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一、着重考核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确保生源质量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当今采取的两段制考试、录取方式,考核记忆性基础知识的全国联考笔试权重过大.工程经验丰富、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考生,往往综合面试成绩高,但“GCT”笔试成绩较差.因而无法得到进一步深造和培养的机会。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有不太合理之处。培养工程硕士主要是为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培养高层次人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在知识面和实际操作技能上有较强的针对性。从社会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工程硕士考生.  相似文献   

3.
结合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定位,探讨了现阶段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建议面向土木工程行业需求,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评价体系、实践过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与探索,结合学校办学优势和特色,寻求全日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实践教学是提升工程硕士应用实践能力的关键。文章通过分析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的特征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设计、师资队伍管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5.
工程硕士研究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生事物。本文结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 ,对建筑学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笔者所在院校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培养、学位论文工作等情况,以及在工程硕士培养中的一些特色,还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全面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项目管理工程硕士是工程硕士的一个领域(专业)。项目管理工程硕士学位于2003年设立,牵头院校为清华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批准设立该学位课程的院校扩充为72家。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经验为例,以一系列对毕业生、新生和硕士导师的调查问卷为依托,通过分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征和目前导师队伍的现状,总结了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下,实行双阶段、双导师制的优势和存在问题,并对双导师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2)
所谓"实践出真知",社会实践能力包括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它是无法从书本上直接获取的一种社会经验和个人综合素质体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学习环境的局限性,其社会实践能力往往表现出明显的不成熟、经验不足甚至社会能力缺失。而社会实践能力恰恰是酒店行业非常看重的一项能力。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延长其职业发展生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内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很短,培养模式还很不成熟。文章从实践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双导师模式、专业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及考核指标体系、学位论文管理等全过程,创新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并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工程应用能力差、动手能力不强、就业竞争力弱的客观现实,在长江大学城市建设学院5个本科专业中构建了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模式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以长江大学设计研究院为实训基地,通过"院院一体、双师指导、现场教学、工程实训"的运作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地方高校土建类大学生设计能力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针对地方高校土木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模式不合理、实践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构建了以“产教协同、项目驱动、开放融合”为特色的“一目标、二协同、三递进、五保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简称“1235”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围绕提升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核心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产教协同的二元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了“理论—实践—创新”三阶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方式,构建了以“教学礼拜”为载体,导师、学科方向、学院、学校、政府“五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改进机制。经过多年实践与完善,该模式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成效,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随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对地方院校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土建类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科学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重视导师队伍建设,强化过程管理和实施细节,夯实育人平台,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把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逐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本科生培养思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锐  雷丽恒 《山西建筑》2010,36(10):187-188
简单分析了地方院校发展现状,概括了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本科生面临的压力,进而对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本科生的培养思路的改进作了探讨,旨在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本科生的社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何志鹃  杨立军 《山西建筑》2007,33(5):194-195
分析了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基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湖南文理学院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取得的改革经验,探讨了以实验室为依托,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构建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需求、从专业分割走向跨界融合,着力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是新工科建设的基本内涵。研究生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工科专业创造型、创新型、创业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需立足高校新工科建设背景,紧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研究。针对当前高校实践教学的工程性、实践性、探究性、启发性等缺位问题,以新工科建设为核心导向,以重大疑难工程浸入式体验为牵引,突出学科交叉,可实现打造土木工程研究生创新实践教学平台。通过阐释创新实践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讨论实践教学环节在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机制,明晰了建构创新实践教学平台的三大基本思想内核:突出创新,激发思维突跃;重大工程浸入式体验,培塑工程师素养;强调前沿交叉,培育科学家嗅觉。突出学生的中心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人志趣与自我职业发展定位,开展多接口模块化实践教学,实现了四大重构: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方法重构与评价体系重构。创新实践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前沿交叉研究顺利起步,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培养的毕业生深入各大军方工程研究单位一线,正迅速成长为牵头各项重大国防工程、履行重大作战工程保障任务的...  相似文献   

17.
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高低与研究生培养质量优劣有着密切关系。目前,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数量急剧增长,而研究生群体普遍存在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思维缺乏和动手能力弱等问题,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就业环境。结合农林院校的办学条件和特点,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改革课程设置、重视外语教学、培养实践能力和开展交叉学科创新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促进土木工程学科健康发展和毕业生良性就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确立了2020年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而提高高等学校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基础.如何培养创新型土木工程人才,是国内外土木工程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强调综合创新能力与社会大环境的协调发展、关注工程实践、加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三方面探讨了土木工程教育的教学改革方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从属、依附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不集中,学生实践训练和参与工程实践时间少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能力增值为目标,构建贯穿4个学年8个学期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机制创新和实践教学目标达成评价等途径保障实践教学的主导地位。研究成果可以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有效融合,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测绘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