,从科学技术角度支撑风景名胜区规划,提高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与规划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理念以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发展为核心,对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首先分析了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与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关系,分析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其次归纳了生态文明理念下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策略;最后以厦门东坪山片区为例,探讨生态文明理念下景城融合型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编制思路与方法,包括生态保护筑根本、景城多维融合、景村共享共荣等,以期实现生态公正、人与自然有机协调、增进居民福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北京风景名胜区内存在大量的村庄,它们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群体.对风景名胜区而言重要的是资源保护,对农村来说迫切的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在充分合理利用而又不破坏风景名胜区宝贵资源的前提下来发展农村经济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北京市风景区内3个不同状况村庄的建设,提出了几种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以期为风景区内的村庄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风景名胜区边界的确定会影响景区资源的分配。除了传统的空间划分外,由其他因素所界定的风景名胜区边界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例,着重研究了在市场经济影响下的城市型风景名胜区无形边界界定。  相似文献   

18.
刘滨谊  丁恬 《规划师》2003,19(7):27-31
以鼓浪屿-万石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为实例,分析了邻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城市产业对风景名胜区的蚕食和环境破坏严重,风景名胜区的整体非自然化,以及城市发展与风景名胜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严重。指出生态环境规划作为协调自然生态环境与人为活动的一种手段,对于维护城市景观生态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形成开放连续的城市绿地系统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地处闽南的漳州市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为案例,运用GIS技术手段,关注漳州的生态脆弱区域,分析生物多样性及生态价值、休闲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诸要素在维护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满足人们休闲游憩要求、延续地域文脉及保护历史遗产等方面的作用,提出构筑市域风景名胜区体系,达到自然、社会和经济和谐发展的目标.规划在整合市域现有及潜在的风景资源和全面保护的基础上,确定风景名胜区体系的发展目标和空间发展模式,注重区域的统筹协作及与相关规划的协调,在较为宏观的视角下构建市域生态网络,使设立的风景名胜区成为市域生态保护的重要节点.规划完善了各风景区之间的交通布局,将游憩体系与旅游服务体系建设相结合,对于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构建模式、风景资源利用的侧重点和开发时序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郊风景名胜区与城市传统的"共生"关系,在当前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正面临着城市无节制的扩展蔓延和旅游活动无序开展的中击与挑战.从现实出发,借鉴系统论的方法,探索建立一种城郊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的控制模型,来引导其有序发展.并以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