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低温开裂等与温度有关的病害,提出将道路相变调温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合料中,通过室内试验对比添加相变调温材料的沥青混凝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温度、温度应力,结果显示添加相变调温材料达到了预防沥青路面与温度有关的病害的目的。结合在天津地区实际应用情况,验证其在天津地区使用的可行性,也为该材料在天津地区进一步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相变材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潜热储能材料,把相变材料应用于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可以使沥青混凝土具备自调温性能,缓减路面产生的温度病害,例如高温车辙等。为了实现沥青混凝土的自调温,本文选用1:1固液石蜡作为相变材料,膨胀珍珠岩作为载体,真空吸附制备出复合相变材料,再用环氧树脂、水泥进行二次封装,并通过模拟升温试验,测定掺加0%、10%、15%复合相变材料的沥青混凝土的调温效果。结果表明,当复合相变材料的掺量达到15%时,调温效果最佳,沥青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可降低4.4℃,为解决沥青混凝土的温度病害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3.
选择适合路面光热环境的有机相变材料,分3种导入模式制备相变改性沥青、硅藻土粉末状复合相变材料和陶砂粒状复合相变材料,根据制备材料的性能进行取舍,确定所用的复合相变材料.采用复合相变材料等体积替代矿粉和细集料制备潜热沥青混合料,并用温度监测系统测定其调温效果.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路面用潜热沥青混合料相比于基质沥青混合料,可降温8~10℃,因而料具有良好的调温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高温、高湿环境下相变背心的性能以及相变温度对相变背心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热、湿传递数学模型.通过和实验测试结果相比,普通衣服、相变背心皮肤表面温度的最大偏差都在1℃以内,验证了模型的精确性.分析得到高温高湿环境下,相变背心能降低人体热响应,改善热舒适,且高湿环境下,相变背心的调节效果比低湿环境好.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相变材料相变温度最佳的取值范围为28℃~30℃之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Design Builder和Energy Plus软件,以成都地区白天室外最高温分别为30℃和32℃为代表日,采用相变材料结合夜间通风技术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房间的墙体结构、通风换气次数、通风时段对室内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结合夜间通风能有效地改善室内热环境。换气次数为3 ac/h、通风时段在1:00~7:00时,相变房间的室内平均温度降低了1.0~1.5℃。相变房间减短了空调期,比普通房间节省电量60.9%。  相似文献   

6.
以双层相变混凝土墙体为模型,通过测量比热容和导热系数以及升温曲线,研究相变混凝土墙体热物理性能,并结合COMSOL数值模拟的方法验证其节能潜力。结果表明,相变材料的掺入能降低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并在相变温度区间大幅提高其比热容;高温火灾情况下,相变混凝土墙体升温速率远低于普通墙体;其对室内温度的自主调节能力也有大幅提升,在夏季可使室内最高温度降低2.7℃,日均节能率23.6%;冬季可使室内最低温度升高2.6℃,日均节能率36.6%;并推迟最高或最低温度的到来时间。  相似文献   

7.
《低温建筑技术》2020,(5):21-23
冬季路面结冰会使路面的摩擦系数降低,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通过制备相变温度在0~5℃的相变材料,可以延缓路面结冰。文中以癸酸和辛酸(质量比3:7)作为相变材料,添加金属粉末、纳米材料和石墨粉可以改善复合相变材料的热物性。试验表明在相变材料中掺入0.2%的铜粉、0.2%的氧化铁、0.4%的氧化铝、15%的石墨粉时,相变材料的性能改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饱和脂肪酸为原料,采用温度曲线法制备了一种相变温度为19-26℃区间段的复合相变材料,并将其以膨胀珍珠岩为载体,用骨胶系封装材料对其进行了封装,最后将封装好的复合相变材料与砂浆结合制备了相变砂浆,并测试了其比热容,评价了相变砂浆的调温功能。结果显示:自制的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19.1-26.3℃的温度区间段,其相变潜热为150kJ/kg,经封装材料封装后的复合相变材料的渗漏情况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相变砂浆的相变温度范围仍然介于19~26℃温度区间段,其比热容较大,是普通砂浆的2倍,与普通砂浆相比,相变砂浆的调温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夏季高温环境下的EPS外墙外保温系统界面温度试验,研究夏季高温环境下EPS外墙外保温系统的界面温度及高温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时段,当环境最高温度为51.9℃时,EPS外表层最高温度可达88.6℃,EPS板内外表面温度最大温差可达38.7℃,保温层两侧温度差异较大。除北向试样外,其余朝向试样EPS外表层及饰面表层均出现70℃以上的高温。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复合相变材料制备了相变混凝土能源桩,并在粉土中开展了相变桩热力响应模型试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能源桩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相变桩和普通桩的热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夏季(10℃→40℃→10℃、10℃→25℃→10℃)和冬季(16℃→5℃→16℃)工况下的热响应过程中,相变桩的桩身温度变化幅度均小于普通桩,有利于缓解桩周土体热堆积效应的作用。相变陶粒的掺入减少了能源桩在热交换过程中由桩土热膨胀引起的位移。  相似文献   

11.
屋面温差和宽度对砌体屋顶墙体温度裂缝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雪梅 《山西建筑》2010,36(22):153-154
介绍了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得出屋顶墙体温度应力的计算公式,研究归纳了顶板宽度和顶板温差对温度应力的影响,提出了减少墙体温度应力的几点建议,以期为现实的工程建设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尼格隧道属长大深埋隧道,兼有高水温与高岩温,最高水温达63.4 ℃,最高岩温达88.8 ℃,最高气温达56.4 ℃。为了研究隧道地温特征并进行地温预测,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系列地温测量方案,研究成果表明:灰岩段表现为高水温,水温>气温>岩温,水温与气温随着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出水量及水温在接触带附近达到高值,洞内气温受水温、隧道出水量、积水量影响大;花岗岩段表现为高岩温,无水,岩温与气温随隧道进深及埋深呈现上升趋势,两者差值约为25~30 ℃;超前钻孔在孔深>2 m时岩温达到稳定;一个完整施工循环的施工环境气温呈现4个阶段:气温下降阶段(打钻施工环节),气温骤升阶段(爆破施工环节),气温快速上升阶段(新爆围岩散热),气温缓降阶段(出渣施工环节),出渣环节由于车辆及挖机等机械作业影响,气温出现多处异常高值;施作二衬后,二衬内外壁温差约3.4 ℃;利用热量传递理论、地热成因理论预测的最高地温值与实测值较为吻合。该工程案例颇为典型,本文研究对西南高地热区隧道工程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红帅  鲍安红  陈明龙 《山西建筑》2009,35(33):139-141
论述了混凝土工程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对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场的研究,得出产生温度裂缝的两大要素:温差和约束应力,还分析了温度裂缝形成的内在原因,详细阐述了控制温度裂缝的措施,以解决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从而提高混凝土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制冷换热器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结合宜万铁路某预应力混凝土高墩T构桥,选取了合适的主梁和桥墩温度场模式,建立了全桥的空间有限元模型,对主梁产生的温度变形和温度应力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根据实测的温度观测资料,从理论和实践出发,计算和分析未采取保温措施以及采取保温措施之后不同材料、不同厚度的混凝土在寒潮期间表面及棱角温度的变化规律,并对由此产生的棱角和表面温度应力关系进行了分析.该分析成果可为在西北严寒地区混凝土保温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对GB 50366—2009《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提出的两种土壤初始温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两种方法测得土壤初始温度相对差较小,认为在工程上可以忽略,且由于静态水温法操作更简便且投入资金更少,推荐在工程上使用静态水温法进行土壤初始温度的测试。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五号线炎热季节混凝土拌合物温度综合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炎热季节北京地铁五号线工程对预拌混凝土入模温度的要求(不大于28℃),通过原材料进厂温度控制,配比优化,科学调度、合理选择浇筑时间段,尽量避开高温施工等措施,在驻站监理的监督下.最大可能降低了混凝土出机温度及温度损失,满足了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哈尔滨市某高校教室冬季热舒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2006年12月中旬至2007年1月中旬对哈尔滨市某高校33间教室冬季热环境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和测试,受试者643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感觉模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得出了冬季教室环境下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发现相同环境下女生的热中性温度和热期望温度均高于男生.同时将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出冬季教室内学生对热环境的最低不满意率要低于其他研究结果,80%可接受温度范围的下限值也低于国外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响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对温度荷载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对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内力进行了多种计算模型的分析比较,研究了该类结构在温度荷载下的受力特点,并提出了一些设计与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